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特色
赵云明于择主,又是常胜将军。能够同时获得刘备和孔明的赏识,足证文武双全。三次救阿斗,两次冒死向刘备力谏,更是令人钦敬。
这两位三国人物,在台湾都有庙宇奉祀。在百姓心目中,都是忠义的象征。向关公、赵云学习,应该是现代人的必修课题。
作者简介
曾仕强
◆学历
英国莱斯特大学管理哲学博士
美国杜鲁门州立大学教育行政硕士
台湾师范大学教育学士
◆现任
台湾师范大学兼任教授
人类自救协会理事长
新人类文明文教基金会董事长
国际中国管理基金会董事
◆经历
兴国管理学院首任校长
交通大学教授兼总务长
空中大学教授兼教务长
经济部专业人员研究中心中国式管理课业辅导长
中国式管理研究院院长
一、明于择主又是常胜将军
(1)能择主而事,常不顾生命忠于职守,无不良习惯。
(2)小心谨慎,一生未尝打过败仗,称得上常胜将军。
(3)五虎上将之中,各有封号,而赵云独无,不抱怨。
二、追随刘备卅年任劳任怨
(1)赵云字子龙,常山郡真定县人。卅五岁时归刘备。
(2)比孔明稍长,与孔明相知甚深,彼此能密切配合。
(3)死于街亭之败的第二年,可知其爱国忧民的心情。
三、一身是胆深受曹操喜爱
(1)只身救阿斗,七进七出于曹军中,令曹操很心动。
(2)保护刘备家眷,是赵云特殊任务,甚得刘备信任。
(3)横江截斗,第二次又救回阿斗,可见赵云的忠勇。
四、沉着机智勇敢又重义气
(1)赵云面对强敌,有计划的应付,既沉着又很机智。
(2)他的勇敢,使敌人猜疑而不敢侵犯,能摆空城计。
(3)刘备与孙夫人成亲,乐不思荆州,赵云依计劝回。
五、正确判断并且敢谏直言
(1)刘备急于复仇,赵云劝阻东征,直说选错了对象。
(2)赵云闻刘备兵败西归,率君往援,阻刘备的追兵。
(3)刘备死后,赵云一本初衷,每次战役都力争出战。
六、育有二子俱随军至阵亡
(1)长子统,次子广,随姜维北伐曹魏,虎父无犬子。
(2)父子都为复兴汉室而阵亡,一门忠烈,令人钦敬。
(3)刘后主在赵云死后,追谥为顺平侯,死后得哀荣。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