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之间:萨提尔模式婚姻伴侣治疗

我们之间:萨提尔模式婚姻伴侣治疗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婚姻
  • 伴侣关系
  • 心理治疗
  • 萨提尔模式
  • 沟通
  • 家庭治疗
  • 情感
  • 人际关系
  • 自我成长
  • 亲密关系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亲密关系不仅仅是柴米油盐,而是人生中最好的机会,
  去遇见自己和对方真实的自我,满足彼此内在深处最核心的渴望。
  它会激发一个人内心最脆弱的部分,因此也是最容易受伤和最可以疗伤的地方。──成蒂


  曾有人说,我们处在一个「爱无能」的世代,但或许我们只是把爱想得太简单了,没有意识到它是需要学习的。

  亲密关系是许多人一生都渴望的经验,但它却常常令人充满挫败感,好像无论怎么努力,都达不到心目中那种刚刚好的状态。这是因为当两个独立的人要经营「我们」这种共同关系时,背后其实牵涉四重系统的交互磨合──文化社会系统、个人内在系统、伴侣互动系统、原生家庭系统。它们环环相扣、彼此纠缠,不时让关系陷入错频与失望。但只要愿意透过萨提尔模式的历程学习一致性的真诚了解、共同面对与承担,就会看见全新的可能。

  本书作者成蒂老师逾三十年来深耕萨提尔模式婚姻伴侣治疗,师从维琴尼亚‧萨提尔、玛莉亚‧葛莫利与约翰‧贝曼,更曾担任玛莉亚‧葛莫利的助教。她结合实务经验与所学,搭配精彩案例及示意图,介绍婚姻伴侣治疗的理论内涵与历程工具,解说深入探索和转化亲密关系中个人内在系统、伴侣互动系统、原生家庭系统的具体方法。

  萨提尔模式与华人重视家庭关系和凝聚力的价值观相近,贴近人们内在心路历程、重视治疗师在人性层面与来访者的连结,并能涵容当代多种治疗如人本心理治疗、精神动力、正念减压、后现代主义治疗等的理念与技术。相信任何心理学背景的读者均可从本书中找到资源,使自己的专业实践更加丰富和深入。

  「治疗师的成长是个永不停歇的过程,转化性的治疗则是内在深处灵性的历程。本书作者成蒂已与我深入地学习了二十七个年头,她从未停止学习、成长和体现出如上所述的治疗师的最佳典范。」──玛莉亚‧葛莫利(Maria Gomori)/家族治疗大师

本书特色

  ‧台湾资深萨提尔婚姻伴侣治疗师逾三十年专业经验分享,家族治疗大师玛莉亚‧葛莫利撰序真诚推荐

  ‧从理论与技巧入门,再深入介绍影响婚姻的其中三大系统(个人内在系统、伴侣互动系统与原生家庭系统),包含常见难题与解决步骤,并附精彩案例解说、示范插图

  ‧萨提尔模式兼容并蓄的风格,适合各类治疗学派延伸应用

专业推荐(按姓氏笔画排序)

  吕旭亚|荣格分析师、心理谘商师
  李崇建|《萨提尔的对话练习》作者
  林宏川|台湾萨提尔成长模式推展协会理事长
  林亮吟|台北市立联合医院松德院区儿童青少年精神科医师
  曹中玮|旭立心理谘商中心资深谘商心理师、督导
  陈秉华|国立台湾师范大学教育心理与辅导学系兼任教授
  杨志贤|台北市立联合医院和平院区精神科主任、前台湾心理治疗学会理事
  郑玉英|资深谘商心理师

著者信息

作者简介

成蒂


  是萨提尔模式专业认证的婚姻家庭治疗师、家庭重塑导引者、团体治疗导师,并为当今少数被认可的国际萨提尔模式专业训练导师之一。师承维琴尼亚.萨提尔(Virginia Satir)、玛莉亚‧葛莫利(Maria Gomori)、约翰‧贝曼(John Banmen),将近三十年紧密跟随葛莫利学习萨提尔模式婚姻家庭治疗,并成为她的得力助手至今。

  她出生于南台湾,父母为大陆人,成长于水生火热但充满爱的家庭。大学毕业于国立政治大学心理学系,硕士学位获自美国德州大学(奥斯汀)谘商与辅导学系,并在德国游学五年钻研教育心理学与经验取向心理治疗。

  曾任职于中原大学心理系讲师暨辅导中心主任、清华大学辅导老师、新竹工研院谘商顾问多年。现职为谘商心理师,于台北「旭立文教基金会──台湾萨提尔人文发展中心」等机构推行萨提尔模式,并成为此学派最负盛名的婚姻家庭治疗师和专业训练导师之一。2009年始在北京、上海、西安、深圳、沈阳、广州、厦门和新加坡等地陆续进行萨提尔模式专业工作。作品有《我们之间:萨提尔模式婚姻伴侣治疗》(心灵工坊)、《终结婚姻暴力:加害人处遇与谘商》(心理出版社)。
 

图书目录

﹝推荐序﹞成长与绽放/玛莉亚‧葛莫利
﹝作者序﹞
 
前 言 你、我,和我们之间
与萨提尔结缘
萨提尔模式易懂难学
书写原由
内容概述
适用对象
限制与期待
用词说明
 
第一部 基础理论
第1章 萨提尔模式婚姻伴侣治疗的理论基础
基本信念
五个基本要素
四大目标
有关萨提尔模式的三项误解
萨提尔模式治疗师的养成
 
第2章 萨提尔模式婚姻伴侣治疗的基本技术
同理
反映
肯定
重新界定
导引对话
缓解指责
交织串连
 
第3章 萨提尔模式婚姻伴侣治疗四阶段
阶段一:建立安全信任的合作关系
阶段二:拓展探索与觉察
阶段三:改变与转化
阶段四:巩固与落实
 
第二部 实务与应用
第4 第一把金钥匙:亲密关系与伴侣互动系统
萨提尔的沟通理论
探索和转化伴侣互动系统
转化伴侣互动系统的工具与历程
 
第5章 第二把金钥匙:亲密关系与个人内在系统
个人内在系统—冰山的隐喻
探索和转化个人内在系统
转化个人内在系统的工具与历程
 
第6章 第三把金钥匙:亲密关系与原生家庭系统
原生家庭影响亲密关系的深层动力
探索和转化原生家庭的影响
转化原生家庭影响的工具与历程
 
结 语 萨提尔模式诠释关系中的亲密
一致性的亲密关系
亲密是可以分享脆弱
亲密是施与受之间的平衡
亲密是自我和生命力的连结
 
﹝附录1﹞萨提尔模式婚姻伴侣治疗督导评估表
﹝附录2﹞萨提尔模式治疗师培训架构
﹝附录3﹞萨提尔模式婚姻伴侣治疗提案(督导)摘要
﹝附录4﹞人际间两座冰山的历程式提问
 
参考文献
索引
 

图书序言

推荐序

成长与绽放

玛莉亚‧葛莫利(Maria Gomori)


  我很荣幸能对此书有所贡献!

  对一位老师来说,最大的回报莫过于能看到学生的成长与绽放,这本书无疑地对我和所有读者来说都是一份礼物。

  当我三十多年前,于香港和台湾开始进行教学时,我的愿望和期待就是自己的华人学生,会接着持续在亚洲进行他们自己萨提尔工作的教学。本书及其作者成蒂实现了我这个梦想,此外,成蒂发展和创造她自己在伴侣和家庭治疗的训练课程,也令我感到自豪。

  在生活的各方面和各种文化中,都有永无止境的机会拓展萨提尔模式的教学。

  萨提尔模式聚焦在完整的全人,并在个人、家庭和社会系统中带出转化性的改变,其治疗过程是经验性、系统化、正向导向和强调改变的。由于我们每个人都是宇宙系统的一部分,其生命力会提供我们成长的能量。这个成长的模式也聚焦在潜能的发展上,唤起人们的觉察去表达自我、重视自己的需要、感觉被认可,因此自我认可成为萨提尔工作的重要基石。

  这个治疗过程要求治疗师具备高水准的治疗胜任能力、示范一致性和提供安全与指导。

  治疗师的运用自我,要如何在治疗关系中发挥正向价值呢?

  在传统权威型医疗模式中,医生─病患关系的目的在于权力与控制和消除症状。但在萨提尔模式中,治疗关系是互动、分享,和发现来访者想要的是什么,再接着朝此目标行进,其治疗焦点会放在健康上而非病理上。

  治疗师的自我与来访者的自我之间的互动,理想上是奠基于伙伴关系上,他们一起共同合作,而治疗师被期待要成为一致性的典范。

  治疗情境则以学习、互动和分享为基础,因此治疗情境是教育,目标在于成长和改变,所以在这样的脉络中,治疗师成为改变的工具,他需要全然地处在当下,觉察自己的想法、感受和自我。当治疗师越是成为一个「完整」的人时,越能产生正向的接触。

  维琴尼亚.萨提尔(Virginia Satir)曾有一个隐喻形容治疗关系:治疗师的自我好像是一个音乐的乐器,来访者的展现形成其音乐,音乐如何被治疗师听到和被理解即为治疗中的重要因子。萨提尔建议治疗师的自我与来访者的自我可以同频,使得深层次的改变因此而发生。因此,治疗关系的目标在于开启疗癒的能量以去到来访者更深的自我,当这个现象发生时,即能创造一种脆弱和对改变开放的情境,使得真实性和信任感得以展开。

  人们都已具备所有成长之所需,治疗师的任务是鼓励他们去使用自己的生命力和资源。治疗师的信念和这个过程之间有着密切的关联,如果治疗师相信每个人都是神圣的,他/她就会支持人们去活出这种神圣性;信念和行动之间亦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如果治疗师相信来访者是受害者,他/她就会想办法去拯救他们。

  治疗师的成长是个永不停歇的过程,转化性的治疗则是内在深处灵性的历程。

  本书作者成蒂已与我深入地学习了二十七个年头,她从未停止学习、成长和体现出如上所述的治疗师的最佳典范。她不断在成长中去协助他人,也教导其他治疗师成长,她是支持我在台湾和大陆工作的最得力同事。

  我希望并知道,这本书和她的教学将帮助许多夫妻、家庭以及学生继续这项宝贵的工作。我很高兴有机会向我的这位朋友和同事表达深切的感谢和爱,感谢她多年来的支持、分享和一致性关系。

图书试读

第6
 
第三把金钥匙:亲密关系与原生家庭系统
 
「如果你发现过去所学到的许多事已经不再有助益,可否请你允许自己,带着祝福并且选择放下它们?⋯⋯向它们致敬,也给自己一个许可为自己添加一些你需要的、或你目前所没有的⋯⋯同时也给你自己一个许可,只保留那些对你来说可做为学习经验,而且会使你的生命绽放光彩的。」——萨提尔
 
夫妻或伴侣各自的原生家庭常对亲密关系产生不易觉察、潜在又深刻的冲击,本章讨论的是萨提尔模式治疗师如何与来访者带着好奇与开放,一起探究这些原生家庭所造成的微妙又奇特的影响。他们会像侦探般,重新认识过去的生命历史,有哪些与主要照顾者和其他家庭成员一起生活的重要经验,在与伴侣相处时重现在彼此的关系中。此时治疗历程的焦点在于放眼过去但展望未来,让夫妻或伴侣能披荆斩棘、脱离困境,不再让旧时生命历史形成关系中的阻碍,使他们能共同携手迈开大步往前行。
 
萨提尔相信,家庭是我们每个人世界的起点,是人生第一个学习的场域;家庭让每个人开始准备自己,在社会中建立自己的位置;也为将来的核心家庭打下重要基础—滋养、保护和教育,所以家庭是人类发展的导师,我们很多重要学习都源自于此(Satir, 1988; Satir et al., 1991;Schwab, 1990)。然而,多数人都没有从原生家庭学到如何经营婚姻和伴侣关系,在摸索的过程中,多是自动化沿用过去在原生家庭中熟悉的模式。因此在伴侣关系中,常常不是单纯两人的结合,而是两方背景中的家庭系统复杂激烈的碰撞。
 
每个人都在原生家庭里学到各种生存的技能,有的可以帮助我们适应环境、度过困境与他人连结,有的却可能对成年后的自己不再有帮助。萨提尔曾说:「每个人都想要生存、成长、有建设性、有意义、有次序、有创意和与他人靠近⋯⋯我相信每个人都可能有成长,我也相信每个人都有改变的潜能。」(Schwab, 1990, p. vii)。因此,如同章首萨提尔的箴言,我们可以保留那些适合自己的学习经验以丰富人生有所成长,但如果发现过去所学到的许多事已经不再有助益,则可允许自己带着祝福并且选择放下它们。

用户评价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