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现代与全球化的来临,使学校行政之运作有所丕变。开放系统理论与绩效运动之兴起,逼使学校离开封闭的象牙塔,校长再也不能只以校园平安无事而自满,必须随着时代的浪潮进行改革。基于此,本书写作重点即锁定在「领导创新」层次。除了传统之教务、训导、总务、与辅导之内涵,还加上校园规划、公共关系、品质管理、与创新经营等新兴理念。
本书作者群实务经验丰富,配合相关理论之叙述,内容鞭辟入?且具实用性。章节后附有「参考案例」与「回答问题」,期盼读者深加思索,建构相关隐性知识。本书结构井然,内容新颖,为修习学校行政与实务者不可不读之着作。
作者简介
秦梦群
生于台北。先后获得美国University of Iowa教育硕士,University of Wisconsin-Madison电脑硕士与Ph.D学位(主攻教育行政与领导领域)。历任政治大学教育学系主任、教育学院院长。多篇中英文着作收录于各学术期刊,主要专书包括《教育行政:理论部分》(1997)、《教育行政:实务部分》(1998)、《教育行政研究方法论》(2001)、与《美国教育法与判例》(2004)。并主编《教育概论》(2004)、《学校行政》(2007)等书。
1999年发起成立「教育行政学会」,并被选为第一、二任理事长,对推展台湾教育行政与管理领域之学术研究不遗余力。此外,多次参与制订台湾相关教育法规,为各政党撰写「教育白皮书」,与推动校长培育与遴选制度之改革,为台湾教育行政领域中之重要学者。
朱子君
现职:淡江大学兰阳校区创业发展学院旅游与旅馆管理学系助理教授
学历:美国德州大学奥斯汀校区教育行政博士
黄旭钧
现职:台北市立教育大学教育系助理教授
学历:国立台湾师范大学教育研究所博士
郭昭佑
现职:国立台湾艺术大学师资培育中心教授兼主任秘书
学历:国立政治大学教育研究所博士
何宣甫
现职:国立嘉义大学教育行政与政策发展研究所助理教授
学历: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组织与领导研究所教育博士
汤志民
现职:政大附中校长
国立政治大学教育系、教育行政与政策研究所教授
学历:国立政治大学教育学博士
林伟人
现职:辅仁大学师资培育中心助理教授兼中心主任
学历:国立台湾师范大学教育研究所博士
叶连祺
现职:国立暨南国际大学教育政策与行政学系副教授兼系主任
学历:国立政治大学教育研究所博士
濮世纬
现职:东吴大学师资培育中心助理教授
学历:国立政治大学教育研究所博士
陈钖珍
现职:淡江大学教育政策与领导研究所助理教授
学历: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组织与领导研究所教育博士
第一章 学校行政的基本议题(秦梦群)
第一节 学校行政之定义与范围
第二节 研究走向与学校组织行为
第三节 学校行政的原则与问题
第四节 学校行政的发展趋势
第二章 学校领导与经营(朱子君)
第一节 学校行政组织
第二节 学校领导
第三节 学校组营与管理
第三章 课程与教学(黄旭钧)
第一节 学校行政人员课程与教学的基本认识
第二节 学校行政人员的课程与教学领导
第三节 教学改进与教学辅导
第四章 学生事务与辅导(郭昭佑)
第一节 学生事务与辅导的基本概念
第二节 多元学习活动的规划与指导
第三节 生活辅导与学生自治
第四节 生理卫生与保健
第五节 心理辅导与谘商
第六节 学生危机管理
第七节 学生事务与辅导的核心准则
第五章 学校总务与财政(何宣甫)
第一节 学校总务与财政管理的理论基础
第二节 学校总务业务
第三节 学校财政的主要工作
第四节 学校总务与财政管理的新趋势
第六章 学校建筑与校园规划(汤志民)
第一节 学校建筑与校园规划的理念
第二节 学校建筑与校园规划的方法
第三节 学校建筑与校园规划的革新
第七章 人际沟通与公共关系(林伟人)
第一节 人际沟通的基本概念
第二节 人际沟通的要素
第三节 人际沟通的技巧
第四节 学校公共关系的基本概念
第五节 校内公共关系的建立
第六节 校外公共关系的推展
第八章 学校品质管理(叶连祺)
第一节 品质管理之发展与趋势
第二节 品质管理之意义和理论
第三节 学校品质管理之意涵和理论
第四节 学校品质管理方法和技术之应用
第五节 学校品质管理发展之议题
第九章 学校创新经营(秦梦群、濮世纬)
第一节 组织创新与学校创新经营之意涵
第二节 组织创新与学校创新经营的理论基础
第三节 学校创新经营层面
第四节 学校创新经营现况研究分析
第十章 学校知识管理与组织学习
第一节 知识管理的意涵
第二节 知识管理的流程
第三节 知识管理应用于学校组织的具体策略
第四节 组织学习的意涵
第五节 学习型组织的意涵与特征
第六节 建构学习型组织的理念与做法
第七节 学习型学校的意涵与建构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让我眼睛为之一亮,简洁大方的排版,选用的字体也很有质感,一看就是用心之作。我平常不太常接触这类的专业书籍,但碍于工作需要,还是抱着姑且一试的心态翻开了它。一开始,我被书中条理清晰的章节划分和细致入微的图表所吸引,原本以为会是一本枯燥乏味的教条式手册,但读进去之后,才发现里面蕴含了不少实用的操作指南和案例分析。作者的叙述方式非常贴近实际情况,避免了那些空泛的理论堆砌,而是着重于解决实际工作中会遇到的各种问题,比如如何有效地与家长沟通、如何处理学生之间的冲突、如何优化行政流程以提升效率等等。这些内容对于像我这样身处教育第一线的行政人员来说,简直是及时雨。书中的一些建议,比如建立多元化的沟通管道、运用科技手段辅助日常管理,我都觉得非常有启发性,并且已经开始尝试在自己的工作中实践。不得不说,这本书真的为我打开了新的视角,让我对学校行政工作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更积极的态度。
评分一直以来,我总觉得学校行政工作是一个比较“幕后”的角色,虽然重要,但常常被忽略。拿到这本《学校行政》后,我才意识到,原来在这个领域,有这么多值得我们去探索和学习的学问。书中的内容非常扎实,每一个观点都有理论支撑,同时又充满了实践的指导意义。我个人对书中关于“危机管理”的那几个章节印象特别深刻。在如今信息爆炸的时代,学校难免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危机事件,如何沉着应对,如何将负面影响降到最低,都是行政人员必须掌握的关键技能。作者在这方面提供了非常详细的步骤和策略,让我觉得即使面对突发状况,也能有条不紊地处理。另外,书中还提到了很多关于“行政伦理”的讨论,这让我反思了很多在实际工作中可能遇到的道德难题,以及如何坚持原则、做出正确的判断。总的来说,这本书让我对学校行政工作有了更全面的认识,也提升了我在这方面专业素养。
评分这本书给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实用”二字。我之前也看过一些关于学校管理的书籍,但很多都偏重于理论,读起来比较空泛,不太容易运用到实际工作中。而这本《学校行政》,则完全不同。从目录就能看出,作者对学校行政工作的各个环节都有深入的了解,并且将这些内容有机地组织起来,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书中提供了大量的案例分析,这些案例都是源于真实的工作场景,让我能够清晰地看到问题是如何产生的,以及作者提出的解决方案是如何奏效的。我特别欣赏作者在书中强调的“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他认为学校的行政工作最终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于学生、教师和家长。这一点让我非常认同,也为我今后的工作指明了方向。这本书不仅是一本工具书,更像是一本能够激发思考、提升格局的书籍。
评分坦白说,我拿到这本书的时候,心情是有些忐忑的。毕竟“学校行政”这个主题听起来就比较严肃,我担心会读得云里雾里,或者充斥着很多我根本用不到的理论。然而,当我开始阅读后,我的担忧完全被打消了。作者的语言风格非常生动活泼,不像有些专业书籍那样生硬死板。他善于用生活化的例子来解释复杂的概念,读起来一点也不费劲,反而很有趣。书中对于学校管理中的一些常见困境,比如如何处理不同部门之间的协调问题、如何应对突发状况、如何进行有效的资源分配等,都给出了非常中肯的建议。我特别喜欢其中关于“团队协作”的部分,作者强调了沟通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建立积极向上、互相信任的工作氛围。这些内容让我深刻体会到,学校的顺利运转,离不开每一个行政人员的辛勤付出和默契配合。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指导手册,更像是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前辈”,在循循善诱地教导我们如何更好地做好这份工作。
评分我是一名新晋的学校行政人员,对于这个岗位还不是特别熟悉,所以一直都在寻找一些能够帮助我的书籍。偶然间发现了这本《学校行政》,读完之后,我感到受益匪浅。书中的内容涵盖了学校行政工作的方方面面,从最基础的事务性工作,到更深层次的管理策略,都讲解得非常透彻。尤其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作者在书中分享了许多自己多年的工作经验和心得体会,这些都是在其他地方很难学到的宝贵财富。比如,关于如何与教职员工建立良好的关系,如何有效地组织各种学校活动,如何进行预算编制和执行等等,作者都给出了非常具体和实操性的建议。阅读这本书的过程,就像是和我一位经验丰富的前辈在对话,他用他的人生智慧和职业经历,为我指明了前进的方向。这本书真的为我的职业生涯开了一个好头,让我对未来的工作充满了信心。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