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序(节录)
低潮只是上帝试炼你的篇章 二十多年的运动生涯,我见证过许多运动选手的起起落落,也包含我自己。
如果要让我评断一个运动员的优劣,那我会说,一个成功的运动员一定有一个特性,那就是强韧的内在心理素质与击不倒的自信。
常常会有年轻后辈来问我:「前辈,我要怎么样才能像你一样打出成绩,然后稳定地生存在职棒圈?」我都会跟他们说:「用头脑去打球。」运动员跟一般人其实没有两样,最害怕的就是不去思考、用蛮力处理事情。
拿投球这件事情来说,我看过许多球速一百五十公里以上的投手,但是除了有好的球速,还要搭配好的脑袋,才能称得上是一流的投手。从了解打击者的习惯,到出手的角度以及球种的搭配,再到要进垒的角度,不是简单地把球从手上用力投出去就可以解决打者,不经过思考的出手,只会被逮中你的投球习惯,进而一再被击溃。
从思考到驾驭心智,我相信是每个人都需要学习的目标。先有信念,设定目标,只要相信自己,你就能够开发自己的潜能,往目标迈进。网球球王乔科维奇曾说过:「我没什么戏法,只有信念。只要相信自己,你就会找到那个阶段所需的精神动力。」
张泰山
推荐序(节录)
比赛决胜的关键,就是心理技能 从小至今,我投入了相当长的时间在棒球训练上,打了超过二十五年的棒球,而胜负的压力,就一直如影随形地伴着我成长。二十多年来,我始终努力精进着棒球技术上的突破,一路走来,球场上胜负压力的调适及排解,在教练、学长们的经验传授,及不断的自我摸索下,我着实发展出一套属于自己的调适方式。
在大学时期,我曾接触过运动心理学的课程,那时候就非常清楚了解到运动心理因素在运动竞赛过程中的重要性,除了前辈们的经验传授外,它更应该被专业化、系统化地加入日常训练之中。
如同运动技术一样,心理技能的锻鍊可以透过日常的训练,进而让你在运动过程中的思考及想法往更正向、更稳定的方向走,这能让自己保持一个更平静、更舒服的感觉,去面对竞技的过程。
当然,心理技能的养成,跟运动技术、生理技能的训练是一样的道理,它不可能一蹴可几、立竿见影,这是需要被练习、调整及验证的一个过程。但是一旦你领略出一套正确,且属于自己的心理技能的训练方式后,无论是面对高张力的比赛,或是工作的日常挑战,它都可以帮助你保持思绪清晰及平静。
我在职业生涯历程中发现到,越高层次的运动竞技场上,心理技能训练的强弱,越能明显看出其功效与差异。越高强度、高张力的运动竞赛,选手的运动技能往往都已在水准之上、伯仲之间,而决胜的关键,比的就是心理技能。好的心理技能可让选手保持稳定的情绪,让选手在面对比赛时的心境就如同日常练习一般,大大降低表现失常的可能。
高志纲
自序
与全世界的心理脉动接轨 对我来说,不管是谘商室或教室,都是个神奇、孕育各种可能性的空间,虽然地方很小,却能跟全世界的心理脉动接轨。
记得刚开始做员工心理谘商与辅导的时候,企业界的人力资源部门(HR)提出的员工困扰行为,都是加班太多导致员工情绪反弹,要如何安抚员工情绪才能让他们乐在工作。没想到,才过没多久就遇到世界性的不景气,企业想出以无薪假的方式来度过景气寒冬,这个时候,员工又担心无班可上,没有收入该怎么办。
接下来,有些公司无预警被併购,无论併购方或被併方,内心都充满焦虑,很多职位只能有一个人留下来,其他人要不等着被资遣,要不等着被调部门,不知未来前途如何。望着他们紧缩的眉头、抗拒的心门,彷彿在告诉我:如果工作没了,现在减压有用吗?
此外,更有不少国际级的百年公司或机构面临倒闭或裁员的困境,由于事发太过突然,以前每天都去的公司,现在居然大门深锁,员工陷入极度恐慌焦虑中,无法喘息唿吸。
这一波的景气变迁,还伴随着科技的大幅跃进,从生活型态到人际互动方式都被彻底颠覆,我们进入「智慧型手机」的时代,出现不同类型的社群,衍伸出许多新的心理困扰。
面对纷乱多变的社会气氛,公司的人力资源部门被迫处理员工各种不同的心理议题,极度需要心理专业的从旁协助,因而让我有机会可以跟不同类型的产业接触,从科技业、制造业、服务业、金融业到设计文创业,一起理解员工的情绪特质,探索行为背后的意涵,共同理出头绪,找到让公司成长的正向力量。
以往面对的大多是基层员工的心理苦闷、经济压力沉重,但近几年来,则转变成高阶主管的心理健康被经营压力快速耗损。
这十年的谘商历程,真的感触良多,目睹不少叱咤风云的公司瞬间失去了世界舞台,也看到很多原本表现杰出的菁英栋樑,在公司变迁的过程中适应不良,或被迫离开。
有越来越多人从「正职、专任人员」变成「约聘人员」,一年一聘。当未来充满不确定感,内心自然会焦虑不安到极点。
归纳这十年来的谘商经验,我整理出五大心理脉动,分别为:每个人都要锻鍊强健的心理肌力(psychological muscle)、未来是「弹性生涯年代」(protean career)、学会处理生命中的偶发事件(chance events)、做好「随时成为接受粪水磨练的小蘑菇」的心理准备、为自己量身打造一个「压力缓冲盾」。以上五大心理脉动我会在本书中一一介绍,也会是未来每个人都需具备的心理处方签。
我感受到自己的使命,想将十年的心理谘商启示分享给有需要的人,让每个想要增强自我心理肌力的人,都能量身打造出属于自己的锻鍊处方,过自己觉得舒服自在、有成就感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