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解管理学(4版)

图解管理学(4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管理学
  • 图解
  • 教材
  • 第四版
  • 经管类
  • 学习
  • 基础
  • 入门
  • 知识
  • 提升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管理学」虽是一门基础的学问,但毕竟要讲求实务应用性,对企业才有价值及贡献。严格来说,管理学并没有艰深的学问,只是一门「艺术+科学」的应变思维与行动。管理学也没有一套放诸四海皆准的单一成功模式。只要是成功卓越的企业,都有其可敬可佩的管理模式。管理「理论」是基础,但重在「实践」。

  本书内容除了管理学基本知识,同时也涵盖经营知识面。在企业界担任中高阶管理者都知道,其实企业「经营」知识远比「管理」知识更为重要。因为企业「经营」与公司赚钱存活有密切关联,而管理则是比较静态的。

  本书也相当适合想要参加高普考、研究所及国营事业考试中「管理学」这一门考试科目的研读准备。

  ㄧ单元一概念,迅速理解管理学的精华及内涵。
  内容完整,架构清晰。适合作为高普考、国营事业、研究所考试的管理学工具书
  图文并茂.容易理解.快速吸收
 
现代企业运营与战略思维:精要与实践 本书旨在为渴望深入理解现代企业管理精髓、掌握前沿运营策略的商业人士和管理者提供一本全面、实用的指南。它摒弃了过于宏大或空泛的理论叙述,专注于提炼出在瞬息万变的商业环境中切实可行的管理框架、工具和案例分析。 第一部分:基石——重塑组织与领导力 本部分深入剖析了现代组织设计如何适应敏捷化和去中心化的趋势。我们探讨了传统科层制结构的局限性,并详细介绍了网络型组织、平台型组织以及自组织团队(Self-Managing Teams)的构建原则与实施挑战。重点内容包括: 组织结构的选择与演进: 如何根据企业生命周期、产品复杂度和市场动态选择最合适的组织形态。引入“适应性结构”的概念,强调结构必须随战略调整。 授权与控制的艺术: 讨论在扁平化管理中,如何有效地向下授权,同时保持战略一致性。详细阐述了基于目标和关键成果(OKR)体系的绩效管理,取代传统的自上而下的指令控制。 变革型领导力: 聚焦于领导者在VUCA(易变、不确定、复杂、模糊)时代的核心职责。内容涵盖了情境领导、仆人式领导,以及如何通过构建心理安全感来激发团队创新潜能。特别分析了“数字转型中的领导力断层”及其弥补策略。 企业文化与价值观的落地: 文化不再是墙上的标语。本章提供了量化和固化企业核心价值观的具体方法,例如通过招聘、晋升标准以及日常决策流程对文化进行“编码”。深入探讨了如何诊断和修复“毒性文化”。 第二部分:驱动力——精益运营与效率工程 本部分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聚焦于如何通过精细化管理,最大化资源利用率并提升交付速度。内容涵盖了从供应链到内部流程优化的全景图。 精益思想的跨界应用: 不仅局限于制造业,深入解析精益原则(消除浪费、持续改进、拉动式系统)在软件开发、市场营销和行政服务中的具体应用。引入“价值流图”(Value Stream Mapping)工具,教导读者识别流程中的七大浪费。 敏捷方法论的深化: 超越Scrum的基本框架,探讨大规模敏捷框架(如SAFe、LeSS)的适用场景,以及如何将敏捷思维嵌入到非技术部门(如人力资源、财务规划)的工作流程中,实现全组织范围内的快速迭代。 供应链韧性与数字化整合: 面对全球地缘政治和疫情等不确定性,本章侧重于构建具有韧性的供应链网络。内容包括:多源采购策略、建立供应链风险预警模型,以及利用物联网(IoT)和区块链技术提升端到端可视性。 流程自动化与智能决策支持: 探讨机器人流程自动化(RPA)与人工智能(AI)在优化重复性业务流程中的作用。重点讲解如何构建数据驱动的决策流程,确保运营决策基于实时洞察而非经验预判。 第三部分:增长引擎——市场战略与客户价值共创 本部分关注企业如何在新竞争格局中定义自身价值,并实现可持续的盈利性增长。 超越波特五力模型: 引入更适应数字经济时代的竞争分析框架,如“价值网络分析”和“生态系统竞争理论”。探讨平台型企业如何通过网络效应建立难以逾越的竞争壁垒。 差异化与定位的重构: 在产品同质化加剧的背景下,本章强调“体验设计”和“情感联结”在构建品牌护城河中的关键作用。分析了如何通过“微定位”策略在细分市场中占据绝对优势。 客户生命周期价值(CLV)最大化: 详细阐述从客户获取(Acquisition)到留存(Retention)再到推荐(Advocacy)的完整管理路径。重点介绍基于行为数据的个性化营销策略,以及如何设计“客户成功”体系,将客户视为共同价值的创造者。 产品组合管理与创新漏斗: 教授如何科学地管理现有产品线(收割、维持、投资),并建立一个高效的创新孵化机制。探讨“探索性创新”与“渐进式创新”的平衡策略,避免因过度聚焦短期效益而牺牲未来潜力。 第四部分:资本与风险——财务健康与可持续发展 本部分关注企业健康运营背后的财务逻辑与面向未来的治理要求。 战略财务管理: 突破传统会计的范畴,讲解如何利用边际贡献分析、资本结构优化以及现金流预测模型来支持战略决策。重点分析了初创企业与成熟企业的不同融资路径和估值逻辑。 绩效衡量的新维度: 讨论传统KPI的局限性,引入平衡计分卡(BSC)的高级应用,以及如何将非财务指标(如员工敬业度、知识产权价值)纳入绩效评估体系。 ESG与企业治理: 探讨环境、社会和治理(ESG)因素如何影响企业长期价值和融资成本。提供了将可持续发展目标整合到核心业务运营中的具体步骤,以及透明化报告的最佳实践。 危机管理与声誉修复: 针对网络舆情爆发、产品召回等突发事件,提供一套结构化的危机响应预案,包括信息发布时机、利益相关者沟通矩阵,以及如何在危机中迅速恢复市场信任。 本书的特色在于,每章节后都附有“实战工具箱”,提供可立即应用于工作的模板、清单或思维导图,确保读者能够将学到的知识迅速转化为生产力。它不仅是一本理论参考,更是一本面向未来商业挑战的行动指南。

著者信息

作者简介

戴国良


  现职:
  世新大学传播管理研究所专任副教授暨管理学院兼任副教授
  企业界经营管理谘询顾问

  学历:
  国立台湾大学商学研究所企管博士
  国立台湾大学商学研究所企管硕士
  国立政治大学企管学士

  国家考试:
  民国74年高考企管人员及格
  民国71年普考财务行政人员及格

  经历:
  曾任职民间「策略规划」及「行销企划」部门副总经理、
  策略长、首席顾问等16年实务资历

  着作:
  图解领导学
  图解策略管理
  图解财务管理
  图解人力资源管理
  图解行销学
  图解式成功撰写行销企划案    
  定价管理
  定价管理                                                                
  促销管理-实战与本土案例
  国际企业管理实务个案分析             
  企业管理实务个案分析                      
  品牌行销与管理                           
  行销学-精华理论与本土案例
  行销管理实务个案分析                               
  企业管理-精华理论与本土案例
  行销企划管理-理论与实务   
  策略管理-实务个案分析                        
  整合行销传播-全方位理论架构与本土实务个案
  财务管理-最新实务导向与本土企业案例
  组织行为学-全方位理论架构与企业案例实战
  国际行销管理-台商进军国际市场宝典
 

图书目录

自序

第 1 章 管理在企业中的功能
Unit 1-1 「管理」的定义
Unit 1-2 P-D-C-A管理循环
Unit 1-3 实务上的「管理」定义与层次
Unit 1-4 彼得‧杜拉克对经理人之看法
Unit 1-5 经理人的十种角色
Unit 1-6 企业经营管理矩阵
Unit 1-7 企业投入与产出
Unit 1-8 波特教授的企业价值链
Unit 1-9 彼得‧杜拉克管理哲学思想的形成
Unit 1-10 彼得‧杜拉克的六大核心管理观点 PartⅠ
Unit 1-11 彼得‧杜拉克的六大核心管理观点 PartⅡ
Unit 1-12 彼得‧杜拉克的六大核心管理观点 PartⅢ
Unit 1-13 彼得‧杜拉克的管理哲学思想

第 2 章 管理学派的演进
Unit 2-1 传统古典管理学派── 泰勒科学管理
Unit 2-2 传统古典管理学派── 费尧管理程序
Unit 2-3 传统古典管理学派──韦伯层级结构模式
Unit 2-4 传统古典管理学派的改变
Unit 2-5 行为学派的管理哲学
Unit 2-6 近代管理思想
Unit 2-7 X‧Y‧Z理论的管理哲学
Unit 2-8 动态管理哲学

第 3 章 组织
Unit 3-1 组织设计之考虑
Unit 3-2 企业组织设计的四种类型 PartⅠ
Unit 3-3 企业组织设计的四种类型 PartⅡ
Unit 3-4 常见组织类型名称
Unit 3-5 直线人员与幕僚人员
Unit 3-6 古典与现代组织之比较
Unit 3-7 非正式组织
Unit 3-8 组织变革的意义与原因
Unit 3-9 组织变革的三种途径
Unit 3-10 组织变革之管理步骤
Unit 3-11 组织变革之抗拒及因应
Unit 3-12 组织动态化及其发展
Unit 3-13 现代企业组织胜出趋势
Unit 3-14 组织文化的要素与培养
Unit 3-15 组织授权的优点及阻碍
Unit 3-16 克服阻碍组织授权之途径
Unit 3-17 管理幅度的意义及决定
Unit 3-18 新世纪组织人才应备条件 PartⅠ
Unit 3-19 新世纪组织人才应备条件 PartⅡ
Unit 3-20 让组织会议有效的八个步骤
Unit 3-21 组织内部如何避免树敌
Unit 3-22 5大支柱,打造敏捷型组织

第 4 章 规划
Unit 4-1 规划的特性及好处
Unit 4-2 规划的原因及程序
Unit 4-3 目标管理的优点及推行
Unit 4-4 企划案撰写5W/2H/1E原则 PartⅠ
Unit 4-5 企划案撰写5W/2H/1E原则 PartⅡ
Unit 4-6 企划案撰写步骤 PartⅠ
Unit 4-7 企划案撰写步骤 PartⅡ
Unit 4-8 企划案撰写步骤 PartⅢ
Unit 4-9 企划人员的基本技能与商管知识
Unit 4-10 好的规划报告要点

第 5 章 领导
Unit 5-1 领导的意义及力量基础
Unit 5-2 领导三大理论基础
Unit 5-3 领袖制宜与适应性领导理论
Unit 5-4 参与式领导
Unit 5-5 成功领导者的特质与法则
Unit 5-6 分权的好处及考量
Unit 5-7 国内企业家对接班人的看法
Unit 5-8 压力管理
Unit 5-9 领导人vs.经理人
Unit 5-10 领导与决断力
Unit 5-11 大师对领导力的看法

第 6 章 沟通与协调
Unit 6-1 沟通的程序与管道
Unit 6-2 组织沟通之障碍与改善
Unit 6-3 协调的技巧与途径

第 7 章 激励
Unit 7-1 马斯洛的人性需求理论
Unit 7-2 其他常见激励理论 PartⅠ
Unit 7-3 其他常见激励理论 PartⅡ

第 8 章 决策
Unit 8-1 决策模式的类别与影响因素
Unit 8-2 管理决策上的考量与指南
Unit 8-3 如何提高决策能力 PartⅠ
Unit 8-4 如何提高决策能力 PartⅡ
Unit 8-5 如何提高决策能力 PartⅢ
Unit 8-6 管理决策与资讯情报
Unit 8-7 决策当时不同观点的考量
Unit 8-8 管理上的人脉建立
Unit 8-9 管理决策与思考力

第 9 章 控制与考核
Unit 9-1 控制的类别及原因
Unit 9-2 有效控制的原则
Unit 9-3 控制中心的型态
Unit 9-4 企业营运控制与评估项目
Unit 9-5 经营分析的比例用法
Unit 9-6 财务会计经营分析指标

第 10 章 冲突管理
Unit 10-1 组织冲突的表现及起因
Unit 10-2 冲突的好处及弊害
Unit 10-3 冲突之类型
Unit 10-4 冲突之管理及因应
 
第 11 章 问题解决
Unit 11-1 IBM公司解决问题的步骤 PartⅠ
Unit 11-2 IBM公司解决问题的步骤 PartⅡ
Unit 11-3 利用逻辑树思考对策及探究
Unit 11-4 问题解决的工具

第 12 章 企业经营知识
Unit 12-1 企业的本质与目标
Unit 12-2 企业的社会责任观点
Unit 12-3 企业被批判与期待的原因
Unit 12-4 营利企业的型态
Unit 12-5 公司治理原则
Unit 12-6 危机处理的五个步骤
Unit 12-7 危机管理的基本流程
Unit 12-8 影响企业的环境因素
Unit 12-9 监测环境的来源与步骤
Unit 12-10 企业的成长策略
Unit 12-11 投资人关系管理
Unit 12-12 企业营运管理的循环 PartⅠ-制造业
Unit 12-13 企业营运管理的循环 PartⅡ-服务业
Unit 12-14 完整的年度经营计画书撰写 PartⅠ
Unit 12-15 完整的年度经营计画书撰写 PartⅡ
Unit 12-16 简报撰写原则与简报技巧 PartⅠ
Unit 12-17 简报撰写原则与简报技巧 PartⅡ
 
第 13 章 迈向成功之路企业实务
Unit 13-1 SWOT分析及因应策略
Unit 13-2 产业环境分析之要项 PartⅠ
Unit 13-3 产业环境分析之要项 PartⅡ
Unit 13-4 波特的产业获利五力分析
Unit 13-5 三种层级策略与形成
Unit 13-6 波特的基本竞争策略
Unit 13-7 何谓OEM、ODM、OBM?
Unit 13-8 如何看懂损益表
Unit 13-9 现金流量表与财务结构
Unit 13-10 投资报酬率与损益平衡点
Unit 13-11 BU制度详解 PartⅠ
Unit 13-12 BU制度详解 PartⅡ
Unit 13-13 预算管理 PartⅠ
Unit 13-14 预算管理 PartⅡ
Unit 13-15 企业成功的关键要素
Unit 13-16 企业持续竞争优势的诀窍

第 14 章 创业计画书撰写与创业基本知识
Unit 14-1 创业计画书内容撰写 PartⅠ
Unit 14-2 创业计画书内容撰写 Part II
Unit 14-3 经济部创业贷款介绍 PartⅠ
Unit 14-4 经济部创业贷款介绍 Part II
Unit 14-5 创业为何及如何赚钱或亏钱

第 15 章 身为主管领导与管理的51个分析管理工具、技能与观念
Unit 15-1 身为主管领导与管理的51个分析管理工具、技能与观念 Part I
Unit 15-2 身为主管领导与管理的51个分析管理工具、技能与观念 Part II
Unit 15-3 身为主管领导与管理的51个分析管理工具、技能与观念 Part III
Unit 15-4 身为主管领导与管理的51个分析管理工具、技能与观念 Part IV
Unit 15-5 身为主管领导与管理的51个分析管理工具、技能与观念 Part V
Unit 15-6 身为主管领导与管理的51个分析管理工具、技能与观念 Part VI
Unit 15-7 身为主管领导与管理的51个分析管理工具、技能与观念 Part VII

第 16 章 全球第一大电子商务公司──亚马逊帝国成功学
Unit 16-1 亚马逊帝国创业十七年后的惊人成就
Unit 16-2 亚马逊要做的是长期的事
Unit 16-3 把顾客放在利润之前
Unit 16-4 从亚马逊学到四堂经营管理课
Unit 16-5 敢于革自己的命,对顾客永远关注
Unit 16-6 重视数据,善用资料做决策

第 17 章 日本第一名便利商店7-11的经营管理智慧
Unit 17-1 日本7-11前董事长铃木敏文的经营智慧

第 18 章 台积电前董事长张忠谋经营管理学
Unit 18-1 台积电前董事长张忠谋经营管理学 Part I
Unit 18-2 台积电前董事长张忠谋经营管理学 Part II
Unit 18-3 台积电前董事长张忠谋经营管理学 Part III
Unit 18-4 台积电前董事长张忠谋经营管理学 Part IV
Unit 18-5 台积电前董事长张忠谋经营管理学 Part V

后记 企业经营管理整体架构图示
 

图书序言



  本人过去在企业工作十多年之久,深觉一个中高阶主管或是专业经理人,除须具备产业专长与职务专业外,最重要的是拥有良好的「经营」与「管理」知识与技能。

  谈管理,每个人都以为很简单,其实真正能成为公司内部优秀「管理者」或「经理人」,实在不容易。

  一家成功经营的企业,必然也是一家管理成功的企业,内部一定会有一个优越的「经营团队」或「管理团队」(Management Team);反过来说,则将会是一个失败的企业。企业的胜败,关键就在「经营」与「管理」。

  「管理学」(Management)几乎是所有商管学院必修课,也是其他学院的选修课,更是不少企管研究所、高普考及国营事业征人考试的必考科目。实务上,「管理」知识,也是任何一家企业、工厂、服务业、制造业、科技业等基层主管、中阶主管到高阶主管应具备的基础知识、常识及技能。

  总结来说,本书具有以下几点特色:

  一.内容涵盖完整,架构清晰

  本书已将重要的管理概念、管理哲学思想、管理循环、管理功能、管理技能、管理工具及现代管理议题等涵盖在内,并无遗漏。而架构面,也逻辑有序、清晰。

  二.图解辅助,一目了然

  本书全面採取一单元一概念的表达方式,透过图表对照精简呈现,有助阅读者迅速理解管理学的精华及内涵所在。

  三.理论兼具实务,相得益彰

  「管理学」虽是一门基础的理论学问,但毕竟要讲求实务应用性,对企业才有价值性及贡献性。严格来说,管理学并没有艰深的学问,只是一门「艺术+科学」的应变思维与行动;管理学也没有一套放诸四海皆准的单一成功模式。只要是成功卓越的企业,都有其可敬可佩的管理模式:鸿海郭台铭、台塑王永庆(已故)、远东集团徐旭东、统一企业高清愿、统一超商徐重仁、台积电张忠谋、宏达电王雪红或是宏碁、富邦金控、国泰世华金控等各大企业或最高经营者,都有各自独特的企业文化、领导风格及管理模式。管理「理论」是基础,但重在「实践」。

  四.旨在培养一个全方位优秀的「管理者」

  本书内容完整,可以让读者养成一个成功优秀的基层、中层及高层的管理者。

  五.「经营」+「管理」,才是完整面貌呈现

  本书内容不是只有管理学的基本知识,同时也涵盖经营知识面。在企业界担任中高阶管理者都知道,其实企业「经营」知识远比「管理」知识更为重要。因为企业「经营」与公司赚钱存活有密切关联,而管理则是比较静态的。

  六.适合高普考、国营事业、研究所考试的一本书

  本书也相当适合想要参加高普考、研究所及国营事业考试中,「管理学」这一门考试科目的研读准备。

  本书能够顺利出版,衷心感谢五南图书、我的家人、我的长官、我的同事、我的学生,以及广大无所不在的读者群朋友们,由于你们的需求、鼓励、指导及期待,才有本书的诞生。

  在这欢喜收割的日子,把荣耀归于大家无私的奉献。

  再次致上本人万分的谢意,并衷心祝福每位读者朋友们,愿你们都能走上一趟奇妙、美好、惊奇、成长、进步、快乐、满意、平安、健康、幸福与美丽的人生旅途。
 

图书试读

Unit 13-1
 
SWOT分析及因应策略
 
企业经营管理营运过程中,最常运用的分析工具就是SWOT分析。所谓SWOT分析,就是企业内部资源优势(Strength)与劣势(Weakness)分析,以及所面对环境的机会(Opportunity)与威胁(Threat)分析。
 
针对SWOT分析之后,企业高阶决策者,即可以研订因应的决策或是策略性决定。有关SWOT分析图示如下:
 
一.攻势策略
 
当外在机会多于威胁,以及企业内部资源条件优势多于劣势时,企业可以大胆的採取攻势策略展开行动。例如:统一超商在SWOT分析之后,认为公司连锁经营管理经验丰富,而咖啡连锁商机及药妆连锁商机愈来愈显着,是进入时机到了。因此,就转投资成立统一星巴克公司及康是美公司,目前亦已营运有成。
 
二.退守策略
 
当外在机会少而威胁大,以及企业内部资源条件优势渐失,而呈现劣势时,企业就可能必须採取退守策略。例如:台湾桌上型电脑营运条件优势已渐失,因此必须转向笔记型电脑的高阶产品,而放弃桌上型电脑的生产。
 
三.稳定策略
 
当外在机会少而威胁增大,但企业仍有内部资源优势,则企业可採取稳定策略,力求守住现有成果,并等待好时机做新的发展。例如:中华电信公司面对多家民营固网公司强力竞争之威胁,但因中华电信既有内部资源优势仍相当充裕,远优于三大固网公司新成立的有限资源。
 
四.防御策略
 
当外在机会大于威胁,公司内部资源优势却少于劣势,则企业应採取防御性策略。
 
Unit 13-2
 
产业环境分析之要项 PartⅠ
 
产业环境是任何一个企业身处该产业中,所必须有的基本认识。对于本产业的过去、现在及未来发展和演变,必须随时掌握,然后才会有因应对策及调整策略可言。对于任一个产业环境分析,它所涉及的内容,大抵包含以下八要项,由于内容丰富,分Part I 及Part II 两单元介绍。
 
一.产业规模大小分析
 
了解这个产业规模有多大?产值有多少?是基础的第一步。包括:市场营收额?市场多少家竞争者?市场占有率多少?现在多少?及未来成长多少?当产业规模愈大,代表这个产业可以发挥的空间也较大。例如:台湾的资讯电脑产业、消费金融产业及IC半导体产业等。
 
二.产业价值链结构分析
 
任何一个产业都会有其上、中、下游产业结构,了解这其间的关系,才能知道企业所处的位置及可以创造价值的地方,以及如何争取优势及成功关键因素,才能争取领导位置。

用户评价

评分

這次拿到《圖解管理學(4版)》,真的顛覆了我對管理學的刻板印象!我以前一直覺得管理學就是一堆理論、模型,聽起來就很無聊,而且好像離我這個平凡的上班族很遠。平常工作就夠忙了,哪有時間去研究這些「大道理」?但這本書完全不一樣!它的「圖解」方式,讓整個學習過程變得非常輕鬆有趣。你知道嗎?我光是翻開第一頁,就被那些精美的插圖吸引住了。它沒有用冗長的文字來堆砌,而是用一目了然的圖表、流程圖,把複雜的概念拆解開來。比如,在講到「領導力」的時候,它列出了好幾種不同的領導風格,並且用生動的圖像來呈現,像是什麼「僕人式領導」、「魅力型領導」,我一看圖,馬上就能理解它們的差別,不用在那裡死記硬背。更讓我驚喜的是,書裡的內容都是非常貼近我們實際工作狀況的。它沒有講那些遙不可及的企業案例,而是用了很多我們日常生活中,甚至在小型團隊裡都會遇到的問題來舉例,然後提出解決方案。像是它在講「團隊合作」的時候,就討論了怎麼建立信任、怎麼處理衝突,甚至連「如何開一個有效的會議」,都提供了具體的步驟和建議。我看完之後,馬上就想把這些方法應用到我目前負責的那個小專案裡。老實說,以前開會總是讓人感到厭煩,但看了書裡關於「會議管理」的部分,我才發現,原來一個好的會議,可以這麼有效率!我現在開會前都會先想一下這次會議的目的、要討論的議題,然後在會議中也盡量引導大家聚焦,真的差很多!

评分

坦白說,我以前對「管理學」的認知,大概就是「聽過」的程度,覺得那是一種很專業、很學術的領域,跟我這種一般上班族沒什麼太大的關聯。平常工作忙得團團轉,下班只想放空,根本沒時間去深入研究。但最近因為公司組織結構的微調,我開始需要處理一些跟跨部門協調、資源分配有關的工作,才赫然發現,原來很多時候,並不是我能力不足,而是我缺乏一些基礎的管理知識和思維。這本《圖解管理學(4版)》的出現,真的像是一盞及時雨。它的「圖解」方式,真的讓我眼睛為之一亮!以往我對管理學的書,最大的印象就是「字多」和「難懂」,但這本書完全顛覆了我的想像。它用大量的插圖、圖表、流程圖,把很多複雜的學術概念,變得非常直觀、易懂。比如說,它在介紹「供應鏈管理」的時候,就用了一個非常清晰的流程圖,把整個供應鏈的環節都標示出來,我光是看圖,就能大概理解它的運作模式。而且,書裡面的內容也相當貼近我們的實際工作場景。它沒有講那些遙不可及的理論,而是提供很多具體的、可操作的方法。我特別喜歡它在講「風險管理」的部分,裡面提到了很多如何識別、評估和應對風險的技巧,還有很多實際的案例分析。這對我來說,真的很有幫助,讓我學會了怎麼在工作中預判可能出現的問題,並且提前做好準備,避免不必要的損失。

评分

說實話,我對「管理學」一直有一種「聽起來很高深、但離我有點遠」的感覺。總覺得那是 MBA 學生或公司高層才需要深入研究的東西,跟我這個每天埋頭苦幹的基層員工,沒什麼太大的關係。但最近因為公司專案的關係,我需要負責一些跨部門的協調和溝通工作,才發現,原來很多時候,事情的推進不順利,並不是因為我能力不行,而是我缺乏一些基本的管理思維和方法。這本《圖解管理學(4版)》的出現,簡直像是我在管理學領域裡的一盞明燈!它最讓我驚豔的,就是它「圖解」的呈現方式。以往我看管理學的書,最頭痛的就是那些厚厚的文字和抽象的理論,常常讀了半天,還是霧裡看花。但這本書用大量的插圖、圖表、流程圖,把原本複雜的學術概念,變得非常直觀、生動。比如說,它在講「決策分析」的時候,就畫了一個非常清晰的決策樹,把每一個決策點、可能的結果,都一目了然地呈現出來,讓我覺得自己好像真的在參與一個決策過程一樣。而且,書裡面的內容也都非常貼近我們的實際工作。它沒有講那些遙不可及的理論,而是提供了很多具體的、可操作的方法。我特別喜歡它在講「衝突管理」的部分,裡面提到了很多如何化解人際衝突、如何促進團隊合作的技巧。這些內容對我這個經常需要跟不同意見的人打交道的人來說,簡直是寶貴的經驗。我試著運用書裡的一些溝通技巧,比如在表達不同意見時,先肯定對方的觀點,再提出自己的看法,結果發現同事之間的摩擦真的減少了很多,專案的推進也變得更加順暢。

评分

我一直覺得,管理學這東西,聽起來就像是大學裡的必修課,很學術、很枯燥,跟我每天的實際工作好像沾不上邊。我平常就是把自己的事情做好,至於什麼「激勵員工」、「團隊建設」,總覺得是主管們的事。但是,最近我被安排要負責一個小型專案,需要協調幾個不同部門的同事一起合作,我才發現,原來這比我想像的要複雜多了。這時候,我偶然看到了這本《圖解管理學(4版)》,它的「圖解」標誌,立刻引起了我的興趣。我心想:「也許這本書會比較好懂吧?」果不其然,打開之後,我真的驚豔了!書裡的插圖和圖表,真的太棒了!它把很多原本聽起來很抽象的管理學概念,比如「組織結構」、「權力與影響力」,都用非常生動、形象的方式呈現出來。我光是看圖,就能大概理解它的意思,比看一堆文字要輕鬆多了。更重要的是,這本書的內容真的非常實用!它沒有講什麼高深的理論,而是教你怎麼在日常工作中,把這些管理學的知識運用起來。我特別喜歡它在講「溝通技巧」的部分,裡面提供了很多非常具體的建議,比如怎麼樣才能讓對方聽懂你的意思,怎麼樣才能在溝通中保持積極的態度。我試著在跟同事討論問題時,運用書裡教的一些技巧,像是先認同對方的觀點,再提出自己的建議,結果發現溝通的效率真的提高了很多,而且大家之間的氣氛也更加融洽。

评分

說實話,我對「管理學」一直抱持著一種「聽過但不太懂」的態度,總覺得那是屬於老闆、主管們該操心的事情。我每天就是做好自己的份內工作,哪有空去研究什麼「激勵理論」或「領導風格」?但自從我開始有機會接觸一些部門協調或小專案負責的工作後,我就發現,原來很多時候,不是我能力不行,而是我根本不知道怎麼「管理」自己,更別提管理別人或專案了。這本《圖解管理學(4版)》真的是及時雨!它沒有用那種高高在上的語氣,也沒有把你當成MBA的學生,而是用一種非常貼近我們日常工作場景的方式,來解釋那些看似高深的理論。像是它在講「溝通」這一塊,就分析了各種溝通障礙,還提供了很多實用的改善方法,我看到裡面講到「同理心」的時候,還附上了一個小小的案例,說一個主管怎麼透過傾聽和理解,化解了同事之間的誤會,這讓我非常有共鳴。畢竟,在職場上,有時候一點點小誤會,就能讓事情變得複雜很多。而且,它也講到「時間管理」,那部分真的太實用了!我一直都是一個很忙碌的人,常常覺得一天24小時不夠用,但書裡提供的方法,像是「番茄工作法」、「艾森豪矩陣」,讓我學會了怎麼分辨事情的輕重緩急,怎麼更有效地安排自己的工作,而不是整天像無頭蒼蠅一樣亂轉。我試著用了書裡的一些小技巧,發現效率真的有提升,而且壓力也減輕了不少。真的,這本書不只是給管理者的,我覺得任何在職場上想要更有效率、更順利工作的人,都應該來看看。

评分

哇,拿到這本《圖解管理學(4版)》的時候,真的眼睛一亮!我一直覺得管理學這玩意兒,聽起來就好像是很遙遠、很學術的東西,平常上班忙得要死,根本沒時間去啃那些厚厚的教科書。以前試著讀過幾本,結果不是被密密麻麻的文字嚇到,就是被那些聽不懂的專業術語搞得頭昏腦脹,最後只能不了了之。但這本書不一樣!它用「圖解」的方式,真的把很多原本聽起來很枯燥的概念,變得生動活潑。你知道嗎?我光是看封面,就覺得這本書很有親和力,不是那種冰冰冷冷的學術書籍。打開來之後,果然不出我所料,每個章節都搭配了大大小小的插圖、表格、流程圖,這些圖不是隨便畫畫的,都是為了把知識點拆解、歸納得更清楚。比如說,它在講組織結構的時候,用了好多不同類型的組織圖,從簡單的金字塔到更複雜的矩陣式,都畫得非常清楚,而且旁邊還會簡單的文字說明,一下子就能抓住重點。這對我這種視覺型學習者來說,簡直是福音!不用再費盡心思去想像那些抽象的概念,直接看到圖,就好像有個導遊帶著你在管理的風景區旅遊一樣,一下子就懂了。而且,它的內容編排也很用心,不是把所有東西一股腦兒丟給你,而是循序漸進,從最基本的概念開始,慢慢深入。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在講到「策略管理」那部分,裡面有好多不同的策略模型,什麼SWOT、五力分析,以前光聽名字就覺得很複雜,但書裡用圖解的方式,把這些模型的步驟、應用場景都講得很清楚,還舉了很多實際的例子,讓我這個小小的基層員工,也能理解大公司在想什麼,這真的很有趣。

评分

我一直以來都不是那種熱衷於讀書的人,尤其是管理學這種聽起來就比較學術、比較枯燥的領域。平常上班忙得要死,下班只想放鬆,根本沒心思去啃那些厚厚的教科書。但最近我被指派了一個要帶領一個小團隊的任務,我才意識到,原來管理真的不是那麼簡單。這時候,我偶然看到了這本《圖解管理學(4版)》,它的書名就吸引了我,我心想:「圖解?是不是比較容易懂?」結果,我真的太驚喜了!這本書的圖解,真的太厲害了!它把很多原本聽起來很抽象、很學術的管理學概念,用非常直觀、形象的方式呈現出來。比如說,它在講「組織行為」的時候,就用了很多生動的插畫來解釋團隊動力、員工士氣這些概念,我一看圖,就大概知道是什麼意思了,不用在那裡死記硬背。而且,這本書的內容編排也非常用心。它從最基礎的概念開始,一步一步深入,讓你很容易就能跟上。我特別喜歡它在講「激勵理論」的部分,裡面介紹了好幾種不同的激勵方法,還用圖表來比較它們的優缺點,讓我這個對激勵毫無概念的人,也能學到一些實用的技巧。我試著在團隊會議中運用書裡提到的一些鼓勵方式,比如多肯定成員的付出,少批評,結果發現團隊的士氣真的有提升,大家的工作積極性也高了很多。這讓我真的感覺到,管理學不只是理論,更是能實際運用在工作中的工具。

评分

說真的,我以前對「管理學」這個詞,總有一種距離感。總覺得那是大公司的CEO、高階主管才需要懂的學問,跟我這種小職員好像沒什麼關係。平常工作就夠忙了,哪有時間去研究那些理論?但自從我開始在公司裡有一些負責協調、統籌的工作之後,我才發現,原來很多時候,並不是我能力不行,而是我缺乏一些基本的管理思維。這本《圖解管理學(4版)》的出現,真的讓我對管理學有了全新的認識。它最吸引我的地方,就是它「圖解」的呈現方式。以前讀管理學的書,最怕的就是長篇大論、密密麻麻的文字,常常讀沒幾頁就昏昏欲睡。但這本書完全不一樣!它用大量的插圖、圖表、流程圖,把那些複雜的概念,變得生動有趣、一目了然。比如說,它在講「專案管理」的時候,就畫了一個很清楚的甘特圖,展示了專案的各個階段、任務的時程安排,還有任務之間的依賴關係。我光是看圖,就能大概了解一個專案是怎麼運作的。而且,書裡面的內容也都非常貼近我們的實際工作。它沒有講那些遙不可及的理論,而是教你怎麼在日常工作中,運用這些管理學的知識。我特別喜歡它在講「溝通與協調」的部分,裡面提供了一些非常實用的技巧,像是怎麼進行有效的非暴力溝通,怎麼化解人際衝突等等。這些內容對我這種每天都需要跟不同部門、不同同事打交道的人來說,簡直是寶貴的經驗。我試著用書裡的一些方法,比如在溝通前先思考對方的立場,然後用更平和的語氣表達自己的想法,真的發現同事之間的關係和諧了很多,工作效率也大大提升。

评分

我一直認為自己是個「實戰派」,不喜歡讀那些理論書,總覺得講得頭頭是道,但到了實際操作的時候,卻完全派不上用場。所以,當我拿到這本《圖解管理學(4版)》的時候,我心裡其實是抱著懷疑的。我心想:「圖解?能把管理學這種東西講得多實用?」但翻開之後,我真的被打動了!這本書的圖解,不是那種隨便畫幾張圖應付了事,而是非常有系統、有邏輯的。它把很多複雜的管理概念,像是「組織變革」、「知識管理」、「決策制定」等等,都用非常清晰的圖示呈現出來。比如說,它在講「決策樹」的時候,就把每一個決策點、可能的結果,都畫成一棵清晰的樹狀圖,讓我一眼就能看出整個決策過程。而且,書裡很多觀念都非常務實。它沒有講什麼高深的學問,而是教你怎麼在日常工作中,把這些管理學的知識運用起來。我印象特別深刻的是在講「績效管理」的部分,裡面提到了很多關於設定目標、提供回饋的技巧,還有怎麼進行績效評估。這些內容對我這個剛開始帶領小團隊的人來說,簡直是救命的及時雨!我過去在評估團隊成員時,常常覺得很主觀,不知道怎麼給出客觀又有效的評價,看了這本書之後,我學會了怎麼設定SMART原則的目標,也學會了怎麼給出具體、建設性的回饋,讓團隊成員知道自己哪裡做得好,哪裡還需要改進。這不僅讓我更有效地管理團隊,也讓團隊成員的成長有了方向。

评分

我一直以為,管理學是一門非常理論化的學問,只適合在大學課堂上學習,跟我們每天的實際工作,可能距離有點遙遠。平常上班就已經夠忙了,哪有時間去鑽研那些「大道理」?但是,隨著我在職場上擔任的角色越來越重要,我開始接觸到一些需要協調、組織、甚至領導團隊的工作,我才發現,原來很多時候,事情之所以不順利,並不是因為我不夠努力,而是我缺乏一些關鍵的管理知識和方法。這本《圖解管理學(4版)》的出現,簡直是為我量身打造的!它最吸引我的地方,就是「圖解」這種呈現方式。以往看管理學的書,最怕的就是冗長的文字和密密麻麻的理論,常常讀了半天,還是抓不到重點。但是,這本書用大量的插圖、圖表、流程圖,把複雜的管理概念,變得非常清晰、易懂。比如說,它在講「策略規劃」的時候,就用了一個非常直觀的矩陣圖,把不同的策略選項和它們的適用情境都標示出來,讓我一眼就能看出哪些策略適合在什麼情況下使用。而且,書裡面的內容都非常貼近我們的實際工作。它沒有講那些遙不可及的理論,而是提供了很多具體的、可操作的方法。我特別喜歡它在講「時間管理」的部分,裡面提到了很多實用的技巧,像是如何設定目標、如何安排優先順序、如何避免時間浪費等等。我試著運用書裡的一些方法,比如每天早上先列出最重要的三件事,然後集中精力去完成,發現一天的效率真的有很大的提升,而且整個人也變得更加有條理。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