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序言
第一节 定义与效用
一、哲学的定义
(一)「哲学是什么?」是重要的哲学问题,哲学家们对此没有共识
哲学是什么?哲学给人的初步印象多半是难以理解、是一种空谈的「玄学」、很不实用。如果对哲学好奇,上网进入google或yahoo寻找哲学的定义,或者进入博客来、金石堂等网路书店去搜寻介绍哲学的书籍,可以发现,「何谓哲学」众说纷纭。哲学家们对于「哲学是什么」并没有共识,很少有学问像哲学一样,对于这学门学些什么?研究哪些对象?都没有共同的答案,甚至可以说,有多少哲学家,就有多少种哲学的定
义。古希腊人认为哲学是指人生智慧,多半以箴言的样貌呈现,例如:西塞罗(Marcus Tullius Cicero, 106∼43 B.C.)认为:「哲学是人生之导师,至善之良友,罪恶之强敌,如果没有哲学,人生便没有什么是有价值的」(傅佩荣,2005)。中世纪以信仰理解哲学,例如:圣阿奎纳(St. Thomas Aquinas, 1225∼1274)认为「哲学是神学婢女」(赵敦华,2002)。近代哲学家罗素(Bertrand Arthur William Russell, 1872∼1970)则是认为:「哲学是介于科学与神学的中间地带」。当代分析哲学认为哲学与语言息息相关,例如:维根斯坦(Ludwig Josef Johann Wittgenstein,1889∼1951)认为一切哲学问题来自语言的误用,因此,哲学不是某种理论,而是某种澄清语句的活动。当代现象学家胡塞尔(Edmund Gustav
Albrecht Husserl, 1859∼1938)认为哲学是一门最严格的学问,为所有知识提供一个巩固的基础。虽然这些哲学家对于「哲学是什么」没有共识,但也因此让世人明白,对哲学而言,「哲学是什么?」本身就是一个重要的问题,众人从不同立场、观点来回应这个问题,才形成哲学的不同学派。然而,一般人面对哲学莫衷一是的现象,常常是越看越困惑。
(二)「哲学」要求以理性与批判性的观点思考事物的根本与整全
许多大学里面都有哲学这门学科,就算没有设立哲学系,也会在通识课里面开设哲学相关课程。许多学门,由于它的架构与内容以西方哲学为理论基础,而哲学本身就是西方文化传统的源头,无论是在概念或理论各方面,哲学理论以及哲学的思辨训练都比较清晰、系统、完整;故,在大学里,许多专业学科的博士也都称为「哲学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