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
女性必备的妇癌防治常识书
作者/妇癌医学会理事长、中国医药大学附设医院妇产科主任叶联舜
妇女抗癌致胜的第一步:一定要找对「妇癌专科医师」!台湾的妇癌防治与医疗,近几年已有重大突破,原本是台湾妇女生命第一大威胁的子宫颈癌,在医界和政府数十年的大力推广子宫颈抹片筛检,以及治疗技术不断进步下,在最近公布的2016年国人癌症死亡率排行中,已经不在10大之列,防治可谓非常成功。
不过,随着国人高龄化、女性晚婚或不婚趋势,以及不生育或少生育现象的普及,随之而来的,是卵巢癌和子宫内膜癌的发生率不断攀升,卵巢癌甚至已经列入国人癌症10大死因排名,在对抗妇癌的路上,又出现新的挑战!
医疗科技更精进及早发现是存活关键
近年来,国际和台湾的医疗技术大幅跃进,除了出现许多更先进的诊断工具,让我们得以检测是否感染高风险性的人类乳突状病毒(HPV),或者DNA(基因)是否带有易罹患癌症的基因等;还有更进步的超音波,可以检测子宫内膜是否变厚,而彩色超音波则可检测卵巢肿瘤是否有异常血流;以及更多、更精准的肿瘤指标等,这些进步的技术,对于及早诊断出女性的许多癌症有莫大的帮助。
除了诊断工具外,相关的手术医疗技术也大有进展,包括微创手术、达文西机器手臂手术等的运用,让开刀手术得以更精准、更精致;除此之外,许多更好、更新的化学药物亦陆续开发;而放射治疗也有新的突破,例如质子或是中粒子治疗仪,可以在放射治疗时更精准杀死癌细胞,同时减少对正常细胞的伤害。
再加上精准医学,可以借由各种个人化的检测,依照个人的基因型态,癌症细胞基因表现,为患者找到更有效的标靶药物;只要民众能及早就医,就可以早期诊断、得到有效治疗,这些新的进步,在在大幅提高病患的治疗率和存活率,让癌症不再是过去认为的「绝症」。
不过,光有这些进步,若是民众不主动进行检测、及早发现癌症,都是枉然。因此我们希望借由这第一本介绍台湾妇癌的专书,让妇女了解及早就医的重要性。
50岁以上罹癌风险升高务必提高警觉
台湾妇癌平均好发年龄约在50岁出头;前3大妇癌中,卵巢癌是52岁、子宫内膜癌是55岁,子宫颈癌是56岁;而这个年龄层,刚好是女性迈入停经期的阶段,所以经常会把不正常出血的癌症前兆,误以为是乱经;甚至把停经后又出血,自以为是「回春」而轻忽,失去及早诊断及治疗的机会。女性们到了50岁以后,一定要特别注意。
妇女生殖器官癌症和多数癌症一样的是,初期没有明显症状。幸好子宫颈癌因为有有效的抹片筛检,而且医师肉眼就可以直接检查到病灶,有利于早期诊断。但是子宫内膜癌和卵巢癌不同,它们在体内深处,至目前尚无公认有效的筛检方法。除了一部分的子宫内膜癌,可能因为经血异常或停经后出血就医,可以被检出以外,卵巢癌或其他妇癌,都必须倚靠妇女本身提高警觉。一旦发现异状,就应及早就医检查,才能及早发现。而本书各章,针对威胁国内妇女的各种妇癌做了详细的介绍,更提示了各种罹病征兆,希望能提供妇女自我察觉、及早就诊的参考。
以本书第1章子宫颈癌来说,它曾是国内妇女发生率高,且致死率最高的癌症。但目前已经得到成功的防治,无论是发生率或致死率都明显下降,这也是数十年来,各界大力推广子宫颈抹片检查,将筛检率从10年前的不到1成、3成,慢慢普及到目前的5成以上。加上治疗技术的进步,以及子宫颈癌疫苗的推广等,才获得今日这样的好成绩;然而,事实上我国的抹片检查率还是远低于欧美,仍有很大的进步空间。
而卵巢癌(第2章)则没有明显的妇科症状,反而是以肠胃现象为主要症状,所以提醒更年期前后的妇女,如果有肠胃症状却查无肠胃疾病,一定要考虑到卵巢癌的可能。无论是子宫颈癌、卵巢癌或是子宫内膜癌,这3大妇女生殖癌,在症状上都没有共同的特性,但是内膜癌和卵巢癌常见和肥胖有关,所以也提醒女性朋友,要避免罹癌,就最好要维持良好的体态,控制好体重。
非常可惜的是,台湾卫生福利部国民健康署提供民众很多免费的癌症筛检项目,包括子宫颈抹片检查、大肠癌粪便潜血筛检、乳癌检查等,但是民众仍普遍有「我不会那么倒楣」的侥倖心态,不是不参与筛检,就是忽略许多癌症的征兆,无视于身体发出的警告,以致往往到了不得不就医之时,才发现已是癌症晚期。
在此,我们建议民众,一定要善用各种免费筛检,以及提高自我警觉。再怎么忙,都务必拨空进行检查,及早发现,便会有更好的结果。
找妇癌专科医师确保正确诊治
此外,不幸罹患妇癌的朋友们也要注意:治疗妇癌要达到最好成效,一定要找有证照的妇癌专科医师。在我着手写本文的这天,适逢一位病患去世,该患者为子宫肌瘤经血过多导致贫血,困扰多年,因听说停经后,症状便会自然解除,一直不想开刀,经历了一段时间的乱经,也终于在48岁时被诊断停经了。未料1年后又出血,反覆出血2、3个月,造成严重贫血,经药物治疗无效,医师认为应该是子宫肌瘤所引起,因此直接安排腹腔镜手术切除子宫。但是手术后,病理检查报告发现是子宫内膜癌,而且有癌症残留,于是转到本院就医。再次开刀时,发现癌症已扩散到腹腔、骨盆腔和淋巴结。虽然把肿瘤尽量切除干净,并追加放射治疗和化学治疗,但努力抗癌2年后,仍不幸去世。
以这个病例来说,一开始停经后出血,若有严谨的检查,手术前就可知有癌症的病变,就可避免不适当的手术。由妇癌专科医师诊治,依循妇癌治疗常规,提供详细的检查和最好的治疗计画,诊治结果,预后更佳。在台湾,妇产专科医师须经过妇癌医学会认可2年的专科训练,后续还要再继续研究,才能参加妇癌专科医师考试,取得妇癌专科医师的证照。因此,在面临各种可疑症状时,妇癌专科医师更有相关经验,会考虑到各种疑似的癌症,在治疗上才能有更完善的准备和预测预后状况,让患者从诊断到治疗,都能得到更完善的照顾。
台湾癌症治疗之所以有长足的进步,在制度面上的努力,也是原因之一。全国各医院都必须参与由卫生福利部推动的医院评鑑,以不断提升各医院的治疗品质指标水平。在有关癌症治疗方面,亦须符合由国家卫生研究院制定的规范,包括院方要有癌症诊断品质提升方案;对各种癌症的治疗,要有全盘计画;诊断的方法,要有标准作业流程;临床治疗必须依照医界达成共识的治疗指引;此外,还要有跨团队的治疗及预防追踪等癌症品质指标计画。
但是在妇癌的治疗方面,却尚未要求应由妇癌专科医师负责诊治,则是一项缺憾。因此,提醒妇女要提高警觉,怀疑有妇癌可能时,一定要向有妇癌专科医师的医疗团队或医疗院所寻求治疗。
让本书成为女性朋友的防癌指南
根据国内的公共卫生统计资料显示,目前妇女罹患生殖癌中,每10万人只有42.87人,看起来似乎进步很多,但这是已经把子宫颈原位癌剔除的资料,如果包含子宫颈原位癌人数,每10万人中罹患妇女生殖癌的比率,就增加到69.4人,而且实际上,这个发生率是在持续增加的。
希望本书的出版,能提供妇女作为殷鑑,若能继续提高子宫颈抹片检查率、子宫颈癌疫苗接种率,便有助于降低子宫颈癌或是外阴癌的发生率。而妇女在阅读过本书,了解各种妇癌的征兆后,应更懂得提高警觉,及早预防和就医诊治,希望本书在妇癌的防治上,可以成为女性朋友们的一大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