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着慢下来,花更多时间,做更少的事
现代人只要带着手机,就与全世界连结在一起,不但没有了空间的隔阂,甚至连时间也被压缩成同步。方便固然是方便,但另一方面来看,无论何时何地、分分秒秒,都无所遁逃于天地之间,彷彿被缠绕困在蜘蛛网中的蝴蝶,动弹不得、透不过气。
当然,手机常关机、从来不回覆别人的来电、更少主动打电话给别人,的确会得罪不少朋友,但一直记得多年前听李敖讲过一句话:「得罪别人,常常不能做事;但得罪自己,往往不能做人。」在做事与做人之间,我选择做人。
我们可以学着适时关掉手机、离开网路,重新注视出现在身边的人事物,好好感受,当我们能不被现代科技制约,才能保持对眼前事物的觉知,并做好每一件事。在这个时代里,关掉手机,重新与自己对话是很重要的一件事。
作者简介
李伟文(牙医师.作家.环保志工)
座右铭是「一生玩不够」,生命中最期盼获得的礼物是「慈悲」与「智慧」,智慧的追求透过阅读,慈悲则靠号召朋友从事公益服务人群来实践,因此生活的重心是「阅读、朋友、大自然」。
喜欢朋友与大自然,所以将近三十年前曾担任童军团长,并且在近二十年前与朋友们成立了荒野保护协会,初期办公室还设在自己的牙医诊所内。喜欢阅读,所以将诊所变成了可供社区民众借书的图书馆,并且曾经担任金鼎奖评审、全国好书及公务员专书阅读甄选审委等。
相信影像对民众的影响力,因此曾经担任公共电视、华视电视公司的董事,并且陪着孩子从电影中进行生命教育的学习。
透过写作分享学习心得,在《联合报元气周报》、《中国时报新故乡动员令》、《国语日报周刊》、《亲子天下杂志》、《康健杂志》、《有机志》等刊物有专栏,着作有《迷路原为看花开》、《我的野人朋友》、《你每天都在改变世界》、《教养可以这么浪漫》、《倾听自己的鼓声》、《温柔革命:爱,在荒野流动》、《让阳光洒在心上》、《电影里的生命教育》、《阅读是最浪漫的教养》、《教养,无所不在》以及童书绘本《陪锹形虫回家》、《帮青蛙找新家》、《我大出来了》等书。
李伟文粉丝团:www.facebook.com.tw/weiwenfans
李伟文部落格:blog.chinatimes.com/sow
荒野保护协会:www.sow.org.tw
自序 学会关机的生活
#1--转接到语音信箱 静思独处
人人有怪癖
与世界维持一点悬念
擦肩而过的因缘
》》人生就像丢回力棒
一天里的温柔时光
生命中最浪漫的事
绿满窗前草不除
》》曲水流觞
一席话与一本书
比自己更大的生命
因为懂得,所以慈悲
》》文字因缘骨肉深
生命里的戒指与花环
我最快乐的时候
下半辈子的事
》》忽然想起地老天荒这回事
#2--请稍候再拨 日常漫步
不务正业的牙医师
走到春天为止
当幸运来敲门
》》你最近在忙什么?
难忘幸福的滋味
核心与边缘
寒夜客来茶当酒
》》瓶中信
不要活得太离谱啊!
适合生活的好地方
来自远方的明信片
》》正经看女子走过之必要
偷闲的星期天傍晚
父母要浪漫一点
当小孩不再是小孩
》》大家来说故事
#3--目前收不到讯号 乡野行路
山川风月无常主
慢走与漫走
上路,走出希望
》》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
荒野遇见生命的感动
晓风的情怀
因为爱的缘故
》》永不匮乏的真实生命
孤独却丰富的旅行
绿意都市活生生
》》在生命长流中相认
绿色婚礼正流行
死之前一定要活过
为城市守住一片自然
》》回到那失落的世界
#4--电信系统忙碌中 抒怀瞻顾
创意是一种生活态度
你为什么不生气?
樱花钩吻ㄍㄨㄟ是哪种龟?
》》态度
演化的力量
组织人变身自由人
生命自会延续
》》当时年少春衫薄
容忍模煳的智慧
青年逐梦与筑梦
时间随想
》》精卫鸟的幸福
郑和启示录
社会公益之树的生长
》》演化树
这本书的书名,乍一听,就让人心头一紧,仿佛被一股无法言说的沉重感所攫住。那四个字——“您拨的电话未开机!”——如同一个突如其来的句点,将所有的希望和期待都阻隔在外。这不仅仅是一个技术性的提示,它更像是一种隐喻,一种象征,指向了现代社会中日益普遍的疏离感和情感的隔阂。我迫不及待地想要知道,在这本书的字里行间,作者会如何描绘这种“未开机”的状态?它是否关乎爱情的变质,亲情的淡漠,还是友情的破裂?抑或是一种更深层次的自我封闭,当个体选择将自己隔离在世界的喧嚣之外,将内心的声音设定为“静音”模式。我设想,这本书或许会像一面镜子,映照出我们在信息爆炸时代里,在看似紧密连接的网络世界中,却常常感到孤独无助的真实写照。每一个未开机的电话,背后都可能是一个未被倾听的故事,一个未被回应的呼唤。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深入探讨这种沟通的断层,以及由此产生的种种人性困境,用细腻的笔触揭示那些隐藏在日常对话之下的情感暗流,引发读者对自身以及周围世界的深刻反思,让我们重新审视那些我们以为理所当然的联系,以及那些我们可能正在失去的温度。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着实引人注目,那句“您拨的电话未开机!”仿佛带着一种莫名的宿命感,悬挂在昏暗的背景中,让人不禁思考,这究竟是一个怎样的故事?是关于失联的爱人,还是未竟的约定?也许,它讲述的是我们生活中那些被按下“静音”键的时刻,那些我们试图联系却无法触及的情感,那些沟通的断裂和由此产生的孤寂。我一直对这种充满悬念和象征意义的书名情有独钟,它不像那些直白地宣示主题的小说,而是像一个谜语,邀请读者去解开。我很好奇作者会如何构建一个围绕“未开机”这一意象展开的故事。是会像科幻小说那样,探讨技术故障如何影响人际关系,还是会更侧重于心理描写,将“未开机”比喻为内心的封闭和情感的阻滞?无论如何,它都预示着一段可能充满挣扎、追寻和最终理解的旅程。这本书让我联想到那些我们生命中错过的电话,那些未曾说出口的话,那些悬而未决的等待。它像一把钥匙,打开了我内心深处对那些“未接来电”的回忆和思考。我期待着书中能有触动心灵的章节,能够让我反思自己在人际交往中的沟通方式,以及那些被我忽略或主动关闭的连接。
评分这本书的书名——“您拨的电话未开机!”——着实让我在拿到它之前,就充满了无限的遐想。它就像一句突兀的警示,又像一个不请自来的预告,瞬间将我拉入一种带有悬疑色彩的氛围。我脑海中勾勒出的,并非是某个具体情节的画面,而是更多关于“断裂”和“缺失”的感受。这种“未开机”的状态,可以延伸到太多地方:可能是情感的无疾而终,可能是事业的停滞不前,亦或是自我认知的迷失。我非常期待作者能在这本书中,探索人与人之间,或者人与自身之间,那种无法建立有效连接的复杂性。这或许不是一个简单的是非题,而是一个充满灰色地带的现实写照。我设想,书中会充斥着一些看似平凡的日常片段,但每一个片段背后,都隐藏着某种难以言说的阻碍,某种渴望被理解却始终不得其法的挣扎。我希望这本书能够像一种低语,悄悄地在你耳边诉说,让你在不知不觉中,感受到那种普遍存在于现代社会中的孤独与疏离,同时,也能从中找到一丝微弱的共鸣,以及对未来重建连接的渴望。
评分从书名《您拨的电话未开机!》就能感受到一股浓厚的黑色幽默和一丝悲凉。这仿佛是在暗示,在这个高度互联的时代,人与人之间的真实连接反而变得越来越困难。每一次尝试与外界沟通,都可能遭遇冰冷的拒绝,就像那个无法接通的电话。我猜测,这本书可能不会讲述什么轰轰烈烈的大事件,而是聚焦于普通人生活中的那些细微的、令人沮丧的瞬间。也许是关于一个孤独的老人,他每天都试图联系远方的亲人,却只听到那句机械的提示音;也许是关于一个失意的年轻人,在人生的十字路口,无论怎么努力,都无法获得真正的指引。这种“未开机”的状态,不仅仅是科技层面的故障,更是一种精神上的隔阂,一种情感上的空白。我期待作者能用一种极其写实的手法,描绘出这种普遍存在的社会现象,让我们在平凡的故事中,看到自己内心的影子。这本书或许不像那些教人励志的读物那样直接给出答案,而是通过展现人生的无奈和困境,引发我们更深层次的思考:在这个世界,我们究竟该如何与他人,与自己建立真正的联系?
评分《您拨的电话未开机!》——这个书名本身就极具画面感,带着一种工业时代的冰冷和现代都市的疏离。我脑海中立即浮现出一个经典的场景:在一个雨夜,主人公焦急地一遍遍拨打着电话,屏幕上冰冷的文字提示,却像一盆冷水浇灭了所有的希望。这是一种怎样的绝望?这种“未开机”的状态,究竟是物理上的阻隔,还是情感上的拒绝?是偶然的巧合,还是宿命的安排?我期待这本书能带我进入一个充满未知与悬念的世界。它可能不是一个简单的爱情故事,也可能不是一个纯粹的悬疑小说,而是一种对现代人内心世界的深刻挖掘。也许,它会通过几个看似无关紧要的人物,用碎片化的叙事,拼凑出一个关于失落、寻找和救赎的宏大主题。每一个人物,可能都面临着自己的“未开机”时刻——事业的瓶颈,家庭的裂痕,或者精神上的迷失。我很好奇作者会如何巧妙地将这些线索串联起来,让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不断地猜测、推理,最终获得一个令人拍案叫绝的答案,或者,一个意味深长的启示。这是一种对阅读体验的极致追求,也是一种对作者叙事能力的极大考验。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