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察职权行使法概论(4版)

警察职权行使法概论(4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警察职权
  • 执法
  • 法律
  • 警务工作
  • 法学
  • 警官
  • 职权行使
  • 公安
  • 法规
  • 警法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警察职权行使法于民国92年6月25日总统公布,并于同年12月1日施行。由于警察职权之行使,涉及人民之权利,针对警察之临检,司法院大法官作成了释字第535号解释,因此,也促成警察职权行使法早日完成订定。本次修正部分,增加部分主要针对资料蒐集方面,由于科技进步,警察运用科技工具行使职权之情况大幅增加,也经常发生适用法律疑义之情形,本书除了对此进行理论说明外,并增加实务案例分析。就此部分另一位作者黄清德教授,对资料蒐集部分增加相关文章,对相关条文部分,亦有所补充。我国警察职权行使法是参考德国法而制定,德国法就此部分为因应反恐活动,对警察职权有所增加,值得我国借镜,借由本书相关理论与案例分析,期许对未来立法有所助益。

  本书是由两部分构成:前半段为专着,是本人针对当时所发生之具体问题所为之叙述;而后半段则为逐条释义。本次修正仍保留原来架构,但对本书中不合时宜或修正过的法条也一併修正,以符目前警察法规之规定。逐条释义部分则参考最近有关文章及外国文献有关运用科技工具则略有增加及介绍。

  警察职权行使法是一部分警察作用法,其内容包括总论、身分查证及资料蒐集、即时强制与救济。有关身分查证部分,是警察直接与民众面对面之接触,本法不再採用临检这一概念,而直接以「查证身分」代之。资料蒐集是警察行使职权重要之手段,因此,也有资料取得、储存与销毁之规定。而有关即时强制部分,则与行政执行法为重复之规定,但本法仍有些不同之规定。至于救济方面,则属于本法相当进步之规定,其中有关诉愿与行政诉讼的救济,主要是参考释字第535号而来。
 

著者信息

作者简介

蔡震荣

  现职

  真理大学法律学系教授兼财经学院院长

  学历
  中央警官学校行政警察学系法学士
  德国Speyer行政大学法学硕士
  德国杜宾根大学法学博士

  经历
  中央警察大学行政警察学系教授
  内政部入出国及移民署副署长
  法务部法律事务司行政罚法与行政执行法谘询委员
  劳动部诉愿委员会委员
  经济部诉愿委员会委员
  内政部诉愿委员会委员
  中央警察大学行政警察学系系主任兼所长
  中央警察大学警政研究所教授兼所长

黄清德

  现职
  台湾警察专科学校交通管理科副教授兼科主任

  学历
  中央警察大学行政警察学系法学士
  中央警察大学警政研究所法学硕士
  东海大学法律学研究所法学博士

  经历
  台湾警察专科学校海洋巡防科副教授兼科主任
  台湾警察专科学校刑事警察科副教授
  国立台北教育大学 兼任副教授
  国立空中大学 兼任副教授
  行政院海岸巡防署法规委员会委员
  考试院国家考试命题委员
  考试院国家考试阅卷委员
  国家文官学院讲座
  公务人员保训暨培训委员会讲座
 

图书目录

第一篇 专论
第一章 警察职权行使法之评析
壹、前言
贰、警察职权之特色
参、立法院通过之警察职权行使法的评析
肆、结论
第二章 论科技定位追踪监视侦查犯罪─以全球卫星定位法制为例
壹、前言
贰、科技定位追踪监视与基本权利
参、 利用全球卫星定位系统侦查犯罪法制与实务的国际新动向
肆、 我国利用全球卫星定位系统追踪侦查犯罪实例与相关法制
伍、 我国卫星定位系统侦查犯罪立法的省思
第三章 交通执法与警察职权行使之探讨
壹、前言
贰、警察执行交通勤务之职权
参、结论
第四章 警察职权行使法强制措施之法律性质与救济
壹、前言
贰、公权力的具体措施
参、法律救济途径之探讨
肆、台北市政府诉愿决定书之探讨
伍、结论

第二篇 警察职权行使法之基本概念
第一章 警察职权行使法之立法经过
第二章 警察职权行使法之性质
壹、警察职权行使法是属于警察行政法
贰、警察职权行使法是属于警察行政作用法
参、警察职权行使法是属于警察职权行使之程序法
肆、警察职权行使法是警察正当法律程序法

第三篇 警察职权行使法逐条释义
第一章 总则
第二章 身分查证及资料蒐集
第三章 警察职权行使法有关警察资料之处理
壹、前言
贰、警察职权行使法上之资料处理
参、资料处理逐条释义
第四章 警察职权即时强制行使
壹、有无单独立法之必要
贰、逐条释义
参、内容解析
第五章 救济
第六章 附则
附 录
一、「警察职权行使法」立法说明
二、「警察遴选第三人蒐集资料办法」立法说明
三、治安顾虑人口查访办法
四、实施临检盘查(查证身分)民众异议纪录表
五、临检纪录表
六、实施临检作业(执行)程序图
参考资料
重要名词索引
 

图书序言

四版序

  由于警察资讯蒐集日益重要,本次改版与黄清德教授合作,黄教授正是此领域之专家,本次改版增加了资讯蒐集部分,系由黄教授主导,希望借由黄教授之加入,使本书更为完备。

  我国警察职权行使法是参考德国警察法而来,德国近几年在资讯蒐集部分,逐步加强,反而我国法处于停滞阶段,黄教授在此部分参考美国与德国之新发展,增加本书在此领域之可看性,希望借此能引起立法者之注意,并期许未来立法时能考虑增加有关资讯蒐集的相关规定。

  本次修正也增加一些案例,透过案例解析,使读者更能了解本书之内容叙述。

蔡震荣于玄奘大学
2019年10月19日

图书试读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真是让我耳目一新,尤其是对于我这种长期关注台湾司法实务的读者来说。以前读的这类法学著作,要么过于理论化,让人觉得离实务太远,要么就是只关注某个特定法条的细枝末节,缺乏系统性的梳理。但《警察职权行使法概论(4版)》这本书,给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它的“落地”。作者在介绍每个概念、每个程序时,都会结合大量的台湾实际案例,而且这些案例都非常贴近我们日常生活中可能会遇到的情况。比如,在讲解“即时强制”部分时,书中不仅详细解释了法律条文的规定,还列举了许多警察在执行职务过程中,如何依法使用强制手段,以及在什么情况下会超出职权范围的例子。这让我对警察在法律框架下的权力有了更清晰的认识,也明白在遇到相关情况时,我们作为民众应该如何维护自己的权益。

评分

这本书真的为我打开了一扇了解警察职权行使的新视角。一直以来,我总觉得警察的权力很大,但具体到法律层面,却不太清楚界限在哪里。《警察职权行使法概论(4版)》这本书,就像一位经验丰富的向导,带领我一步步探索这个复杂而重要的领域。作者的笔触非常生动,他不仅仅是枯燥地讲解法律条文,而是通过大量的真实案例,将抽象的法律条文具象化。例如,在讲到“预防性羁押”时,他会结合台湾地区发生的具体案件,分析警察在什么情况下可以采取 such measures,以及这些措施的法律依据和程序。这种方式让我能够轻松地理解和记住那些复杂的法律概念。

评分

说实话,我一开始抱着“看看就好”的心态去翻阅这本《警察职权行使法概论(4版)》,毕竟“概论”二字听起来总有些泛泛而谈。然而,读下去之后,我才发现这本书的深度和广度远超我的想象。作者在体系化地阐述警察职权的同时,并没有忽略法学理论的根基。他对“比例原则”、“信赖保护原则”等核心法律原则的解释,既准确又深入,并且能巧妙地将其与警察实务中的具体操作联系起来。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警察的监督与救济”章节的论述,它清晰地勾勒出了公民在面对警察不当行使职权时,可以采取的各种法律途径,比如行政诉讼、国家赔偿等等。这种详细的指导,对于普通民众来说,无疑是了解自身权利、维护合法权益的宝贵财富。

评分

作为一个对法条的逻辑和脉络特别在意的人,《警察职权行使法概论(4版)》这本书在这一点上做得非常出色。作者并没有简单地堆砌法条,而是层层递进,将复杂的法律条文进行拆解,并用清晰易懂的语言进行阐释。我尤其欣赏他在介绍“合理怀疑”和“立即的危险”等概念时,所采用的逻辑推理方式。他会先从理论层面分析这些概念的内涵,然后引申到实际操作中,比如警察在何种情况下可以进行搜身,或者在什么条件下可以实施拘留。这种由抽象到具体的论证过程,让我能够真正理解警察职权的行使并非随意而为,而是有明确的法律依据和限制的。

评分

我对这本书的整体印象是“严谨”与“实用”并存。作者在《警察职权行使法概论(4版)》中,不仅对法律条文进行了细致的解读,还深入分析了相关的司法解释和判例。这使得书中提供的信息既有法律上的权威性,又能指导实际操作。我印象深刻的是关于“履行职务”和“妨碍公务”的章节,书中通过大量的案例分析,阐述了警察在不同情境下履行职务的界限,以及公民在哪些情况下构成妨碍公务。这对于我们理解警察的执法行为,以及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如何与警察互动,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这本书让我意识到,我们对法律的理解,不能仅仅停留在字面,更要结合司法实践来体会。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