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你看清一切事物原本的样子,
当「心」豁然开朗,便能放下执着,
没有牵挂,不再害怕。
大家都知道佛法说的是「空」,而「空」究竟是什么意思?是不是什么都没有呢?
不是的!如果真正懂得《心经》,就能理解色、受、想、行、识这五蕴都是因缘生灭的现象,本来就是空的,是暂时存在而终究会还原到空的境界。但是,一切物质现象虽源自于空,却不妨碍因缘而有,这就是「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不异空,空不异色」,其余四蕴也是如此。
本书深入浅出解说《心经》空性的道理,作者教导我们首先观察五蕴中的「色」蕴,也就是用身体这一项目来做分析,了解身体是因缘合和所形成、不是坚固不变、亘古恆存的;借由逻辑推理的方式,层层分析、逐步解说《心经》全文内容,指导我们用直接观修的方式,破除对于「我」的执着,生起体证空性的智慧后,就能从烦恼痛苦的此岸,渡到解脱自在的彼岸。
《心经》禅修法的重点:
出版缘起/台湾多杰林巴佛学会
讲说《心经》之缘起与祝福语/堪祖苏南给称仁波切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心经》禅修精要指导之一
佛陀三转法轮
破除所缘破
五蕴施设基
我执与无我慧的正相违关系
运用能立的正因及逻辑推理达到道谛
以本分的所应断达到灭谛
十地续流际的菩萨成就金刚喻定
无我胜慧的般若慧佛母
人我执与法我执
四部宗义
缘起空性之了空慧见地及菩提行持
正法有用的行者
万法自性不成立的离戏空性与我爱执
不得忍,不能免恶道
世间八风与我执分别心
法称菩萨弘扬佛法与利益众生的故事
了悟空性的功德利益
皈依及发心
《心经》经名之涵义
中文、梵语原文和藏文必要性
译经偈
《心经》禅修精要指导之二
般若胜慧为菩提心
基道果的慧度
佛语开示的三种型式
所诠三学及能诠三藏典籍
着述佛学论典应具有三种标准
佛经与论典
量论(现量与比量)
《心经》正文义:缘起
《心经》正文义:正文
佛陀:摩尼常在定
佛教的空与外道的空
施设五蕴
观察照见,五藴体性悉皆是空
粗分无常与细分无常
实修菩提心与无我胜慧
利益归他,亏损归我
证悟空性与生发菩提心
《心经》为最强大除魔回遮法之一
《心经》禅修精要指导之三
以世间正见为身口心三门的最初正见
离四耽着
若生执着非见地
基、道、果及自性慧度
《心经》正文义:问答部分简略解说
见地本质与三解脱门
以空性四合说明五蕴
以水中月解释色即是空
以镜中影解释空即是色
空性非空洞,系自性不成立
思惟的内心为第六意识
无我胜慧与我执
身体是我们最大的敌人
万法如梦似幻,如空谷回音
不要斩所显,而要断所执
《心经》禅修精要指导之四
《心经》正文义:问答部分广大解说
显空而无自性
以空性四合说明色蕴
再度分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
空性八义
四边生
破四边生的观察修
基所础显
显有轮涅 平等无二
佛陀示现涅盘
魔术师的戏法
未能去我执的说食数宝型的修行者
梦中知梦,知无所害
药与毒
观察修,安住修
依止上师来实修空性法义
十八界
本质空、因无相、果无求
十二缘起
四圣谛
无智、无得、亦无不得为果无怨求
《心经》禅修精要指导之五
谛听、善听
《心经》观修要点
那烂陀寺的三行者:寂天菩萨
等置阶段、后得阶段
如幻禅定、勇健禅定、金刚喻禅定
见无所见、修无所修、行无所行
心经咒语的功德
大悲观音的谆谆告诫
归纳文
直接观修之方式
特别提醒:修持回遮法应有的菩提动机及观修
东方伏藏王多杰林巴简介
堪祖苏南给称仁波切简介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