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尔人气甜点全书:江南‧弘大‧林荫道‧梨泰院‧三清洞5大商圈名店,80道最IN甜点食谱全攻略

首尔人气甜点全书:江南‧弘大‧林荫道‧梨泰院‧三清洞5大商圈名店,80道最IN甜点食谱全攻略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原文作者: 이지혜
图书标签:
  • 甜点
  • 首尔
  • 韩国美食
  • 甜品食谱
  • 江南
  • 弘大
  • 林荫道
  • 梨泰院
  • 三清洞
  • 烘焙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江南、弘大、林荫道、梨泰院、三清洞,
首尔5大商圈最夯甜点食谱大公开!
口味新颖,造型别致,简单易做,
在家就能享受首尔甜点之旅,品尝五大商圈招牌人气甜点!

  ◆第一本网罗韩国首尔5大商圈人气甜点店,完整公开各店家所有招牌甜点食谱!

  ◆80道必学必吃的最新最夯甜点代表作,从马卡龙冰淇淋到开心果费南雪,从德式铁锅煎饼到南瓜义式脆饼,从迷你抹茶戚风蛋糕到番茄提拉米苏,从巧克力闪电泡芙到草莓罐子蛋糕,再到海盐香草牛奶糖,完整收录!

  ◆上千张精美成品图和步骤图,详尽图解每道甜点的制作过程和最终成品,一目了然!

  ◆详附书中各商圈甜点店所在位置地图,也可当作旅游首尔时踩点品尝甜点指南。

  ◆深入介绍各种食材、材料和烘焙工具、新手必学的基础技巧、高手进阶的专业技法。

  ◆详细解说烘焙时必须要知道的事前准备、专业用语和技法诀窍,以及常见烘焙问题与解决方法。

  「甜点不仅只是为了饭后爽口而吃的点心,吃甜点也是一人独享或与亲友共享的甜蜜时光。那新鲜、柔顺、甜蜜的滋味……比水果还甜美,令人舍不得让它在口中融化,更比饼干多了些手作的温度。林荫道、江南、弘大、梨泰院、三清洞等商圈有许多知名甜点,我一一发掘,呈现在我的甜点世界里。」──本书作者 李智惠

  江南、弘大、林荫道、梨泰院、三清洞,是韩国年轻人最喜欢的逛街、约会、用餐去处,这5大商圈中有许多知名甜点店。作者实地走访、品尝,将目前韩国最新、最有人气的甜点编写成食谱收录在本书中,80道各式口味新颖、造型别致的蛋糕、塔派、泡芙、马卡龙、冰淇淋及饮品……完整公开各店招牌甜点食谱,让你不必到首尔,也能在家自己烘焙出人气甜点。

  本书以林荫道、江南、弘大、梨泰院、三清洞5大商圈分为5个章节,每章都附有作者实地走访并严选推荐的各商圈人气甜点店所在位置地图,还可当作旅游首尔时踩点品尝甜点的指南。

【读者好评】

  ◆tn**s0319 | 2016-05-28 |教保文库网路书店
  最近对烘焙很有兴趣所以买了这本食谱。我经常去弘大商圈吃甜点,这本食谱中的某些甜点是我去看过或吃过的,这样精致的甜点能在家里自己动手做出来,我觉得很神奇也很有趣。从基本材料到提示我都看得很仔细,虽然还很生疏,但是跟着食谱中的步骤慢慢做出成品,真的很有趣。这本食谱真的初学者也能很轻松的理解喔!

  ◆znzldhkd | 2016-09-24 |yes123网路书店
  因为兴趣接触烘焙已经有一段时间了,但是一直有瓶颈,只做过饼干、土司、玛芬,蛋糕做一次失败后就没再挑战过了。看这本书时,我首先被书中各商圈甜点店位置图吸引,对我来说这是很重要的情报,提供了吃甜点的好去处。再看到书中每道甜点的照片都看起来很高级、精致,让我重新燃起了挑战做蛋糕的欲望。在家尝试做过之后,虽然成品不像书中照片一模一样,但是也成功70%了,值得我拿来跟我身边亲朋好友炫耀了!

  ◆orangejeljoa | 2016-01-30 |yes123网路书店
  书中有很多道甜点都让人跃跃欲试呢!我想应该是因为这些都是最近流行的甜点吧?我觉得这本书的优点是虽然偶尔会使用不太容易取得的食材,但是旁边都会註记可以替代的材料,不会因为无法取得相同材料就必须放弃这道食谱。各食谱第一页会写一些烘焙诀窍,步骤图片旁边也会用一些对话框提示要注意的地方。自学烘焙的人也能大大减少失败率,所以我非常推荐这本食谱。
《京都職人私藏:懷石、町家、和菓子,一本書帶你穿越時光的甜點美學》 (內容簡介) 這本《京都職人私藏:懷石、町家、和菓子,一本書帶你穿越時光的甜點美學》,並非聚焦於當代首爾熱門的咖啡廳文化或新潮的西式烘焙趨勢,而是將讀者的視線,溫柔而堅定地拉回至古都京都那片洋溢著千年歷史與精緻工藝的土地上。本書旨在深入探討以「和」為核心的日式傳統甜點哲學,從食材的選用到季節的遞嬗,從職人的心境到美學的體現,提供一場深層次、靜謐而充滿底蘊的甜點之旅。 第一部:寂靜的根基——和菓子的世界觀與哲學 本書的首篇章節,將引領讀者進入和菓子的深奧世界。我們不會探討韓式馬卡龍或熔岩蛋糕的製作技巧,而是專注於日式點心如何成為一種精神載體。 1. 季節的詠嘆:旬(Shun)的概念 和菓子最引人入勝之處,在於其對「旬」的極致尊重。本章將詳述和菓子師傅如何捕捉從初春的櫻餅(Sakuramochi)的粉嫩,到盛夏的水羊羹(Mizu Yokan)的清涼,再到秋季的栗子羊羹(Kuri Yōkan)的豐腴,乃至隆冬的雪餅(Yukimochi)的純淨。內容將深入剖析如何根據微小的氣候變化調整紅豆餡的甜度與質地,展現職人對自然秩序的謙卑與理解。 2. 構造的藝術:練り切り(Nerikiri)的雕塑美學 本章重點剖析被譽為和菓子中的藝術品——練り切り的製作工藝。不同於使用奶油或巧克力塑形的做法,練り切り主要由白豆沙與求肥(Gyūhi)混合而成。我們將詳細解析職人如何運用傳統的「切り方」(切割法)和「むすび方」(捏合法),將一片落葉、一朵盛開的菊花,甚至是一幕歷史場景,精細地呈現在方寸之間。這是一種對時間靜止的追求,強調的是「瞬間的永恆」。 3. 豆沙的靈魂:餡的層次 紅豆是和菓子的基石,但其風味的變化卻極為微妙。本章將區分不同類型的餡料,例如追求細膩綿密口感的「こし餡」(Koshian,去皮紅豆餡)與保留紅豆顆粒的「つぶ餡」(Tsubuan,顆粒紅豆餡),並探討如何透過慢火慢煮、過篩的次數,來決定餡料的「滑順度」與「存在感」。我們將深入探討「白餡」(Shiro-an,以白豆或蠶豆為基底)在特定季節或搭配特定食材時所扮演的角色。 第二部:茶室的靜謐:懷石甜點與一期一會 本部分將聚焦於在懷石料理(Kaiseki)的尾聲出現的「水物」(Mizumono)或稱為「甘味」,探討甜點如何作為一場完整用餐體驗的收尾與昇華。 1. 懷石的收束:甜點的角色 在懷石料理中,甜點不是為了滿足口腹之慾,而是作為味覺的過渡與情緒的平復。本書將分析如何根據當日的菜單主題,選擇合適的甜點類型。例如,在重口味的烤物之後,可能選用清爽的葛粉(Kuzu)製成的甜品;而在風味較淡的煮物之後,則可能搭配略帶酸度的水果或醃製物。我們探討的是「平衡」與「退場」的藝術。 2. 煎茶與甘味的搭配學 不同於搭配濃郁抹茶的濃重和菓子,懷石後的甜點往往搭配清淡的煎茶(Sencha)或焙茶(Hōjicha)。本章將提供職人級的建議,說明如何根據甜點的風味強度,調整茶葉的沖泡溫度與時間,確保茶與點心之間能夠相互襯托,而非互相掩蓋。 3. 道具的美學:器皿與心境 在京都的茶道與懷石文化中,「器」(Utsuwa,器皿)與甜點本身同等重要。本書會展示如何選擇適當的陶器、漆器或玻璃器皿來承載甜點。例如,使用粗獷的信樂燒(Shigaraki ware)來搭配質樸的番薯羊羹,或是運用精緻的蒔繪(Maki-e)漆器來襯托透明的寒天(Kanten)。重點在於,器皿的選擇是為了烘托「一期一會」的當下珍貴性。 第三部:町家餘韻:傳統點心在現代生活中的傳承 本書的最後一部分,將視角從高級料理轉向更貼近日常的町家(Machiya)生活,探討那些世代相傳的日常點心。 1. 歷史的風味:傳統烘烤點心 我們將介紹京都獨有的烘烤類甜點,例如「千筋揚」(Senjō-age,一種酥脆的油炸點心)或「村雨」(Murasame,一種以米粉蒸製的點心)。這些點心的製作往往不需要複雜的電力設備,而是仰賴傳統的竈(Kama)與精準的火候控制。內容將聚焦於如何以現代的廚房設備,重現過去那種帶有木頭香氣的溫暖風味。 2. 米與澱粉的無限可能 與西方大量使用麵粉不同,京都的甜點對米粉、糯米、葛粉等在地澱粉的運用出神入化。本章將提供數款以米為主角的食譜,例如以米麴發酵的甘酒(Amazake)在甜點中的應用,或是用片栗粉(Katakuriko,馬鈴薯澱粉)製作的清涼點心,展示澱粉如何提供獨一無二的「黏性」與「口感」。 3. 職人精神的傳承與守護 本書最後,將對京都甜點界幾位低調但極具影響力的職人進行專訪(不涉及任何海外商業模式),探討他們如何面對現代化衝擊,依然堅持使用傳統工序、不輕易更動祖傳配方的心路歷程。這不僅是一本食譜,更是一部關於「慢工出細活」的文化記錄。 本書特色總結: 本書的重點完全在於日式傳統甜點的文化深度、季節哲學、精緻工藝,以及其在茶道與懷石料理中的地位。它提供的,是穿越歷史的靜謐感與對食材的極致敬意,與當代追求快速、視覺衝擊的甜點潮流風格截然不同。

著者信息

作者简介

李智惠


  曾赴法国蓝带厨艺学院研习糕点课程,回韩国后在淑明女子大学取得设计硕士学位。以笔名「悲伤哈欠」开设「悲伤哈欠的快乐家庭烘焙」部落格,运用在学时培养出的设计感,以及出国研修并不断练习累积的烘焙实力,设计出种类多元的精美烘焙食谱,在部落格与烘焙爱好者分享,部落格访客人数至今已超过1400万人次,是韩国知名烘焙类部落格。

  ‧部落格:blog.naver.com/yichihye
  ‧俱乐部:cafe.naver.com/hapooms

译者简介

林芳伃


  中国文化大学韩文系毕业,于在学期间曾到韩国庆星大学交换学生一年。目前为兼职韩语译者,翻译、校稿韩文书籍及文件。译有《我的天然甜点全书》、《烤箱出好菜》、《我的世界甜点全书》、《伦敦!慢慢走 玩设计》、《早一步,培养孩子明日的天赋》。

图书目录

前言

烘焙的基本事前准备 
烘焙的基本用语 
烘焙的基本工具 
烘焙的基本食材 
烘焙的基本烤模 

Part 1 林荫道
1-1 脆皮泡芙 
1-2 青葡萄塔 
1-3 摩卡巧克力罐子蛋糕 
1-4 巧克力树干蛋糕 
1-5 蓝莓乳酪塔 
1-6 圣诞树饼干 
1-7 不列塔尼酥饼,三种口味 
1-8 彩虹蛋糕 
1-9 草莓罐子蛋糕 
1-10 南瓜派 
1-11 抹茶(绿茶)白巧克力蛋糕 
1-12 生乳蛋糕卷(堂岛蛋糕卷) 
1-13 抹茶(绿茶)磅蛋糕 
1-14 番茄提拉米苏 

Part 2 江南
2-1 提拉米苏塔 
2-2 香草闪电泡芙 
2-3 巧克力闪电泡芙 
2-4 蜜桃红茶脆皮蛋糕卷 
2-5 红丝绒杯子蛋糕 
2-6 香草千层蛋糕 
2-7 蜂蜜蛋糕 
2-8 纽约乳酪蛋糕 
2-9 焦糖冰淇淋 
2-10 椰香司康 
2-11 抹茶白巧克力脆皮蛋糕卷 
2-12 海盐焦糖马卡龙 
2-13 地瓜饼干 
2-14 黑糖玛德莲 
2-15 三色大理石费南雪 
2-16 基础松饼 
2-17 柠檬姜片汽水 
2-18 草莓拿铁 
2-19 覆盆子马卡龙 
2-20 小熊杯子蛋糕 

Part 3 弘大
3-1 法式草莓千层酥 
3-2 蝴蝶酥 
3-3 开心果无花果塔 
3-4 伯爵茶巧克力慕斯蛋糕 
3-5 万圣节饼干 
3-6 开心果磅蛋糕 
3-7 帕达诺乳酪酥饼 
3-8 橙皮巧克力磅蛋糕 
3-9 巧克力布朗尼饼干 
3-10 榛果费南雪 
3-11 开心果费南雪
3-12 马卡龙冰淇淋 
3-13 蒙地安巧克力 
3-14 海盐香草牛奶糖 
3-15 熔岩巧克力蛋糕 
3-16 椰香蛋白霜脆饼 
3-17 法式热巧克力 

Part 4 梨泰院
4-1 蓝莓夏洛特
4-2 香蕉布丁
4-3 彩虹蛋糕卷 
4-4 法式生巧克力塔
4-5 胡萝卜蛋糕
4-6 草莓脆皮蛋糕卷
4-7 香草焦糖布丁
4-8 草莓三明治
4-9 柠檬蛋糕 
4-10 Oreo饼干杯子蛋糕 
4-11 德式铁锅煎饼
4-12 红茶酥饼
4-13 双倍巧克力饼干
4-14 白巧克力豆夏威夷豆饼干
4-15 牛奶抹酱
4-16 能多益巧克力蛋糕
4-17 蒙布朗

Part 5 三清洞
5-1 香蕉巧克力慕斯塔 
5-2 番茄磅蛋糕 
5-3 蛋塔 
5-4 羊羹,三种口味 
5-5 迷你抹茶(绿茶)戚风蛋糕
5-6 抹茶刨冰
5-7 杏仁巧克力,三种口味
5-8 南瓜义式脆饼 
5-9 吉拿圈
5-10 年糕土司 
5-11 生巧克力(松露巧克力)
5-12 糯米蛋糕

图书序言

前言

  甜点不仅只是为了饭后爽口而吃的点心,
  吃甜点也是一人独享或与亲友共享的甜蜜时光。

  那新鲜、柔顺、甜蜜的滋味……
  比水果还甜美,令人舍不得让它在口中融化,
  更比饼干多了些手作的温度。

  如此诱人的东西……
  一个人独享实在可惜,更适合两个人一起品尝,
  甚至是三个人共享,让幸福融化在大家的口中。

  寂寞感伤时喝着葡萄酒或咖啡,
  配上一份甜点,
  那甜蜜的滋味,总能慰借我们的身心灵。
  那诱人的香气,就像是能驱散坏心情的正能量,扑鼻而来……

  新沙洞林荫道、江南、弘大、梨泰院、三清洞等商圈有许多知名的甜点,
  我正一一发掘,呈现在我的甜点世界里。

2015年11月 李智惠

图书试读

用户评价

评分

我是一位业余烘焙爱好者,一直以来都对亚洲的甜点,尤其是韩式甜点情有独钟。市面上关于法式、意式甜点的食谱有很多,但能像这本书这样,如此系统地介绍首尔各大热门商圈的甜点名店,并且提供如此大量的食谱,真的非常难得。我尤其喜欢它将甜点与地理位置相结合的这种方式,这不仅仅是关于甜点的制作,更是关于一种生活方式和文化体验的传递。江南的甜点,我总觉得代表着精致、奢华和潮流;弘大的甜点则充满青春活力和艺术气息;林荫道的甜点可能更偏向于小清新、手工制作和个性化;梨泰院的甜点或许会融合更多国际元素,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而三清洞的甜点,我猜测会带有一种宁静、复古的美感,融合了传统韩式糕点的韵味。这80道食谱,我预感会涵盖从经典的到创新的,从简单易学的到稍微有挑战性的,满足不同水平烘焙爱好者的需求。我非常期待能够通过这本书,学习到制作那些看起来遥不可及,但又令人垂涎欲滴的韩式甜点的技巧,比如那些色彩缤纷的马卡龙,层次分明的慕斯蛋糕,还有那些充满艺术感的摆盘。这本书绝对是我提升烘焙技能、拓宽甜点视野的绝佳伙伴。

评分

这本书简直就是我疫情后的“首尔美食复仇计划”必不可少的指南!我一直对韩国的甜点文化充满好奇,但又担心去了之后不知道从何下手,而且各种网红店光听名字就很让人眼花缭乱。这本书就像及时雨,直接把首尔最热门的几个区域——江南、弘大、林荫道、梨泰院、三清洞——的甜点名店都给梳理出来了,简直太省事了!我光是看目录就觉得被满足了,光是那些店名就勾起了我无数的遐想。比如江南那些看起来就很高端、精致的甜点,弘大那些充满创意、年轻人喜欢的特色小店,还有林荫道那种小资情调的咖啡馆里的甜点,梨泰院的多元文化碰撞出来的独特风味,以及三清洞那种古色古香的韩屋咖啡馆里的传统与创新结合。这本书不仅仅是列出名单,从这个标题来看,它还能提供80道最IN的甜点食谱,这就太惊喜了!这意味着我不仅可以在首尔吃到这些美味,还能把它们带回家,甚至创造出属于自己的“首尔味道”。我迫不及待地想尝试那些看起来复杂但又充满诱惑的马卡龙、蛋糕、冰淇淋、甚至是各种韩式传统点心的新式做法。这绝对是一本可以让我边看边流口水,边实践边充满成就感的书。

评分

作为一名即将踏上首尔之旅的旅行者,我一直在搜集关于首尔的旅行攻略,尤其是关于美食的部分。当我在书店看到这本《首尔人气甜点全书》时,感觉就像找到了开启美食之旅的金钥匙!原本以为只能在网上零散地搜集一些甜点店的信息,但这本书直接帮我规划好了几个最值得去的商圈,并且深入介绍了每个区域的特色甜点店。这简直太方便了,我不用再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去筛选,可以直接按照书里的推荐,在江南、弘大、林荫道、梨泰院、三清洞这几个地方,一家一家地去探访那些“名店”。而且,它不仅介绍了店面,还附带了80道甜点食谱,这让我觉得这次旅行的意义更加深远。我不仅能在当地品尝到最地道的美味,还能学习到它们的制作方法,甚至可以在回家后,通过自己的双手重现这些美好的味道。我尤其好奇书中提到的“最IN”甜点,是哪些新的潮流,哪些是大家都在追捧的网红款。这本书完全符合我想要“在地化”体验的需求,让我不仅仅是走马观花,而是能真正地融入首尔的甜点文化之中,留下深刻的回忆。

评分

作为一个对亚洲流行文化,尤其是韩国潮流有着敏锐洞察力的读者,我一直在寻找能够真正反映当下年轻人喜好和趋势的读物。这本《首尔人气甜点全书》恰好抓住了我这一点。《江南‧弘大‧林荫道‧梨泰院‧三清洞5大商圈名店》的定位,直接点出了首尔最时尚、最受年轻人欢迎的区域,而“80道最IN甜点食谱全攻略”更是直接点燃了我对潮流甜点的热情。我一直对韩国的甜点创新能力感到惊叹,他们总能把最普通的食材变成令人眼前一亮的艺术品。这本书让我能够第一时间了解到,究竟是哪些甜点正在引领首尔的潮流,又有哪些隐藏在街头巷尾的名店,掌握着最前沿的甜点制作秘诀。我非常期待书中能够详细介绍那些在社交媒体上爆红的甜点,以及它们背后的故事。更重要的是,80道食谱的出现,让我不仅仅是被动地接收信息,而是有机会主动去学习、去模仿,甚至去超越。我希望能够通过这本书,掌握那些让甜点“看起来就很美味”的秘诀,并且能够制作出属于自己的“首尔风味”的甜点,与朋友们分享这份来自首尔的甜蜜与惊喜。

评分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就足够吸引人,充满着诱人的甜点图片,让人一看就心情愉悦。我一直觉得,甜点不仅仅是一种食物,更是一种生活态度,一种能够带来快乐和慰藉的方式。这本书将首尔的甜点文化与热门商圈紧密结合,这种切入点非常新颖。它让我了解到,在首尔,吃甜点不仅仅是在咖啡馆里坐一下,而是可以与逛街、探索城市文化融为一体的体验。江南的精致、弘大的活力、林荫道的文艺、梨泰院的国际范、三清洞的古韵,这些标签都让我在想象中就已经对不同区域的甜点有了初步的期待。更重要的是,80道食谱的承诺,让我看到了将这份美好带回家的可能性。我喜欢挑战一些有难度的甜点,也喜欢尝试一些简单却能带来惊艳效果的配方。我猜想,这80道食谱会包含各种类型的甜点,或许有令人垂涎的慕斯蛋糕,精美的马卡龙,还有一些我从未见过的韩式创意甜点。这本书不仅仅是满足口腹之欲,更是一种学习和创造的启发,让我有机会在自己的厨房里,重现那些在首尔街头闪耀的甜点魅力。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