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看待自己生病的原因,经常会有以下倒果为因的想法。胃不好,是因为妈妈的胃也不好,却没想到自己为了减肥,三餐吃得相当混乱;得糖尿病,是因为血糖过高,却没想过自己的饮食习惯大有问题;腰痛是因为长了骨刺,却忽略骨刺是长久以来不正确的坐姿造成的。其实,说穿了,所有疾病都是饮食失衡、作息混乱、不运动、压力大,也就是身心灵不平衡所造成的。
练气功长达三十多年的游敬伦医师,不但受过骨科的正统西医训练,也是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博士,对于营养学、自然医学和传统养生智慧也多所涉猎。他在临床诊疗中,发现很多患者的养生观念,发现很多人常常只注重吃得健康,却往往忽略了睡眠、运动和纾压的正确观念和方法。因此,身为骨科医师的他,在问诊时不只会问患者哪里痛,还会多了解患者在其他方面的状况,进一步帮患者找出其他致病的坏习惯。为了让更多人了解「追求健康,必须面面俱到」的重要性,游医师继叫好又叫座的《不运动,当然会生病!》(狂销三万册、登上金石堂和博客来畅销排行榜,并荣获国民健康局健康好书推介奖)之后,再次写了这本全方位养生书,让一般人能从饮食、睡眠、运动、纾压等着手,重新找回身心灵的平衡。
四大关键新主张,让你发现养生原来很简单:
●饮食新主张:碳水化合物比脂肪更可怕!研究发现:美国人的肥胖、糖尿病、代谢疾病,都是因为摄取过多含糖饮料、马铃薯、白面包、面条等食物。控制腰围比控制体重更重要,因为脂肪囤积在腰腹部,内脏也会有较多的脂肪堆积,会提高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睡眠新主张:轮值排班用顺时钟方向轮替,比较容易适应。要调整时差,尽量晚睡熬到当地时间,白天时多晒太阳,较容易适应新环境的日夜变化。并分享两大安眠妙招。
●运动新主张:三分钟小检测,了解自己的腿力、腰部柔软度和肩颈活动度。并提供15个运动+按摩疗法,让你迅速累积腿强、腰软、肩松的健康力。
●纾压新主张:压力是癌症的一大病因,若妥善管理压力,将可降低癌症复发率。早上和晚上都能做的极简气功,完全释放你的压力。
本书特色
(一)融和现代和传统医学大成、面面俱到的极简养生法:养生不是做一件事就OK!作者将西医、中医、自然医学、营养学,以及气功等传统养生智慧去芜存菁,撷取个人体会过的观念和方法,为现代人设计了一套从饮食、睡眠、运动和抗压等着手的极简养生法,帮你找回失去已久的身心灵平衡。
(二)饮食新观念+好方法,不再害怕吃错了:摄取Ω6和Ω3的理想比例应是4:1,可是现代人的Ω6(富含于玉米油、大豆油等植物油中)摄取量已经比Ω3高达十几倍,造成癌症、气喘、关节炎等罹患率持续上升。书中建议你参考地中海饮食,多摄取Ω3含量高的食物,也就是鱼类、豆类、坚果、亚麻仁籽油等。还教外食族如何建立「口袋名单」,帮自己找回饮食主导权,以及善用磅秤、并确实记录饮食内容的超简单减重法。
(三)3个小检测、15个运动+按摩,打造肩松、腰软、腿强的健康力:肩、腰、腿可说是身体的三大「肉粽头」,若不顾好,一连串的毛病也会跟着来。肩颈太紧,正是头痛、消化不良、妈妈手等症状的源头。腰太硬,跟便祕、尿失禁、生理痛密切相关,而腿部,更是人体的第二个心脏,腿力不好,就容易骨折、扭伤、静脉曲张。利用书中的小检测,只要三分钟,就能找出你腿部、腰部和肩部的问题所在。再配合书中简单的运动、按摩法,你就能愈活愈年轻!
(四)两大妙招,让你夜夜有好眠:根据统计,高达500万以上的台湾人有睡眠困扰。书中告诉你正确的睡眠观念,像是每天少睡一个小时,长期将造成免疫功能下降;假日补眠不足以恢复生理的规律等。更分享让你夜夜好眠的两个妙招,像是吃些香蕉、小米粥、芝麻煳等含有色胺酸的食物,以及如何和身体对话,帮助自己逐步放松。
(五)两大极简气功,完全释放你的压力:压力,已成为健康的一大杀手,甚至会导致可怕的癌症。书中教你在早晨和睡前做的两个简易气功,让你早上元气满满,睡时充分休息,还能防止老年痴呆症。
作者简介
游敬伦
现任:龙合骨科诊所院长
台大医学院附设医院骨科部教学兼任主治医师
学历:台北医学大学医学系毕业
国立台湾大学管理学院商学硕士(EMBA)
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医学博士
专长:全人健康调理谘询及课程
着作:《不运动,当然会生病!》(新自然主义出版)
(荣获卫生署国民健康局2009健康好书推介奖)
part1:听见身体的警讯了吗?
帮你的身体打分数吧!
◎「身体健康危机指数」自我检测表
不要将病痛倒果为因
身体超过负荷,才会有症状
自觉身体警讯,比健检还重要
◎10大身体危机早期讯号
健康管理的九大迷思
用对方法把健康找回来
part2:游氏极简养生法1|健康吃
现代饮食大危机:饮食失衡
外食人口激增,失去饮食主控权
吃下肚前想一想:这是我要的吗?
看懂营养标示,拒绝食品添加物
◎建立「口袋名单」吃得安心
饮食新主张(一):减少摄取碳水化合物
过多的碳水化合物才是元兇
低碳饮食减少危险因子
减少高升糖指数食物
饮食新主张(二):平衡热量与代谢量
控制腰围比控制体重更重要
「熘熘球效应」对身体伤害大
超简单减重法:「磅秤法」
饮食新主张(三):Ω3与Ω6要平衡
必需脂肪酸才是健康关键
◎「地中海型饮食」的特征
高Ω6是现代人疾病因子
多摄取Ω3是健康饮食原则
传统养生智慧的珍贵启示
〈健康吃妙招一〉「道地」、「对时」最重要
〈健康吃妙招二〉「适量」、「因人」是原则
〈健康吃妙招三〉保健食品要「对人」、「对时」、「对量」才有效
◎保健食品选择流程图
part3:游氏极简养生法2|健康睡
失眠是全世界的流行病
作息混乱破坏生理机能
欠下睡眠债得用健康来还
不可不知的五大睡眠迷思
调整睡眠重建身体时序
重建时序把健康找回来
自力救济找回「正常」作息
经络养生也要顺应时序
调整时差小撇步
夜夜好眠有妙招
〈安眠妙招一〉掌握六原则,让身体做好准备
〈安眠妙招二〉「节节放松」,跟身体对话
part4:游氏极简养生法3|腿要强
我们的双腿为什么愈来愈没力?
才三十岁,双腿就已经老化?
膝盖为什么退化得那么快?
腿力好不好?测测便知道!
腿力强弱反映内在健康!
不是叫你不要做,而是教你变强壮
「筋发炎」,你被工作打败了!
把运动当劳动,愈动愈辛苦
将适当的劳动当运动,愈做愈起劲
对抗地心引力,主要靠腿力
越少动,腿力流失就越快
腿力好是长寿的象征
训练腿力,解决6大健康问题
问题1:怎样才不会骨折?
问题2:怎么预防足跟炎与跟腱炎?
问题3:静脉曲张怎么办?
问题4:怎样改善萝卜腿?
问题5:脚常抽筋是缺钙吗?
问题6:习惯性扭伤怎么根治
你的腿够强健吗?——3分钟快速检测法
〈腿强妙招一〉:「伸腿伸踝」加「下肢统合平衡」运动
〈腿强妙招二〉:「踮脚木马运动」
〈腿强妙招三〉:「双腿负重」历久弥新
〈腿强妙招四〉:关键点热敷按摩
part5:游氏极简养生法4|腰要软
腰痛是人类站立所付出的代价
八五%的腰痛找不到特定病因
坐得愈久,腰变得愈硬
坐着不见得比站着好!
身体坐挺可减少腰部压力
为什么打个喷嚏就闪到腰?
找出腰部肌肉的弱点──激发点
◎背痛常见的原因
髋关节太紧也是腰痛主因
测测你的髋关节柔软度
翘脚到底好不好?
腰痛时可以在膝盖下垫枕头吗?
◎怎么睡才健康?
腰硬髋紧,膝关节也吃不消
腰太硬,便祕毛病医不好
◎常见的便祕原因
想改善尿失禁,请先「立正」站好
收缩腹部,调理肝脏机能
腰太硬,生理痛也会变严重
核心肌群够力,腰才能更柔软
腰软有劲,是「气」的核心
你的腰够软有劲吗?——3分钟快速检测法
〈腰软有劲妙招一〉:「仰卧挺身」+「仰卧起身」运动
〈腰软有劲妙招二〉:「擦桌擦玻璃」运动
〈腰软有劲妙招三〉:抱球旋腰运动
part6:游氏极简养生法5|肩要松
长期打电脑,肩颈问题多三倍
肩颈紧是血压太高吗?
五十肩跟糖尿病有关吗?
胸闷不见得是心脏出问题
◎常见的胸闷、胸痛来源
你的肩颈够松吗?——3分钟快速检测法
肩颈松不松,关系上半身健康
肩颈太紧,引发紧张性头痛
肩颈太硬,牙关也会出状况
肩颈过紧,肠胃也吃不消
肩颈不够松,睡眠品质打折扣
肩颈松,才能根治妈妈手与网球肘
◎网球肘自我检测法
肩头松,有效提升唿吸道抵抗力
松肩坠肘,从备战状态解脱
〈肩颈松妙招一〉「肩前运动」+「双掌上顶运动」
〈肩颈松妙招二〉「耸肩、落肩」+加「叹息式唿吸」
〈肩颈松妙招三〉颈部四方放松法
〈肩颈松妙招四〉自我枕后按摩
part7:游氏极简养生法6|气要足
压力,现代人健康的头号杀手
压力,真的会引发癌症!
妥善管理压力可降低癌症复发率
练气,调解压力最佳选择
为什么练气能调合身心灵?
气足,才能达到身心平衡
唿吸是自主与自律神经的桥樑
练气让我们学习超越自己的思绪
气足,才能腿强、腰软、肩松
加入唿吸元素,不只练「形」
唿吸使你放松得更安全
养气,才是真正养生之道
养气心得一:运动与练气不可偏废
养气心得二:年纪越大越要温和养生
养气心得三:慢工才能真正养生
养气心得四:练气可防止老年痴呆
养气心得五:少时运动练气并行,年长时宜多练气
〈养气妙招一〉「晨起之气」,启动引擎
〈养气妙招二〉「睡暮之气」,保养归元
这本书给我最大的启发在于,它并没有提供一套僵化的“标准养生流程”,而是像一位经验丰富的朋友,娓娓道来那些真正能让我们身体受益的智慧。书中对“度”的把握非常精准,比如在谈到饮食时,不会简单地告诉你哪些食物该吃,哪些该忌,而是教会你如何根据自己的体质、季节和身体状况来灵活调整。它不像某些养生书那样,把各种“禁忌”列得密密麻麻,让人一看就压力山大,反而鼓励我们去感受身体发出的信号,学会倾听自己的身体。书中穿插了许多有趣的例子,比如某个古老的节气养生小贴士,或者一个经过科学验证的现代健康习惯,它们之间并不显得突兀,而是有机地融合在一起,让人觉得既有传统文化的韵味,又不失科学的严谨性。我尤其喜欢它在讲述一些养生理念时,会引用一些看似毫不相关的自然现象,然后巧妙地将其与人体健康联系起来,这种跳跃式的思维方式,反而让我更容易理解和记住。读完之后,我感觉自己不再是被动地接受信息,而是真正掌握了一套可以融入日常生活的、灵活的养生哲学。
评分这本书最让我惊喜的是,它真正做到了“授人以渔”的效果。我以前读了很多关于养生的书籍,但总感觉自己像个被动的学习者,照搬书上的方法,效果却参差不齐。而这本书,更像是在引导我成为一个“养生侦探”,去观察、去感受、去实践。它教我如何分辨身体的细微变化,如何判断哪些方法适合自己,哪些需要调整。书中对于“个性化”的强调,让我觉得非常受用。它不会给你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答案,而是鼓励你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去探索最适合自己的养生之道。例如,它在谈到如何改善睡眠时,会列举多种不同的方法,从调整作息、饮食,到借助自然疗法,甚至包括一些古老的冥想技巧,然后让你去尝试,去体会哪一种最能帮助你安然入睡。这种探索的过程,让我觉得养生不再是枯燥的任务,而是一场充满乐趣的自我发现之旅。
评分这本书的独特之处在于,它真正地将“养生”提升到了“生活艺术”的层面。它不是一本教你如何“对抗衰老”或者“延长寿命”的工具书,而是一本帮助你如何“活得更好”、“活得更有品质”的生活指南。书中关于“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让我耳目一新。它会教你如何根据季节的变化来调整饮食和作息,如何利用大自然的力量来疗愈身心,比如接触阳光、接触大地,或者呼吸新鲜的空气。这些看似简单的方法,却蕴含着深刻的智慧,能够帮助我们重新连接身体与自然,找回内心的平静。我非常喜欢书中关于“精神养生”的部分,它强调了积极的心态、良好的人际关系以及对生活的热情,对于这些方面的论述,比许多只关注身体的养生书要深刻得多。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不仅仅是学到了一些养生技巧,更是对生活有了一种全新的认识和感悟。
评分我一直对那些能够从源头上解决问题的养生方法很感兴趣,而这本书恰好满足了我的需求。它不是简单地告诉你如何“治标”,而是深入浅出地讲解了许多导致身体不适的深层原因,然后提供了一系列自然、温和的解决方案。比如,在讨论免疫力低下时,它不会仅仅停留在“多吃维生素”的层面,而是会追溯到肠道健康、睡眠质量、甚至是环境因素的影响,然后给出全方位的改善建议。书中对于“预防”的重视,也让我深以为然。它反复强调,养生的最终目的不是等到生病了再去“修补”,而是通过日常的点滴积累,让身体保持在一个健康、平衡的状态。这一点,比单纯的“保健品推荐”或者“速效疗法”要来得更持久、更根本。我特别欣赏它在引用传统智慧时,会给出科学的解释,让那些古老的经验变得更加可靠和易于接受,同时也避免了某些伪科学的误导。
评分不得不说,这本书在“平衡”这一点上做得非常出色,这是我之前接触过的许多养生书籍所缺乏的。它不像某些纯粹推崇中医的著作那样,可能会让人觉得过于玄妙,也不像一些西方医学的书籍那样,过于依赖数据和实验,而是将两者以及自然医学的精华巧妙地融合。比如,它会详细解释中医理论中的“气”和“血”的运行,但同时也会结合现代营养学来解释为什么某种食物对身体有益,或者为什么某种运动方式能帮助疏通经络。这种跨学科的整合,让养生不再是单一维度的追求,而是多方面、多层次的协同作用。书中对于“情绪”与“身体”的联系也进行了深入的探讨,这一点让我印象深刻。它并没有简单地告诉你“保持积极心态”,而是提供了许多切实可行的方法,比如通过特定的呼吸法来缓解焦虑,或者通过一些简单的园艺活动来放松身心。我感觉作者在写作时,是站在一个非常宏观的视角,将人体视为一个复杂的系统,然后用一种非常人性化、易于理解的方式,将各种养生理念串联起来。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