厕所里的哲学课:每天14分钟,跟着苏格拉底、笛卡儿、尼采等13位世界哲人,秒懂100个最经典的哲学思维

厕所里的哲学课:每天14分钟,跟着苏格拉底、笛卡儿、尼采等13位世界哲人,秒懂100个最经典的哲学思维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原文作者: Adam Fletcher, Lukas N.P. Egger, Konrad Clever
图书标签:
  • 哲学
  • 思维
  • 自我提升
  • 阅读
  • 苏格拉底
  • 笛卡儿
  • 尼采
  • 人生
  • 思考
  • 知识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使用警语:「如厕时阅读请慎重考虑,有50%的读者笑死在马桶上;49%的读者欲罢不能,坐太久而得痔疮!」──螺丝拜恩(畅销书人气作家) 

◎13大哲学家+100堂这辈子一定要搞懂的哲学思辨课,现正开课中!
◎奥地利哲学家+英国幽默作家联手合作,每天14分钟,帮助你快速掌握哲学史的大小事
◎哲学家学派、主张、名言、轶事一把抓,完整图解,一看就懂!

谁适合读这本书?
□每天都会蹲马桶的人
□想听起来很聪明的人 
□想了解哲学到底是什么的人
□想透过哲学,解开人生疑问的人
□学生、上班族、家庭主妇、无业者

平均来说,我们每天会花14分钟蹲马桶,既然如此,何不善用蹲马桶的宝贵时间,学点真正有用的东西?

哲学是一个很有趣的学科,但是大家常被各种学派及理论搞得昏头转向,这边一个尼采,那边一个康德,还有苏格拉底……究竟该听谁的?

伦敦秃头男+奥地利哲学家决定联手合作,尽一己之力普渡众生!两人从古今中外两千多年的历史中,选出13位世界哲人,设计出100堂课,用白话文解释你这辈子一定得搞清楚的哲学思维,带领大家打开哲学的大门。

★精选课程预告
哲学到底是什么?
哲学家的样貌
柏拉图和苏格拉底的关系?
哪位哲学家强调小确幸的重要性?
尼采的「超人」说,到底在说什么?
「我思故我在」真正的意涵是?
何谓「邪恶的平庸性」?
当苏格拉底化身为专栏作家……
所谓的「斯多葛学派」是什么意思?电影里有哪些名人是此派拥护者?


★本书特色
【13大哲学家,完整收录】
苏格拉底
柏拉图  
亚里斯多德
奥里略
伊比鸠鲁
孔子
笛卡儿
休谟
康德
马克思
尼采
维根斯坦
波普尔
 
【100堂最经典的哲学思维】
哲学的目的
柏拉图的洞穴说
苏格拉底反诘法
汉娜.鄂兰的主要思想
沙特的自由诅咒说
明希豪森三重困境的真理
盖提尔难题
特修斯之船的哲学悖论
傅柯的知识考古学
何谓海德格的「此有」?
斯多葛派名人堂
粪便的多元哲学观
如何确定我们不是活在电脑程式里
如何在两週内失去灵魂……


【随书附绿】
13大哲学家档案+哲学家的厕所平面图
各大哲学学派解说(白话版)
哲学家名言(另附反讽版)
哲学期末考(附解答)
结业证书(已加盖认证章)

各界好评
祁立峰(中兴大学中文系副教授)
耿一伟(导演/策展人)
凌性杰(作家 )
厌世哲学家(高中教师)
冀剑制(华梵大学哲学系教授)
螺蛳拜恩(畅销作家)

使用警语:「如厕时阅读请慎重考虑,有50%的读者笑死在马桶上;49%的读者欲罢不能,坐太久而得痔疮!」──螺丝拜恩(畅销书人气作家)

「这本书跟市面上『浅显易懂』的哲学入门书大不相同,如果只是在上厕所时读,也未免太可惜了(而且会便秘吧)!所以我建议大家在通勤时或睡前阅读,提升自己的思辨能力!也适合匆忙的上班族或学生!」──厌世哲学家(高中教师)

「上厕所的十四分钟,让读者深入浅出理解哲学题目、流派、主张和名言,这大概就是庄子说的『道在尿溺』的深度示范了吧!」──祁立峰(中兴大学中文系副教授)

「妙言妙语!许多地方点中了哲学问题的核心笑穴。」──冀剑制(华梵大学哲学系教授)

「这本书把哲学讲得很幽默,很有创意。庄子说道在屎溺间,让你不想走出厕所的,一定是最伟大的。」──耿一伟(导演/策展人)

「为真实寻求真理,你这辈子必须至少怀疑一切一次。」──笛卡儿

「兼具知性与娱乐!是我读过最好玩、最好笑的书。等不及读第二次了!」──亚马逊读者五颗星推荐

「我已经学哲学八年了,所以我很好奇这本书会怎么在厕所里教哲学。作者巧妙的结合幽默与哲学学说,让人耳目一新!喜欢大笑和哲学的人都应该买这本书,我超推荐!」──亚马逊读者二号(也是五颗星推荐)

【编辑私心推荐】
打开这本书,你将发现丰富又好玩的哲学知识,除此之外,你还可以走进伟大哲学家如柏拉图、尼采的厕所。在这100堂课里,作者细心整理了哲学家的生平、轶事、名言,还顺便教你如何分辨真理与智慧。如果你在厕所里待得够久的话,还可以知道我们究竟是不是活在电脑程式里?根据笛卡儿的二元论,殭尸到底存不存在?如果想放松一下,此书也有哲学宾果、生命超市情境题、人生彩券可供消遣。

(此书非常适合喜欢思考人生大哉问、初入哲学殿堂的读者)
洞察生活,重塑认知:探寻古今思想巨匠的智慧之光 在这瞬息万变的现代社会,我们时常感到迷茫、焦虑,面对复杂的问题束手无策。我们渴望一种更深刻的方式来看待世界,探寻事物背后的本质,提升自己的思维深度和决策能力。本书并非一本枯燥的哲学教科书,而是一扇通往人类思想宝库的独特窗口,旨在帮助每一位读者,无论其哲学背景如何,都能轻松地接触和运用那些影响了人类文明进程的顶尖智慧。 本书精心挑选了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思想家,他们跨越了不同的时代和文化背景,用他们卓越的洞察力,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遗产。我们将深入探讨这些思想巨匠们的核心理念,并将其转化为可理解、可实践的思维工具,帮助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做出更明智的选择,更全面地理解我们所处的环境。 探索真理的古老路径:从洞察内心到构建逻辑 我们将从古希腊的黄金时代开始,探访那位以“认识你自己”为座右铭的苏格拉底。他的诘问式方法,不仅是一种提问的艺术,更是一种深层次自我反思的工具。我们将学习如何通过不断的提问来剥开事物的表象,直抵核心的本质,从而构建起坚实的信念体系。 紧随其后的是他的学生柏拉图,他所描绘的“洞穴寓言”,至今仍是对现实世界局限性的最深刻隐喻之一。本书将引导你理解“理念世界”与“现象世界”的张力,帮助你分辨哪些是转瞬即逝的表象,哪些是永恒不变的真理。我们会探讨如何运用这种二元对立的视角,来审视我们日常接收到的信息,避免被表面的潮流所裹挟。 当我们步入古罗马时期,斯多葛学派的智慧显得尤为珍贵。在动荡不安的时代,他们教会了人们如何区分“我们可以控制的”与“我们无法控制的”。我们将拆解如塞涅卡和马可·奥勒留等人的教诲,学习如何在逆境中保持内心的平静与力量,将注意力集中于自身的德性与选择,而非外界的纷扰。这套思想体系,是构建强大心理韧性的基石。 理性的觉醒与现代世界的奠基 进入近代,人类的思想经历了一场翻天覆地的变革。笛卡尔以其著名的“我思故我在”,为现代哲学定下了基调。我们将剖析他的系统性怀疑方法——如何从最基本的认知出发,重建知识的大厦。理解笛卡尔,就是掌握了一种彻底清理认知偏见、建立清晰思维框架的方法论。 紧随其后的是经验主义的旗手们。洛克对“白板说”的阐述,提醒我们知识来源于经验的积累,而非先天的灌输。休谟则以其对因果关系的深刻质疑,挑战了我们对世界运作方式的固有假设。本书将展示如何运用经验的视角,去审视和验证我们所相信的“常识”,培养一种审慎的科学态度。 康德的综合,是哲学史上的一座里程碑。他调和了理性与经验的冲突,提出了“现象”与“物自体”的概念。我们将探究他提出的“绝对命令”,如何为现代伦理学提供了普适性的道德准则,使我们在处理复杂的道德困境时,能够找到超越个人好恶的判断依据。 超越传统:意志、存在与价值的重估 当我们跨越到更近的时代,黑格尔的辩证法(正题、反题、合题)提供了一种理解历史演进和观念冲突的动态模型。这本书将教你如何运用这种三段式的逻辑结构,去分析社会现象、历史事件乃至人际关系的矛盾与发展,看到对立面中蕴含的统一性。 然而,对理性至上主义的反思也随之而来。尼采以其“上帝已死”的宣言,宣告了传统价值体系的崩溃,并提出了“权力意志”和“永恒轮回”的概念。我们将探讨如何理解尼采对虚无主义的批判,以及他如何鼓励我们成为“超人”,即为自己创造新价值的独立个体。这不仅仅是对过去的颠覆,更是对未来生活意义的激进呼唤。 深入存在的困境与自由的边界 进入二十世纪,对人类境况的关注愈发迫切。萨特和加缪所代表的存在主义,将焦点拉回个体本身。我们将剖析“存在先于本质”的震撼性论断,理解在缺乏既定意义的世界中,个体如何通过选择与行动来定义自己。我们会讨论加缪的“西西弗斯神话”,如何在荒谬感中找到反抗的尊严和自由。 同时,我们也不会忽视对社会结构和权力运作的深刻批判。福柯对知识、权力和话语的研究,为我们提供了一套锐利的工具,用以解构隐藏在日常制度(如监狱、医院、学校)背后的控制机制。理解福柯,能让我们更清醒地认识到,我们自认为“自然而然”的认知,往往是特定历史权力结构塑造的结果。 思维工具箱的构建与实践 本书的价值不仅在于知识的传授,更在于思维方法的转化。我们提炼出这十三位思想巨匠贡献给人类的最核心、最实用的一百种思维模型。这些模型,如同高效的认知算法,可以被直接应用于解决商业决策、人际冲突、个人成长等实际问题: 概念的清晰化训练:如何通过清晰的定义来避免无谓的争论。 批判性审视假设:运用怀疑论来检验你坚信不疑的“事实”。 多角度归因分析:在理解事件时,如何跳出单一视角,纳入环境、历史和主观能动性等多个维度。 伦理情境的框架推演:面对道德两难时,如何运用不同的伦理学框架(如义务论、功利主义)进行系统推演。 接受不确定性的艺术:如何在充满变数的环境中,建立起灵活的应变策略。 本书的目标是让你在阅读完后,不再仅仅是“知道”这些哲学家说了什么,而是能够“像”他们一样去思考。它是一份邀请函,邀请你踏上这场穿越时空的智力探险,用古今最智慧的头脑来武装你的日常思维,最终,活出一个更清醒、更深刻、更有力量的人生。

著者信息

作者简介

亚当‧弗莱彻 Adam Fletcher
生于1983年,英国秃头男。当他没在写书的时候,他把时间花在唸哲学家的名字(不过还是唸错了)、刮胡子,以及让他的第二故乡柏林变得不安全。曾出版《Danglish for Better Knowers》及《Make Me German》。


卢卡斯‧NP‧艾格 Lukas N.P. Egger
也是生于1983年,奥地利哲学家。他不觉得写书可以赚钱,所以专注于人工智慧的发展。除此之外,他常在想为何好玩的事情常常不是伤风败俗的,就是会让人变胖的。


康拉德‧柯列弗 Konrad Clever
康拉德‧柯列弗,本书两位作者的笔名,亦为柯聪明教授。


陈俊宇
审定
辅仁大学哲学博士,辅仁大学进修部哲学系兼任助理教授,专长为希腊哲学、爱情哲学(哲学谘商)及伦理学,现为国立联合大学、国防大学、耕莘健康管理专校、崇仁医护专校教师。

译者简介

彭菲菲
毕业于辅仁大学大传系广电组,后于德国埃森大学(GH Uni Essen)进修传播学、心理学及行销学,并取得硕士学位。旅居德国多年,从事商业谘询,闲暇时投身翻译工作,另译有《在书中发现自己的灵魂:慢读赫塞》、《大谎言时代》(皆为商周出版)。


图书目录

前言 厕所里的哲学课
柯聪明教授致学生的一封信
第1堂课 哲学到底是什么?
第2堂课 最畅销的哲学神话
第3堂课 哲学家的样貌

第一章 问题与解答
第4堂课 纯真的智慧
第5堂课 图解哲学:通往答案的路
第6堂课 苏格拉底小档案
第7堂课 当苏格拉底化身为专栏作家
第8堂课 如何提升你的知识?
第9堂课 舒马克的质问
第10堂课 图解哲学:哲学的目的?
第11堂课 真理究竟是什么?
第12堂课 明希豪森三重困境的真理

第二章 真理与一致性
第13堂课 我们能透过电视认识这个世界吗?
第14堂课 柏拉图的洞穴说
第15堂课 柏拉图小档案
第16堂课 错误的假设能导向正确的结果吗?
第17堂课 盖提尔难题
第18堂课 真理与智慧的差异
第19堂课 如何验证假设为真?
第20堂课 「真实」是人类创造出来的概念吗?

第三章 存在与目的
第21堂课 一台巴士的哲学思考
第22堂课 亚理斯多德小档案
第23堂课 存在的巨链
第24堂课 「无目的性」的发现
第25堂课 我们的个性从何而来?
第26 堂课 傅柯的知识考古学
第27 堂课 现代人的考古学
第28堂课 海德格的「此有」坟墓说
第29堂课 脸书上「此有」的属己性
第30堂课 如何知道自己是否罹患了「属己症」?

第四章 立场与观点
第31堂课 大乐透的哲学思辨
第32堂课 粪便的多元哲学观
第33堂课 马克.奥里略小档案
第34堂课 电影里的斯多葛派名人
第35堂课 给斯多葛派的宴会搭讪指南(包含脱身法)
第36堂课 「道德」:失败者专属的词汇?
第37堂课 汉娜.鄂兰等五位女哲学家的主要思想

第五章 享乐主义和选择
第38堂课 如果生命是一间超市⋯⋯
第39堂课 伊比鸠鲁小档案
第40堂课 哲学家的快乐零组件
第41堂课 沙特所谓的「诅咒」
第42堂课 我们拥有自由意志吗?
第43堂课 为什么我们会后悔?
第44堂课 赎罪券的演变
第45堂课 现代赎罪券

第六章 社会与正义
第46堂课 为什么人会产生偏见?
第47堂课 无知的面纱
第48堂课 孔子小档案
第49堂课 东西哲学简易比较表
第50堂课 让他人同意捐赠器官最快的方式?
第51堂课 这个社会没告诉我们的事
第52堂课 当哲学遇见政治
第53堂课 当孔子遇上康德
第54堂课 现代人的「白金法则」

第七章 现实与意识
第55堂课 如何确定我们活在真实世界里?
第56堂课 勒内.笛卡儿小档案
第57堂课 如何在两週内失去灵魂?
第58堂课 人有灵魂吗?
第59堂课 真正在厕所里的哲学课
第60堂课 图灵测试与人工智慧
第61堂课 一个关于意识的有意识简表

第八章 理性主义与经验主义
第62堂课 亲爱的福尔摩斯,没有逻辑思考是行不通的
第63堂课 理性主义与经验主义的拳击赛
第64堂课 大卫.休谟小档案
第65堂课 奥坎的剃刀论:清理想法的工具
第66堂课 一趟穿越偏见世界的无偏见旅程
第67堂课 哲学家的讨论
第68堂课 伊曼努尔.康德小档案
第69堂课 康德的知识论

第九章 道德与乌托邦
第70堂课 经典哲学难题:电车问题
第71堂课 当各种学派遇上电车难题
第72堂课 功利主义怎么看电车问题?
第73堂课 道德的种类
第74堂课 卡尔.马克思小档案
第75堂课 如何打造一个(反)乌托邦的社会?
第76堂课 黑格尔的辩证法
第77堂课 哲学名人堂第十章

第十章 虚无主义与信仰
第78堂课 如何为人生採买?
第79堂课 上帝以及独角兽存在的理由
第80堂课 弗里德里希.尼采小档案
第81堂课 沉沉浮浮的无意义先生
第82堂课 这就是信仰?
第83堂课 最滑稽的信仰系统
第84堂课 尼采的「超人」说

第十一章 文字与语言
第85堂课 牛仔与印第安人的哲学对谈
第86堂课 路德维希.维根斯坦小档案
第87堂课 为何间接问句比直接问句好?
第88堂课 如何知道我们在说同一件事?
第89堂课 化解尴尬时刻的词汇
第90堂课 诠释学循环
第91堂课 从流行歌曲的角度释经
第92堂课 哲学宾果第

十二章 科学与典范
第93堂课 猴子可以写出莎士比亚全集吗?
第94堂课 自大的转变模式
第95堂课 卡尔.波普尔小档案
第96堂课 风水轮流转的科学理论
第97堂课 「ABC 猜想」的证明
第98堂课 阿基里斯与乌龟赛跑,谁会赢?
第99堂课 解决芝诺悖论的方法
第100堂课 你应该(不)知道的知识
*结业考试

=哲学家的厕所=
苏格拉底的厕所
柏拉图的厕所
亚理斯多德的厕所
马克.奥里略的厕所
伊比鸠鲁的厕所
孔子的厕所
勒内.笛卡儿的厕所
大卫.休谟的厕所
伊曼努尔.康德的厕所
卡尔.马克思的厕所
弗里德里希.尼采的厕所
路德维希.维根斯坦的厕所
卡尔.波普尔的厕所

图书序言

图书试读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最让我惊艳的一点,在于它成功地打破了“哲学高高在上”的刻板印象。作者仿佛是一位技艺高超的“翻译家”,将那些曾经令我望而生畏的哲学大师的思想,翻译成了我能够理解的语言。它不是简单地罗列名言警句,而是将每一位哲人的核心观点,结合他们的人生经历,以及这些观点在当下的现实意义,进行了一次次精彩的“再演绎”。我甚至可以想象,苏格拉底在雅典广场上与人辩论的场景,或者尼采在山间创作的激昂姿态,这一切都因为这本书而变得鲜活起来。

评分

这本书的装帧设计真是令人惊喜!封面色彩柔和,但又带有一丝复古的质感,让人一眼就能感受到它蕴含着深厚的智慧。翻开书页,纸张的触感也相当舒适,印刷清晰,排版也十分人性化,阅读起来不会感到疲劳。我尤其喜欢它采用的这种“碎片化”阅读的设计理念,每天只需要抽出短短的14分钟,就能领略一位哲人的思想精髓,实在是太适合我这种生活节奏快,但又渴望精神滋养的上班族了。

评分

我一直对那些关于“人生意义”、“幸福是什么”这类终极问题的讨论非常感兴趣,但传统哲学书籍往往需要大量的背景知识和艰深的论证,让我难以深入。这本书的出现,简直就像在茫茫大海中看到了一座灯塔。它不像枯燥的教科书,而是更像一位循循善诱的导师,通过一个个引人入胜的故事和巧妙的比喻,将那些关于存在、关于自由、关于道德的深刻洞见,巧妙地融入日常生活场景中。我甚至发现,在如厕的短暂间隙,我竟然能思考到如此宏大而深刻的问题,这本身就是一种奇妙的体验!

评分

作为一个对哲学完全不了解的“小白”,我曾经一度认为哲学是少数精英的玩物,与我的生活毫无关联。然而,这本书彻底颠覆了我的认知。它没有卖弄学问,而是用最朴实无华的语言,将那些伟大的思想家的智慧,转化为可以切实应用到生活中的思考方式。我开始在遇到烦恼时,尝试用苏格拉底的“詰问法”来审视自己的想法,或者在做出选择时,借鉴笛卡尔的“怀疑精神”来寻找更清晰的路径。这种潜移默化的改变,让我感觉自己变得更加睿智,更加从容。

评分

初拿到这本书时,我以为它会像很多哲学入门读物一样,堆砌晦涩难懂的理论,让人望而却步。然而,事实完全出乎我的意料!作者用一种极其生动、幽默甚至有些“接地气”的方式,将那些看似高深的哲学概念变得如此易于理解。读到关于“我是谁”的讨论时,我感觉就像是作者坐在我对面,一边喝着咖啡,一边循循善诱地引导我进行自我探索。那种豁然开朗的感觉,真是难以言喻,仿佛尘封已久的智慧之门被悄然推开。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