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市长柯文哲 新北市长侯友宜 国内外专家学者
齐声诚挚推荐
灾害的发生由天而定,
灾害所带来的损失主要则是人祸所致! 长久以来,天然灾难层出不穷,人类不断尝试克服来自大自然的威胁,并订立各项灾害基准、保存历年纪录、宣导防灾观念,以阻挡下一次遗憾的发生。然而,从历史上发生的灾害纪录来看,为了文明发展筑起的高墙与堤防,反而使我们在风险评估错误时,产生更大的危害!
尽管科技在近二十年快速发展,全球气候变迁所带来的难题,依然持续困扰着我们:
◆美国卡崔娜飓风的悲剧,居然未发现地层下陷严重情形与运河石壁溃堤所致。
◆为美观而设计的开放式楼层,稀少的梁柱是地震时高楼坍塌的原因之一。
◆日本福岛核电厂在建设之初并未发现「潜没带」,而潜没带地震更是难以预料的变数。
甚至,回归到台湾本身面临的困境,我们也有无数的天灾课题需要更好的解决方法──
◆在都市更新迟缓、建筑物普遍老旧的情况下,碰上下一次大地震,我们该如何有效因应?
◆气候变迁异常,即使没有台风侵袭,夏季连续多天暴雨仍会造成水患;除了兴建堤防和修筑抽水站,我们还有其他方法吗?
◆各地铁工厂或铁皮屋半夜窜出的恶火,至今仍无法有效遏止,究竟是哪一部分出了问题?
面对这种种考验,风险管理大师罗伯.谬尔伍德以历史故事结合科学观点,带领我们探索数百年来人类与大自然搏斗的种种轨迹,并清楚告诉我们:新科技的预测能力意味着我们可以预见未来,只要翻转防灾观念与措施,总有一天当天灾来袭时,将不再有憾事发生。
好评推荐 本书作者蒐集了全球各重大灾害案例,总结各国经验,从自然、人文、社会与历史角度分析,并提出前瞻性的思考方向,非常值得我们参考与借鑑。面对灾害风险,从强化风险治理、盘点政府企业与社区防灾资源、建立灾害应变SOP,到完善的都市防灾规划,逐步来提升都市的耐灾韧性,需要全民建立共识,我们要让自己更有能力承受挑战,一起努力!──台北市长 柯文哲
本书就各项台湾人熟知的灾难,提出世界各国多年来因应的方法,给予我们相当大的启示,非常值得一读。例如治水问题, 荷兰花了将近四百年终于克服洪灾,除了从民间到政府全心投入,更制定了完善的国土及产业规划,努力达到「永续家园」的目标;而目前台湾的治水措施依然仰赖工程手段,可说是治标不治本,毕竟谁也不知道下一次台风或豪雨来袭时,我们修筑的堤防会不会失守,反而引发更大的危难。──国立台湾大学土木工程学系教授 李鸿源
本书汇整完整之历史资料,从科学及工程之角度,带领读者走一趟丰硕的天然灾害知识之旅。──国立台湾大学土木工程学系教授 张国镇
二○一八年日本选的年度汉字为「灾」,台湾也是天然灾害风险极高的国家;了解灾害的起因与防灾应变之策略是一样重要,由专家解说,带领人类因应天然灾害。──第十一届教育部国家讲座教授、气候天气灾害研究中心主任 郭鸿基
天然灾害一定会发生,但灾难则可预防适度避免之。如何与大自然灾害共处,是我们台湾居民必修的功课。从个人的自助与互助开始来做,此为最直接有效的手段。本书叙明灾害回避的思考,确实提供我们趋吉避凶的方向,非常值得阅读。──国家地震工程研究中心主任、国立台湾大学土木工程学系教授 黄世建
太精彩了,这本书!横贯世界各地不同地理区、纵贯数个世纪的时间轴,作者深刻剖析灾难,探讨人类社会与自然变动的互动关系,让人直想一口气读完!──国立台北大学都市计划研究所副教授 廖桂贤
本书原作者为全球知名之天然灾害风险管理专家,作者利用许多实例说明,人类因群居的天性与需要,在许多不同的时空,一而再、再而三遭受天然环境急剧变化,例如地震、火山爆发、洪水等造成之巨大灾害。人类往往会在原地重建,虽然科技的进展使得人类预测与抵抗天然灾害的能力增强,但在经济与政治的发展下,全球各地人口集中现象有增无减。人类无法避免天然环境的急剧变化,但显然并未从历史教训中迅速学会如何与大自然共处,并有效将可能的灾害减至最低。本书译者长期协助灾害防治工作者,对原文作了最佳的诠释,值得一般民众、灾害防治工作者与政府官员参考并省思。──第六十二届教育部学术奖得主、国立台湾大学土木工程学系教授 蔡克铨
罗伯.谬尔伍德以他优美精巧的文笔提醒我们,「天然灾害」是个矛盾的说法──飓风、龙卷风、地震和火山确实都是大自然的一部分,但是在危险的地方建造脆弱建筑物的我们,才是灾害的始作俑者。从每一篇饶富趣味的灾难故事及种种失败的政策措施中,我们知晓了许多历史上曾犯下的错误,并能以此为鑑,明白如何避免重蹈覆辙。──麻省理工学院大气学教授 凯瑞・艾曼纽(Kerry A. Emanuel)
强力推荐决策者、专家、规划师、商业人士,更重要的是一般普罗大众来阅读本书……这是一本不可错过的必读好书。──前任联合国灾害风险防治办公室常任祕书长特别代表 玛格丽特・瓦尔斯特伦(Margareta Wahlström)
一本非常重要的书。在本书中,罗伯.谬尔伍德以极具说服力的论述证明了他的主张,那就是:我们所认为的「天然灾害」,其实经常是人类自己造成的结果。而令人吃惊的是,这是个好消息──如果天灾事实上是由人为因素所引起,那么只要改变我们的所作所为,就能防止灾害的发生。──牛津大学勋爵教授 罗伯特・梅(Robert May)
我们所面对的天灾愈来愈多,想要了解天灾的真面目,并学习让灾害缓和下来的人,一定要读这本书。──宾州大学地球科学中心主任 麦可・曼恩
(Michael E. Mann)
一场由专家解说、引人入胜的知识之旅,带你走入天灾的历史,告诉你人类面对天灾时的因应之道。──Weather Underground共同创办人兼气象部主任 杰夫・麦斯特斯(Jeff Mast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