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势,舞蹈治疗新观点

动势,舞蹈治疗新观点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身体的姿势、体态、律动,传递着每个人的状态,即使不跳舞、静止不动,
也是一种「动态」的存有,也有其「势」。─李宗芹

  身体会说话,会透露真实的内心讯息,让舞蹈治疗师得以透过身体的动静找出治疗的可能。但本书作者,台湾第一位舞蹈治疗师李宗芹博士却发现,源自北美现代舞的舞蹈治疗和东方人的身体文化脉络有层隔阂,案主难以在舞动的情境中自在地表达。她综合三十年治疗经验,提出「动势」的概念,扩展舞蹈治疗的视野,也开创了身心工作的新架构。

  在李宗芹眼里,身体时常以「势」的方式存在,彷彿有着某种潜能,蛰伏当下,朝向未来。「动」与「势」中的心理讯息有如夜梦的残片,治疗师则好比解梦师,洞悉其中隐微的话语,协助案主开启身心连结的通道,贴近真实自我。

  本书系统性地介绍了「动势舞蹈治疗」的立论基础与实作方法,带领有志透过身体动作探询心灵的人一窥堂奥。相较于既有的舞蹈治疗,动势治疗强调动势三面向,不轻易论断当事人的心理状态,它讲求运用身体之势来探询语言与思考所无法触及的心灵深处,引领人们发现那个等着被开发的自己。

本书特色

  ‧在舞蹈/动作治疗的基础上提出崭新的治疗典范,以更全面的身体动静观察法,贴合个人的身体文化脉络。
  ‧直指「透过身体表达自我」的核心理念,将积习的动作模式解构,让身体与内在自我的关系更紧密。
  ‧提出「动势舞蹈治疗」的立论基础与实际做法,兼顾理论与操作,引领有志者完整入门。
  ‧心理学界、艺术治疗学界重量级学者认可推荐:吴英璋、吴静吉、林耀盛、陆雅青、赖念华。

  目前书市充满各种疗癒系作品,但本书提出的「动势」其实是一种身体「形」与「势」的倾听,倾听身体的沉默,沉默的身体是一种探询语言本源处经验的可能性。──林耀盛/台湾大学心理系教授
 
联合推荐

  吴英璋/国立台湾大学心理学系名誉教授
  吴静吉/国立政治大学创新与创造力研究中心主持人
  林耀盛/国立台湾大学心理学系名誉教授
  陆雅青/台北市立教育大学视觉艺术系暨艺术治疗硕士学位学程专任教授
  赖念华/国立台北教育大学心理与谘商学系教授

著者信息

作者简介

李宗芹


  资深舞蹈治疗师、临床心理工作者与身体/动作知识研究者,辅仁大学心理学研究所博士。

  自幼于左营四海一家舞蹈班习舞,毕业于国立台湾艺术大学舞蹈学系,毕业后投入舞蹈治疗领域。1990年赴美国麻州莱斯利大学(Lesley University)研习舞蹈治疗专业课程,1993年于美国明州州立大学取得硕士学位。曾担任台北荣总医院精神科舞蹈治疗师,台大医院身心病房、松德医院青少年日间病房舞蹈治疗师,现为国立政治大学教育学院辅导与谘商硕士学程副教授。

  李宗芹为台湾舞蹈治疗之先驱,创立台湾舞蹈治疗研究协会,现任荣誉理事长,致力于舞蹈治疗理论之推广及应用,并于921地震、SARS及莫拉克风灾设计处遇方案并提供协助。曾获得国立台湾艺术大学杰出荣誉校友、美国傅尔布莱特访问学者(Fulbright visiting scholar)。近年发展动势撷取/介入理论,亦投入青少女之身体意象研究,并获美国国务院补助。着作有《身体力场:舞蹈治疗中的身体知识》、《自闭症幼儿人际参与历程探究:以动势撷取介入为路径》、《倾听身体之歌:舞蹈治疗的发展与内涵》、《非常爱跳舞:创造性舞蹈的心体验》,译着有 《真实动作:唤醒觉性身体》、《医疗舞蹈治疗》等。

图书目录

【推荐序】身体但沉默,无声纳诸境:谈动势的洞识/林耀盛
致谢
楔子
前言 从舞蹈治疗到动势舞蹈治疗

第一章  动势身体
我们的故事与根源
身之言
动势与自我之关联
现场动势   
感觉模态   
身体动势横越   
动势与身体运作关系与启示   
身体的过渡
动作为资源 
身体动作无好坏 

第二章  身,如梦:动势心理介入的概念
动势影像概念︰身与我,如影随形 
理论之一:身体与梦影像   
理论之二:身体姿势蒙太奇   
身体记忆之盛装 
  
第三章  动中心理传递
动势撷取  
疗癒性介入   
动势心理介入   
动势身体路径  

第四章  靠近自我:动势介入三面向
看身体   
动势心理通道  
动势介入三面向
第一面向:身形力度
第二面向:身体韵律密度 
第三面向:身体感觉强度 
心理介入的选择  
寻求下一刻的潜势  

第五章  动势治疗的结构与过程
第一部分:进场、空间与场的建立
第二部分:动势心理介入
撷取、介入:身心会晤点

第六章 舞动,言说
语言在身体过程中 
身体、心理同步 
口语应用:反映
误盲目套用公式
言说中看见自己 

后记 发现等着被开发的自己
 

图书序言

前言 

从舞蹈治疗到动势舞蹈治疗

 
「舞蹈治疗」的特色是透过舞动身体的方式,让身体与心理感受产生连结,彼此对话交流,获得身心的成长与整合。
 
此专业自一九五0年开始发展,一九六六年美国舞蹈治疗协会成立时,「舞蹈治疗」(dance therapy)的定义为:「使用舞蹈帮助人们生理与心灵的统整」 。然而这个定义让它在发展过程中面临到不少的难题。
 
其中一个是命名的问题。因为「舞蹈」这个词引起人们各自对于「跳舞」的想像,总以为要学习舞步、要表演,或是认为跳舞本身就能带来治疗效果,都是常有的误解。于是一九七二年,美国舞蹈治疗协会调整名称,在「舞蹈」后面增加了「动作」,全名为「舞蹈/动作治疗」(dance-movement therapy),并更动其定义为:「以动作为过程的心理治疗方法,可促进个人在情感、认知、社会和生理的整合。」在这个定义中,强调动作,也就是即使不跳舞,只要仍有身体动作,一样能在舞蹈治疗中寻得表达的机会。
 
个人以为,无论是「舞蹈」,或是在后面加上「动作」,都改变不了「舞蹈」一词对不同的人所带来的想像、困惑与限制。大英字典中对「舞蹈」(dancing)的定义为:「身体有节奏的动作,通常会出现在一个特殊的空间,并伴随着音乐,这些动作的目的是为了表达一种想法、情绪、释放能量,或从动作获得乐趣。」在国语辞典中,对「舞蹈」的基本意义为:「在时间和空间的定位中,有结构、有韵律的运动」。依此定义,那么在舞蹈治疗中创造性身体律动(creative movement)、真实动作(authentic movement)所必然经历的过渡阶段,即身体的「去形」(de-forming)和「再形」(re-forming)的历程,就被排除在这个名称的指涉之外了。
 
事实上,与舞蹈治疗有关的是透过身体表达自我,只是,许多人把舞蹈治疗跟学习特别的舞蹈技术、要跳什么舞,都搅拌在一起了。为了避免误解,故近十年,我用「动势」(Dongshi)一词,涵盖身体表达的动作。个人以为身体的姿势、体态、律动,传递着每个人的状态,即使不跳舞,静止不动、唿吸时,也是一种「动态」的存有,也有其「势」。

图书试读

None

用户评价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