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控制规范手册(增订二版)

内部控制规范手册(增订二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内部控制
  • 规范
  • 手册
  • 增订版
  • 财务管理
  • 会计
  • 风险管理
  • 合规
  • 企业管理
  • 制度建设
  • 审计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加强内部控制,是企业当前的工作重点之一。企业内部的失误,不只会造成损失,甚至可能会导致企业的倒闭。

  本书是针对企业的内部控制工作,而专门撰写的实务工具书,原来是企管培训班<企业如何架设内部控制系统>的多年授课讲义,经过多年授课修正、补充内容,适合各部门主管、内控部门、高阶幕僚、总经理、经营者阅读,提供企业建立内部控制制度的思路和具体有效方法。

  近年来,一系列企业造假丑闻和内部控制失控的重大恶性事件,引发全球的内部控制风暴。

  巴林银行案例:1995年2月26日声名显赫、信誉良好、历史悠久、拥有59亿英镑总资产,创建于1763年的世界首家「商业银行」英国巴林银行宣告破产,起因是一名26岁的期货交易员尼克.李森利用被人忽视的「错误帐号」「88888」制造假账手法,最终导致巴林银行损失高达86000万英镑(2月中旬,巴林银行全部的股份资金只有47000了英镑),一个人的失误,使百年银行「巴林银行」一夕之间倒闭,就是这位尼克•李森,在监狱里还写了一本书,书名为《我如何弄垮巴林银行》,还有点洋洋得意、幸灾乐祖的味道。

  安然公司案例:2001年12月2日,一个居世界500强第七,2000年营业规模超千亿美元的能源巨人——美国安然能源公司,几乎在一夜之间轰然倒塌。

  安达信会计事务所案例:创立于1913年,总部设在芝加哥的全球五大会计事务所之一,赫赫有名的安达信(Andersen),它代理着美国2300家上市公司的审计业务,在全球84个国家设有390个分公司,拥有4700名合伙人,2000家合作伙伴,专业人员达8.5万人,2001年财政年度收入为93.4亿美元,像这样一个表面上看似坚不可摧的庞然大物,由于内部控制不严,犯了「低级错误」而公司全军覆没。

  新闻媒体报导常有人贪污几百万、几千万甚至几亿元的消息时,常在想,这个单位有内部控制吗?有会计吗?有制度吗?怎么可以肆无忌惮地随心所欲?白花花的金钱是怎么流出来的?这一切都发人深思!

  扁鹊是中国古代着名的神医之一,他出身于医学世家。因为治癒了众多的危重病人而声名远扬,家喻户晓。

  魏文王问扁鹊:「你们家兄弟三人,都精于医术,你的名声远远大于你的两位哥哥,那么你的医术一定是你们兄弟中最好的了。」

  扁鹊摇摇头:「不,我们兄弟三人的医术,大哥最好,三哥次之,我最差。」

  魏文王感到很诧异:「既然如此,为什么你却被众人所知,而你的两位哥哥却不能呢?」

  扁鹊答说:「我们兄弟三人,治病选择的时机不同。我大哥是治病于病情发作之前。由于一般人不知道他事先能剷除病因,所以他的名气无法传出去,只有我们家的人才知道;我二哥是治病于病情初起之时。一般人以为他只能治轻微的小病,所以他的名气只及于本乡里。而我扁鹊是治病于病情严重之时。一般人都能看到我在经脉上穿针管来放血等大手术,所以以为我的医术高明,名气因此响遍全国。」

  文王点头称是:「你说得没错,管理国家也应如此啊!」

  最好的内部控制不是能够「力挽狂澜」,而是能够「防患于未然」,将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事后控制不如事中控制,事中控制不如事前控制。

  企业的经营者含辛茹苦地办起了企业,积累着资本,从内心发出一种渴望:自己的企业能持续发展、基业常青,力争实现「百年老店」的梦想。但他们所处的市场环境却是充满竞争的,路途坎坷,到处是风险,数年间被扼杀的企业不计其数,昙花一现的也数不胜数。

  究其原因,就是企业主和管理者虽然明白内部控制的重要性,但还远远没有掌握其真谛。企业想要打下百年基业,就要探索如何制定出适合自身管理要求的内控制度,并保证其实施的有效性。

  由于企业融入市场的深度和广度大大增加,面临的市场竞争将会更加激烈,为了适应复杂的竞争环境,企业必须加强内部控制的工作建设。

  本书基本涵盖了企业内部控制的工作内容,以企业主要的内部控制事项为章节,每章都以内容、流程、管理办法开始,涵盖了资金、採购、存货、销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长期股权投资、筹资、担保、合约等企业内部控制工作事项的内容。

  本书通过这些内控设计,不但构建了企业内控精细化管理的框架,形成了企业内控管理的体系。强化企业的内部控制,严格执行各项控制措施,确保内部控制体系的有效运行,对贵公司掌握企业内部控制有所帮助。

  本书上市后,承蒙各企业、读者喜爱而踊跃购买,本书是2018年12月增订二版,作者重新审视,更增补一部份企业内部控制内容,使全书更具有实务操作价值。

著者信息

作者简介

陈明煌


  宪业企管顾问公司资深顾问师

图书目录

图书序言

图书试读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说实话,我拿到手的时候,心里是忐忑的。毕竟“内部控制规范手册”这个名字听起来就够硬核,而且还是“增订二版”,这意味着内容可能更厚实,更专业,也可能更晦涩。我是一个刚入行不久的财务人员,虽然对内控有基本的概念,但总觉得抓不住重点,实践起来总是有些滞后。翻开书的第一感受是,它的排版相当清晰,章节划分也很合理,这让我这个初学者不至于望而却步。我尤其关注了其中关于风险评估的部分,虽然书中用了不少专业术语,但通过案例的引入,我逐渐理解了风险识别、分析和评价的逻辑。比如,在描述一个销售流程的风险时,作者不仅仅是列举可能出现的错报,而是从人员、流程、系统等多个维度进行分析,这让我觉得很受启发。我还尝试着将书中的一些建议应用到我目前的工作中,例如在收入确认的内部控制上,我学习了如何设计更有效的控制程序来防范潜在的舞弊行为。虽然还有很多内容需要我慢慢消化,但这本书已经为我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让我看到了内部控制的系统性和重要性,也让我对自己的工作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评分

老实说,我一开始抱着试试看的心态购入的这本《内部控制规范手册(增订二版)》。我是一名企业的中层管理者,日常工作涉及运营的方方面面,对内部控制的理解更多是停留在“把事情做对”的层面,但对于如何建立一个系统化的、能够防范风险的内控体系,一直感到有些模糊。这本书给我的最大冲击在于,它将内控的理念与实际操作紧密结合,而且并非是照本宣科。在关于采购流程的章节,我看到了如何从源头控制风险,例如供应商的选择、合同的签订、付款的审批等,每个环节都环环相扣,都有详细的控制点。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书中并没有回避那些“灰色地带”或者说容易出问题的环节,而是直接点出,并给出具体的解决方案。我曾经因为某个采购合同的疏忽而导致公司利益受损,阅读到这部分内容时,我几乎是“感同身受”,然后立刻开始反思我们现有的流程。这本书就像一位经验丰富的导师,不仅指出了问题,更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改进方案。它让我意识到,内部控制不应该仅仅是一堆写在纸上的规章制度,更应该是一种融入日常管理、贯穿企业运作的思维模式。

评分

这本《内部控制规范手册(增订二版)》,对于我这样的企业法务人员来说,简直是雪中送炭。在当前日益严格的合规性要求下,如何确保企业运营的合法合规,是我的核心职责。而内部控制,正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抓手。这本书在风险防范方面,提供了非常详尽的指导。我特别关注了其中关于合同管理、知识产权保护、反商业贿赂等方面的章节。书中不仅仅是列出了法律法规的要求,更重要的是,它结合企业实际情况,设计了一套套可操作的内控流程和制度。例如,在合同审批流程中,书中详细说明了需要哪些部门的参与、需要审核哪些关键条款、如何进行风险评估等,这对于我们法务部门来说,是一份非常实用的操作指南。我曾经因为合同的某个细节处理不当,而给公司带来不小的法律风险,阅读了这本书之后,我深刻认识到,将法律合规要求融入到具体的内控流程中,是多么重要。这本书的专业性和实践性,为我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让我能够更好地履行我的职责,为公司的合规经营保驾护航。

评分

作为一个在审计行业摸爬滚打多年的老兵,我对内控的专业书籍接触得不算少,但《内部控制规范手册(增订二版)》依然给了我不少惊喜。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对最新内控理念和实践的及时更新和深入解读。很多时候,我们在审计实践中会遇到一些新的风险点,或者发现传统的控制措施已经不再适用,这时就需要参考最新的专业指导。我注意到,在关于信息系统内部控制的部分,这本书的内容非常前沿,涵盖了数据安全、网络安全、系统变更控制等当下最为关注的领域。它不仅仅是列举了风险,更重要的是提供了具体的控制活动和检查方法,这对于我们审计人员来说,无疑是一份宝贵的工具书。我尤其欣赏书中在进行案例分析时,能够将理论与实践的矛盾点进行剖析,并给出多种可能的解决方案,这极大地拓展了我的审计思路。这本书的严谨性和专业性,让我对其高度信赖,也为我在审计工作中提供了坚实的理论支撑和实操指导。

评分

坦白说,我不是一个会计专业出身的人,在接触公司的管理层之前,我对“内部控制”的概念是模糊不清的,只觉得是财务部门的事情,与我这个负责市场营销的部门负责人没什么关系。然而,当公司开始强调内控管理,并且我翻阅了这本《内部控制规范手册(增订二版)》之后,我的看法彻底改变了。这本书以一种非常易懂的方式,讲解了内部控制如何在各个业务环节发挥作用。比如,在关于市场营销活动的内部控制章节,我看到了如何规范营销预算的使用、如何审批营销活动的合规性、如何管理第三方营销机构等,这些都直接关系到公司的品牌形象和财务安全。书中通过大量的实例,让我明白,即便是看似与财务无关的部门,也存在着潜在的风险,而有效的内控能够帮助我们规避这些风险,保护公司的利益。这本书改变了我过去那种“只要把业务做起来就行”的思维模式,让我开始从更宏观、更系统的角度去思考部门的工作,也让我更加积极地配合公司推进内控体系的建设。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