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坦诚、亲切、微笑,是我的人生目标。
今后,我也将秉持『让大家能被众人所爱、也能关爱众人』的信念,
全力以赴地工作与生活。
对我来说,这就是『正直』。」-松浦弥太郎
49岁崭新的开始,28则回顾过往、展望未来的人生感悟。 本书是作者松浦弥太郎在年满49岁之际,回顾过往,写下人生旅途上曾遭遇成功与失败的经验,并重新省思自己的生存方式。
就一般常理判断,行至中年,以维持现状度过接下来的人生应该是最稳妥的选择。然而,他毅然辞去在《生活手帖》担任九年的总编辑职位,将重责大任交付给新人。他说:「尽管自知必冒风险,我仍将自己重新归零,选择纵身跃入全新的领域。」
他也告诉我们,想展开新的挑战时,需要禀持的心态,包括:
人可以到任何地方,只要你愿意向前。
成功的相反不是失败,而是什么都不做。
「世上没有一件事是与自己无关。」如果你能时时抱持这种态度,就会有强烈的学习欲望,并对世界充满好奇心。
每个人一定都有属于自己的「最佳击球点」,在刚进入社会时,就是试着将所有飞来的球都一一击出的时期。最好不断挥棒,让手上的水泡都被磨破,即使一再被三振也不要介意。
作者期望读者看过这本书后,也能找到自己心中的「正直」,在往后不断迎接新的挑战之际,秉持这些正直诚实的信念度过人生。
关于「信念」的正直 成功的相反不是失败,而是什么都不做。如果想找到自己想做的事,就是积极开始「找寻自己能做的事」。什么都试着做做看,就算结果不好,只要能从中学到很多,那就是毋庸置疑的成功,也一定会带来下一个可能。
关于「人生」的正直 我们所学的,都是要做「正确」的事,像是「和每个人都成为好朋友、要打扮得亮丽或帅气、考一百分」……等。但事实上,人拥有好坏并存的两面,也同时拥有最糟和最棒的生存方式。学习认同、接受并面对自己身上最好和最坏的一面,这正是我追寻的「真实」。
关于「工作」的正直 过了40岁就要懂得选择工作。自己不必都站上打击者的位置,有时也必须把挥棒的机会让给其他人。今后的我不以大显身手为目标,只专注钻研自己办得到的事。有时,协助别人大显身手也是一种工作。
关于「人际关系」的正直 我所见过能吵一场好架的人,都是吵架时懂得自己宣佈「No side」的人。不会做出致命的一击,不把对方逼入绝境,一定让对方有活路可走。能好好吵架的朋友,才是真友情。
感动推荐 资深编辑人 黄威融、《大志杂志》、《The Affairs 週刊编集》总编辑 李取中、《小日子》杂志发行人 刘冠吟、独角兽计画发起人 李惠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