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云:「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春温、夏热、秋凉、冬寒的气候变迁,会带来风、寒、暑、湿、热等气候环境,对人体的脏腑、气血、生理时钟等产生细微但重要的影响。因此,养生应该因人、因时而异,区别对待,不能泛泛而论。
本书体例以中国传统文化遗产的24节气为主轴,分为总论和春、夏、秋、冬五篇,结合四季变迁,遵循阴阳五行生、长、化、收、藏的变化规律,针对每个节气提出养生总纲,并围绕不同节气的变化,结合西医科学详述了不同时令的饮食起居、运动、精神调养、防治疾病等保健要领与养生法。以对人体进行科学而有效的调养,同时达到养生、养心、养性并举的目的。
作者简介
黄明达教授
毕业于北京中医药大学,现任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科技合作中心主任、世界养生科学联合会副理事长、世界自然医学组织副主席、国际自然医学与养生工程研究会执行长、国际生命品质与健康管理协会祕书长。
在联合国的传统医药杂志上,先后发表过《论中医的「科学是非及生死命运」》、《经络研究与64次诺贝尔奖》等多篇在医学界具有重要影响的论文。着有:《图解人体穴位宝鑑》、《彭祖养生宝鑑》。
天人合一,道法自然
1阴阳四时者,万物之始终:二十四节气的由来释名
.天地合气:二十四节气的划分和意义∕024
.说文解字:二十四节气与传统文化∕026
.源远流长:二十四节气与先人智慧∕028
2天有所变,人有所应:二十四节气对人体的影响
.五脏应四时,各有所受:二十四节气影响人体脏腑∕030
.春夏秋冬,其气不同:二十四节气影响经络和生物钟∕032
.求同存异:二十四节气对不同人群的影响∕034
3黄帝内经之天人相应:顺应四时、阴阳调合的养生观
.一阴一阳之谓道:阴阳初探秘∕036
.善养生者:维持阴阳平衡∕038
.从四时阴阳之根:养生与自然相参照∕040
推陈出新,万物复甦
1春主风木,万物生发:养肝护胆
.春主风木:春季的温、湿、寒∕044
.春夏养阳:调节身心,顾护阳气∕046
.春季肝当令:养肝亦护胆∕048
2春到人间草木知--立春
.万物以荣:养护体内阳气∕050
.温燥之邪侵体:饮食药膳,升补为宜∕052
.人卧血归于肝:晚睡早起,睡眠养肝∕054
.百病宜发:正气存内,邪不可干∕056
.防之为易:药食为后,保护为先∕058
3春回地暖草如丝--雨水
.冰雪解冻化而为雨:肝脾同补∕060
.湿邪横行:省酸增甘,以养脾气∕062
.春捂秋冻:春季不忙减衣服∕064
.乍暖还寒:慎避风寒,防止春瘟∕066
.道法自然:法于阴阳,和于术数∕068
4神州大地闻雷报--惊蛰
.蛰虫皆震起而出:不同体质人养生∕070
.清六肺之热:惊蛰吃梨,润肺健脾∕072
.春眠不觉晓:舒筋活络,抵御春困∕074
.肝为罢极之本:警惕肝脏疾病侵扰∕076
.食色有度:饮食之患,过于声色∕078
5南园春半踏青时--春分
.昼夜均而寒暑平:注重阴阳平衡∕080
.食岁谷以全其真:温补忌大寒大热∕082
.先睡心,后睡眼:保证睡眠品质∕084
.畏寒肢冷:阳虚之体警惕晨泄∕086
.舒展身心:广步于庭,披发缓行∕088
6路上行人欲断魂--清明
.气清景明:与自然同气相求∕090
.合二为一:寒食节的由来∕092
.舒经活络:出行需防范∕094
.阴阳失调:高血压易发∕096
.平衡五脏:五味不可偏耽∕098
7谷雨嫩茶翡翠连--谷雨
.雨生百谷:谐调身体内外环境∕100
.补水为重:喝口谷雨茶∕102
.青春常驻:保养皮肤好时节∕104
.百花齐放:春季防过敏∕106
.小劳之术:缓解劳累科学休息∕108
天地皆长,万物繁秀
1夏主暑火,天地俱长:养阳护心
.夏主暑火:夏季的热和湿∕112
.暑邪当道,湿邪随行:夏季养生要点∕114
.夏季心当令:养护心脏∕116
2骤雨当空荷满香--立夏
.万物至此皆长大:夏日要养阳∕118
.燥当以清驱之:以清为贵∕120
.昼渐长夜渐短:午休不可少∕122
.风者,百病之长:春夏之交谨防病∕124
.修身养性:养心莫善于寡欲∕126
3玉簪小满布庭前--小满
.物致于此小得盈满:小满之日苦菜秀∕128
.肝火上升:生冷食物要吃对∕130
.邪气中经:夏季皮肤护理∕132
.人亦分五行:不同体质人养生∕134
.乐无不在:穷亦乐,通亦乐∕136
4隔溪芒种渔家乐--芒种
.有芒之种谷可稼种:百毒之月∕138
.盛夏酷暑:饮食有学问∕140
.仲夏登高:端午节话养生∕142
.生命在于运动:夏季也要锻鍊∕144
.欲有情,情有节:死生存亡之本∕146
5农田耕耘夏至间--夏至
.万物皆极至:调息静心度苦夏∕148
.夏不食心:多食酸咸固表补心∕150
.湿气通于脾:养脾健胃∕152
.夏至气升极:防夏季高血压∕154
.夜卧早起:使志无怒,使气得洩∕156
6小暑白罗衫着体--小暑
.天气已热,未达极点:少动多静∕158
.上蒸下煮:小暑节气吃三宝∕160
.每日热三分:暑热期肝脏护理∕162
.静而得之者:夏季的家电病∕164
.兼而修之:生活三养,寝寐三昧∕166
7望河大暑对风眠--大暑
.夏雨隔田埂:防暑补水∕168
.物极必反:饮水不当也伤身∕170
.强心健体:微量元素要补充∕172
.长昼酷暑,伤津耗气:预防中暑∕174
.益寿延年:真常子养生法∕176
平定收敛,万物成熟
1秋主收藏,万物收敛:养阴护肺
.秋主燥金:风高物燥,多事之秋∕180
.温凉之燥侵体:清燥养阴∕182
.秋季肺当令:养护肺脏∕184
2立秋知了催人眠--立秋
.阴意始杀万物:收敛亦舒展∕186
.阳消阴长:免疫降低,情绪悲秋∕188
.润肺驱燥:养阴和中的饮食∕190
.和用强身:秋冻有节,防生杂病∕192
.自得自适:遵循自己的养生经∕194
3处暑伏尽秋色美--处暑
.暑将退,伏而潜处:秋凉来袭∕196
.神静则寐:睡好子午觉∕198
.饮食养生:防秋燥亦减肥∕200
.防燥补水:让皮肤光滑水润∕202
.万事劳其形:五友养生∕204
4翡翠园中沾白露--白露
.露凝而白:防过敏致病∕206
.正气存内:饮食的保健功效∕208
.运动健身:适宜秋季的锻鍊∕210
.温寒交接:唿吸道疾病易发∕212
.身弱善养生:曾国藩的养生之道∕214
5秋分折桂月华天--秋分
.适当秋之半:平衡阴阳∕216
.谨察阴阳之所在:阴阳以平为期∕218
.水谷气血之海:秋分先养胃∕220
.万物凋零:秋季易发疾病∕222
.容平之季:秋季养收敛∕224
6枯山寒露惊鸿雁--寒露
.露将欲凝结:守护阴精∕226
.因时制宜:滋补排毒的食物∕228
.花甲之年:老年人秋令保健∕230
.天高物燥:防止口唇生病∕232
.贵生先己:杨朱的养生观∕234
7霜降芦花飘满天--霜降
.露凝结为霜:谐调内外平衡∕236
.白露为霜:霜降养生蔬果∕238
.承上启下:调理亚健康的好时机∕240
.肺与大肠相表里:养大肠防便祕∕242
.融诸家之长:杂家的养生观∕244
第五篇 阳气潜伏,万物蛰藏
1冬主寒土,万物闭藏:养阴护肾
.冬主寒土:冬季的冷和干∕248
.天地闭藏:冬季养收藏∕250
.冬季肾当令:养护肾脏∕252
2立冬报喜献三瑞--立冬
.万物收藏:顺应冬时,敛阴护阳∕254
.立冬补冬:饮食补养好时机∕256
.抗衰延寿:冬泳健身法∕258
.气温骤降:预防流感和感冒∕260
.学古通今:古人养生三定律∕262
3小雪鹅毛片片飞--小雪
.雨凝而为雪:护好头部∕264
.神太用则劳:养生先养神∕266
.求同存异:保养从小处做起∕268
.天气阴冷晦暗:防止抑郁情绪∕270
.百病生于气:长寿要形神兼养∕272
4大雪寒梅迎风狂--大雪
.至此而雪盛:区分上火类型∕274
.节令美食:冬吃萝卜保健康∕276
.万里雪飘:大雪养生七宜∕278
.寒风凛冽:预防风吹病∕280
.人生三宝:中医的精、气、神∕282
5冬至瑞雪兆丰年--冬至
.冬至一阳生:维护初生阳气∕284
.调理得当:冬至吃坚果∕286
.由盛转衰:关注中老年人的健康∕288
.阴气盛极而衰:夏病冬治好时机∕290
.闭藏之季:冬季养收藏∕292
6小寒游子思乡归--小寒
.天气渐寒:喝一碗腊八粥∕294
.数九严冬:御寒首当养肾∕296
.洗出健康:冬季沐浴保健∕298
.御寒保胃:预防肠胃疾病∕300
.人与自然界:五色入五脏∕302
7大寒岁底庆团圆--大寒
.大寒栗烈已极:防止冷辐射∕304
.因人而异:辨清体质好养生∕306
.祛病健身:一拍二摩三暖∕308
.寒暖突变:冬季防治冻疮∕310
.七情养生:五志与五脏∕312
前言
《黄帝内经》说:「人与天地相参也,与日月相应也。」人生天地间,一切生命活动都是与大自然息息相关,无论是四时气候的变化、昼夜晨昏的更替,还是日月星辰的运转,都会对人体的五脏六腑和生理时钟产生影响。人要依靠天地之气提供的物质条件才能生存,同时也要适应四时阴阳的变化规律,才能得以健康的发育生长,因此就产生了天人合一、顺应四时的健康理念。以中国传统的二十四节气为主轴,对这个理念进行剖析,并提供相应可行的养生方法,是本书的宗旨所在。
《吕氏春秋》提到:「天生阴阳寒暑燥湿,四时之化,万物之变,莫不为利,莫不为害。圣人察阴阳之宜,辨万物之利,以便生,故精神安乎形,而寿长焉。」意即顺应自然规律并非被动的去适应,而是要採取积极主动的态度,先掌握自然界昼夜寒暑变化的规律,再针对外邪侵扰採取防御的措施。
二十四节气是根据太阳在黄道(即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上的位置来划分的。视太阳从春分点(黄经零度,此时太阳垂直照射赤道)出发,每前进15° 为一个节气;运行一周后又回到春分点,为一回归年,合360°,因此分为二十四个节气。在农历中,以立春为二十四节气的开端。二十四个节气的名称,是结合当时的自然气候、景观与北斗七星中的魁、衡、杓三星随着天体之运行,其所指的地方所命名而来的。
二十四节气是华夏祖先在历经千百年的观察与实践后所创造出来的文化遗产。春温、夏热、秋凉、冬寒的气候变迁,会带来风、寒、暑、湿、热等气候环境,对人体的脏腑、气血产生影响。气候变迁还会带来人体经络与生理时钟的细微变化,在本书中均有详细说明。因此,养生应该因人、因时而异,区别对待,不能泛泛而论,随波逐流。
本书以《黄帝内经》所云:「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为基础,以中国传统经典文化的二十四节气为主轴,结合中华经典《黄帝内经》中的养生理论和健康理念,深入浅出地介绍了气候变化对人体节律周期与健康的影响,破解了中华传统健康理念的奥祕,同时,结合现代西医科学,提供了切实可行的保健方法。
本书体例分为总论和春、夏、秋、冬五篇,阐述了二十四节气与传统文化、物候变化对人体脏腑和生理时钟的影响以及天人合一、阴阳调合的养生理念。同时,结合四季变迁,针对每个节气提出养生总纲,又围绕不同节气的变化,仔细重点地介绍了节气变换、气候变化等对人体各部分机能的影响。最为重要的是,本书结合中医经典与西医科学,陈述了许多行之有效的养生方法,并对不同时令的饮食起居、运动锻鍊、精神调养、防治疾病等都进行了翔实的阐述。在每一节中,还选取了中华养生中的经典理论,分别进行解说,以便大家在掌握保持身体健康的方法的同时,也保持内在修养,达到身心兼修的目的。
帮助人们掌握二十四节气变化的规律,遵循阴阳五行生、长、化、收、藏的变化规律,对人体进行科学的调养;根据大自然的四时变化来调节人体的五脏气血,保持生命的健康与活力,不仅使您在养生上有所领悟,同时达到养生、养心、养性并举的境界,就是本书的目的所在。
这本《一年四季都在用的24节气养生术:全家365天的保健计画》真的让我眼前一亮!我一直对中国传统养生文化很感兴趣,但总觉得那些理论有些高深莫测,不易落地。这本书却把24节气这样一个古老的概念,转化成了非常实用的生活指南。我最喜欢它那种循序渐进的讲解方式,从每个节气的气候特点、时令蔬果,到对应的起居作息、饮食调理,再到具体的养生小方,都讲得明明白白。比如,书里提到春季阳气生发,应该多吃些辛甘的食物,像葱、姜、蒜,并且要“晚睡早起”,让身体舒展起来。我试着照着做了几周,感觉整个人都轻盈了不少,不像冬天那样总是昏昏欲睡。书中还有关于不同体质的人如何根据节气进行调整的建议,这一点对我帮助很大,因为我属于比较容易上火的体质,书中就给出了很多温和降火的食疗方,效果出奇地好。而且,它不仅仅是讲理论,还提供了很多具体的操作方法,比如不同节气的简单按摩手法,我睡前跟着做,睡眠质量真的有提升。感觉这本书就像一位贴心的老中医,时刻提醒着你身体的需求,让你在日常生活中就能轻松养生。
评分说实话,我之前对24节气养生多少有些模糊的概念,总觉得离自己生活比较远,直到我读了这本《一年四季都在用的24节气养生术:全家365天的保健计画》。这本书的优点在于它的“可操作性”和“周期性”。它不是一本泛泛而谈的书,而是把一年365天,按照24个节气划分,为我们提供了一套非常具体、非常有计划性的养生方案。我最喜欢的是它那种“顺应自然”的理念。比如,它会告诉你,在“谷雨”前后,万物生长,此时也是我们身体“生发”的好时机,应该多出去走动,呼吸新鲜空气。书中还提供了一些非常简单易行的运动建议,比如在特定节气做一些适合的拉伸或者散步。我试着按照书里的建议,在“立春”的时候开始早起,并配合一些简单的室内运动,感觉身体的活力确实比以往提升了不少。而且,书中还给出了很多适合不同节气的食谱,都是用当季的食材,既新鲜又营养,而且做法也非常简单,即使是厨房新手也能轻松上手。这本书让我觉得,养生不再是遥不可及的目标,而是可以融入我每一天的生活。
评分拿到《一年四季都在用的24节气养生术:全家365天的保健计画》这本书,我首先就被它温暖而有力量的书名吸引了。我一直认为,健康是人生最大的财富,而中国的传统养生智慧是值得我们去传承和实践的。这本书恰恰做到了这一点,它将24节气这个古老的时间哲学,转化成了一本详尽的生活指南。它不仅仅是告诉你“应该做什么”,更重要的是“为什么”。比如,在讲到“立冬”的时候,书里会解释为什么这个时候要“藏精”,为什么要注意保暖,而不是简单地让你去吃羊肉、穿棉袄。这种由浅入深的解释,让我对身体的变化有了更深的理解,也更能心甘情愿地去遵循养生之道。书中提供的养生方案非常全面,涵盖了饮食、起居、运动、情志等多个方面,而且都是针对不同节气的特点量身定制的。我尤其喜欢它针对不同年龄段和体质人群的细分建议,让我觉得这本书是真的为“全家”考虑。我尝试了书里推荐的“秋燥润肺”食疗方,效果非常显著,原本干燥的秋季,我的皮肤和嗓子都舒服多了。这本书让我觉得,养生原来是可以如此贴心、如此有温度。
评分我是一名上班族,平时工作压力挺大的,经常因为熬夜和不规律饮食导致身体出现各种小毛病,比如容易疲劳、肠胃不适等等。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我入手了这本《一年四季都在用的24节气养生术:全家365天的保健计画》。这本书最打动我的是它的“实用性”和“科学性”。它没有那种虚头巴脑的说法,而是用一种非常接地气的方式,将24节气与现代人的生活方式巧妙结合。书里详细讲解了每个节气对应的气候变化,以及这些变化对我们身体的影响,然后给出相应的养生建议。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关于“夏至”的章节,书里讲到此时阳气最盛,但也是最容易损耗精气的时候,所以要“养心”,注意清淡饮食,多补充水分。我按照书里提到的,在夏至前后减少油腻食物的摄入,多喝绿豆汤、菊花茶,晚上也尽量在11点前入睡,结果发现整个夏天都没怎么感到燥热难耐,精神状态也比往年好很多。而且,书里还提供了一些针对不同季节的简易食谱,比如用节令蔬菜做成的汤品、粥品,不仅美味,还特别养人。它让我觉得,养生不再是一件难事,而是融入生活点滴的智慧。
评分这本《一年四季都在用的24节气养生术:全家365天的保健计画》可以说是给我打开了一个全新的养生视角。我一直对中国传统文化有浓厚的兴趣,但真正将节气与日常生活中的健康管理结合起来,这本书给了我最好的示范。它不是那种枯燥的理论书籍,而是像一位智慧的长者,用最朴实易懂的语言,教会我们如何倾听身体的声音,如何顺应自然的规律。书中的内容非常系统,从宏观的节气变化,到微观的饮食调理、起居作息,再到具体的养生方法,都梳理得井井有条。我最喜欢的是它在每个节气都给了非常具体的“行动指南”。比如,在“小满”时节,书里就建议要“增稠减淡”,注意补充水分,减少油腻食物,并推荐了一些清热解暑的食谱,比如绿豆薏米粥。我照着做了,发现效果真的很好,整个夏季都感觉身体轻盈了不少,也没有之前容易上火的情况。而且,书里还包含了一些针对家庭成员的保健建议,比如给孩子如何根据节气调理,给老人如何安度秋冬,这些都非常实用。它让我觉得,养生原来可以这么细致入微,这么充满关怀。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