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无法根治,只能一辈子吃药控制?
跟着日本糖尿病名医这样做,全员断开胰岛素注射,脱离率100%!
来自临床诊间第二型糖尿病患的惊人实证:
「半年后,糖化血色素就从11.2%下降至6.0%!」
「糖尿病史长达25年的患者,半年内就停止施打胰岛素。」
「原本每天施打97单位胰岛素,现已断开注射,还成功减重14公斤!」
本书作者水野医师从事糖尿病临床门诊已十多年,
尽管身为医生,他本身却因肥胖所苦,
中年发福的肚腩,比当时怀孕的妻子还要大。
甚至罹患了比脂肪肝还难缠的「非酒精性脂性肝炎」,
更不幸的是,他还是具有家族病史的糖尿病预备军。
糖尿病是许多疾病的根源,除了严重时必须洗肾(血液透析)之外,
还有可能引起眼底出血、失明、手脚坏死(须截肢)。
这些患者刚开始不过是健康检查出现红字,
被医师告知:「你的血糖值有点偏高喔。」
却在不知不觉当中,任由病况恶化至必须日日施打胰岛素的地步。
水野医师迄今已经遇过太多这样的病例,不禁感叹:
「一般的传统治疗,也许根本无法有效控制糖尿病。」
他的主张是:
血糖值居高不下时,妥善服药、实施注射的确是救命手段,
但设法使身体自然且经常性地维持胰岛素的「基础分泌」,
同时调整饮食习惯,从源头避免病情恶化,才是最重要的。
那么,该怎么做才能少吃点药(包括内服、注射),血糖照样稳妥当?
除了实施医学界最新的「零胰岛素疗法」外,
作者更独创「蛋白脂质饮食法」,从减少摄取高升糖指数食物做起,
不必饿肚子、三餐营养不漏接,任何人都能随时在家操作,
不但有效降低血糖,还能击退脂肪肝、身体变轻盈、精神更饱满!
◎越想维持血糖稳定,越该逐步减少用药及胰岛素注射量: •施打胰岛素后引发的低血糖症状,最要命!
人体自行分泌的胰岛素,可使血糖降低至恆定值。
但自外部注射的胰岛素,会在其反应期间持续降低血糖,
若不注意,便会引发低于标准的「低血糖症状」。
出现强烈空腹感、冒冷汗、脸色青白、心悸等症状,
进而失去意识或引发痉挛,严重时甚至会有生命危险。
•「高胰岛素」,比「高血糖」还要危险:
当你因为服药或注射,导致体内胰岛素过高,
虽然降低了血糖值,却同时置身于更多致命疾病的风险中。
例如糖尿病肾病(严重时需长期洗肾)、
网膜症(眼底出血,严重时甚至失明)等。
•有别于「促进胰岛素分泌」的主流疗法,本书提倡「零胰岛素」治疗
——减少胰岛素分泌量,就能避免各种糖尿病併发症。怎么做?
◎控制血糖值,为何调整饮食的效果比服药更好? •第二型糖尿病的成因,医界普遍认为是「过度摄取糖质」:
由此看来,从饮食方面控制血糖,
除了能避免药物副作用外,从源头防范,更是最佳治本之道。
•醣类虽然是人体必需,吃太多仍会危害健康:
体内糖质过剩,将阻碍脂肪燃烧,进而造成肥胖→肝炎→肝硬化。
除此之外,脑筋变钝、慢性疲劳、结缔组织疾病、
动脉硬化症、失智症……都和吃太多醣有关。
◎少吃点药,照样有效降血糖的饮食提案: •越早开始限醣,糖尿病的改善效果就越显着:
除了白饭、面包、面条这些直接提升血糖值的醣类食物外,
还有哪些营养素会使血糖「间接」上升?
此外,限醣之前,先补铁,效果及续航力会更明显,为什么?
•糖尿病不能吃太多醣,那我该吃什么?
水野医师独创蛋白脂质饮食:醣类10%、蛋白质40%、脂质50%,
颠覆一般「均衡饮食」(醣类60%、蛋白质20%、脂质20%)观念。
最优质的蛋白质来源是什么?答案是鸡蛋,其次则为肉类和鱼。
植物性蛋白(如豆腐)尽管有助瘦身,却容易热量不足,怎么补救?
•各种常见食物和调味料的糖质含量有多少?你知道吗?
一碗白饭和一球乌龙面,谁的含糖量较多?
一大匙味噌的糖质量,竟比一大匙番茄酱还要高?
本书整理了完整图表,一目了然超清楚。
•展开蛋白脂质饮食后,身体会出现哪些变化?
除了血糖明显下降外,你会更不容易疲劳,每天处于最佳状态。
还能改善头痛、有效降血压、瘦身、预防失智、减少罹癌风险。
最新研究更显示,断开胰岛素注射后,女性更容易受孕、顺产。
除此之外,还有更多关于限醣饮食的对症治疗Q&A:
•任何人都可以限制醣类摄取吗?
•限制醣类摄取,会引起倦怠、晕眩吗?
•为什么我明明没摄取糖质,血糖值却未见下降?
•限醣饮食对第一型糖尿病也有效吗?
•我不吃糖,那可以吃人工甜味剂吗?
除了各种可供实际操作的饮食提案之外,
本书还收录医界最新糖尿病诊治情报、成功病例分享,
所有为了血糖值苦恼的人,都可以在这本书里找到解答。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2016年11月的统计资料,
全球糖尿病患者自1980年的1.08亿攀升至4.22亿,
预估到了2040年,全球糖尿病患者将达到6.4亿人。
而在台湾,卫生福利的资料显示:
2005~2015年间,全台糖尿病患人数新增了75万名。
目前台湾约有200多万名糖尿病患者,
相当于每10位成年人中,就有1人患有糖尿病,
患病人数更以每年2万5000名左右的速度持续增加。
此外,2018年台湾十大死因,第五名正是糖尿病。
近年来,过去许多关于营养的常识不断出现颠覆与反转。
例如,长年来被当成坏蛋的「胆固醇」,其来源只有三成与饮食有关。
因此,早在2015年,「胆固醇值」便从相关饮食摄取标准中被剔除。
时至今日,关于醣类(碳水化合物)方面的常识同样掀起波澜。
美国糖尿病学会(American Diabetes. Association, ADA),
已在2013年的指南中指出:「限醣饮食是糖尿病治疗的选项之一。」
全球最具权威的《刺胳针》(The Lancet)医学杂志,
也在2017年发表论文:「摄取碳水化合物,将提高死亡风险。」
台湾卫福部也已于2018年颁布新版《国民饮食指标手册》,
制定每日的糖摄取量,不宜超过总热量的10%。
对此,水野医师指出:
「限醣饮食不是赶流行的短暂风潮,
也不单单只为了瘦身美容,
而是能让每个现代人都能自然恢复健康的方法。」
本书结合了他十多年来的临床门诊经验,
并独创水野式「蛋白脂质饮食法」(就连他自己也是受惠者),
现在就跟着他,一起少吃点药,血糖值照样稳妥当。
本书特色 ★ 日本上市迄今已十刷,实销量突破七万册(持续累积中)!
★ 费时五年实作,诊间病患临床实证,断开胰岛素注射,脱离率100%!
★ 独创「蛋白脂质饮食」,不必饿肚子、营养不漏接,随时都能在家操作。
★ 不光降血糖,还能有效击退脂肪肝、身体变轻盈、精神更饱满!
★ 完整收录医界最新糖尿病诊治情报、各式对症治疗Q&A专业解惑!
此外,本书更独家收录糖尿病最新研究,揭发高血糖的冲击真相:
☆所谓「均衡饮食」,其实毫无根据,反而更容易得糖尿病?
☆人们敬而远之的脂质,正是改善糖尿病的关键?
☆施打胰岛素引发的「低血糖症状」,最要命!
☆「高胰岛素」,为何比「高血糖」还要危险?
☆除了糖质之外,还有哪些营养素会「间接」提升血糖值?
☆为什么贫血的女性大多都是甜食主义者?
☆为何强调「无加糖」的食品,吃了还是会使血糖上升?
各界推荐 糖尿病共照网诊所主持人/曾文智(专文推荐)
酮话-护理师料理厨房/郭锦珊
社区药局药师/白袍药师Drugs
沣食公益饮食文化教育基金会副执行长 林芳燕
日本上市迄今已十刷,实销量突破七万册(持续累积中)!
讨论度爆棚!日本亚马逊读者五颗星推荐!
★★★★★ 彻底了解最新的糖尿病疗法 我本身是长期治疗糖尿病的患者,但不管怎么做,血糖值就是降不下来,真的感到身心俱疲。吃药的确可以让血糖值下降,但这种感觉就像「尽管戴上眼镜就能看得清楚,近视却怎么都治不好」,长久下来我也很苦恼。
限醣之所以有益健康,是因为醣类一餐摄取20g以上的糖质,就会对人体造成负面影响。尽管拥醣派与限醣派的争论一直存在,但近年来拥醣派的声音似乎渐渐少了,这是因为糖质的危害终于浮出台面。
书中提到的最新限醣研究成果,以许多病例为基础,十分浅显易懂。
★★★★★ 截至目前为止,水准最高的一本糖尿病防治专书 我曾读过《限醣防病》这本书,而这本书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彻底让我对米、小麦的价值观有了180度的改变。
★★★★★ 这是本好书 真的是本好书,很值得参考,受用无穷。若要随身携带的话,尺寸感觉有点偏大。所以,我也顺便买了Kindle版本,以便外出时可以透过智慧型手机或是平板电脑阅读。因为内容本身相当棒,所以我一点都不后悔买了两本。
好的,这是一份关于一本假设的图书的详细简介,内容完全围绕血糖管理、健康饮食、生活方式调整等方面展开,避免提及您提供的原始书名中的特定主题(如“少吃点药”、“断开胰岛素注射”、“脱离率”等): --- 《自然血糖导航:重塑代谢,拥抱活力人生》 一部深刻、详尽、实用的代谢健康生活指南 导语: 你是否感觉被无休止的药物依赖所困扰?是否渴望在不牺牲生活品质的前提下,真正掌握自己的身体健康指标?《自然血糖导航》并非一本空洞的理论说教,它是一本历经多年临床观察和实践验证的综合性代谢管理手册。本书旨在为你构建一个全新的视角:将血糖的稳定视为身体系统平衡的自然结果,而非仅仅是药物干预的产物。我们深入探讨人体复杂的能量代谢网络,提供一套全面、个性化、可持续的健康重塑方案。 第一部分:理解代谢的底层逻辑——超越数字的视角 本书的第一部分致力于打破人们对血糖管理的传统认知,从基础生理学出发,深入剖析胰岛素敏感性、肝脏糖原储存、以及肠道菌群对葡萄糖代谢的微妙影响。 1.1 胰岛素抵抗的隐形之链: 我们将详细阐述胰岛素抵抗是如何一步步在身体内建立起来的,它不仅仅是“吃得太多”那么简单。重点分析了慢性压力、睡眠不足和特定炎症因子在阻碍细胞对胰岛素信号正确反应中的角色。通过细致的图表和案例,读者可以清晰地识别自身代谢健康所处的阶段。 1.2 能量的供需平衡艺术: 深入解析宏量营养素(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在消化、吸收和转化为能量过程中的时间差异和代谢路径。我们详细区分了不同类型的碳水化合物对血糖的即时和延迟影响,并解释了为什么“总摄入量”必须与“能量消耗模式”紧密匹配。 1.3 肝脏:被忽视的“第二胰腺”: 肝脏在血糖调控中扮演的关键角色——糖异生作用和糖原释放机制——被置于核心地位。我们将探讨如何通过特定的营养策略和生活习惯调整,激活肝脏的自我修复和优化功能,使其能够更有效地管理基础血糖水平。 第二部分:定制化营养蓝图——吃出代谢的弹性 本书的精髓在于提供一套高度可操作的、基于食物科学的营养策略,旨在逐步提升身体对葡萄糖的自然处理能力。 2.1 碳水化合物的质量革命: 这不是一次简单的“低碳水”运动。我们倡导“智能碳水化合物摄入法”,详细介绍了如何根据个人的活动水平、年龄和既往病史,科学地选择碳水化合物的种类、份量和摄入时间。内容涵盖高纤维食物的优选、抗性淀粉的利用,以及对添加糖的深度剖析。 2.2 脂肪的角色重估: 澄清了关于脂肪的诸多误解。本书提供了关于单不饱和脂肪、多不饱和脂肪(Omega-3s)和饱和脂肪的最新科学解读。重点指导读者如何通过选择正确的脂肪来源,优化细胞膜的流动性,从而间接增强胰岛素信号的传递效率。 2.3 蛋白质与代谢信号: 探讨了蛋白质摄入量与饱腹感、肌肉合成以及餐后血糖反应之间的复杂关系。提供了针对不同体质人群的蛋白质优化建议,旨在建立稳定的肌肉基础,这是提升基础代谢率的关键。 2.4 肠道菌群的深度链接: 详细介绍了肠道微生物群落如何影响食物的消化吸收和内分泌系统的调节。提供了引入益生元和益生菌的实战指南,帮助读者通过“培育”健康的肠道环境,改善整体的代谢状态。 第三部分:运动与生活方式的代谢工程学 营养只是成功的一半,运动和生活习惯是驱动代谢引擎的关键燃料。 3.1 运动的“时间窗”策略: 详尽分析了不同强度和类型的运动(有氧、力量训练、高强度间歇训练)对血糖水平的即时和长期影响。本书提供了“代谢优化运动时间表”,指导读者如何将运动嵌入日常,以最大化餐后血糖的稳定性和胰岛素的敏感性。特别强调了力量训练在增加肌肉量、提升葡萄糖吸收“接收器”方面的不可替代性。 3.2 压力管理:无形的血糖推手: 深入探讨了皮质醇(压力荷尔蒙)如何直接干扰血糖调控。提供了基于科学证据的、易于实行的压力管理技术,包括呼吸法、正念练习和生物反馈训练,帮助读者在日常生活中有效降低慢性应激水平。 3.3 睡眠质量的代谢重置: 解释了睡眠不足如何削弱胰岛素敏感性,并增加食欲激素。提供了“深度睡眠优化协议”,涵盖了睡前习惯、环境设置和营养辅助,以确保身体在夜间完成高效的代谢修复。 第四部分:系统整合与长期维护 本书的最后部分聚焦于如何将前述知识融会贯通,建立一个终身可维护的健康系统。 4.1 循序渐进的调整模型: 提供了一个为期十二周的“代谢重塑计划”,结构清晰,每周都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和可衡量的行动步骤。此模型强调渐进性调整,确保读者能够平稳过渡,避免过度激进而导致的放弃。 4.2 监测与反馈回路的建立: 指导读者如何正确解读日常的血糖读数(通过传统监测或连续血糖监测设备),并将这些数据转化为实际的饮食和运动决策。重点在于学会“倾听身体的反馈”,根据实时数据微调策略。 4.3 心理韧性与自我效能感: 强调了心态在长期健康管理中的核心地位。提供了克服平台期、应对意外挑战的心理策略,帮助读者建立持久的自我效能感,将代谢健康管理视为一种自我赋能的旅程,而非一种限制。 结语: 《自然血糖导航》承诺为你提供的,是一种深入骨髓的理解和一套可信赖的工具箱。它教你如何通过与身体的深度合作,激活内在的代谢调节机制,从而构建一个充满活力、稳定可靠的健康未来。这不是关于“限制”的指南,而是关于“重获控制权”的行动手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