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世界上所有公司的老板,一定都在想同一个问题--如何才能让获利源源不绝。
每个老板都希望自己的公司能「对社会有贡献」、「重视员工和员工的家人」、「拥有卓越技术,能活跃于全世界」等,大家都对自己的公司抱有各种不同的理想,只不过,这些理想都得在公司有获利的前提下才能实现。
实际上,大部分的公司都处于亏损状态,大部分的老板也无法决定什么是应该最先解决的问题。
为什么会这样?怎么做才能确实获利?
不管公司大小,经营者或干部听到这样的问题,都会异口同声的叹气说,都是因为「没有好人才」,大家都用这个理由来当挡箭牌。
「我们公司没人才,就算想找也找不到,要培养也培养不了。」
「所以,才会达不到理想中的获利。」
「反正,没有获利不是我的责任,都是因为没有人才。」
大家都拿这种说法当理由,理所当然的把没有人才当作是无法提升获利的免死金牌。
事实上「好人才」的确不太多。特别是「好人才」不会去中小企业更是不争的事实。
不过,到底什么样的人,才算「好人才」?尤其是中小企业老板所需求的「好人才」究竟在哪里?
当我这么想的时候,得到了一个结论。
那就是,「说穿了,好人才不过是幻想,哪里都不存在」。
前面说的因为「人才」不足,所以获利无法提升,根本是强求不得到的东西,异想天开罢了。
想要变成「真正能持续获利的公司」,首先要承认「没有好人才」、「不要渴求人才」这件事。接着,「思考利用公司现有的员工就能获利的方法」。也就是採用「不依靠人才的经营方法」。这种经营方式就是把需要用到人才的部分,控制在一成左右,剩下的九成交给「本分该做」非做不可的作业流程。
常常可以听到大家这么说。
「人才是公司是最大的资产。」
「培养人才是老板最重要的责任。」
「人、物、财当中,最重要的是人。」
本书介绍的是和以上言论完全相反的经营手法,也就是「不靠人才的经营」,也许大家或许会觉得我的论点有些奇特。
不过,本书所举的例子,全都是执行过的成功例子,是经过实际检验的。
本书若能成为因为没人才而感到烦恼的人的「特效药」,真是再好不过了。
儿岛保彦 二○一七年二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