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业务打死不说的商场胜利法则
为什么事先预约了,还是被公司柜台挡在门外?
为什么满腔热情的介绍,客户还是千篇一律的说「不需要」?
没有谈不成的生意,
只有不会谈的业务。
本书模拟真实的销售对决场景,
让你跟客户沟通无碍,业绩好到同行都眼红!
富业务教你怎么说才能让客户对你一见倾心
怎么做才能让客户对产品一见钟情
每个月业绩好到自己都吓到
订单一路狂飙的销售秘笈
突破1教你初次拜访就能轻松突破的说话技巧
关系2建立好信赖关系,新旧客户是你销售财神
时机3抓准时机介绍、报价、赞美,客户狂点头说YES
成交4点破客户弦外之音,快速成交不成问题
狂飙5六大主题帮你一举踢开销售障碍,什么状况都能大卖
作者简介
陈国司
策略行销专业顾问
淡江大学国贸系毕业、美国加州大学企管硕士。
曾是日本跨国性企业的中国分公司业务主管,以其业务专长为出发成立个人工作室──梦工房顾问中心,专职培训业务人才,在销售心理学、工作规划、时间管理、个人与企业领导策略领域……等提供个人、企业、法人团体谘询服务、课程讲座。
着有多部关于上班族生涯规划的书籍,深受读者好评。作品有「60秒成为业务高手」、「行销,不只是卖产品:业务员不可不知的行销观念」、「别让瞎忙坏事」等畅销书籍。
第一章 陌生拜访—如何在第一时间赢得客户
情景1:还未介绍产品,就遭到拒绝
情景2:满腔热情去某公司推销,却被柜台挡在门外
情景3:虽然你认真介绍,但客户并不表态
情景4:客户称他很忙,不方便接待你
情景5:朋友介绍的客户,却也不买你的帐
情景6:客户明确表明已选择或考虑其他品牌的产品
情景7:自己太过紧张,客户态度也很差
情景8:决策人不在现场,当事人做不了主
情景9:客户明显对你不信任
情景10:真心赞美客户,他却不领情
第二章 产品介绍—如何让产品受客户青睐
情景11:介绍产品时,总被客户打断
情景12:任你怎么介绍,客户就是不感兴趣
情景13:建议客户试用,客户称不需要
情景14:客户认可产品优点,却还是说自己不需要
情景15:客户询问产品相关问题,自己一时无法回答
情景16:客户对产品满意,但要跟家人商量
情景17:客户对产品满意,但是却说「最近没有钱」
情景18:已经签了合约,却要毁约
情景19:让客户尽情说出拒绝的理由
情景20:面对一群客户,如何介绍产品
第三章 心理战术—如何准确掌握客户心理
情景21:透过交谈时的细节,让客户喜欢你
情景22:言谈举止之间,让客户觉得倍受重视
情景23:了解客户喜欢贪小便宜的心理
情景24:不要只是恭维客户,要发自内心赞美
情景25:抓住任何客户都会有的心理弱点
情景26:察言观色就能洞察客户心理
情景27:对客户热情,不如对客户关心
情景28:再大的负面情绪,也不要带给客户
情景29:学会暗示客户,更要听懂客户暗示
情景30:掌握客户的疑虑,并且消除它
情景31:寒暄是一门学问,要让客户觉得温暖而非虚伪
情景32:不同客户,沟通方法也不同
第四章 引导成交—如何与客户顺利成交
情景33:与客户交谈许久,但客户仍然迟迟不购买
情景34:你送的赠品,客户不感兴趣
情景35:选择适当时机报价,拉高成交机率
情景36:利用促销,达成快速成交
情景37:告诉客户产品的畅销情况,吸引他注意
情景38:成交后,如何让客户为你介绍新客户
情景39:如何面对销售过程的谈话僵局
情景40:如何正确把握顺利成交前的讯号
情景41:做适当的让步换来可能的成交机会
情景42:客户与你沟通良好,最后却与竞争对手成交
情景43:你可以很专业,但不要给客户压力
情景44:与客户沟通,别把自己放在很低的位置
第五章 消除障碍—如何与客户有效沟通
情景45:与你接触的同时,客户也在与你的竞争对手接触
情景46:客户始终认为你给他的优惠不够
情景47:客户总是说你的产品不如竞争对手
情景48:客户对目前的供应商很满意,不想换
情景49:成交后,客户却不按时付款
情景50:客户开的条件苛刻,且不肯让步
情景51:客户虽然喜欢产品,但却拼命杀价
情景52:以自己是老客户为理由,不断杀价
情景53:客户不要赠品,只要降价
情景54:客户利用产品的缺陷杀价
情景55:争辩或是夸张的用词,都不如真诚打动人心
情景56:面对客户负面的评论,切忌急于辩解
第六章 售后服务—如何做好成交之后的工作
情景57:购买产品后,客户抱怨产品不好要求退货
情景58:客户反应产品降价太快
情景59:客户发现产品有品质问题,要求赔偿
情景60:客户觉得自己受骗,来找业务员吵架
情景61:由于客户使用不当,产品出现问题
情景62:客户对你的服务不满意,找经理投诉
情景63:客户借口说产品不好,迟迟不付尾款
情景64:明明是客户自己误解,却说是你的误导
情景65:再次购买产品,却要求更低的价格
情景66:发生意外事故,客户要求退货
情景67:不要先把话说死,对客户凡事要留三分退路
情景68:对于客户的抱怨,永远选择耐心倾听
这本书给我的感觉,就像是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前辈,坐在你面前,娓娓道来他几十年的商业智慧。它不是那种枯燥的理论书籍,也不是那种励志口号式的鸡汤。我尤其喜欢书中对“倾听”的解读,它不是被动的听,而是主动的、有策略的倾听,从中挖掘信息,发现潜在的需求,甚至预判客户下一步的意图。这是一种非常高级的沟通技巧,也是区分普通业务员和“富业务”的关键。书中很多章节都涉及到了如何应对客户的异议和拒绝,这部分对我来说非常有价值。我过去常常因为客户的否定而感到沮丧,甚至怀疑自己的能力。但这本书教会我,如何将异议视为机会,如何通过恰当的回应,将负面情绪转化为积极的互动,最终达成共识。它让我认识到,拒绝不代表结束,而是通往成功的另一扇门。而且,书中对“人际关系”的构建也有独到的见解,它不鼓励虚伪的奉承,而是强调真诚、专业和长期价值的积累。这让我明白了,为什么有些业务员能够和客户建立起牢不可破的合作关系,不仅仅是因为产品本身,更是因为他们成为了客户值得信赖的伙伴。
评分坦白讲,我一开始是被这本书的标题吸引的,总觉得“跟着富业务这样谈生意”听起来就很有“内功”的感觉。翻开之后,发现内容果然没有让我失望。它没有那种浮夸的理论,也没有那些不切实际的案例。而是用非常贴近实际的语言,讲述了“富业务”们是如何一步步走进客户的内心,如何一步步建立信任,最终达成合作的。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提问的艺术”的章节。它让我明白了,有时候,你问对一个问题,比你说十句话更有用。好的问题,能够引导客户思考,能够帮助你发现他们真正的需求,甚至能够帮助客户自己发现他们之前没有意识到的问题。这是一种非常巧妙的沟通方式,也是我过去一直忽略的。这本书让我明白了,谈生意不是单方面的输出,而是一个双向互动的过程,你需要通过提问,去激发对方的参与感,去引导他们走向你所期望的方向。
评分阅读这本书的过程,就像是在经历一场头脑风暴,不断的有新的想法和观点被点燃。我一直觉得,在商务谈判中,信息差是决定胜负的关键因素之一。这本书深刻地剖析了这一点,并且详细地阐述了如何通过各种渠道,精准地获取信息,并将其转化为谈判优势。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书中关于“故事化表达”的章节。它告诉我们,如何将枯燥的数据和专业术语,转化为引人入胜的故事,让客户更容易理解和接受。我过去在介绍产品时,常常陷入技术细节的泥潭,忽略了客户真正关心的“为什么”。这本书让我学会了如何讲好一个关于“价值”的故事,如何让客户感受到,我们的产品或服务,能够如何改变他们的现状,带来切实的利益。而且,它不仅仅是教你“说什么”,更重要的是教你“怎么说”,以及“何时说”。这种对细节的把握,让我看到了“富业务”们在沟通上的专业和老练。总而言之,这本书提供了一个非常系统的框架,帮助我理解和掌握与不同类型客户打交道的精髓。
评分这本书给我最大的启发,在于它让我深刻理解了“价值”在商业谈判中的核心地位。过去,我可能更关注产品的价格、性能等“硬指标”,而忽略了产品或服务所能带来的“软价值”,比如对客户品牌的提升、对客户团队的赋能、对客户未来发展的可能性等等。这本书让我学会了如何识别、衡量和传递这些“隐形价值”。我尤其欣赏书中关于“风险共担”的讨论。它不再是客户单方面承担风险,而是通过合同设计、合作模式的创新,实现风险的共担,这大大增加了客户的信任感和合作意愿。这让我看到了,“富业务”们是如何用智慧和创造力,将普通的交易,变成一种更加稳固、更加互利的合作关系。它让我从一个“销售人员”,蜕变成一个“商业伙伴”。
评分这本书给我最直接的感受就是“颠覆”。我过去的很多商业认知,在这本书面前,都显得有些老旧和片面。它不仅仅是教你一些销售技巧,更是从一种更加宏观的、更加战略性的视角,去审视商业合作的本质。我尤其欣赏书中对“危机处理”的论述。它不是简单地告诉你遇到问题怎么办,而是教你如何“预见”危机,如何通过提前的准备和沟通,将潜在的风险降到最低。这是一种非常 proactive 的思维方式,也是“富业务”们与众不同之处。书中还提到了很多关于“长期主义”的理念,它强调不要为了短期的利益,而牺牲长期的合作关系。这让我看到了,真正成功的商业合作,是建立在信任和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之上的。我感觉自己仿佛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看到了一个更加广阔、更加深远的商业世界。这本书不仅让我学会了如何谈生意,更让我开始思考,如何成为一个更优秀的商业人士。
评分我必须承认,在读这本书之前,我对“谈生意”这件事,总有一种“技巧至上”的误区。总觉得只要掌握了几个万能的销售套路,就能所向披靡。然而,这本书却让我看到了,“富业务”们的成功,并非依赖于花哨的技巧,而是建立在深厚的洞察力、缜密的逻辑和真诚的态度之上。书中对“换位思考”的强调,让我受益匪浅。它不仅仅是要求你去理解客户的处境,更是要求你去“扮演”客户,去感受他们的压力,去思考他们的目标。当你能够真正站在对方的角度思考时,你提出的方案,自然就更容易被接受。而且,书中还提到了很多关于“长期关系维护”的方法,它不是一次性的交易,而是持续的价值输出和信任积累。这让我明白了,为什么有些“富业务”能够拥有源源不断的客户资源,因为他们懂得如何经营和维护自己的客户网络。
评分这本书就像是一位经验老到的“商界导师”,用最接地气的方式,为我揭示了“谈生意”背后的智慧。我最欣赏的是,它并没有提供那些“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模板,而是强调要根据不同的客户、不同的情境,灵活运用各种沟通策略。书中对“非语言沟通”的分析,也让我大开眼界。它不仅仅是肢体语言,更是语调、节奏、眼神的交流,这些细微之处,往往能够透露出比言语更多的信息。我过去在这方面非常欠缺,常常因为自己的某些无意识的举动,而影响了沟通效果。这本书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反思”工具,让我能够更加关注自己的言行举止,更加精准地解读对方的信号。它让我明白,谈生意不仅仅是内容的传递,更是一种能量的流动,一种情感的连接。这本书让我感觉,自己仿佛获得了一套全新的“沟通密码”,能够更有效地与人建立连接,并最终达成双赢。
评分我必须说,这本书真的刷新了我对“谈生意”的认知。过去,我总觉得成功的销售就是能说会道,能把产品吹得天花乱坠,让客户觉得“买就是赚到”。但这本书却告诉我们,真正的“富业务”并不依赖于巧舌如簧,而是建立在深厚的洞察力、严谨的准备和一种近乎于“艺术”的沟通能力之上。书中对“准备”的强调,让我印象深刻。它不是简单地说“去了解客户”,而是具体地指导你如何去了解客户的业务模式、行业痛点、竞争对手,甚至客户高层的个人风格和决策偏好。这种细致入微的准备,让我看到了“富业务”们对每一次机会的尊重和投入。更让我惊喜的是,书中关于“价值共创”的论述。它不再是简单的“买卖”关系,而是强调如何与客户一起,通过合作创造更大的价值。这种视角,极大地提升了销售工作的“高度”,也让我从一个被动的提供者,变成了一个主动的赋能者。我开始思考,我能为客户带来什么超越产品本身的价值?是效率的提升?是风险的规避?还是市场份额的增长?这种思考方式,让我对接下来的工作充满了期待。这本书让我明白,谈生意不是一场零和博弈,而是一场基于信任和价值的长期合作关系的建立。
评分这本书刚拿到手,就觉得沉甸甸的,不光是纸质的厚重,更是内容分量的感觉。我一直以来都在销售行业摸爬滚打,但总觉得在与一些“大客户”打交道时,总有些力不从心,沟通起来似乎总隔着一层看不见的墙。很多时候,即便是自己很了解产品,也无法有效地触达对方的内心需求,或者说,找不到那个让他们愿意为之付出的“点”。我总是想,那些能把大单谈下来的业务员,他们究竟有什么“秘籍”?是天生的口才,还是某种神奇的沟通技巧?读完这本书,我才意识到,之前很多想法都过于片面。它并没有提供那种“一夜暴富”的速成法,也没有充斥着空洞的理论,而是非常脚踏实地地,从一个个具体的场景出发,剖析了“富业务”是如何思考、如何准备、如何沟通,以及如何最终达成合作的。我尤其喜欢其中关于“同理心”的部分,它不仅仅是字面意义上的理解对方,更是深入到对方的立场,去感受他们的压力、他们的目标、他们的顾虑,然后在这个基础上,找到你们双方都能够受益的解决方案。书中举的很多案例,都非常生动,我能想象到当时的情景,也能感受到作者和那些“富业务”们在谈判桌上的智慧和韧性。这不仅仅是一本关于销售的书,更是一本关于如何理解人性、如何建立信任、如何实现共赢的书。它让我重新审视了自己过去的沟通方式,也启发了我很多新的思考方向。我感觉自己仿佛获得了一个全新的视角,去观察和分析每一次商业洽谈。
评分这本书的内容,可以说是我从业多年以来,第一次看到如此系统、如此深入地剖析“谈生意”这个话题。我一直以为,生意就是你卖东西,我买东西,各取所需。但这本书让我明白了,真正的生意,是建立在对彼此深刻理解和共同目标之上的。它所探讨的“利益平衡”,让我看到了一个更成熟、更高级的商业模式。过去,我可能更关注如何“说服”客户,而这本书却强调如何“说服自己”,也就是说,首先要坚定自己所提供的价值,然后才能有效地将这种价值传递给客户。书中对“情商”在商务谈判中的作用的阐述,也让我受益匪浅。它不再是抽象的概念,而是具体的指导,比如如何管理自己的情绪,如何解读客户的情绪,以及如何在复杂的局面下保持冷静和专业。这让我意识到,谈生意不仅是智力的较量,更是情商的博弈。我开始反思,自己在过去很多次的谈判中,是不是因为情绪的波动,而错失了机会?这本书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复盘”工具,让我能够更清晰地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并加以改进。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