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心理学导师给疲惫者的心灵处方
谬误典范断‧舍‧离,人生从此更美好
透过先哲经验谈,解说人们常陷入的价值观误区
找回真正的自我
★谘商心理师、作家 黄之盈 专业推荐
「痛苦是通往解脱与救赎之路。」──阿德勒Alfred Adler
你真的是想像中的你吗?
曾经深信不疑「自己应该这样」的你,为什么还会感到痛苦?
或许是因为你内心遵从的价值观(典范)不适合你,
透过痛苦觉察困境,并转换思考方式,才是通往幸福的道路。
【给对人生感到痛苦的你】
作者加藤谛三,用许多先哲的话与情境案例,
或苦口婆心、或当头棒喝,解析引导读者进行「人生的典范转移」,
让我们看穿人生的困境,重拾力量。
【什么是「人生的典范转移」?】
「典范」是「你所遵循的价值观,即面对问题和世界的方法」,换句话说,「典范」是你所信任的方法,并依此观看世界与生活。
假设从小到大,内心遵从的价值观是导致痛苦的来源,这时就要进行「人生的典范转移」,察觉令自己痛苦的是什么,并转换观点。
【典范转移的举例】
「为什么我总是在面对父母的时候感到痛苦?」 →因为自己无法在心理上离开父母独立,害怕反抗父母所产生的自我形象
「已经在工作上取得成就,为什么还是觉得不够?」 →名声地位只是代替品,必须正视自己内心真正所需,否则永远不会满足
「追不到喜欢的人,只好说对方不是我的菜。」 →害怕自我价值崩坏,只好用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的方法自我安慰,勇于承认,「我就是被甩了」,才能够进步
「想被喜爱、害怕被讨厌,无法摆脱他人的评价做自己。」 →试着从「被评价」的一方,成为「评价人」的一方,你会发现原来「那个人老是贬低我,是因为他对自己没自信」、「我为什么要害怕这种酸民的批评?」
从微小的察觉,促使人生进行大变化 。你是否战战兢兢地想着「要怎样才可以不受伤」?
。你可以想着「别人的评价无关紧要」吗?
。你是否有注意到「自己很没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