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自己和解:包祖晓医师教你换位思考,重新拥抱自己,找回身心灵的平静与健康

与自己和解:包祖晓医师教你换位思考,重新拥抱自己,找回身心灵的平静与健康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不是世界遗弃了你,是你遗弃了自己

  这是一本结合西方医学、心理学以及东方禅学智慧的疗癒指南,
  运用正念引导的方法与实践来治疗缓解身心上的痛苦。

  献给为经常性焦虑、恐惧、情绪、压力所困扰的现代人。


  生活中,我们放任自己被外在左右,
  为了避免痛苦和问题而自找更多的麻烦,
  最后造成生活一团混乱,
  情绪「焦躁不安」、「忧郁低落」。

  但是,生命必定伴随着难以承受的痛,
  而你必须卷起你的袖子,去拥抱那份痛苦,以及内在的冲突,
  拥抱麻烦,拥抱自己,找回随意攀缘的注意力和慾望......
  只有这样,世界才不会是你的牢笼,而你才是自己生命的主人。

  本书作者依据多年的临床经验,
  提供人们另一种看待自己与他人行为及周遭环境的方式。
  他相信正念引导能有效锻鍊、改变、重塑大脑神经回路,
  并能够:
  •转变大脑的反应模式
  •跳脱大脑神经的惯性负面思维
  •重新与你的感受建立关系
  •增强定力与自律能力
  •客观地觉知瞬来即逝的念头及想望
  不再依靠外力治疗身心不安的骚动,带来心理长期的平静、健康与专注!
 

著者信息

作者简介

包祖晓


  医学博士、副主任医师。现任浙江省台州医院精神科主任。长期从事精神疾病与身心疾病的临床与基础研究。擅长运用禅学理念与方法治疗各种精神官能症即身心疾病。

  着有《唤醒自癒力:包祖晓医师教你心灵解锁,重新启动内在能量,疗癒不安的骚动人生》、《做自己的旁观者:包祖晓医师教你零痛苦的生活修鍊,轻松活出生命本质》。并获教育部、中国国家科技、教育部科技、浙江省医药卫生科技、国家发明专利等多项奖项。

 

图书目录

基础篇   
第1章 精神官能症的概述    

精神官能症的概念    
临床表现及诊断依据    
治疗现状及困难之处    

第2章 精神官能症禅疗的理论基础    
禅疗的可行性分析    
禅学中的人生观和人性观    
禅学病理观和病因观    

第3章 精神官能症禅疗的实践基础    
禅悟的实践及其心理治疗思想    
禅定的修习及其心理治疗思想    
正念禅修篇    

第4章 关于正念禅修    
什么是正念禅修    
正念的特质    
对正念禅修的常见误解    
正念禅修的价值    

第5章 正念禅修治疗精神官能症的原理    
转变大脑的反应模式    
改变大脑的功能和结构    

第6章 精神官能症的常用正念禅修方法    
态度和准备工作    
观唿吸训练    
观躯体感受训练    
观情绪训练    
观念头训练
其它正念修习方法    

智慧疗法篇    
第7章 用于精神官能症治疗的禅门经典语录    

生死事大,无常迅速    
烦恼即菩提    
皆令自悟自解    
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迷人口说,智者心行    
无念为宗,无相为体,无住为本    
不异旧时人,只异旧时行履处    
但愿空诸所有,慎勿实诸所无    
无心道易寻    
直心是道场    
春来草自青    
好雪片片,不落别处    
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    

第8章 用于精神官能症治疗的禅门诗偈    
身是菩提树    
慧能没伎俩    
万事无如退步人    
他人骑大马    
但能放下自天然    

第9章 用于精神官能症治疗的禅门故事    
日面佛与月面佛    
未上树之前是怎么样的    
到火炉里避暑
行脚僧与独眼龙
没有生死
有一个不忙的
唿唤主角
牧牛
放下
扫尘埃
听到音乐声了吗
不如小丑
自性平等
坏脾气来自哪里
主动接受挑逗
妄心生暗鬼
“我”在哪里
去死一回吧
你想多了
活在当下
顺其自然和保持平常心
摆脱完美主义
行动本位
工作具有治疗作用
人往往是自己吓自己
善于忙碌
第八十四个烦恼
心静自然凉
 

图书序言

前言

包祖晓


  精神官能症(Neurosis),既往亦称神经官能症,现在称为「心理疾患」,以「意识的心理冲突」和「精神痛苦」为核心表现,具有发病率高、复发率高、患者社会功能明显减退等特点,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生活品质,同时也为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近年来,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升学、就业、工作压力的增大、竞争加剧,以及个人对自我期望的提高,精神压力也随之增大,精神官能症的患病率呈上升的趋势。据估计,在综合医院初诊患者的分类中,多于三分之一的患者为躯体疾病,近三分之一的患者为心理疾病(精神官能症),其余三分之一的患者为与心理因素密切相关的心身疾病(Psychosomatic Diseases)。与其他具高患病率的疾病相较之下,精神官能症的漏诊率很高。据估计,百分之九十以上的精神官能症病人从未去精神科诊治。因此,能充分认识和有效治疗精神官能症,已成了我们重要的医学课题和社会责任。

  目前精神官能症治疗的主流方法分别为:心理治疗和药物治疗。在普遍的医疗领域,利用精神科药物治疗的方式占了主导位置。许多心理治疗方法虽然经证实有效,但由于大部分方法是引进和模仿西方理论、西方模式,与中国文化不甚匹配,且操作复杂,应用并不广泛。大部分医生们制式化地给予症状相对应的处方药物,如果一个病人在医生面前哭泣,多数医生都会开抗抑郁药。不可否认,精神科药物许多时候确实不可思议的有效,这样的药效有时大到病人的整个性格都会转变。与其他医生一样,我们也经常开精神科药物,尤其是针对有严重精神症状的病人。

  可是,抗抑郁药和抗焦虑药等精神科药物不像抗生素能澈底治癒细菌感染,它们并不能「根治」疾病,一旦停止治疗,药物的疗效往往随之消失,且复发机率高。这样,即使最有效的药物,都远远不是解决心理问题的理想方法。正如威尔•鲍温(Will Bowen)在《不抱怨的世界》(A Complaint Free World)中尖锐地指出:「痛苦和不满是我们心灵旅程的必经部分,否定它们便是否定成长。可是,医药产业却借人生中必有的苦恼和不满谋利,研制出一大堆抗抑郁、抗焦虑药物,设法麻痺我们,使我们感觉不到苦恼和不满。」目前常用的心理治疗方法亦是如此,对于暂时缓解精神障碍的某些症状是有效的,却不能提升生活上的满足感或增进幸福感。

  因此,在实行经典的药物治疗和心理疗法之外,医患双方都未曾停止寻找精神官能症的其它疗癒之道。例如,美国精神医学家阿方索•凯斯在六〇年代,融合了西方现象学以及东方宗教(瑜伽、密宗和禅学)的理念、技巧,创立了一种治疗精神官能症的综合疗法——精神和谐学的疗法。一九九七年,哈佛大学的一项研究指出,大部分患有抑郁、焦虑症状的美国人都宁愿选择「另类和补充」疗法,而不是传统的心理或药物疗法。

  近年来,我们在精神官能症的临床研究中展开了正念禅修及阅读禅学故事、语录,或诗偈等禅疗方法,发现禅学疗法在减少药物的用量、缩短病程、促进患者康复上,都大有帮助;而轻症患者则可以单独使用禅疗方法。

  有鑑于此,在紧密结合精神官能症临床经验的基础上,我们更是反覆研读与精神官能症有关的禅学文献,本着以「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原则编写《精神官能症的禅疗之道》,希望对提高精神官能症的治疗效果有所裨益。

  尽管本书是一部系统论述精神官能症禅学治疗的专着,但并不是教你追求特殊的开悟境界,不企图达成有别于当下的意识状态,不参公案或话头,更不主张透过专注禅定引发三昧之境。而是帮助修习者保持着感官的开放,留意身心在每个当下的反应与变化,逐渐增强对身体的觉知力,能更细微地觉察意识底层的焦虑感和紧缩倾向,学习如何对瞬息万变的思维活动进行辨识,领悟人生、人性、健康、疾病等各方面的禅学观点,以看破那些在早期养成过程中所种下的错误信念和方法,突破这些根深蒂固的制约行为,学会「正念」地、「智慧」地活在「此时此地」之中。

  本书最大的特点是:在理论阐述方面,把与精神官能症有关的精神医学知识、心理学知识及禅学知识进行整合,力求雅俗共赏;在治疗方面,强调实用性和可操作性。适合精神科医师、心理谘商师、精神科护士、精神官能症患者及家属、禅学爱好者、心理学爱好者阅读和使用,也可供健康人群、「亚健康」人群等修身养性之用。

  此外,本书是在参加全国第十五批博士服务团援疆期间所着,得到了各方的高度支持和重视。浙江省台州医院精神卫生科医生和新疆阿拉尔医院心身科医生,为书稿的最终完成付出了辛勤劳动,在此一併感谢。                                                  

 

图书试读

四、正念禅修可以实现大脑「行动」模式与「存在」模式之间的转换
 
如果说行动模式是一个陷阱,那么存在模式便是一种自由。而正念禅修可以实现大脑「行动」模式与「存在」模式之间的转换。这种转换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惯性思维与意念专注
 
惯性思维,亦称为自动化思维,是指大脑中自动产生的思维、观念和想法。它们是自然而然自动出现的,无须努力就会产生。就精神官能症而言,负面惯性思维是其主要表现之一。一个怕狗的人,只要一看到狗,便自动地产生这样的想法:这狗会咬我;一个疑病症者,只要身体一出现症状,马上会联想到肿瘤、死亡等。这不仅让患者痛苦,还影响其社会功能。
 
正念禅修可一次又一次地让你重新进入意念专注的目标上,使你有机会以完全清醒的方式审视自己的生活,使你有能力不时「检查」自己,从而有能力实施自己选择的目标。因为,当你的精力越来越专注时,你可以使自己的意图与行动保持一致,不会受惯性思维干扰。正如奥修在《法句经:佛陀之路》中所写:
 
当认同于头脑时你无法很睿智,因为你认同于一部机器,你被这部机器和它的侷限性限制了。但你是无限的——你就是意识。
 
使用头脑,但不要成为它……头脑是一部美妙的机器。如果你可以使用它,它会为你服务;如果你无法使用它,它就开始使用你,它具有破坏性,很危险。它必将把你带入痛苦与烦恼……头脑无法观察,它只能不断重复它被输入的东西。它就像一台电脑,开始时你需要输入一些东西……但你一定要保持主人的地位才能使用它,否则它就开始指挥你。
 
2.思考与感知
 
精神官能症者常常花费大量的时间在脑海中「思考」,他们常不停地在脑中分析、回忆、计画和比较,却忽略了对自己身体和身边正在发生事情的感知。而这种「思考「往往是无聊的,甚至是荒唐的,但却令患者无法自拔。」
 
正念禅修是一种完全不同的了解世界的方式。它不仅是一种不同的思考方式——直觉思维,还意味着重新与你的感受建立联系,使你总像第一次那样去观察、倾听、触摸、嗅和品尝,始终保持新鲜感。

用户评价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