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异世界的残酷与悲伤,却是现代人心灵的恩宠
为什么不论东西方的民间故事,总有这么多残忍暴力的情节?这些恐怖、残酷有什么作用?适合给孩子读吗?需要改编吗?
河合隼雄在出版《日本人的传说与心灵》后,将未竟的议题整理为本书,探讨日本民间故事常见的凶杀、人鬼混血、异类通婚、梦、变身、死而重生、访龙宫等主题。他试图在民间故事与格林童话的对照间,找出日本人心理的深层面貌。
他相信,唯有了解自己民族的深度心理,才能解开在现代化中适应不良的心理问题。
若将民间故事视为人们内心深处的真实,便能明白故事中为何充斥残忍,因为人心中的残忍就是家常便饭。当孩子听到残忍的情节,他们会明白这是发生在内心世界的事,并将其内化,于是孩子就不需要在现实中做出残忍的举动。
书末收录河合隼雄对村上春树《海边的卡夫卡》的评论专文,以「边界体验」探讨小说的象征意义。《海边的卡夫卡》可以视为十五岁少年的成年礼,他进入异界,再从异界回归;这份成长与转变,实是全体日本人或每个现代人都该拥有的体验。
关于民间故事,河合隼雄的名言是:
●研究神话、民间故事和做心理治疗,几乎是同一件事
●现实中我们已习惯残忍,但当残忍化为故事情节,却让人不寒而慄
●对残忍没有免疫力的孩子,终将沦为残忍的牺牲品
●人鬼通婚的混血孩子回到日本后难以立足,显露日本人的排外个性
●新婚不久就想分手的人常说「没想到老公原来是这样的人」,这跟故事中发现夫婿是蛇的情节简直没两样
●淡化后的民间故事既不残忍也不恐怖,但孩子的灵魂读后却无聊到快窒息
●只有将说故事者的全部人格融入故事里,才能让人直接感受到故事的内在生命力
本书特色 ★河合隼雄代表作《日本人的传说与心灵》续篇
★以荣格心理学观点,解读民间故事的阴暗面
★收录对村上春树小说《海边的卡夫卡》评论专文
名家推荐 吕旭亚(苏黎世国际分析心理学院毕业、IAAP 荣格分析师)
洪素珍(国立台北教育大学心理与谘商学系副教授、IAAP 荣格分析师)
赖明珠(村上春树作品中文版译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