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序言
一、判别艺术是什么
几乎大家都会同意,艺术家就是制造艺术的人,但对于艺术到底是什么,很少有人能达成一致的共识。艺术会不断以全新、前所未料的样貌出现,现今的艺术也可能和过往的艺术没什么相似之处。因此,「艺术」经常是一个人们刻意不去定义的词汇。
这样的话,到底要怎么判别(或是由谁来判别)艺术是什么,或艺术不是什么?例如,由谁来决定哪些东西能够在美术馆和画廊里展出?实际上,做这件事的是制造艺术的人,也就是艺术家。在一件新的艺术品完成的同时,艺术家也带来了一种新的艺术表现方式。但是,假如这个新的表现方式和过往的相差太多,可能就会有问题。这时,艺术家就要说服其他人,他们带来的新东西的确是艺术。一位非常擅长这样做(让别人认同他奇特的艺术观)的艺术家,是马歇尔.杜象(Marcel Duchamp ; 1887—1969)。
杜象在法国出生和成长。1915 年,他搬到纽约,当时他二十一岁。杜象创作了一些受到关注的画作和雕塑,不过,他主要专注于自己的哲学前提:透过制造艺术,来质疑「艺术」这个领域。杜象以他的艺术创作来提问,包括艺术家是否真的需要用自己的双手来制造出作品?某些材质是否比其他材质更适合用来创作?艺术品和一些看起来相似但不被视为艺术作品的东西有什么差别?又,艺术到底是什么?
在旅居美国的最初十年,杜象辛勤地进行一件作品,他希望这会成为他的一大杰作—这件艺术品结合绘画、雕塑和拼贴的元素,以亮光漆、油彩、铅、灰尘、裂开的玻璃和铝箔为媒材—这些素材全部都装在木头和钢制成的框架里。作品的标题是<新娘甚至被光棍们扒光了衣服>(The Bride Stripped Bare by HerBachelors, Even ;法文: La mariée mise à nu parses célibataires, même,也有人称之为<大玻璃>﹝The Large Glass ;法文: Le Grand Ver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