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写信给太阳【二册套书加赠「作者手绘勇气笔笺」】

我想写信给太阳【二册套书加赠「作者手绘勇气笔笺」】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原文作者: こうの史代
图书标签:
  • 儿童文学
  • 绘本
  • 成长
  • 勇气
  • 温暖
  • 治愈
  • 亲子
  • 励志
  • 手绘
  • 赠品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当时间带走了人们的记忆与爱,
留下的人,如何对抗遗忘?

  徒步311震灾重创区真实经历,用画笔记录消失的风景——
  
  ★日文版一上市立刻重版!
  ★2017年日本文化厅媒体艺术祭漫画类推荐作品
  「这本漫画真厉害!WEB」严选新书
  ★日本旬报年度最佳动画电影《谢谢你,在这世界的角落找到我》
  畅销百万册作家、手冢治虫文化赏得主——河野史代  最新力作!
  
  ▍台湾版独家・限量套家珍藏——
  1. 「今天也不能被击倒」勇气笔笺:全彩手稿x日式典雅一笔笺设计
  2. 「谢谢台湾读者的温暖照耀」作者签名画印制扉页
  3. 作者手稿插画印制5 x 18公分彩稿+黑白线稿书签4款
  
  《我想写信给太阳》
  「那天」之后,妻子的身影就消失了——
  
  311大地震那天,公鸡先生失去了妻子的音信,
  沉浸在悲伤的他,决定展开一场寻妻之旅。
  一路上,他飞过城市、荒野、河流,来到了受到重创的日本各地。
  从东京、仙台到福岛……
  
  在这数百公里的迢迢路途上,他不断追寻记忆中的妻子身影,
  并以独一无二的视角,看见了勇敢朝复原之路前行、无比珍贵的家园风景。
  
  《我想写信给太阳2》
  一年、两年……五年,时光流逝。
  回过神来,公鸡先生寻找妻子的日子,已经超过了携手共度的岁月——
  
  漫无终点的旅程,有时也会使他感到迷惘到底该往左转,还是右转。
  不过他相信,现在听不见的脚步声,
  一定是因为那个人正在某处高飞吧!
  
  你还在我心里,
  但没有你,我也可以继续向前。
  
  Amazon.jp读者☆☆☆☆☆感动推荐:「一部吟咏生命之诗的精采杰作!」
  
  公鸡对妻子的思念,
  就像一封封写给太阳的信,
  温暖照耀着世上曾失去所爱
  却不忘去爱的人们。
  
  灾难过后,有许多事物需要铭记。
  如果有人诉说,请您好好倾听。——河野史代
  
本书特色
  
  ●日本国宝级漫画家河野史代创作生涯至今费时最长、投入感情最深,向大师手冢治虫致敬之作。
  ●主人翁公鸡带来的超现实感,反而让灾后的悲伤苦痛及复原之路上的生命力更加鲜明。
  ●主人翁不断抛出失散「妻子」的线索,让人不由揣想作者眼中「妻」的真面目究竟为何,这点也是许多日本读者对本作津津乐道的讨论焦点。
  
名人推荐
  
  日本文化观察家・刘黎儿、文字工作者・阿泼、Mangasick店主・黄廷玉——专文作序
  Lynol、石芳瑜、马欣、黄珮珊、罗毓嘉——温暖倾听推荐
  
  「《我想写信给太阳》是一部纪录片式的、壮大的故事,同时也有着细腻的人情日常描写,是震灾后的漫画杰作。非常推荐一读。」——朝日新闻
  
  「在公鸡身上,我看到许多灾民的影子──这世上曾失去所爱,却仍不忘记去爱的众生。」——阿泼
  
  「从作者的文字与绘图,就感受到巨大的苍凉啊。福岛核灾既是311大地震造成的天灾,却也更是人祸。相信这部作品能让人们体认到,在自然面前人类是多么地渺小,因而更加谦卑吧。」——罗毓嘉
  
  「追寻妻子的公鸡走遍了311大地震后的东日本,幽默的语气和深深的思念轻抚着日本的创伤,河野史代的《我想写信给太阳》是一段温柔的旅程,也展示了纪录的另一种可能。」——黄珮珊
  
  「朴质有韵味的画风,看得出对万物心疼的心。这本为311震灾所创作的书,不言悲哀,借由一只公鸡找失踪太太的旅程,我们看到了废墟、看到了重建,也读到了令人莞尔的幽默(尤其是每篇的「今日餐点」),笑到要掉泪。原来笑总比眼泪深沉,多想问作者,这么坚强的作品是源自多大的爱?」——马欣
暂无相关图书信息,无法提供简介。 由于您提供的书名《我想写信给太阳【二册套书加赠「作者手绘勇气笔笺」】》包含了具体的书籍名称和增值品信息,我无法在不包含该书内容的情况下,为您生成一个详尽且不重复的图书简介。 图书简介的生成通常需要基于书籍的实际内容、主题、作者风格、目标读者群体等核心要素。 如果我完全不涉及您提供的书名信息,那么我将无法撰写任何与该主题或主题类型相关的具体内容。 为了提供一个符合您要求的、详尽的、且不带有AI痕迹的图书简介,我需要了解您希望我撰写的是哪一本“不包含”您原书名的图书的简介。 请您提供一本新的、具体的、且您希望我描述的图书的名称或主题方向,我将根据该新信息为您撰写一份详尽的简介。 --- (假设您希望我提供一个关于某一特定主题的、与“勇气”和“书信”无关的、通用文学作品的范例简介,以下将提供一个示例结构,以展示如何撰写一篇详尽的简介,但请注意,此示例内容与您的原书名无关,仅为展示格式所需。) 《迷雾之城的回音:失落的记忆与寻觅之径》 【核心主题:历史悬疑、个人救赎、城市变迁】 在这部宏大而细腻的长篇小说中,作者以精湛的笔触,将读者引入一个被时间遗忘的港口城市——埃瑟利亚。这座城市,犹如一本被翻烂的历史书,每一条鹅卵石街道、每一栋被海雾常年笼罩的维多利亚式建筑下,都深藏着一个未解的谜团。 故事的核心人物是伊莱亚斯·凡恩,一位因意外失忆而流落异乡的古籍修复师。当他偶然收到一封来自多年前已故好友的神秘信件时,信中只用晦涩的符号指向了埃瑟利亚的某处。这份突如其来的联系,像一把钥匙,开启了他尘封的记忆之锁,也引出了他生命中最重要的三个身份:被追捕的革命者、执着的情人,以及——一个被历史洪流刻意抹去名字的建筑师。 历史的厚重与个体的挣扎 《迷雾之城的回音》的魅力,在于它对历史的深度挖掘与对个体命运的精准刻画。埃瑟利亚的兴衰史,是二十世纪初工业革命浪潮下,资本、权力与底层民众冲突的缩影。小说巧妙地将主线故事嵌入到宏大的时代背景中:从繁华的码头贸易到秘密社团的暗流涌动,从新式机械的引入到传统手工艺的消亡。 伊莱亚斯必须在迷雾弥漫的城市中,重建自己的过去。他发现,他的失忆并非偶然,而是与城市中一场影响深远的建筑项目——“天穹之塔”的秘密建设直接相关。塔的设计图纸,被认为是解开城市富豪家族权力网络的关键证据。随着调查的深入,伊莱亚斯不仅要面对那些企图掩盖真相的势力,更要面对那些看似美好的往日情谊中隐藏的背叛与牺牲。 多重叙事结构与情感张力 本书采用了非线性叙事结构,穿插着伊莱亚斯“当下”的追寻和“过去”记忆碎片的回放。读者将跟随伊莱亚斯,体验记忆如同破碎的琉璃片般拼凑的痛苦与惊喜。叙事视角在伊莱亚斯与两位关键女性角色——一位是执着于揭露真相的独立记者薇拉,另一位是伊莱亚斯失忆前深爱的未婚妻,如今已成为保守派权贵家族继承人的莉迪亚——之间切换,极大地增强了故事的复杂性和情感张力。 薇拉代表着对真相的理性追求,她用文字对抗黑暗;而莉迪亚则代表着爱情的复杂性与时代的无奈,她的选择牵动着伊莱亚斯能否找回真正的自我。两股力量,一明一暗,共同推动着“天穹之塔”背后真相的浮出水面。 艺术成就与阅读体验 作者对于场景的描绘达到了近乎身临其境的地步。埃瑟利亚的潮湿、煤烟的味道、旧书页的霉味,都通过文字鲜活地呈现在读者面前。小说的节奏控制极为老练,时而如同港口的慢板船歌,细致描摹人物的内心挣扎;时而又如同突如其来的暴风雨,将情节推向高潮。 《迷雾之城的回音》不仅是一部引人入胜的悬疑小说,更是一曲关于身份认同、记忆的可靠性以及在巨大历史阴影下个体良知坚守的挽歌。它探讨了我们如何与我们所遗忘的部分共存,以及“家园”的真正意义,究竟是地理坐标,还是我们心中被铭记的那些不可磨灭的瞬间。 本书适合喜爱以细腻笔触构建宏大世界观、热衷于解开历史谜团的深度阅读爱好者。 --- 请注意: 上述文字是一个针对虚构作品的详细简介范例,其内容与您提供的原书名《我想写信给太阳【二册套书加赠「作者手绘勇气笔笺」】》完全无关。如需针对您希望描述的另一本书籍撰写简介,请提供该书的具体信息。

著者信息

作者简介

河野史代  Fumiyo Kouno


  手冢治虫文化赏得主

  日本漫画家,1968年生于广岛。绘画风格温柔魔幻,具有强大的叙事能力及温暖人心的力量,赢得许多画迷爱戴。并因其长年关注战争、历史、核能等议题,其作品在日本获奖无数,并多次改编电影、连续剧、舞台剧。

  畅销百万部《谢谢你,在这世界的一隅找到我》一作改编动画电影于日本票房破亿,海内外亦获广大好评,为继1988年《龙猫》后首次有动画获《电影旬报》评为2016年度最佳电影,并击败《你的名字》勇夺有「日本金像奖」之誉的日本电影学院奖最佳动画。

  描写原爆后的广岛作品《夕凪之街,樱之国》获第8回日本文化厅媒体艺术祭漫画类推荐作品、第9回手冢治虫文化赏新生赏,预计2018年夏天改编为日剧在NHK播出。

  以日本两大史书之一为主题绘制的作品《钢笔画古事记》,被列为「日本最狂必读名作50」,系列作已突破12万部。

  曾受邀为日本作家宫部美幸的小说《荒神》绘制插画。

  2017年起,河野史代原画展自东京开始全国巡回展出。

译者简介

韩宛庭


  东吴大学日文系毕业,曾任出版社编辑,现为专职译者。热爱文字和故事,重度购书癖患者。多猫家庭。译作以小说类为主,也喜爱各式散文。译有《水神一族》、《妳在月夜里闪耀光辉》、《来盖祕密基地吧》等书。合作信箱:niwa0210@gmail.com
 

图书目录

《我想写信给太阳》
给台湾读者的序
推荐序1  为了不让记忆风化,寻找是第一步  刘黎儿
推荐序2  不间断的关注——写给经历灾难人们的书信  阿泼
推荐序3  黄廷玉

关于日本东北311大地震
5个月后的釜石‧大槌
半年后的山元‧盐灶‧松岛
9个月后的气仙沼‧陆前高田
11个月后的八户
1年后的东京都
1年1个月后的猪苗代
1年4个月后的远野‧大船渡
1年4个月后的釜石
1年半后的南三陆‧石卷‧仙台
1年9个月后的磐城‧楢叶‧广野
1年11个月后的上山‧郡山‧本宫
2年后的东京都
2年1个月后的宫古‧田老
2年3个月后的远野
2年5个月后的气仙沼大岛‧一关
2年半后的鹿角‧盛冈

《我想写信给太阳2》
给台湾读者的序
推荐序1  为了不让记忆风化,寻找是第一步  刘黎儿
推荐序2  不间断的关注——写给经历灾难人们的书信  阿泼
推荐序3  黄廷玉

关于日本东北311大地震
2年8个月后的山元‧多贺城‧盐釜
2年11个月后的山田‧釜石
3年后的铫子
3年2个月后的水户・大洗・东海
3年4个月后的相马・南相马・福岛
3年6个月后的花巻・大槌・釜石
3年9个月后的石巻・女川
3年11个月后的釜石・大船渡・陆前高田
4年后的磐城
4年2个月后的亘理・东松岛
4年2个月后的仙台・名取
4年3个月后的东海
特别加绘〈小小世界〉
 

图书序言

给台湾读者的序

  台湾的读者,您好!

  这本书画下了东日本从二○一一年八月之后的各处景致。

  二○一一年三月十一日,311大地震发生时,我住在东京,距离震央超过三百公里,房子幸运地未受破坏,人也没有受伤,但直到事发之际,我才惊觉我们的生活和东北地区相连与共,受到他们的支持。我因此鼓起勇气,走访鲜少拜访的东北地区。

  今年冬天,台湾也发生了地震。

  时间会沖淡震灾的记忆,亦能抚平伤痛,但有更多事物需要铭记。也许我无法提供实质帮助,但此时此刻我强烈体悟到一个道理:如果有人想诉说,请您好好倾听。

  书中的每一道街景,于我已不再陌生,因为我学会了随时倾听城镇的声音。

  希望借由这本书,与您产生一丝丝的共鸣。
 
二○一八年三月十一日 河野史代

推荐序1

为了不让记忆风化,寻找是第一步
文/刘黎儿


  寻找是最能理解一切的,理解对方、理解自己、理解彼此的关系,也理解背景的舞台;是旅行的本质,尤其是寻找失踪的伴侣,也寻找了至今的回忆。作者河野史代,借着公鸡的视线,记录下311大地震后的日本东北景观。她以溼热温暖的心加上冷静敏锐的笔触,俯瞰了人类社会遭遇的一场空前灾难,让这几可类比战争的灾难不会因此风化掉,而且连重建过程以及面对未来的感情也一起保留下来。

  经历了311,不仅人们来往的街头和日常景观会改变,甚至不过睽违两、三年的地点也会改变;而复兴工程及整个东北都在大造防海啸的防波堤和超级防波堤,许多自然景观也因而改变。例如花卷浪板海岸的沙滩或大船渡的笹崎改观成「未来城市」,快速的重建脚步所带来的许多改变,也会让河野感到焦虑吧!除了更想记录整个变化的珍贵过程,同时也持续记录人们如何追悼海啸受难者。

  有些景观则是因为会让受灾者想起罹难的家人而改变的。像是被海啸沖上岸的三百三十吨大型渔船——第十八共德丸;或是七万棵松树中仅存的「奇蹟的一本松」,尽管鼓励了千万人,但最终只存活了一年多,在标本工程后被永久保存下来,成了膺品树。

  也有许多地区则没太大的变化,至今还是震灾后的情景:倒塌在角落、还没收拾整理的柱子和塔台;以及玻璃碎尽的荒废旅馆,河野的画让人记忆一一复甦。

  这些被海啸侵袭的地区,例如大船渡、宫古、气仙沼等当地居民都会说:「我们这里是日本本岛日出最早的地方。」太阳最快从这里升起,即是「日」的根源所在之地,也因此,河野才会从「日之鸟」的公鸡角度,来看东北的变化。

  灾前,我去过东北的次数数不清;灾后,我仍数度前往东北各县,书中的磐城、松岛、盐灶、仙台、花卷、宫古、气仙沼、陆前高田、大船渡、釜石、八户、远野等地的今昔,都是我所熟悉的,也更能体会到河野的田野调查是非常非常深入的。甚至到今年三月,东北还有许多地区的电车等交通线路尚未复原开通,要前往非常不方便。反观也去了受311影响的关东沿海鹿岛、大洗、铫子等城市的河野,很难想像她是凭靠怎样的毅力,能在二○一四年之前到达当地,同时画出如此精准且打动人心的作品,每幅每幅都像纪录片一般,都是最有价值的镜头。

  但是这个纪录作品,河野是以富人情又幽默的语调,以及静静的笔触来描写,而非诉诸悲情、感伤面对;而因为是鸡,就以他每天的「美食」来介绍当地的美丽花草果实,并不忘介绍当地名胜,可以窥见河野也期盼读者走访当地,多少将自己促进当地复兴的愿望潜藏其中。

  公鸡有双脚双翅,好像也会飞,是不平凡的鸡,却富有情感——对伴侣的爱情,和对地方自然、人情的理解与感动。然而,他寻找的妻子是母鸡吗?还是幻想的记忆?抑或其他种类的鸟?公鸡为了因地震所导致商店街街道地面不平的痕迹而道歉,让我怀疑他口中所谓的妻子就是地震,也或许是人们的共同记忆。

  寻找本身就是旅行,也是种悬疑推理,让人不断推测公鸡及其伴侣的日常究竟为何。有时,人会在不经意间突然失去了自己随时可以回去的家,可是家是什么?是有伴侣等待的地方吗?因为伴侣不在,反而不时想起伴侣的一切;因为大灾难发生,日常一景不再重来,和家人在家吃饭、陪孩子丢球……原本微不足道的日常,因为震灾、核灾,突然间就丧失了。

  震灾、核灾都和战争无异,日本社会至今对历史的观点是以二次大战为分水岭,常说「战前」、「战后」,但现在则是许多时候必须说「灾前」、「灾后」,即指311的震灾、核灾,尤其是在东北和关东地区。因为跟战争一样,都是「无法相信的事」突然降临了,让原本平凡存在的事物与日常,突然间抓狂了,连恐龙后裔的公鸡都因对于中子飞舞的世界感到困惑,而诞生了万分复杂的想法。

  河野甚至来到离福岛核电厂十五公里的地方,亦即二○一二年的楢叶町。从画中看得出来,再往前十多公里就是核一厂所在的大熊町,非常接近,至今都是无法进入的地区,虽然画中轻松带过,但由此可见人类社会张贴那么多「立入禁止」的荒唐行为;河野也造访了因核灾避难、居民都住在组合屋里的浪江町。核灾让人无法返乡,长年住在临时拼装屋的无奈,淡淡地被勾勒出来

  二○一四年,河野前往茨城县东海村日本第一所核电厂,参访已除役的日本第一个研究用反应炉,以及因核灾而复兴进展较慢的相马、南相马等地,观察到仍在进行中的大规模去除辐射污染作业。

  《我想写信给太阳2》的最后,河野为了警示由人类打开的潘朵拉盒子(核子),是亿万年也奈何不了的麻烦物,特别以可爱的拟人化手法加绘一篇,福岛核一厂放出的辐射物质从诞生到结束的故事。或许这也是核灾万劫不复的原因吧!辐射,在一瞬间就能剥夺人类最珍贵的平凡日常及热爱的家园风景,是一则相当沉重的小物语。

  如河野在自序中所述,倾听城镇的声音,也就是倾听当地居民、鸟类、草木和历史。她将自己的共鸣传递成为读者的共鸣,不只是为了当地人,而是为了让世界不要忘记311之后所发生的一切

  河野史代的作品常透彻地传达出人生的基本质问,却总以如此天真烂漫的方式表现出来。即使公鸡或人类都必须面对复杂艰难的现实,还是要继续活下去,而且也还是要「好好地活下去」,或许这是她最想对读者说的一句话吧。

  (本文作者为日本文化观察家、作家)

推荐序2

不间断的关注——写给经历灾难人们的书信
文/阿泼


  二○○一年六月,我分别到日本岩手县釜石与陆前高田採访,当时距离311大地震发生已过了三个月,主要街区大多已清理干净。但所谓的清理,不过就是将瓦砾、垃圾、废铁往某处推堆,只留下被海啸推平的城镇和灾难的痕迹:歪斜的电线桿、裸露的钢筋......甚至是被沖上岸的大船。不论灾难的出现如何戏剧性,最后剩下的只有平淡的荒凉。

  有一天,我才刚下车,就踩到一本摊开着的家庭相簿,里头尽是婚礼、庆生和出游的画面。我蹲下翻看,彷彿窥视隐私一般,看到了这个家庭的每一个幸福瞬间,他们在那些时刻恐怕无法想像,在未知的某一天,这种平凡的生活将会被打断。这家人,现在在哪里呢?而那些眼前所见、散落四处的小学课本、作业簿、玩具、棒球套、字典……的主人们,又都在哪里呢?当时,我产生了一个想法:如果可以,我想寻找这些物事的主人,看着他们继续着自己的日常,继续将那些美好的瞬间延长下去。

  当我读到这本书时,不免会想:如果我真的去寻找这些人,会不会就像书里的公鸡先生,在时间中前进,在灾区里漫游,结果成就了一部属于自己的公路电影——这本书看起来是一页又一页的风景素描,但我认为,其实这是一封又一封,写给在各种意义上经历这场灾难人们的书信。

  作者河野史代出身广岛,擅长以「平淡的日常」来描写创伤与灾难,《我想写信给太阳》自然也是如此。她以「东北的现在」为概念,借着一只寻找妻子的大公鸡视角,描绘灾后日本东北的景致:从灾后五个月的岩手县釜石开始,到陆前高田的组合屋,最后结束在立着「禁止进入」标志的福岛楢叶町——而这已是灾后四年又三个月的事了。这数年间灾区的风景与细微变化,都在河野史代独到的观察与温柔的理解下,被细细记录下来。

  其实,河野史代一开始并没有这样的想法与计画。地震发生时,她人在东京,从电视上看到东北的灾情,心里只升起一种感觉:「昨日那样的日常,已经回不去了啊。」尽管想着该做些什么,却又觉得似乎没什么是自己能去做的。后来,她去福岛担任志工,走访灾区,但一直到八月重访釜石,素描了大观音像后,这一切才开始——或许也称不上开始,毕竟她最初是以「可能派不上用场」的心情下笔,后来才向漫画杂志的编辑提案,开始每週一页的连载;也因为这个连载,对东北一无所知的河野史代,就这样每隔两个月就往返东北,以观者的姿态,尝试向世人传递灾区的「现况」。

  河野史代的毅力与决心让人不得不佩服。媒体对灾难的关注期很短,社会大众更欠缺耐性,往往哀叹几天就不再关心。在311大地震三週年,我再次前往日本东北採访,发现风景仍与当年所见没有太大差异,重建才正要开始,而灾难却「已经」过了这么久。可能大多数人已不在意灾民是否还身陷困境,但河野史代就像个雕刻家,以画笔细腻地抓出灾区每道风景的变与不变,借由描绘那一点点的前进轮廓,持续画下一丝丝的希望。

  而她想说的话,就让公鸡先生去说——这些话不必然与景色有关,例如时隔九个月重访釜石时,发现建筑物都没变,唯有铁卷门和窗户的公鸡先生这么说:

  啊/天空说/活下去

  说话都/不用负责/因为不关己事/因为是人的事

  但要不要/全盘接受/是我们的自由

  河野史代认为仅有灾区风景,会显得太过单薄,必须加上「人间物语」来传达生命的样态,而这个责任就由一只带着点自恋、有着天兵喜感的公鸡来担当。在她的塑造下,公鸡先生虽然失去了妻子,却不带任何的「悲怆」感;就算人们对灾难的记忆已逐渐淡薄,他还是持续着自己的旅行。在他心里,妻子美丽又强悍;不过他从不说肉麻话,只有调侃。例如二○一一年十二月,公鸡先生来到陆前高田,画面几乎是一片黄土:

  从前/有人在夜空看见/奔驰的铁道/列车里载着/死者的灵魂

  一想到妻子/胸口便忐忑不安

  妻子该不会/该不会……

  把夜空中的列车/打下来吧……

  就像这样,公鸡先生的独白充满转折,却从不失去希望与幽默,同时带着深沉的哀伤。阅读过程中,我不时怀疑公鸡先生是否想过妻子已经不在人世?(一直到书的最后,他也只说妻子目前不在,而非不在了)。如果,他接受了这个事实,还会继续旅行吗?看这书稿期间,我刚好不断寻找走失多时的爱犬,虽然每天都反复于怀生忧死间,却仍忍不住将自己投射在书中的主人翁——公鸡先生身上。

  我想起河野史代在一次访问中谈到「公鸡就是自己的投射」,她说:「总是有人像这样无法忘怀而造访,而我想传达的就是这种不间断的关注。」不过我想并不只如此,在公鸡的身上,我看到了许多灾民的影子——这世界上曾失去所爱,却仍不忘记去爱的众生。这也是这本书为何如此有趣温暖,又充满力量。

  (本文作者曾担任记者,现为文字工作者,着有《忧郁的边界》、《介入的旁观者》等)

图书试读

用户评价

评分

坦白说,我一直对“太阳”这个意象有着特别的情感。它代表着光明、温暖、希望,也象征着力量和永恒。当我在书店看到“我想写信给太阳”这个书名的时候,我的目光瞬间就被吸引住了。这是一种多么浪漫又充满勇气的想法啊!我想象着作者是如何用文字去描绘这份对太阳的倾诉,是用怎样的情感去触碰这份来自宇宙深处的光芒。这套书,尤其是“二册套书”的设计,让我觉得内容一定很丰富,应该能从不同的角度去探讨“我想写信给太阳”这个主题。而“作者手绘勇气笔笺”的赠品,更是锦上添花,它不仅仅是一张纸,更像是作者将自己内心的勇气和力量,通过手绘的形式传递给我们,让我们在阅读的同时,也能感受到那份温暖的鼓励。

评分

我非常欣赏这种“套书”的出版形式,它往往意味着内容更加系统和深入。通常来说,套书会以不同的视角或者不同的篇章来展开一个主题,让读者能够获得更全面、更立体的认知。我猜测这“二册”可能分别从不同的角度来阐述“我想写信给太阳”这个概念,也许一册是写给太阳的信件本身,另一册则是关于写信给太阳的思考、感悟,甚至是作者的创作过程。而那个“作者手绘勇气笔笺”,则像是一个非常贴心的附加值。在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似乎越来越少拿起笔来书写,更多的是敲击键盘。作者用这种方式提醒我们,手写所蕴含的那种温度和力量,尤其是在写“勇气”这样的话题时,手绘的笔触更能传达那种坚韧和力量。

评分

这套书的封面设计真的太吸引人了,暖色调的配色,那种阳光洒下来的感觉,一看就让人心情愉悦。特别是“作者手绘勇气笔笺”这个赠品,光是听名字就觉得很特别,能收到作者亲手绘制的东西,感觉就像收到一份珍贵的礼物,会更有收藏价值。我一直对那些带有手绘元素的书籍特别有好感,觉得它们更有人情味,也更能体现作者的用心。这套书不仅仅是阅读,更像是一种仪式感,一种与作者、与文字建立更深层次连接的方式。我非常期待打开这套书,感受那种温暖的力量,也希望那张“勇气笔笺”能给我带来一些创作的灵感,或者在我感到迷茫的时候,给我一些慰藉。对于我这种平时喜欢收集各种精美书籍的人来说,这套书绝对是书架上不可或缺的一员,光是摆在那里,就已经是一种美的享受了。

评分

拿到这套书的时候,第一感觉就是纸张的质感非常棒,不是那种普通的印刷纸,摸起来有种细腻的、略带纹理的感觉,翻阅的时候沙沙作响,很有分量。我一直觉得,好的书籍不仅仅是内容,它的载体同样重要,这套书在这方面做得非常出色,能感受到出版方在细节上的用心。封面的设计也非常有艺术感,虽然我还没仔细阅读内容,但光看这精致的设计,就觉得它蕴含着作者不凡的才华。尤其是那句“我想写信给太阳”,本身就充满了诗意和想象力,让我迫不及待地想知道,作者究竟想和太阳诉说什么?是分享喜悦,还是倾诉烦恼?这种开放式的标题,非常容易激发读者的好奇心,让人忍不住想要去探索。

评分

对于“我想写信给太阳”这个书名,我脑海中立刻浮现出无数画面。也许是某个清晨,当第一缕阳光透过窗户洒进房间,作者便提笔写下心中最想对太阳说的话;也许是在某个傍晚,当夕阳染红天际,作者感叹时光流逝,将这份复杂的情绪倾注于笔尖。这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书名,它承载着一种对生活的热爱,对未知的好奇,以及对美好事物不懈的追求。而“作者手绘勇气笔笺”这个赠品,更是让我觉得这套书充满了惊喜。在当下这个浮躁的社会,能够收到一份充满温度和诚意的“手绘”作品,真的是一件非常难得的事情。它不仅仅是一件物品,更是一种精神的寄托,一种鼓励,仿佛作者在悄悄地对你说:“别怕,勇敢地去写下你想说的话吧!”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