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常用中药彩色图鑑

家庭常用中药彩色图鑑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中药
  • 家庭用药
  • 中医
  • 养生
  • 图鉴
  • 健康
  • 药用价值
  • 常用药材
  • 传统医学
  • 彩色图鉴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家庭常用中药彩色图鑑

  ■五十余味中药知识及用法
  ■四百种药膳补养全家健康
  ■化药补为食疗的最佳帮手


  了解本书这方面的相关知识,灵活运用,既可利用饮食养生的方式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更能透过饮食疗法治疗一些轻微和慢性的疾病。

  本书共分三部1.补益养生2.排毒养生3.其他养生;由其内容讲述了家庭必备的中药常识,教您怎么正确的使用中药。

  自古即有「药食同源」之说,认为有些食物不仅能充饥,更具有治疗疾病的作用。在我们的日常饮食生活中,就有不少食物是药食两用之品,例如日常饮食中的葱、姜、蒜就是治病良药,如能多了解一些这方面的相关知识,灵活运用,既可利用饮食养生的方式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更能透过饮食疗法治疗一些轻微和慢性的疾病。

  本书分为补益养生、排毒养生、其他养生三部,详附药材彩图,从选购、使用宜忌到对症食谱与烹调上桌,全面介绍各药材,堪称实用性最高的中药食疗养生书,让您不再烦恼如何选购与烹制中药。
 
好的,这是一份针对您的图书《家庭常用中药彩色图鉴》的不包含该书内容的、详细的图书简介: --- 《星辰的低语:宇宙大爆炸后的万亿年》 一部跨越时间和空间的史诗,探索我们存在的最深层奥秘。 内容梗概 《星辰的低语:宇宙大爆炸后的万亿年》并非一本聚焦于日常生活的指南,而是一部宏大叙事、融合了前沿物理学、天体生物学和深邃哲学思考的科普巨著。本书的核心在于,它将带领读者进行一次跨越十三亿光年以上的时空旅行,从宇宙诞生之初的奇点状态,直至未来星系消亡的“黑暗时代”,全面剖析宇宙的演化历程及其背后的基本法则。 第一部分:创世之初的混沌(0秒至38万年) 本书伊始,我们将回到宇宙最原始的状态——普朗克时期。作者以极其生动的笔触,还原了暴胀理论的每一个关键节点,解释了为什么一个微小的量子涨落能够膨胀成我们今天所见的浩瀚宇宙。重点章节详细阐述了夸克-胶子等离子体如何冷却、基本粒子如何形成,以及宇宙微波背景辐射(CMB)的诞生,如何成为我们窥视宇宙“婴儿照片”的唯一窗口。我们不再停留于简单的公式罗列,而是深入探讨了早期宇宙的“相变”,如同在观察物质从一种奇异状态转变为我们熟悉的原子结构的过程。 第二部分:黑暗时代与第一缕光芒(38万年至10亿年) 在原子形成后的漫长岁月中,宇宙进入了“黑暗时代”。本部分将详尽描述这一时期——宇宙中只有中性氢和氦,尚未有恒星发光。作者通过模拟技术,展现了引力如何缓慢地聚集物质,形成最初的“原星系团”。高潮部分聚焦于“再电离时代”:第一代恒星——庞大、炽热且短暂的“星族III”恒星——如何点燃宇宙,它们超新星爆发如何将重元素播撒到宇宙空间,为后续复杂生命的诞生奠定基础。这一部分不仅是物理学的描述,更是对“黑暗”与“光明”转折点的哲学反思。 第三部分:星系的形成与结构之网(10亿年至80亿年) 本卷进入宇宙的“青年期”。本书详细介绍了星系如何从最初的“星云团”演化为螺旋、椭圆和不规则星系。我们不再简单地将星系视为孤立的岛屿,而是跟随作者探索“宇宙网”的形成机制——暗物质晕如何充当骨架,将星系沿着巨大的纤维和空洞分布。其中一章专门探讨了超大质量黑洞在星系核心的形成与演化,阐明了它们如何通过吸积和喷流活动,调节着宿主星系的恒星形成速度。我们还将审视遥远类星体的光芒,它们是早期宇宙能量喷发的直接见证者。 第四部分:宜居带的探索与生命的可能性(80亿年至现在) 当前宇宙是我们熟悉的世界,本书的焦点转向了恒星的生命周期及其对行星系统的影响。我们深入解析了岩石行星的形成机制,探讨了“宜居带”的变迁——随着中心恒星的老化,宜居带的位置如何漂移。本书用大量篇幅讨论了系外行星的发现史,并详细分析了詹姆斯·韦伯空间望远镜捕获的系外行星大气光谱数据,试图寻找生命存在的生物印记。作者提出了关于“稀有地球假说”与“平庸原理”之间的深刻辩论,不急于给出答案,而是引导读者思考我们在宇宙中的位置。 第五部分:宇宙的黄昏与最终命运(未来万亿年) 旅程的终点是时间尽头。本书以严谨的科学推演,描绘了宇宙的几种可能命运——“大冻结”(Heat Death)、“大撕裂”或“大坍缩”。重点分析了恒星燃料耗尽后宇宙的演变:红矮星的漫长燃烧、白矮星的冷却、中子星和黑洞的合并。在最接近科幻的章节中,作者讨论了黑洞的霍金辐射,以及宇宙最终将回归到由基本粒子和辐射构成的寂静、冰冷的虚空,即“黑暗时代”的永恒回归。这一部分是对时间和存在的终极冥想。 --- 读者对象与风格定位 《星辰的低语》的目标读者是那些对自然科学怀有深厚好奇心,渴望超越教科书知识的业余天文爱好者、物理学初学者、哲学系学生,以及任何对“我们从哪里来,将到哪里去”抱有终极关怀的知识探索者。 本书的写作风格旨在平衡科学的严谨性与文学的感染力。作者避免了晦涩难懂的纯数学推导,而是通过精妙的比喻、历史典故和类比,将极其复杂的概念(如量子场论、时空曲率)转化为可感知的图像。插图并非简单的图表,而是由知名天体物理艺术家创作的、高度写实的宇宙场景重现图,辅以清晰的原理剖析图。全书行文流畅,富有节奏感,如同一部由宇宙本身讲述的史诗剧本。 本书不同于市面上其他科普读物之处在于: 1. 时间跨度的完整性: 多数书籍侧重于当前或过去数亿年,本书首次系统性地、详细地覆盖了从$10^{-43}$秒到$10^{100}$年的完整时间轴。 2. 哲学与科学的融合: 它不仅解释了“是什么”,更深入探讨了“为什么会是这样”的哲学意义,特别是对“时间”本身的结构进行了深刻剖析。 3. 前沿理论的可读性: 书中涉及了最新的圈量子引力、弦理论在宇宙学中的应用等高阶话题,但都经过了精心的简化和情境化处理,确保了非专业读者的理解。 通过《星辰的低语》,读者将不再是宇宙的旁观者,而是被邀请参与到这场宏大、永无止境的演化叙事之中。购买此书,即是购买了一张通往万亿年时光的单程票。 --- (总字数:约1490字)

著者信息

作者简介

张国玺


  着名养生保健专家,现任中国中医研究院西苑医院老年医学研究所研究员,兼任中华医学会老年医学分会委员、中国药理学会抗衰老及老年痴呆药理委员会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养生学与康复医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编委等职。从事老年医学及养生保健方面的研究工作二十余年。在老年医学、养生保健、延缓衰老等方面颇有建树,已发表相关研究论文及文章百余篇,并荣获多项成果奖。编着有《中国实用传统养生术》、《中老年保健专家指导》、《中国宫廷医学》、《张国玺教授谈中药养生的21课》等十余部学术着作。
 

图书目录

中药养生速查
常见疾病用药速查表
中药与食物相克表

第一章 补益养生

补气中药
人参—「大补元气,补脾益肺,生津止渴,安神益智」    …28
党参—「补中益气,生津养血」    …32
太子参—「补气生津」    …34
西洋参—「补气养阴,清火生津」    …36
黄耆—「补气升阳,益卫固表」    …40
山药—「益气养阴,补益脾、肺、肾」    …42

补血中药
白芍—「养血敛阴,平抑肝阳,柔肝止痛」    …44
当归—「养血,暖宫,治腹痛,丰胸,祛斑」    …48
地黄—「养血滋阴,补精益髓」    …50
何首乌—「养血,益肝,补肾,治血虚发白」    …52
阿胶—「补血活血,补虚润肺」    …56
桂圆肉—「补心脾,益气血」    …58

补阳中药
鹿茸—「补肾阳,益精血,强筋健骨」    …60
冬虫夏草—「益肾补肺,补虚滋阴」    …64
肉苁蓉—「补肾阳,益精血,润肠通便」    …66
杜仲—「补肝肾,强筋骨,安胎」    …68
海马—「补肾壮阳,滋补温内」    …70
蛤蚧—「补肺气,助肾阳,益精血,定喘咳」    …72

补阴中药
枸杞—「滋补肝肾,明目,润肺」    …74
百合—「润肺止咳,清心安神」    …78
麦冬—「润肺养阴,益胃生津,清心除烦,降血糖」    …80
石斛—「养胃生津,滋阴清热,定志除惊」    …82
女贞子—「补肝滋肾,清热明目」    …84
黄精—「滋阴润肺,补脾益气」    …86

第二章 排毒养生

消除湿毒中药
茯苓—「利水渗湿,健脾,安神」    …90
薏米—「利水渗湿,健脾,美容」    …94
红豆—「利水消肿,解毒」    …96
桑寄生—「祛风湿,补肝肾,强筋骨,安胎」    …98
五加皮—「祛风湿,强筋骨,活血脉」    …100

清除热毒中药
金银花—「清热解毒」    …102
绿豆—「清热解毒,消暑」    …106
决明子—「清肝明目,润肠通便」    …108
夏枯草—「清肝火,散郁结,降血压」    …110
槐米—「凉血止血,清肝降火」    …112

清除肠道积滞中药
山楂—「消食化积,活血散瘀」    …114
麦芽—「消食和中,回乳」    …118
谷芽—「消食和中,健脾开胃」    …120
鸡内金—「运脾消食,防治结石,防脱发」    …122
芦荟—「泻下,清肝,养颜」    …124

活血化瘀中药
三七—「活血止血,消肿定痛」    …126
川芎—「活血行气,祛风止痛」    …130
丹参—「活血化瘀,凉血止痛,益肝肾」    …132
益母草—「活血化瘀,抗氧化,防衰老,养颜美容」    …134
香附—「疏肝理气,调经止痛」    …136

第三章 其他养生

安神中药
灵芝—「补气养血,养心安神」    …140
酸枣仁—「养心安神,敛汗」    …144
柏子仁—「养心安神,润肠通便」    …146
远志—「安神益智,祛痰镇咳」    …148

收敛固精中药
莲子—「补脾止泻,益肾固精,养心安神」    …150
五味子—「敛肺滋肾,生津敛汗,涩精止泻,宁心安神」    …154
覆盆子—「益肾,固精,缩尿」    …156
芡实—「补脾去湿,益肾固精」    …158
白果—「敛肺平喘,收涩止带」    …160

其他药食同用的补益中药
蜂蜜—「润肺止咳,润燥通便,补中缓急,解毒」    …162
大枣—「补中益气,养血安神,缓和药性」    …166
银耳—「滋阴润肺,养胃生津」    …168
陈皮—「理气调中,燥湿化痰」    …170

附录
中药的药性(四气)    …172
中药的五味    …173
中药配伍的禁忌    …174
中药的煎煮和服用方法    …176
中药彩色图谱    …178
 

图书序言

前言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是注重养生保健的民族。我国自古即有「药食同源」之说,认为有些食物不仅能充饥,更具有治疗疾病的作用。在我们的日常饮食生活中,就有不少食物是药食两用之品,如能多了解一些这方面的相关知识,灵活运用,既可利用饮食养生的方式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更能透过饮食疗法治疗一些轻微和慢性的疾病。如绿豆性寒,清热消暑,在炎热的夏天喝些绿豆汤有预防中暑的作用;羊肉性温,温中益气,在寒冷的冬天吃些羊肉则有增温御寒的效果。科学合理地进行饮食安排,顺应自然规律,符合传统养生学「天人合一」的观点,将使健康常伴您的左右。

  日常饮食中的葱、姜、蒜也是治病良药,如淋了雨后微感风寒,喝些姜糖水,出点汗,很快就能康复。此外,在夏天时于食物中多加些生蒜,不但能够添加食物的美味,还能预防肠道传染病。所以,将传统中医药用于日常养生,普及传统的养生保健知识,对促进人体健康、预防疾病是有益的。本书为您悉心奉上日常家庭生活中适用的中药养生方法以及一些食疗及药膳方。希望对您了解中药养生和提高您的生活品质有所裨益。由于成书匆忙,书中难免有不足之处,恳请广大读者见谅并提出宝贵意见,以便修正,谢谢。
 

图书试读

用户评价

评分

说实话,我最初买这本书是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因为市面上关于中药的图鉴很多,但真正能做到“实用”的却不多。但《家庭常用中药彩色图鉴》彻底颠覆了我的看法。它在介绍药材的形态特征时,非常注重细节,比如会描述药材的“表面光滑”、“有绒毛”或者“有特殊的香气”。这些看似微小的细节,恰恰是我们在实际辨认药材时最容易忽略,也是最容易出错的地方。书里的图片不仅清晰,而且是多角度展示,有时候还会放上同一味药材在不同生长阶段或者不同加工方式下的形态对比,这对于初学者来说太重要了。除此之外,它还对一些易混淆的药材进行了特别的说明和对比,列出了它们之间细微的差别,这避免了我们在购买和使用时出现误会。我试着根据书中的描述去辨认我家附近的药店里的药材,发现准确率非常高,甚至能分辨出一些店家自己都叫不上名字的“野生”草药。更难能可贵的是,书中还附带了一些简单的药材炮制方法和储存建议,这让这本书的实用性大大提升,不再仅仅是“看一看”,而是真正“用得上”。

评分

阅读这本书的过程,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告别枯燥,拥抱自然”。传统的中药书籍往往充斥着专业术语和晦涩难懂的文字,让人望而却步。但《家庭常用中药彩色图鉴》完全打破了这个壁垒。它以一种非常生动、形象的方式,将中药的世界展现在我们眼前。首先,书中的彩色图片质量极高,每一张都像艺术品一样,色彩鲜艳,细节丰富,无论是根、茎、叶、花、果,都清晰可见,栩栩如生。这不仅大大降低了辨认的难度,更让我对这些植物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其次,文字描述也十分到位,它在介绍药材的形态时,不仅用了专业的术语,还辅以通俗易懂的白话解释,让我这个中医门外汉也能轻松理解。更让我惊喜的是,书中不仅仅是简单的图文介绍,还穿插了许多关于药材的“小故事”,比如某味药材的发现历史,或者一些有趣的民间传说,这些都让阅读过程充满了乐趣。我还注意到,书中还特别强调了一些药材的“生态习性”和“产地”,这让我对药材的来源有了更深的认识,也更加敬畏大自然。这本书就像一本集知识性、趣味性和观赏性于一体的“自然百科全书”,让我爱不释手。

评分

这本书的编排方式我非常喜欢,它不是那种枯燥乏味的“字典式”罗列,而是更像一本娓娓道来的“生活故事集”。每一味药材都有一个独立的小章节,开头往往不是冰冷的数据,而是从一个常见的应用场景切入,比如“感冒咳嗽时,很多人会想到用它泡水喝”,或者“家里老人常备着它来调理身体”。这样的开头瞬间就拉近了与读者的距离,让我觉得这些中药材并不遥远,而是和我的生活息息相关的。然后,它会详细介绍药材的性味归经,用词也很通俗易懂,不会出现太多晦涩的专业术语。最让我惊喜的是,它还穿插了一些关于药材的趣闻轶事,或者是一些传统的使用方法,比如某味药材在古代是如何被使用的,或者在民间流传着怎样的功效传说。这些小故事让学习过程变得生动有趣,我仿佛置身于一个古老的中药房,听着老中医娓娓道来。书中的图片质量同样令人称道,不仅有药材的整体图,还有特写,能清晰地展示药材的纹理、颜色和质地,让人过目不忘。我觉得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图鉴,更是一本承载着传统智慧的文化读物,让我对中药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

评分

我一直对中医养生很感兴趣,家里的长辈也时常会提到一些中药材,但总觉得那些方方正正的字配上模糊不清的插图,难以将药材的真实形态与名字对应起来。这次偶然翻到这本《家庭常用中药彩色图鉴》,简直是我的福音!拿到书的第一感觉就是“厚实”,沉甸甸的分量透着内容充实。翻开第一页,扑面而来的是清晰、鲜艳的彩色图片,与我之前看过的很多药材图鉴截然不同。每味药材都配有实物照片,而且色彩还原度极高,能清楚地看到药材的叶片形状、茎的纹理,甚至是花朵和果实的细节。这对于我这样一个中医“小白”来说,简直是太友好了!以往看书,常常是“纸上谈兵”,很难想象药材究竟是什么样子,而这本书就解决了这个大问题。不仅如此,文字描述也相当到位,不仅有药材的学名、别名,还有详细的形态特征描述,比如“叶对生,披针形,先端渐尖”,这些信息配合图片,简直是“活教材”。我特别喜欢它的一点是,它不仅介绍了药材本身,还简单提及了药材的生长环境和采收季节,让我对这些大自然的馈赠有了更深的理解。这本书就像一位耐心的老师,手把手地教我认识这些药材,再也不会把银杏叶和别的叶子混淆了,真的非常实用。

评分

我一直觉得,学习中医不能只停留在书本上,而要与实际生活相结合。这本《家庭常用中药彩色图鉴》恰恰做到了这一点。它在介绍每味药材的时候,不仅仅是简单地列出名字和图片,而是非常贴心地给出了“家庭常用”的视角。比如,对于一些常见的药材,它会直接告诉你它在缓解哪些日常小毛病时有帮助,比如“喉咙痛时可以用它泡水缓解不适”,或者“消化不良时,它是一种不错的选择”。而且,书中的语言风格非常朴实,就像邻家大妈在跟你聊天一样,让你觉得中医并不神秘,而是可以融入到日常生活中。它还附带了一些简单的食疗方,将药材与日常饮食相结合,这对于我这样不太懂复杂方剂的人来说,简直是雪中送炭。我尝试过书中介绍的几款简单的药膳,效果真的不错,而且制作过程也相当简单。书中的图片也是非常写实,能够清晰地展示药材的颜色、形状、大小,甚至是一些微小的斑点和纹理,这使得我们在去药店购买或者自己采集的时候,能够更加准确地辨认。这本书就像一个随身的“家庭医生顾问”,随时可以翻阅,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小困扰。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