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吉岭,是英国女王皇冠上不可或缺的珠宝、不列颠群岛最受青睐的饮品,掌握殖民地霸权的东印度公司财务核心。
生态、历史、传统、文化与地域特色汇集此处,沖泡出高贵、无法复制的一心二叶。
故事背景是若隐若现的喜马拉雅山区与湿漉漉的季风,初衷是为了商业发展与财富扩张而种植英国需要的「茶」。植物猎人福钧从中国带出的茶株,被送到东印度公司的茶园,其中一部分落脚大吉岭。没有其他山丘能产出如此细致的香气与细腻的茶汤,也没有其他地方能复制其综合因子,或是它难以描述的口味。
本书述说在此风土下,大吉岭如何在大英帝国统治下发展出茶产业,最终产出全世界最优质好茶的故事。然而,今天这项产业正面临产量下跌、激烈的独立抗争、劳动力不稳定,以及气候变迁蹂躏的多重打击。同时,这也是一个採取措施顽强抵抗这些挑战、拯救印度最独有而且最具图腾式饮品的故事。
《大吉岭》这本书包含了对这个区域迷人的描绘,丰富的帝国与贸易谋略故事,既冒险又浪漫,呈现大吉岭顶级茶之历史、神祕与独一无二的迷人滋味。
在我们这个时代,去赞赏世界上少数用心制作的极品,并且记录它们存续的奋斗过程,这件事变得很重要。而这个任务,没有其他作品比杰夫•寇勒对大吉岭茶热情洋溢的研究做得更好。──马克•科兰斯基(Mark Kurlansky),畅销书《鳕鱼》(Cod)、《盐》(Salt)、《大牡犡》(The Big Oyster)与《纸的世界史》(Paper)作者
关于种植大吉岭茶的论述中,作者所谈的远超过茶叶本身。──《柯克斯评论》(Kirkus Reviews)
作者亲切的写作风格,对大吉岭茶有着极度的热情,造就了这本可读性极高的好书。──《图书馆学刊》(Library Journal)
当他撰写茶的时候……关于如何巧妙地摘下茶叶并将之放入篮内、茶叶干燥时,究竟有着怎样的香味、每个茶庄如何进行每日的品尝测试──他的散文兼具感官及优雅。──《芝加哥论坛报》(Chicago Tribune)
这本经过详尽研究且可读性极高的书,将能满足美食、历史爱好者,以及旅行者的需求。──《西雅图时报》(Seattle Times)
这本书不仅仅只是谈论大吉岭;甚至不只是关于茶。它也是一本关于殖民和后殖民印度的历史……除此之外,它也是充满了个性且有趣的书。作者身兼摄影师、旅行家及厨师等多重身分,拥有对所有事物的好奇心,同时也有着作家聆听及重述一个好故事的能力……这是一本丰富的「离题」书。──《卫报》(Guardian)
一心二叶
第一篇:春摘茶
1进入山区
2起自东方的旅程
3东印度公司
4印度茶产业
5中国茶叶
第二篇:夏摘茶
6大吉岭
7土壤到茶杯
8存于口决
9下槌
第三篇:季风雨摘茶
10山麓上的英统时期
11怀恋
12庄园主人与和採茶人
13午夜的庄园主人
14危机
第四篇:秋摘茶
15正向的风
16土壤
17天体的影响
18新措施
19回到山麓
参考书目
註释和致谢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