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扬格瑜伽圣经

艾扬格瑜伽圣经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原文作者: B.K.S. Iyengar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瑜伽修练的最低目标,是让你八十岁还可以自己系鞋带;最高目标则是踏上内心觉醒之旅,体会生命的终极意义!

  本书的主题是关于生命。如果你想了解我们于天地之间生而为人的真实意义,如果你想知道自己来于何方、去往何处,如果你渴望快乐自由,瑜伽将是最佳的载具,带你踏上内在觉醒之旅。

  要了解瑜伽,身体是第一件工具。瑜伽将存在分为五个层面,从身体的修练出发,你将发现其它四个「微妙之体」——你的能量之体,气息与情感之源;你的心智之体,心念与执妄得以降服之所;你的智慧之体,聪明智慧栖息之地;还有你的极乐法体,天地灵性显现之处。

  艾扬格说,瑜伽就像音乐,身体之节奏、心体之旋律,加上灵体之和声,共同创造出生命的交响乐。瑜伽可以让身心五体协调融合,不再有拼接碎片的感觉;瑜伽让你找到清新的宁静,不再为生活的挣扎与压力所滋扰。瑜伽会让你获得真正的自由,脱离情绪的沉浮与苦乐,淡定从容,让永恆深远的合一感,存在于尘世生活之中。

  生命自身寻求完满,恰如植物寻求阳光。艾扬格以饱含温柔能量的文字,写出一本温柔之书,书中并附有十五种可培养情绪稳定性的体位法图解,帮助读者得到身心的安稳、喜悦与活力。

作者简介

艾扬格(B.K.S. Iyengar)

  印度人,生于1918年,九岁丧父,家道清贫,但属于婆罗门阶级。因身体孱弱,在姊夫亦即印度着名哲人及梵文学者奎师那阿阇梨(T. Krishinamachaya)要求下开始学习瑜伽,从此走上瑜伽研究教学之路。

  艾扬格是二十世纪瑜伽现代化的头号推手,甚至被誉为「现代瑜伽之父」。1936年,年仅十八岁的艾扬格尊奉师命去教授瑜伽体位法。1952年因缘际会下成了小提琴家曼纽因的导师,两年后受邀赴英,名声从此逐渐在伦敦的艺术界传开。艾扬格在1960年代初期已经成为英国的知名人物,曾经接受BBC电视台专访,被其誉为「瑜伽的米开朗基罗大师」。1966年,第一本着作《瑜伽之光》(Light on Yoga)出版,该书影响深远,是瑜伽史上的经典之作。1967年为英国官方训练瑜伽老师,1969年,瑜伽正式进入英国成人教育系统。

  早在1956年,艾扬格就受邀至美国,为人治疗并作演说和示范,但这趟初访经验并不愉快。直到1973年,有心求法的美国人万里迢迢到印度,终于在普那寻到这位十七年前失之交臂的大师父,恳请艾扬格赴美教学。从西岸到东岸,艾扬格调教出一批批优秀严谨的美国本土「艾氏瑜伽」老师,这些老师不但为美国奠定了安全、确实、有系统的瑜伽体位法的练习根基,同时他们一生扎实练习的功夫,加上研究、创新的精神,使得三十几年下来,瑜伽在美国开出繁茂的花朵,还有丰富的出版成果。1991年及2002年,美国《时代杂志》评选艾扬格为「影响美国的100人」之一。

著者信息

图书目录

图书序言

导言:自由在前
  个世纪以前,我离开印度前往欧美;欧美的观众面对瑜伽体式的表演瞠目结舌,认为那是某种怪异的柔术。而今,同样的体式已经为全世界亿万人们所接受,其健身治疗的效用也得到广泛认同。这本身就是非同寻常的变迁,因为瑜伽已经点亮了无数人的内心。

  七十年前,在我瑜伽之旅的起点,即便在印度本土,瑜伽行者也逃脱不了被嘲弄、拒斥和谴责的命运。的确,如果我成为一个苦行者,一个行乞的圣者,云游于英属印度的大路上沿路行乞,我不会面对那么多的嘲笑,反而会更受尊重。我曾一度被要求成为弃绝此世的出家苦行者,但是我拒绝了。我想过普通的居家过日子的生活,经历所有生活的苦恼与考验,并把瑜伽带给与我有着相同生活经历的普通人——工作,结婚,生子。我有幸拥有上述三者,包括与我去世的妻子拉玛玛妮所共同享有的长久而快乐的婚姻,还有我的子女和孙辈。

  普通人的生活十分艰辛,自古如此。我们许多人都会碰到艰难与痛苦,许多人会经受身体与情感的苦恼,压力、哀伤、孤独与焦虑。我们常常认为这是现代生活所造成的问题,而人类生活向来如此,都有同样的艰难与挑战——谋生,养家,追寻生活的意义与目标。

  我们人类无论过去还是将来都会面临这些挑战。作为动物,我们游走于大地;作为灵性的寄居体,我们与群星为伴。而作为人类,我们介于两者之间,在追寻永恆与深远的同时努力协调我们在尘世的存在。于是许多人在天上追寻这伟大的真如本体,而真如比浮云离我们更近。本体就存在于我们自身,我们可通过内心之旅发现其踪迹。

  多数人的愿望都是相同的。多数人只是需要身体与精神的健康,觉悟与智慧,安宁与自由。而我们追求这些目标的方法常常毫无效用,因为我们会被人类生活中彼此差异而相互冲突的需求所左右。智者们所理解的瑜伽旨在以圆融完善的方式满足所有这些人类需求。其目标是获得纯一圆满的境界,与自我合一,并最终与自我之外的一切万物合一。我们将成为宏观宇宙中和谐的微观宇宙。纯一圆满或圆融是实现健康、内心安宁与终极自由的基础。

  瑜伽让你在生活中重新发现完善与统一,让你不再有拼接碎片的感觉;瑜伽让你找到内心的宁静,不再为生活的挣扎与压力所滋扰。瑜伽会让你获得前所未有的自由。对于瑜伽行者而言,自由意味着脱离生活的二元对立,脱离生活的沉浮与苦乐。自由意味着那种淡定,那自心之中静之极处,那种与永恆无限、常存不易之宁静本体不离不弃的从容。

  我曾说过,每个人都可以开始自己的内心之旅。生命自身寻求完满,恰如植物寻求阳光。天造生命决不希望以多数人的失败来映衬少数人的成功。就精神层面而言,我们生活在民主体制之中,我们生活在一个机会均等的社会。

  瑜伽不是要成为一种宗教,也不会成为任何文化的信条。尽管瑜伽产生于印度的土壤,但瑜伽是一种普适的修行之道,一种适应于所有人类的觉悟之道,超越不同的种族和背景。

  帕坦加利在约2500年前就使用了「普遍」一词。我们都属于人类,而我们所受的教育让我们自认为是西方人或东方人。若我们回归自身,我们只是一个个具体的人——没有非洲人,没有印度人,没有欧洲人,也没有美洲人。我来自印度,我不可避免地带有某些印度的特征,这来源于养育我成长的文化。我们都是这样。但我们的灵性毫无二致,我们的「见性」一般无二,我们的区别仅仅在于灵性的「外衣」——那些我们所执持的有关我们自身的观念。要打破这些观念,不要以分别心加强这些观念。这就是瑜伽的基本内涵。我们彼此相聚的时候,我们会忘掉自我,忘掉我们的文化或阶层。我们之间是心与心的对话,没有不可逾越的障碍。我们内心最深层的愿望都是相同的,我们都属于人类。

  瑜伽认为,我们的身心运行之道数千年来并没有什么改变。我们身体内部的运行方式不会随时间与空间的变迁而有所变化。在我们心灵的运作机制中,在我们彼此交往的方式上,总会有一些固有的压力,如同地理上的断层,若得不到关注就会产生问题,或者是个人的问题,或者是人群的问题。因而瑜伽哲学与科学的根本出发点是考察存在的本质,并以此来回应生命的重压,避免众多的恐惧与烦恼。

  瑜伽并不把贪婪、暴力、懒惰、放荡、傲慢、淫欲与恐惧当做无法根除的原罪,它们不是毁坏我们快乐的罪魁,也不是产生快乐的根据。它们是人类天性与境遇的自然体现,尽管令人厌恶,但它们需要消解,而不是压抑或弃绝。我们有缺陷的感受与思维机制并非烦恼的根源(尽管这种机制会带给我们烦恼),而是一种演进的机缘,心识的演进也会让我们持续渴望个人的成就与世界的进步。
  瑜伽是生命游戏的规则法典,但这是一场无人会输的游戏。生命游戏是严酷的,我们需要刻苦的训练。我们要有自我思考的意愿,我们要遵从规则和调适自我,我们还要克服偶尔的挫折。生命的游戏要求我们具备诚信、笃行以及内心的爱。如果你想了解我们于天地之间生而为人的真实意义,如果你想知道自己来于何方去往何处,如果你追求快乐渴望自由,那么你已经初步踏上了内心之旅的征程。

  自然法则不可改易,无情而刻板,但我们的确可以利用它们。接受自然的挑战,加入人生的游戏,我们就踏上了风雨交加、激动人心的旅程;我们将获得的收益必然与我们的投入相称,其最低目标是在八十岁时自己系鞋带,其最高目标是体味生命本体的真义。

图书试读

None

用户评价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