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特色在于以实务性经验,提供小学老师教授视觉艺术领域课程的要领与技巧。第一部分内容包括儿童美术教育相关理论,以及国小「艺术与人文领域」教学之基本理念与实施要点,作为教材教法执行时整体之依循内容;第二个部分为教学与实作之示例,分别是彩画、童玩、版画、鑑赏、立体造形五个篇章,最后是课程规划与教学活动设计之要点与实例的分享。
透过本书的阅读,可以有效协助小学老师编写视觉艺术领域相关教材及学习单内容。从本书撰写老师们的经验传承中,可以有效提供设计与编写教材的能力。
作者简介
温惠珍
台中县追分国小教师兼主任
国立嘉义大学视觉艺术研究所硕士
王丽惠
彰化县民生国小教师
国立新竹教育大学美劳教学研究所硕士
曾仰贤
台中县大元国小教师兼主任
台湾师范大学美术研究所博士班
沈翠莲
台中县五福国小教师
国立新竹教育大学美劳教育研究所硕士
王晓菁
台中市西苑国中教师
台湾师范大学美术研究所博士班
第一章、儿童美术教育相关理论探讨
第二章、「艺术与人文」学习领域教学基本理念
第三章、彩画教学与实作
第四章、童玩教学与实作
第五章、版画教学与实作
第六章、艺术鑑赏教学与实作
第七章、立体造形教学与实作
第八章、课程规划与教学活动设计之要点与实例分享
我個人對《視覺藝術領域教材教法》這本書抱持著一種既期待又有點保留的態度,畢竟藝術教育的範疇太廣了,要一本涵蓋所有面向的教材實屬不易。然而,在深入閱讀之後,我不得不說,它確實提供了許多讓我深思的觀點。書中關於「藝術鑑賞」的論述,特別是引導學生進行深度對話與文本分析的部分,讓我對於如何培養學生的批判性思考和獨立判斷能力有了更深的認識。我過去在帶領學生欣賞畫作時,常陷入於簡單的「好看」、「不好看」的討論,而本書則教導我如何引導學生從作品的構圖、色彩、技法、意涵等多個層面進行分析,並鼓勵他們提出自己的見解。此外,書中對於「藝術與生活」、「藝術與文化」的連結,也讓我看到了藝術教育更廣闊的可能性。它不再僅僅是培養藝術家的搖籃,更是培養具有人文素養、能夠感受美、欣賞美、創造美的公民。雖然書中有些學術性的論述我需要花費較多時間去消化,但我認為這些深入的探討,對於想要提升藝術教育品質的老師來說,是不可或缺的養分。我尤其對書中關於「藝術評量」的幾種多元化評量方式印象深刻,這為我擺脫傳統紙筆測驗的束縛,提供了一個更為全面和公平的評量框架。
评分對於《視覺藝術領域教材教法》這本書,我的第一感受是它非常「落地」,也就是說,它不是那種高談闊論、脫離實際的理論書籍,而是真正貼合教學現場需求的實用手冊。書中關於「課程設計」的章節,提供了許多具體的步驟和範例,從確定教學目標、選擇教材媒材、設計活動流程,到預期學習成效,都寫得非常清晰明瞭。我過去在設計藝術課程時,常常感到無從下手,或是設計出的活動與教學目標有所偏離。但這本書就像一位經驗豐富的導師,一步步引導我完成一份紮實且有效的課程計畫。特別是書中對於「問題解決導向」的教學模式的介紹,讓我意識到,藝術教育不應該只是單純的技法傳授,更應該是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獨立思考的能力。透過引導學生面對創作中的挑戰,並鼓勵他們尋找解決方案,能夠極大地激發他們的學習動機和創造力。我嘗試運用書中建議的「專題式學習」來進行一次班級的壁畫創作,結果學生的投入度和作品的完成度都超乎我的預期。這本書確實為我的教學注入了新的活力。
评分我是一個比較注重實踐和體驗的老師,所以對於《視覺藝術領域教材教法》這本書,我最看重的就是它提供的「操作性」和「啟發性」。書中對於「媒材與技法」的介紹,不僅詳盡,而且充滿了創意。它並沒有局限於傳統的繪畫、雕塑等媒材,而是鼓勵老師們大膽嘗試各種非常規的材料,例如回收物、自然物、甚至食物等,並提供了許多將這些媒材轉化為藝術作品的有趣方法。這極大地拓展了我對藝術媒材的認知,也讓我敢於在課堂上嘗試更多元的創作形式。我尤其喜歡書中關於「感官體驗」的教學設計,如何引導學生透過觸覺、嗅覺、聽覺等非視覺的感官來感受和理解藝術,這是我過去較少觸及的領域。透過讓學生親手觸摸不同的材質,聆聽與作品相關的聲音,甚至是聞到與作品相關的氣味,能夠幫助他們建立更深層次的藝術連結。這本書的價值在於,它不僅提供了「怎麼教」,更重要的是,它激發了老師們「如何去教」,鼓勵我們不斷創新,讓藝術教育充滿活力和驚喜。
评分這本《視覺藝術領域教材教法》真的讓我在藝術教育的路上醍醐灌頂!身為一個在教育現場打滾多年的老師,我常常覺得,將抽象的藝術概念轉化為學生能理解、能親身參與的教學活動,是一門極其艱深的學問。過去,我可能更多的是憑藉經驗和直覺在摸索,但這本書的出現,就像一盞明燈,照亮了我前進的方向。它不僅提供了扎實的理論基礎,更重要的是,它將這些理論落實到了具體的教學案例和方法上。書中對於不同年齡層、不同學習風格學生的藝術學習需求分析,以及由此衍生的多元化教學策略,都讓我耳目一新。我特別欣賞其中強調「做中學」、「玩中學」的教學理念,這與我一直以來追求的,讓藝術學習不再是枯燥的知識灌輸,而是充滿樂趣和啟發的探索過程,不謀而合。書中詳細闡述了如何引導學生觀察、感受、思考、表達,以及如何運用各種媒材和技法來促進學生的創造力發展,這些都是我實際教學中迫切需要的指導。我嘗試將書中幾個關於「媒材探索」和「主題式創作」的單元應用到我的課堂上,學生的反應非常熱烈,他們對於過去覺得遙不可及的藝術創作,變得更加自信和投入。這本書絕對是我近幾年來在專業發展上最重要的投資之一。
评分坦白說,當初拿到《視覺藝術領域教材教法》這本書時,我對它的期望值並不高,覺得可能又是一本內容陳舊、理論過時的教材。然而,翻開書頁,我卻被它新穎的觀點和豐富的案例所吸引。書中對於「數位藝術在教學上的應用」的探討,是我非常感興趣的部分。在現今數位化時代,如何將科技與藝術教學巧妙結合,一直是我思考的課題。這本書提供了一些非常棒的建議,例如如何利用平板電腦進行數位繪畫、如何運用動畫軟體製作創意短片、如何透過虛擬實境體驗藝術作品等。這些應用不僅能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更能幫助他們掌握新興的藝術表達方式。此外,書中對於「跨領域藝術教育」的論述,也讓我眼前一亮。它強調將視覺藝術與其他學科(如語文、數學、科學、社會)結合,讓學生在藝術創作中學習到更廣泛的知識和技能。我認為這種整合式的教學方式,能夠打破學科壁壘,培養學生的綜合素養。這本書確實為我打開了新的視野,讓我對未來的藝術教育有了更多元的思考。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