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QBQ带我及工作团队迈向卓越之路
若干年前阅读了《QBQ!问题背后的问题》时,引起了我内心相当大的共鸣──我不能改变他人,但可以调整自己。不论在个人或工作上遇到困难或挫折时,我就会不断运用书里的原则来面对真正的问题,并问出更恰当的问题,以求改变现状。尤其在受到挫折时,运用QBQ往往能重新引动自己的热情,转而正向贡献,而不是出言抱怨。我发现,当把问题的重点放在「我能做什么」或者「还能做什么对解决问题有帮助」,并非怨天尤人、怪罪他人或环境,而是找出可以施力的点,透过实际行动解决问题,很神奇的,竟然一步步迎刃而解,逐渐朝目标迈进,获致成功。
内化的QBQ,影响无限
在我个人成长及带领工作团队前进的道路上,充分领略到「实践个人担当,比不这么做的人更有机会成功」。所以在带领台南晶英团队的过程,我以身作则,运用「实践个人担当」的态度去影响并带领我的团队。我们在工作上运用QBQ及实践个人担当态度一段时间之后,并因此内化为我们的企业文化时,发现所得到的成果比原先期望的还多得多。
其实,运用QBQ及实践个人担当早已经在我身上内化,只是从未用任何原理或准则来解释我的行为模式和决策逻辑,直到远流出版公司邀请我阅读《QBQ!的5项修练》一书,才发现台南晶英的企业文化和服务精神与书中所提的概念不谋而合。而追本溯源,就是若干年前《QBQ!问题背后的问题》这本书在我的脑海里种下的籽。因为持续灌溉、修练,得以在现阶段结下果实。
善用QBQ,开启人生优势
如果QBQ是一种工具,协助各阶层领导人实践个人担当,那么《QBQ!的5项修练》这本书将进一步协助我们善用QBQ启动个人的动力开关,释放个人担当的力量,并透过「学习」、「负责」、「创意」、「服务」及「信任」这五项修练获得人生优势。书中分享了许多活生生的例子与应用,告诉读者这些原则如何为我们的每一件事带来强大的力量,并在人生的每个领域中造就不同优势。
诚挚推荐这本书给所有想追求卓越的个人与团队,只要掌握QBQ的五个优势原则,你也将同时开启人生极大的优势。
李靖文(台南晶英酒店总经理)
序
QBQ的真实案例与宪场观点 近年来,我在企业内部的指标课程「当责」,终于有一套课后实践的实用书籍出版了。
真实案例
年初因为推荐了《QBQ!问题背后的问题》的三十万册纪念版,并有幸进入国内一家金控集团的商业银行进行为期半年的当责辅导,其中我负责的是「内部讲师当责课程的传授,以及教学手法的设计与导入」。
课程导入对我来说并不困难,难的是「员工与内部讲师对于当责的抽象与实务运用莫衷一是」,于是我推荐了《QBQ问题背后的问题》一书,当做课程延伸书籍。
对于这个辅导案来说,QBQ的确帮助我在教学上推波助澜。
但观念导通了,实务落地的做法必须要有系统、架构、可遵循的标准来引导,才能让全行有一致性的标准依循。
《QBQ!的5项修练》就是最佳解决方案。
宪场观点
五项修练分别是「学习」、「负责」、「创意」、「服务」、「信任」。容我特别谈谈「学习」。
在「学习」篇章中,特别提到五个「学习的障碍」,我深有同感:
一、例外心态
二、预期心理
三、应得权利
四、经验陷阱
五、排斥心理
我的工作与作者相似,每天面对的场景也大同小异,我爸那一辈常提到的「活到老,学到老」,到我这一辈必须因应「学到老,才能活到老」,然而面对学习的窘境与障碍,上述五个学习障碍所提到的例子,活生生给了我一记当头棒喝。
学习往往是「上课有点心动,下课没有行动,教材收着冷冻,效果令人心痛」,我们当然期望能创造「上课有点心动,下课立即行动,教材复习应用,效果人人称颂」。这两个境界的差别就在「先问what与how」、「把我放进来」,以及「聚焦在行动」这三个观念,无论放在学习或是其他领域,皆能适用。
而我在企业导入有效学习与领导管理的领域时,最常被问到的问题就是:「推动正向行动力、当责精神、QBQ,都是老板要压榨我们所用的手法啦,宪哥你不要成为公司的打手!」要不然就是:「我哪有这么多时间做这么多事?」
其实我想说的是:「QBQ或当责精神是一种态度、价值观,或者我说它是职场工作向上攀升的梯子。你会用到梯子,一定是在低处往高处爬行的过程中遇到阻碍,非得借由工具才能达到。当然你也可以选择继续留在低处,没人会怪你,但低处的风景与工作型态毕竟与高处不同,你可以自由选择。」
我笑着说:「当然,你也可以选择装上翅膀。」
通常这些话一说完,学员就会笑着离开现场。我不知道他们心中真实的想法为何,但我可以确定的是:负起责任,解决问题,绝对是职场工作者展现价值、向上攀升的最佳途径。
对于「职场与生命的开关」,当然你也可以选择始终关闭,无须启动,但千万不要等到你的同侪与伙伴不断向上攀升时,自己再来后悔不已。
《QBQ!的5项修练》会是推动员工当责精神与正向行动力的最佳应用与落地书籍。
然而,我觉得对自己最有用。
谢文宪(知名讲师、作家、主持人)
序
失败者为失败找理由,成功者为成功找方法 二○○四年,第一本《QBQ!问题背后的问题》出版发行后,我读完时感触很深刻,并且经常向朋友推荐这本好书。大家都一致推崇QBQ的正面态度与观念。后来,接获远流出版公司邀请我为第二本《QBQ!的5项修练》写推荐文时,我便欣然答应,并乐意一同分享关于QBQ的个人观点。
在社会上,遇事推诿、没有担当的人并不稀奇,抱怨别人一无是处的人也不稀奇,不知上进不肯学习的人更不稀奇。但是,要找到一个肯吃苦耐劳、肯学习又认真、负责、还具有创意,加上凡事以服务为初衷的人却很稀奇!
要做一个不甚稀奇的人很容易。学校老师没教, 大家都学得很快,也学得有模有样。要做一个稀奇的人,其实也并不难,就是观念转个弯,态度调整一下。这些老师全教了,只是大家不愿意老老实实地去做。
出了校门,不再有人在你身旁耳提面命:态度应该这样,事情应该那样;进入社会,不再有人拿出十足的耐心教你做功课,给你宽裕的时间学习,一切得对自己负责。像是一艘从未出过港的新船,要自己去游历汪洋大海。
经过多年的社会历练,我个人认为凡事在于「态度」。当一个人的态度出现差池,哪怕他再杰出,都会有不为人所认可的部分。虽然说「QBQ」是一套关于处世的工具法则,但是书中更强调QBQ的优势原则就是:「态度」。态度调正确了,可说是成功者为成功找方法;而态度不正确,就叫做失败者为失败找理由。
由于个人工作上的历练, 在日常生活中, 习惯对问题採直接的「切片处理」。什么是「切片」呢?就是单刀直入,直接洞察问题。一个被自己定义成问题的问题,当然不能视而不见、听而不闻、思而不考,除非那是别人的问题,那就省着点,别管。话说回来,真正要严加管教的问题是关于自己。
要是自己能管的问题,不就不是问题了吗? 我们总是把全部的力气用在对付别人身上,也许从未试过「想办法对付自己」这个方式。当你把所有的力气花在别人身上时,你会发现,问题总是永无止尽;如果你换个角度,把力气用在对付自己的缺点上、用在自我提升上,顿时所有的问题都不再是问题,因为你将变成一个消融问题的人,而不是穷于应付问题的人。
我在外商公司工作的二十四个年头里,心中酝酿出一把尺,这把尺可以标示成功、失败,可以度量优秀、平庸。我发觉常见的工作态度有下列三种:
第一种, 永远以个人利益为前提, 脱开个人利益范围的漠不关心。这种工作者往往将自己导向失败。
第二种,以部门利益为重心,凡是对他的部门有益处的,他举双手赞成;反之他事不关己,己不关心。这种工作者通常有相当大的门户之见,遇到横向沟通时便会显现坚持的立场。
第三种,以公司的利益为使命,懂得识大体,秉持这种大格局的工作态度,通常是公司最优秀的成员,也是可以担大任的精英。
话说我个人的亲身经验,当年,我刚到上海的时候,想要买个日本进口的热水瓶,于是我就近到淮海路的一家百货公司去寻找,我接连问了三位售货员都告诉我:「不知道。」我又继续去问第四位售货员,最后他才告诉我:「我们这里卖的都是国产品,你要买进口的热水瓶,应该到淮海中路的某家百货公司去。」这下我才豁然开朗,并且牢牢记住这位售货员,心想下次要购买国产品的时候,一定会来找他。
这个小故事却印证了QBQ的精神,前三位售货员的服务态度就是标准的「不管、不理、不说」,第四位才真正懂得服务的精髓。
在科技产品发达且各行各业进步神速的今天,服务品质和工作态度更应该加紧脚步跟上时代。在QBQ书中清楚明了地指出:个人要在生命过程中创造出自己的优势, 只要确实掌握「 学习、负责、创意、服务、信任」的五项原则,必定能为自己交出一张亮眼的「 人生成绩单」。我相信!你呢?何不试试呢!
李绍唐(前甲骨文台湾区总经理)
序
QBQ在星巴克的见证 很兴奋看到约翰.米勒的第二本着作《QBQ!的5项修练》在台湾上市,从上一本《QBQ!问题背后的问题》,我所得到最大的体验就是「个人担当」的信念,要实践「个人担当」的方法,就要先修练自己的想法,接着能问较好的问题,最后付诸行动。这本新书特别介绍「五项优势原则」,就是学习、负责、创意、服务、信任。
首先,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个统一星巴克的真实顾客案例。今年秋天,我收到一封顾客写给门市伙伴的感谢信函:『我真的非常非常感谢您们,但不知如何感谢,所以就请您们吃饼干啰!几年以前,虽然考上研究所,但是却失恋了,失恋的我生活一团乱,甚至无力到想放弃生命。那时刚好经过刚开幕的星巴克门市,虽然我不喝咖啡,但还是鼓起勇气走进去,一进门后满屋子的咖啡香加上您们亲切的笑容及问候,马上就温暖了我低落的情绪。从此以后三年的时间,我常常都会固定到门市,喝一杯低咖啡因、低脂、半份糖浆的焦糖玛奇朵,再去上课或是K书,今年我终于毕业了,而且找到很好的工作机会,所以我想要好好谢谢您们带给我这一切美好的体验。』从上述的真实案例中,我们发现到《QBQ!的5项修练》已经落实在统一星巴克的企业文化及营业运作系统,和每位伙伴的日常行为当中。
学习:因为门市伙伴有专业的学习及训练,让这一位进到门市的顾客可以受到欢迎,而且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
负责:门市伙伴了解到自己工作的责任,是要落实星巴克品牌承诺,提供每天鼓舞人心(Daily Inspiration)的咖啡体验,丰富每个人的生活。
创意:门市伙伴会向顾客介绍如何点一杯客制化的饮料,让顾客可以依照个人的喜好及需求,制作一杯完全属于她个人喜欢而独特的饮料。
服务:门市伙伴亲切而真诚的服务,让这一位顾客进到门市,就充满温暖与受到关怀的感觉。
信任:我们相信是因为这位门市伙伴专业优异的表现,可以让顾客信任我们,而且愿意坦诚和我们分享她的心情与感受。
统一星巴克的全体伙伴在工作中落实《QBQ!的5项修练》,最具体的展现就是用「热情欢迎、诚心诚意、热爱分享、贴心关怀、全心投入」的五项具体行为,在咖啡馆的每日营运里实践。「绿围裙的一天」就是要每一位门市伙伴,把自己当做是星巴克派对的主人;天天在面对顾客时,都可以透过即时服务、热情互动、提升价值;而每位伙伴工作的目标,就是要建立友谊、创造差异、让每一刻更有价值。
统一企业集团林苍生总裁时常勉励我们统一星巴克的伙伴,我们都是很有福气的人处在一个「幸福行业」中,每天可以怀抱一颗热情的心,在清脆嘹亮的传杯声(Drink Calling)中煮一份完美的浓缩咖啡、调和无懈可击的热牛奶、成就一杯幸福的那堤,让顾客享受星巴克体验的感动;林总裁也说:「我们的工作,是透过一次又一次的人际真诚交流互动,结下善缘,成就无数功德,不断传递幸福圆满。」
我们期望统一星巴克的每位伙伴都能更有冲劲、更有活力,在每一个星巴克派对服务的时空中,可以展现最认真的自己,成为舞台上最亮眼可爱、受欢迎的一颗星星。
一杯咖啡的力量可以是很伟大的。透过一个真诚的笑容、温暖的问候及一杯好喝的咖啡,可以改变一个人的生命。我相信每位统一星巴克的伙伴,都已经深刻体会到自己这个小人物的生命,现在已经变得很有价值。
徐光宇(统一星巴克公司总经理)
序
QBQ:行动决定一切
约翰.米勒在《QBQ!问题背后的问题》一书中借由提出更好的问题,当下做出更好的抉择,採取行动,把事情做完、做好。
教育工作看似一成不变的作息、课程、活动等,实则瞬息万变。因为,教育重内涵,教材是死的,教法是活的,后者实为学习成效之关键。学校行政的主要任务在支援教学。而教学, 尤其是创新的教学,若要有效,必须有高效率的支援团队。所谓「人生不如意事,十有八九」,当状况发生时,QBQ提供了如何在当下採取最有效而且符合教学优先的处理原则和态度。在明道中学,我们不但用这本书办理行政研习,更推荐给老师、学生,产生了很大的回响。
管理学大师彼得.杜拉克(Peter F. Drucker)说:「过去的领导人是懂得说的人,而未来的领导人是懂得问的人。」这本《QBQ!的5项修练》引导读者问恰当问题,实践个人担当,消除指责、抱怨及拖延。运用学习、负责、创意、服务及信任这五项优势原则,提供我们未知问题的一系列答案。
本书有许多发人深省的真实案例,尤其是第七章与学校相关的讨论或明智的建议,「 指责永远解决不了问题」、「 学习改变你的世界」……像这些思考或描述,帮助我们重新检讨自己所处的心智状态,也让我们可以用更客观的角度省视自己的想法,检核自己的行动。
● 我所面对的问题或状况是什么?
● 我自己对这个问题的看法?
● 问题是怎么发生的?
● 面对这个问题,我对自己说了什么?
● 我告诉自己的是现实真正的状况,或者是我希望事情应该有的模样?
● 我认为更务实、理性、建设性的处理方法是什么?
● 我该如何将我认同的原则付诸实行?
● 如何改变原先的自我对话来反映我的新角度?理性、清晰地思考,想法正面,行动就积极。
● 我期待什么样的结果?写下明确、可测量、行动导向、务实、有时间限定的目标。
有两种方法可以在生活中实现优势原则,第一是运用QBQ,第二是实践个人担当。而QBQ是真正促使我们採取有担当的想法和做法的关键。
真正的智慧不在于知道问题所在以及该做什么,而在于进一步思考,从而採取明确的行动,释放个人担当的力量。
对敏于觉察的人,些微迹象就已足够。对那无心的人,一千个解释仍然不足。——《苏菲之路》
封闭的心灵,很难有什么发展。作为一个领导者,必须放下先入之见:
● 倾听内心不断学习、改变及成长的渴望。
● 觉察什么是你可能的,成为你能成为的样子。
● 学习带来活力、热情、创意,以及人生的趣味。
● 以正确的方法,明确的行动,确实去做必须做的事。
这本书以故事与实例带出修练课题,这些栩栩如生的角色穿插在例证情节中,成功地运用QBQ,并且实践个人担当,引导我们行为准则五个基本的概念或价值观。简要地说,QBQ优势原则就是:学习:透过积极的个人成长与改变,活出有意义而且有活力的人生。要在生活中不断学习,不要以为年纪的增长会自动带来智慧。
负责:成为解决问题的人,以解决问题为导向而达到目标。
凡事察验,持守善美,明白别人的期望并切实做到。
创意:即使面临障碍,受到现有框架侷限,也能找到达成目标的新方法。
从新的角度面对需求、任务或构想,启发更多不同寻常的解决办法。
服务:帮助他人成功,增进附加价值,累积留给后人的无形财富。
服务为生命带来意义,服务的愈多,生命也变得更宽阔、更快乐。
信任:说实话,表现关怀;坚守承诺,言出必行,发展出令人欣赏的信任关系。
为自己的行为负责,实践个人担当,持续不断地投入时间培养信任。
哲学家笛卡尔(Rene Descartes)说:「我解决的每一个问题,都成了一个模式,我以后用它来解决其他问题。」所以,改变要从思考模式开始,利用一些时间将优势原则付诸行动。
本书〈附录〉篇提供二十九则QBQ问题,可以协助读者了解优势原则之后化为实际的行动。毕竟,行动决定一切。如果没有行动,就不是真正的学习。
汪大久(台中明道中学校长)
序
这是一本值得推荐的好书! 这是一个行动的世界,这本好书帮助人们找到自己改进的方向,约翰.米勒让我们看到,运用QBQ并且实践个人担当的有效策略。《QBQ!的5项修练》这本书,引导读者在职场上或家庭生活中,经由学习和练习,改变自己,让事业和生活都更成功。
凌健(七七读书会会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