晕车、打嗝、醉酒、通便、止泻……不用药就可解决!
用少少的时间,按、摩、压、揉、拿、掐、扣,
打开你身体的调节能力,
轻松,简单,易学,让人体天生的抵抗能力完全发挥!
疲劳、记忆力下降、失眠、便秘……这些症状虽然并不严重,但是却时时困扰着人们,去医院检查又往往没有什么实质上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穴位按摩不失为一种缓解症状的好办法。
俗话说:「常灸足三里,赛吃老母鸡」,指的就是足三里穴有强身保健的功效;「若要老人安,涌泉常温暖」,说的就是每日坚持推搓涌泉穴,可使人精力旺盛,体质增强……又比如,我们平常遇到打嗝、晕车、醉酒等情况,在按压推揉后往往会让你有意想不到的惊喜。
在崇尚自然的今天,穴位按摩这种绿色、简单、无毒、无副作用的治疗方法,一定会成为你的健身助手。
编着者简介
徐勇刚
出身于中医世家,现为浙江中医院针灸科副主任医师,对中医、针灸、养生等有多年的研究,并广泛涉猎欧洲、印度及中国西藏医学,学识背景扎实丰富。
他曾经主编过多部中医养身方面的着作,撰写过20余篇学术论文,担任浙江中医药管理局、浙江教育厅多项科学研究项目。目前尚担任浙江中医药大学的针灸学教学职务。
近年来,由于中医、针灸被世界上越来越多的人认同和推崇,徐勇刚还培养了大批学习中医和针灸的外国留学生。
徐勇刚不断在学术领域钻研,更长期研读各类人文典籍,希望在深入探讨生命科学之后,能为人类未来作出更大的贡献。
我为什么要写这本书 02
CH1 神奇的穴位,神奇的效果
身体上有许多祕密是你所不知道的,人体天生就有抵抗疾病、自我调节的能力,只是我们的双眼被保健品、化学药物所蒙蔽……动动手指、捏捏按按,可以迅速激发身体的潜能,使你远离病痛,健康久久!
绿色、自然、神奇的穴位疗法 08
找对穴位 —有效按摩的开始 09
学会手法 —让按摩变得简单 10
借助工具 —让你事半功倍 13
注意事项 —避免不良反应 15
CH2 激发身体潜能的养生穴
人体的穴位如此之多,哪里才是身体的活力机关?让我们回归原始,用最简单自然的方式,启动生命的守护穴。 提高免疫力 —足三里穴 18
抗衰老 —涌泉穴 21
消除疲劳 —阿是穴 24
使头脑清醒灵活 —百会穴 28
增强记忆力 —四神聪穴 32
缓解紧张情绪 —太阳穴 36
解除焦虑情绪 —神门穴 40
排除忧虑使心情开朗 —太沖穴 44
促进睡眠 —安眠穴 47
增加「性」福指数 —肾俞穴 50
改善更年期症状 —三阴交穴 54
CH3 消除身体不适的特效穴
晕车、打嗝、醉酒……偶尔的不适虽然没有什么大碍,却让你的健康大打折扣,甚至大伤脑筋。试试立竿见影的特效穴按摩,效果一定超出你的想像!
让高热快点退下去 —大椎穴 58
快速止咳 —尺泽穴 61
让耳朵轻松 —听宫穴 64
使眼睛明亮 —睛明穴 68
使鼻子通畅 —迎香穴 71
消除心慌气短 —膻中穴 74
放松颈肩 —肩井穴 77
停止打嗝 —攒竹穴 80
身体上的晕车药 —合谷穴 83
中暑了就按 —人中穴 86
解酒除醉 —风池穴 89
改善食慾 —中脘穴 92
缓解肚子痛 —手三里穴 95
止泻良方 —天枢穴 98
通便妙方 —支沟穴 101
消除痔疮 —承山穴 104
让排尿更通畅 —水道穴 107
让皮肤不再瘙痒 —百虫窝穴 110
温暖手脚 —太溪穴 113
脚麻就揉 —阳陵泉穴 116
缓解痛经 —地机穴 119
调节月经 —血海穴 122
消除妊娠恶心呕吐 —内关穴 125
通畅母乳 —少泽穴 128
治疗小儿尿床 —气海穴和关元穴 131
序
我为什么要写这本书
我的一位病人,被尿频折磨了多年。虽是小病,却让她的生活很不方便。某天向我提起之后,我就用附子饼灸肚脐替她治疗,治好了这个困扰她多年的顽疾。事后她对这种治疗方式充满了惊讶和疑惑,并感叹穴位治疗的神奇。 其实整个治疗的操作非常简单,治疗所用到的原料在药店都可以买到,只要穴位寻找得当,健康的身体就可以得到,甚至在家里就可以完成自我治疗。
这样的例子每天都在我的诊室里发生,面对病人「非常神奇」的评价,我却时常困惑:为什么有那么多的人会惊讶于中医疗法的效果?也许是城市越来越快的节奏,让大家习惯了有病就吃抗生素、有病就打点滴 ……反而渐渐淡忘了传统的中医疗法。以前,中医深入百姓生活之中,一直与人们紧密相连的,谁家有个头痛脑热什么的,刮个痧、拔个罐,或者喝点汤药,问题不就解决了?
现代医学发展像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让人们可以借助科技与器械的力量,战胜一些过去无法治癒的疾病;另一方面,针对许多无药可医的亚健康状态,给予治疗提升免疫力。相信您一定有面对过自己或是亲友在接受各种检查后,医生认为一切正常而无需治疗或无法治疗,但病人主观上确实有明确的不适感受,面对这种情况中医却常常可以做到手到病除。
所以,多年以前我就开始研究如何在不影响疗效的前提下,尽量少用专业手段,试验出一些方便大众在家庭环境许可下运用的传统疗法。试验这些方法的意义在于:使更多人不用跑医院就能享受到中医的疗效,而且可以让更多的人了解和认识我们的传统医学!
在本书中,我将自己多年积累下来的穴位疗法归纳为养生穴和特效穴两个部分,养生穴部分主要是为了激发身体潜能,达到强健身体,提高生命品质的目的;特效穴部分则用于治疗一些常见的疾病。
这些方法都是我多年实验的总结。在这里我要特别感谢我的病友,没有他们的支持,我就无法了解这些方法的效果。所以,我在这里要向每一位帮助过我的病友表示衷心的感谢!
严格来说,我在本书所介绍的穴位疗法并不是我的发明,而只是中医众多疗法中的一种。不过这种简化的手法,比较适合人们在家庭环境条件许可下运用。所以,书中的方法并不是经典得不可以调整,手法太难、效果不够好的可以再调整穴位,但必须以舒适为度。
我想说的是,让我们大家一起来摸索穴位疗法吧!我们的老祖宗很久以前就用穴位来治疗疾病,民间常说「常灸足三里,赛吃老母鸡」、「若要老人安,涌泉常温暖」 ……说的就是穴位治疗在强身健体中发挥的积极作用。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这种简化后的穴位疗法一定会被更多人所接受,也会为越来越多的人带来健康和舒适!
徐勇刚浙江中医院针灸科副主任医师2010年11月
这本书带来的惊喜,远不止于它所涵盖的知识点,更在于它传递的那种全新的生活哲学。它没有强迫你做出剧烈的改变,而是像一位温厚的引路人,悄悄地在你的生活中播下健康的种子。我特别欣赏书中关于“感知力”的论述,它提醒我们,身体本身就是一个智慧的系统,它一直在与我们沟通,只是我们往往因为忙碌而忽略了它的声音。书中提供了一些非常有趣的方法,来帮助我们重新连接身体的感知,比如正念呼吸练习,或者是通过身体扫描来觉察身体的细微感受。我尝试了几次,发现这些练习真的能让我更平静,更能体会到身体的放松。另外,“食物的能量与情感”这个话题,也让我有了新的理解。它不是简单地告诉你什么食物好,什么食物不好,而是强调食物本身所蕴含的能量,以及我们在进食时所持有的心态。书中鼓励我们要带着感恩的心去品尝食物,去感受食物带来的能量,这让我对“吃”这件事有了更深层次的敬畏。通过这些小小的观念转变,我发现自己的饮食习惯也在不知不觉中变得更加健康和积极。这本书让我意识到,健康并不总是需要付出巨大的代价,很多时候,只是需要我们更用心、更细致地去体会生活。
评分这本让我爱不释手的读物,彻底颠覆了我对“健康”的固有认知。它不再是那些充斥着专业术语、让人望而生畏的医学典籍,也不是那些遥不可及的理想化生活方式,而是充满了现实的智慧和生活的气息。我尤其着迷于书中关于“创造性表达与健康”的章节,作者巧妙地将艺术、音乐、写作等创意活动与身心健康联系起来,并提供了许多简单易行的实践指导。我一直觉得自己没有什么艺术细胞,但读完这一部分,我发现原来即使是随手涂鸦,或者写下几句心事,也能成为释放压力、提升情绪的有效途径。书中还生动地描述了许多人在通过创意表达找回健康活力的真实案例,这些故事充满了力量和启发。此外,“时间管理与健康”的讨论,也让我受益匪浅。它不仅仅是教你如何规划时间,更重要的是教你如何在忙碌的生活中,为自己的身心健康留出宝贵的时间和空间。作者提倡的“有意识的休息”概念,让我意识到,休息不仅仅是身体的放松,更是一种精神的充电和重塑。这本书让我明白,健康是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需要我们主动去创造和维护,而不是被动地接受。
评分近期入手的一本新书,简直像一股清流,涤荡了我一直以来对健康固有的认知盲区。它没有刻意强调某种“终极健康秘籍”,而是以一种更具人文关怀的视角,深入浅出地剖析了影响我们身心状态的方方面面。我反复咀嚼的是关于“自然节律与人体和谐”这一章节。作者将我们置于宏大的自然宇宙中,细致地描绘了昼夜交替、四季更迭等自然规律如何潜移默化地影响我们的生理和心理。读到这里,我才恍然大悟,原来我长期熬夜,与自然界的昼夜节律相悖,难怪身体总是会发出各种疲惫的信号。书中并没有简单地指责,而是引导我们去观察、去感受、去顺应这些自然的力量,并给出了一些非常接地气的方法,比如如何根据季节调整饮食,或者如何通过接触自然来疗愈身心。另外,“感恩的力量与身心健康”的部分,更是让我深受触动。它不只是停留在口号上,而是通过具体的练习和案例,展示了感恩如何能够切实地改变我们的情绪状态,提升我们的免疫力,甚至改善我们的人际关系。这本书让我看到了一个更广阔、更深邃的健康图景,让我明白,真正的健康,源于对生命最本真的尊重和顺应。
评分这几天我真是被一本让我耳目一新的书彻底吸引住了!它没有那些陈词滥调的养生指南,也不是干巴巴的医学科普,而是像一位老友在分享他多年积累的、充满智慧的健康心得。书中那些关于如何从日常点滴中找到健康“闪光点”的描述,简直是为我量身定制的。我一直觉得自己生活规律,但总觉得离“健康”还有点距离,这本书却点醒了我,原来很多被忽视的细节才是关键。比如,它详细阐述了“微习惯”的力量,并不是要你一下子戒掉所有坏习惯,而是教你如何通过小小的、几乎不费吹灰之力的改变,慢慢地累积出健康的大幅提升。它还提到了“情绪与身体的联动”,让我意识到,原来我焦虑的时候,身体也会发出那么多不适的信号,而书中提供的那些温和的应对策略,比我之前胡乱尝试的各种方法都有效得多。我最喜欢的是它关于“睡眠质量”的章节,不是简单地告诉你睡够八小时,而是深入分析了影响睡眠的各种因素,并给出了一些非常实用、接地气的调整方法,比如睡前如何进行简单的放松练习,或者如何通过调整光照来改善睡眠周期。读这本书,就像在自己的生活里进行一场精密的“健康勘探”,一点点挖掘出那些被遗忘的宝藏,真是太有成就感了!
评分我最近读到一本让我眼前一亮的读物,它以一种非常独特的方式,探讨了人们在追求健康过程中常常忽略的几个关键层面。这本书不是简单地罗列各种运动或饮食建议,而是更侧重于从根本上改变我们的健康认知和生活习惯。其中,“环境与健康的和谐共生”这一部分,对我触动尤其大。作者并没有泛泛而谈,而是具体分析了我们身处的微环境,比如家里的空气质量、办公室的照明,甚至我们每天接触的物品材质,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因素,竟然对我们的身体健康有着如此深远的影响。我之前从未想过,原来我每天使用的某些清洁剂,可能正在悄悄损害我的呼吸系统;或者,办公室里不恰当的灯光,会影响我的情绪和工作效率。更妙的是,书中还提供了很多切实可行的改善方法,比如如何利用天然材料来净化室内空气,或者如何在家中布置一些具有舒缓作用的绿植。此外,“人际关系对健康的影响”这一章,也让我豁然开朗。它不再把人际关系仅仅看作是社交层面的问题,而是将其视为影响身心健康的重要因素,并详细阐述了如何建立和维护健康的社交网络,以及如何通过积极的人际互动来提升幸福感和免疫力。这本书让我明白,真正的健康,是一种由内而外的、全方位的状态,需要我们用心去感受和经营。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