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教学法:含中国音乐课程标准

音乐教学法:含中国音乐课程标准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音乐教学法
  • 音乐教育
  • 课程标准
  • 中国音乐
  • 教学设计
  • 课堂教学
  • 音乐课程
  • 教育教学
  • 音乐专业
  • 中小学音乐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本书共分为13章,针对中小学教师的实际教学和教学改革,从音乐教学法的性质和研究对象及重要意义切入,对音乐教育简史、音乐学习心理、音乐教学原则、音乐教学的主要领域及教学法、音乐学习成绩评定进行了详实的解析,并具体介绍了音乐教学的组织工作、课外音乐活动、音乐教学设备等内容,揭示了教学法的学科性质和研究的范畴,并介绍国外着名音乐教育体系如瑞士、匈牙利、德国、日本⋯⋯等等,指出了当代教学法发展的现状与趋势。

著者信息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第一节音乐教学法发展简况1
第二节音乐教学法的性质和研究范围2
第三节音乐教学法课程的任务3
第四节音乐教学法的学习和研究方法3
第五节新课程改革与中国音乐课程标准6

第二章音乐教育对培养全面发展创新人才的重要意义 15
第一节知识经济时代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意义 15
第二节如何在音乐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16
第三节音乐的社会、审美、认识、教育和娱乐功能18

第三章音乐教育简史 33
第一节中国音乐教育史略 33
第二节西方音乐教育史略 41

第四章音乐学习心理 47
第一节青少年生理、心理发育特点47
第二节青少年音乐心理的主要特征 51
第三节影响音乐学习的基本因素 59

第五章音乐教学原则 67
第一节音乐教学原则的意义 67
第二节音乐教学原则的内容 68

第六章音乐教学的主要领域及教学法 73
第一节音乐感受与欣赏教学法 73
第二节音乐表现教学法 81
第三节音乐创造教学法 99
第四节音乐与相关文化教学法 111

第七章 音乐教学的组织工作 125
第一节音乐教学过程的基本特点125
第二节音乐教学方法的选择与运用128
第三节音乐教学计画的制订135
第四节课堂音乐教学艺术的设计139
第五节课堂音乐教学的组织艺术143

第八章课外音乐活动 150
第一节课外音乐活动的意义和任务150
第二节课外音乐活动的组织与辅导151

第九章音乐学习成绩评定 158
第一节音乐学习成绩考核的范围与内容158
第二节音乐学习成绩考核命题设计159

第十章音乐教师和音乐教学评价 165
第一节合格音乐教师的基本条件165
第二节音乐教学评价171

第十一章音乐教学设备 176
第一节音乐教学常用设备177
第二节音乐教学设备的管理178
第三节现代音乐教学设备178

第十二章音乐教育研究 182
第一节常用的音乐教育研究方法183
第二节音乐教育实验报告、调查报告的写作 185
第三节音乐教育论文写作187

第十三章国外着名音乐教育体系和教学法简介192
第一节(瑞士)达尔克罗兹音乐教育体系192
第二节(匈牙利)柯大宜音乐教育体系197
第三节(德国)奥福音乐教育体系202
第四节(日本)铃木音乐教学法简介210
第五节其他音乐教学法212

附录一:教学案例 215
一、《音的强弱》 215
二、《火车开啦》 217
三、《东北好》 220
四、《击鼓传乐》 222
五、《合唱与合奏的音色》 224
六、《走进曲艺音乐》 225
七、《丰富多彩的进行曲》 230
八、《神奇的音乐要素——〈瑶族舞曲〉》 233
九、《永远的莫札特》 236
十、《爵士乐》 238
十一、《鼓乐铿锵》 242
十二、《欢乐颂》244

图书序言

图书试读

用户评价

评分

(三) 坦白說,這本《音樂教學法:含中國音樂課程標準》並非我日常閱讀的範疇。身為一位在音樂製作公司工作的創作者,我平時的工作更多是圍繞著樂曲創作、編曲、錄音,以及如何將音樂有效地傳達給聽眾。然而,近期由於一些專案的合作,需要與大陸方面的音樂人進行交流,我才開始接觸到一些關於他們音樂教育體系的資料。這本書恰巧出現,讓我對「中國音樂課程標準」有了初步的認識。我比較想了解的是,這些標準在實際的音樂創作與人才培養方面,究竟扮演著什麼樣的角色?例如,它是否會引導學生接觸到各種不同風格的中國音樂,從而激發他們的創作靈感?書中是否有探討到,這些標準如何在培養學生的基礎音樂能力(如樂理、視唱聽寫)的同時,也能鼓勵他們發展出獨特的音樂風格?我尤其關注的是,在技法層面,這些標準對於像是配器、和聲、曲式結構等方面的規範,是否能為年輕的創作者提供有用的指引,同時又不至於限制他們的想像力?

评分

(五) 近期因為想為自家小朋友尋找合適的音樂啟蒙課程,我開始留意坊間的音樂教學書籍。這本《音樂教學法:含中國音樂課程標準》吸引我的地方,在於它標榜的「中國音樂課程標準」,讓我聯想到許多傳統的童謠、民歌,這些都是我小時候耳熟能詳的旋律。我比較想知道,書中所提到的「中國音樂課程標準」,是否能提供一套系統性的方法,讓小朋友們能從遊戲、律動中,自然而然地接觸到中國音樂的特色。例如,在節奏、旋律、音色等方面,是否有具體可行的教學建議?我希望能看到一些能激發孩子學習興趣的活動設計,而不僅僅是枯燥的樂理練習。此外,我也好奇,書中對於樂器學習的建議,是否也涵蓋了適合兒童學習的中國傳統樂器,例如笛子、古箏,或者像是簡單的打擊樂器,是否也能與這些標準結合?我期待這本書能為我提供一些具體的育兒靈感,讓我的孩子能在輕鬆愉快的氛圍中,建立起對音樂的初步認識與喜愛。

评分

(四) 作為一位對音樂史與民族音樂學充滿熱情的業餘研究者,我接觸音樂的途徑非常多元,也對不同文化下的音樂發展感到好奇。這次偶然翻閱到《音樂教學法:含中國音樂課程標準》這本書,讓我眼前一亮。我對「中國音樂課程標準」的部分非常感興趣,尤其想了解在台灣較少接觸到的學術脈絡。例如,書中對於中國音樂的分類、樂器介紹,以及傳統音樂的傳承方式,是如何被系統化地呈現在課程標準中的?我比較想知道,這些標準在實際教學中,是否能幫助學生建立起對中國音樂的結構性認識,而非僅僅是零散的片段。我特別關注的是,書中是否能提供一些關於中國音樂理論的介紹,例如五聲音階、工尺譜,以及它們在教學中的應用。另外,我也好奇,在推動中國音樂的過程中,是否有融入當代的音樂科技與數位媒體的應用,讓傳統音樂更具生命力?我希望能從書中獲得更深入的知識,豐富我對世界音樂的理解。

评分

(二) 這本書的出版,讓我得以從一個更宏觀的角度,重新審視音樂教育的本質。作為一位在大學音樂系任教的老師,我更關注的是音樂教學法背後的教育哲學與理論基礎。書中對於「中國音樂課程標準」的介紹,雖然篇幅不小,但我更感興趣的是,這些標準是如何體現當代音樂教育思潮的?例如,它是否強調了音樂的美感教育、人文素養的培養,抑或是更注重學生的創造力與批判性思考?我特別想知道,這些標準在實際的師資培育過程中,是如何被傳遞與實踐的。台灣的師培體系,一直以來都致力於培養具有國際視野、同時又能深耕本土的音樂師資。因此,我會仔細檢視書中是否觸及了這些面向。例如,書中對於音樂史的敘述,是如何平衡中國音樂的傳統與現代發展,同時又與世界音樂史的脈絡相連結?又或者,在音樂欣賞教學部分,是否提供了引導學生進行深度聆聽與分析的有效策略?我期望能從中獲得一些啟發,將其融入我所開設的相關課程。

评分

(一) 收到這本《音樂教學法:含中國音樂課程標準》時,我實在是既期待又有點忐忑。畢竟,台灣的音樂教育和中國大陸的體系,在許多地方都有其獨特的發展脈絡。我任教於一所國中,每天面對的學生,他們的音樂喜好、學習背景,乃至於課堂互動的模式,都深深受到台灣本土文化和流行音樂的影響。因此,當書中開始探討「中國音樂課程標準」時,我抱持著一份審慎的態度。我比較好奇的是,這些標準在實際操作上,是如何被轉化成適合不同年齡層、不同程度學生的教學活動?例如,在器樂教學部分,如果介紹了傳統的中國樂器,那麼在台灣的教學現場,我們該如何銜接學生們熟悉的中西樂器,讓他們不感到隔閡?又或者,書中提到的合唱教學,是否也涵蓋了台灣多元的合唱風格,像是原住民歌謠、客家民謠,或是更貼近學生的流行歌曲改編?我非常希望書中能提供更多具體的教學案例,而非僅僅是理論上的闡述。畢竟,身為第一線的教師,我們最需要的是能夠立即應用、解決實際教學困境的靈感與方法。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