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职场所领悟的真心告白
成熟的第一站,可能不是来自长辈的教诲,
不是来自对家人的责任,不是来自对未来的担心,
而是来自工作的锻鍊,职场的喜怒哀乐,
来自你开始独立面对这个社会的那个环境。
成功是不可以复制的,
但成熟却是大部份人都会经历的人生状态。
只有当你经历了成熟,开始坦然面对这个不完美的世界,
不会因为世态炎凉和人情冷暖
轻易改变自己人生轨迹的时候,
才能真正发现一片属于自己的天空。
我是一个过着朝九晚五、两点一线生活的典型上班族,同时也是一个正在感受成熟蜕变的非典型、早期六年级生。
像很多拼搏于台北这座城市的上班族一样,为了那不可预知的未来和可以计算的薪资,每天七点就得从床上爬起来,玩命挤上人潮涌动的捷运,坐一个多小时的捷运和公车才能抵达公司,开始一天忙碌的工作生活。
可你不要以为到了公司就可以轻松了!到公司先要应付上司的变态要求,还要避免同事的推诿和不配合,就算中午吃饭的时候都要跟同事商量公事,协调资源。偶尔找几个关系不错的同事吃个饭,可回来的时候却不巧在电梯中碰到上司,短短几分钟的时间就被上司盘问一遍,上司是高高兴兴的下了电梯,可我们愉悦的心情荡然无存,唯一想做的事就是奔回自己的「鸽子」间奋笔疾书……
工作这么多年下来,当初的理想和激情就在这样无休止的工作、奔波中消耗殆尽,可体重、肚子和说笑话的数量却增长迅勐;当初还能在週末聚会的时候和朋友打打篮球,可现在顶多也只能围着撞球桌转转,或者干脆宅在家玩玩游戏、看看下载的电影。在这个社会上刚刚摸爬滚打了几年的时光,社会地位、金钱没一个跟自己扯得上关系,这几年除了以超低的成本娶了个可爱老婆、工作和职场的发展比较顺利以外,似乎没剩下什么值得庆幸的东西。
不过仔细分析一下,现在的自己和那个刚刚毕业的单纯大学生相比,确实丰富了不少:在公司也知道如何让上司开心,让下属安心;第一次见客户,也能在饭桌上讲几段逗逗大家开心的话,缓解一下陌生的感觉;碰到公司内部混乱、帮派斗争的事也能泰然处之,而不是简单的选择愤然离席。从一个在家靠父母,在校听老师话的单纯学生;变成一个不知明天是什么样子,天天盼望着发薪资还信用卡帐单的迷茫青年;再到一个要关心老板脸色、部门业绩、同事关系的典型上班族,这其中的变化和辛酸确实不是一句话两句话能讲的清楚的。
而就在这复杂、微妙的变化中,让我深刻的体会到了很多的无奈和痛苦。但同时,这种阵痛,却也让我逐渐懂得了生活的意义,知道了自己最擅长和喜欢从事的事情,而且不再害怕那未知的明天,甚至开始期待变革和新环境的到来!最重要的是,现在已经不会再去抱怨环境的优劣,更多的是审视自己,更关注有没有令自己满意,对比昨天有没有成长。
从生下来到现在也没有像父辈那样经历过大风大浪,顶多是跟着父母「流窜」于全国各地而见闻广博。身边大部份人也都是受的一样的教育,而「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就是多年来被家长灌输的唯一价值观。学习好了,就能找个好工作,将来能娶个好媳妇,结婚生子,一辈子安安稳稳,这是家长最习惯教育我的语言。不过有意思的是,当时考大学讲究的是什么热门报什么,我们那时候都预测将来缺IT人才,报考的时候就要报跟电脑、资讯技术有关的学科,结果从大学校门走出来才发现,七十%以上都是拿着电脑,通信技术的文凭去找工作,可是社会上哪有那么多职位给大学生准备,最后的结果可想而知。残酷的就业竞争就此展开,有关系的、当过学生干部的、参加过社会培训的胜出率较高。还有一个更让我们这些貌似「科班」出来的人哭笑不得的事。那时候是很被家长鄙视,我们印象中的不良学生,只念到高职就进入社会的人,他们却成了现在同龄人中混的最好的那批人,而我们这种按部就班走下去的人却都过着朝九晚五、最常规的上班生活。
但从另一个角度看,朝九晚五倒是一种最轻松的生活状态,不用担心下个月的生活费,不用担心公司明年的发展,把自己该做的工作做好,让老板觉得你是个非常可靠的员工,让同事有一个很好的合作伙伴,让客户觉得你是一个专业人士,这样基本就差不多了。准点上班,按时下班,生活极其规律,不会养成什么酗酒、睡眠不规律的生活习惯。而且还有週末可以陪家人,晚上可以看电影,定期还可以休个年假陪家人出去旅游一下,这样的生活也未尝不是好事。
而就在这样起起伏伏的过程中,我却意外的发现自己成熟了、清醒了。而成熟的原因,并不是因为现在有了什么高人一等社会地位或优于常人的现金收入,而是来源于一颗经过锤鍊,而变得淡定、简单、真诚的心。这时候我更意外的发现,工作和生活的磨练不仅让我有了养活自己的能力,还给了我很多的人生智慧,虽然很多时候是伴随着痛苦的,但这就像看到以前的伤疤一样,疼痛早已不在,而留下来的是关于那个伤疤的故事和经历。
成功是不可以复制的,但成熟却是大部份人都会经历的人生状态。只有当你经历了成熟,开始坦然面对这个不完美的世界,不会因为世态炎凉和人情冷暖轻易改变自己人生轨迹的时候,才能真正发现一片属于自己的天空。
成熟的第一站,可能不是来自长辈的教诲,不是来自对家人的责任,不是来自对未来的担心,而是来自工作的锻鍊,职场的喜怒哀乐,来自你开始独立面对这个社会的那个环境。
作者简介
刘卓然
经济暨管理学硕士,任职于某公司人力资源部高级主管,曾多次在跨国公司工作,有着资深的工作经验。
第一篇 回头看看青涩的自己,
才明白职场的意义
1、学生是最好的职业,可这事得等你「离职」才能发现 15
2、第一份工作也不是那么难找 20
3、先搞清楚你在公司的价值 25
4、职场新人都是在前辈的压迫中成长的 30
5、不成熟的五大特点 35
6、态度+行动 最佳 41
7、衣着、举止也是你的一张名片 44
8、一定要有自己的专业性 49
9、劳工VS大学生 51
10、把「找工作」当成一项工作来做 54
11、职场有恶魔,心中有心魔 59
12、别被你的圈子圈住 62
13、同事到底是个什么「种族」 68
14、帮同事忙,一定要让他亲口谢谢你 73
15、你最要感谢的人是:对你说「不」的人 77
16、别人决定你的业绩 82
17、一旦同事变成上司,就不要奢望他像以前一样 86
18、上司也是人,别怕他,更不能让他怕你 90
19、老板不是慈善家,不会动不动就给员工加薪 94
20、上司在老板眼里也是员工,可你不能这么想 98
21、哪种上司好对付:男上司or女上司 102
第二篇 不以自我为中心,
尊重同事,善待上司
22、老板可以不讲理,但你不行 108
23、不是老板不好相处,只是你不了解他的需求 113
24、当了上司,尽量不对下属作恶 119
25、小心邮件谋杀了你的职场发展 123
26、每天到底工作多久? 127
27、职场谎言是个技术工作 133
28、别让美妙的职业发展蒙骗了自己的理想 137
29、认清公司舒适环境的真相 144
30、职场八卦九十九%都是负担 147
31、「个性」,是天使还是魔鬼? 152
32、千万别被「职场小鬼」缠身 157
33、别以为去做小生意那么容易 162
34、不要把职场习惯完全变成你的生活习惯 165
35、碰到办公室政治,千万别掉头就跑 170
36、拒绝当枪子儿 173
37、在公司发生任何争斗都是不明智的 178
38、公司不是法院,没什么道理、公平可讲 183
39、耕耘未必有收获,这是常识 187
40、寻找属于你自己的特质 191
41、「会叫的猫儿有食吃」是真理 195
42、摸的着的制度,远比看似美丽的承诺来的靠得住 199
第三篇 成熟的智慧会给你更多的空间
43、好的工作准则:让下家无事可做 205
44、做得好不如人品好 208
45、年龄,职场人都要面对的篱笆墙 211
46、薪水也可以这么赚 214
47、家人影响你的职场明天 218
48、成功比娶老婆更需要缘分 222
49、上班族梦想的开店情节 225
50、理想变得越来越模煳 229
51、并不是人人都是上班奴,只有甘愿成为奴隶的上班族 232
52、午饭绝对不能一个人吃 236
53、工作时间,你利用好了吗? 239
54、学会感恩 244
55、把自己像粽子一样包起来 247
56、业绩不好,不一定是你的问题 251
57、你要让自己和老板都清楚,这地球没了谁都转 254
58、要先把自己豁出去,才可能收获 258
59、忙碌的工作更需要市场静一下 262
60、职场不一定是你奋斗的一切 265
61、工作给你的意外收获 268
62、职场可以帮你控制慾望、磨练意志 272
63、职场是美好生活的加速器 276
后 记
前言
我是一个过着朝九晚五、两点一线生活的典型上班族,同时也是一个正在感受成熟蜕变的非典型、早期六年级生。
像很多拼搏于台北这座城市的上班族一样,为了那不可预知的未来和可以计算的薪资,每天七点就得从床上爬起来,玩命挤上人潮涌动的捷运,坐一个多小时的捷运和公车才能抵达公司,开始一天忙碌的工作生活。
可你不要以为到了公司就可以轻松了!到公司先要应付上司的变态要求,还要避免同事的推诿和不配合,就算中午吃饭的时候都要跟同事商量公事,协调资源。偶尔找几个关系不错的同事吃个饭,可回来的时候却不巧在电梯中碰到上司,短短几分钟的时间就被上司盘问一遍,上司是高高兴兴的下了电梯,可我们愉悦的心情荡然无存,唯一想做的事就是奔回自己的「鸽子」间奋笔疾书……
工作这么多年下来,当初的理想和激情就在这样无休止的工作、奔波中消耗殆尽,可体重、肚子和说笑话的数量却增长迅勐;当初还能在週末聚会的时候和朋友打打篮球,可现在顶多也只能围着撞球桌转转,或者干脆宅在家玩玩游戏、看看下载的电影。在这个社会上刚刚摸爬滚打了几年的时光,社会地位、金钱没一个跟自己扯得上关系,这几年除了以超低的成本娶了个可爱老婆、工作和职场的发展比较顺利以外,似乎没剩下什么值得庆幸的东西。
不过仔细分析一下,现在的自己和那个刚刚毕业的单纯大学生相比,确实丰富了不少:在公司也知道如何让上司开心,让下属安心;第一次见客户,也能在饭桌上讲几段逗逗大家开心的话,缓解一下陌生的感觉;碰到公司内部混乱、帮派斗争的事也能泰然处之,而不是简单的选择愤然离席。从一个在家靠父母,在校听老师话的单纯学生;变成一个不知明天是什么样子,天天盼望着发薪资还信用卡帐单的迷茫青年;再到一个要关心老板脸色、部门业绩、同事关系的典型上班族,这其中的变化和辛酸确实不是一句话两句话能讲的清楚的。
而就在这复杂、微妙的变化中,让我深刻的体会到了很多的无奈和痛苦。但同时,这种阵痛,却也让我逐渐懂得了生活的意义,知道了自己最擅长和喜欢从事的事情,而且不再害怕那未知的明天,甚至开始期待变革和新环境的到来!最重要的是,现在已经不会再去抱怨环境的优劣,更多的是审视自己,更关注有没有令自己满意,对比昨天有没有成长。
从生下来到现在也没有像父辈那样经历过大风大浪,顶多是跟着父母「流窜」于全国各地而见闻广博。身边大部份人也都是受的一样的教育,而「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就是多年来被家长灌输的唯一价值观。学习好了,就能找个好工作,将来能娶个好媳妇,结婚生子,一辈子安安稳稳,这是家长最习惯教育我的语言。不过有意思的是,当时考大学讲究的是什么热门报什么,我们那时候都预测将来缺IT人才,报考的时候就要报跟电脑、资讯技术有关的学科,结果从大学校门走出来才发现,七十%以上都是拿着电脑,通信技术的文凭去找工作,可是社会上哪有那么多职位给大学生准备,最后的结果可想而知。残酷的就业竞争就此展开,有关系的、当过学生干部的、参加过社会培训的胜出率较高。还有一个更让我们这些貌似「科班」出来的人哭笑不得的事。那时候是很被家长鄙视,我们印象中的不良学生,只念到高职就进入社会的人,他们却成了现在同龄人中混的最好的那批人,而我们这种按部就班走下去的人却都过着朝九晚五、最常规的上班生活。
但从另一个角度看,朝九晚五倒是一种最轻松的生活状态,不用担心下个月的生活费,不用担心公司明年的发展,把自己该做的工作做好,让老板觉得你是个非常可靠的员工,让同事有一个很好的合作伙伴,让客户觉得你是一个专业人士,这样基本就差不多了。准点上班,按时下班,生活极其规律,不会养成什么酗酒、睡眠不规律的生活习惯。而且还有週末可以陪家人,晚上可以看电影,定期还可以休个年假陪家人出去旅游一下,这样的生活也未尝不是好事。
而就在这样起起伏伏的过程中,我却意外的发现自己成熟了、清醒了。而成熟的原因,并不是因为现在有了什么高人一等社会地位或优于常人的现金收入,而是来源于一颗经过锤鍊,而变得淡定、简单、真诚的心。这时候我更意外的发现,工作和生活的磨练不仅让我有了养活自己的能力,还给了我很多的人生智慧,虽然很多时候是伴随着痛苦的,但这就像看到以前的伤疤一样,疼痛早已不在,而留下来的是关于那个伤疤的故事和经历。
成功是不可以复制的,但成熟却是大部份人都会经历的人生状态。只有当你经历了成熟,开始坦然面对这个不完美的世界,不会因为世态炎凉和人情冷暖轻易改变自己人生轨迹的时候,才能真正发现一片属于自己的天空。
成熟的第一站,可能不是来自长辈的教诲,不是来自对家人的责任,不是来自对未来的担心,而是来自工作的锻鍊,职场的喜怒哀乐,来自你开始独立面对这个社会的那个环境。
初读《职场A咖的成功日记》,我曾以为它会是一本充斥着各种励志口号和成功学理论的教课书,但很快我就发现自己错了。这本书更像是一部生动的生活剧,以第一人称的视角,记录了一个职场人在成长道路上的喜怒哀乐,以及他们如何一步步走向成熟和卓越。我特别喜欢书中对于“心态”的论述。作者并没有回避职场中的挫折和困难,而是坦诚地分享了自己是如何调整心态,从失败中汲取教训,并在下一次挑战中表现得更加坚韧。有一段关于“拥抱不确定性”的内容,让我印象深刻。在快速变化的职场环境中,我们常常会因为未知而感到焦虑,但作者却以一种积极的态度,将这种不确定性视为成长的催化剂。他鼓励读者去探索未知,去尝试新的事物,去突破自己的舒适区。这种鼓励不是强迫,而是一种温和的引导,让人感觉到,即使在充满挑战的职场中,也总能找到属于自己的前进方向。这本书的语言非常朴实,没有华丽的辞藻,却充满了真情实感,让人读起来格外亲切。我常常觉得,书中的每一个故事,都像是发生在我身边的朋友的故事,让我感同身受,也从中找到了共鸣。
评分《职场A咖的成功日记》这本书,我是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下看到的,当时我正值职业瓶颈期,对工作感到迷茫和力不从心。书名本身就带着一股自信和力量,吸引了我。翻开书页,我并没有立刻找到具体的操作指南,更多的是一种娓娓道来的叙事,仿佛是作者在分享自己一路走来的心路历程。我被其中描绘的各种职场场景深深吸引,那些细节,那些人物的互动,都仿佛是我每天在工作中会遇到的真实写照。书中并没有充斥着空洞的大道理,而是通过一个个鲜活的案例,展现了如何在平凡的日常中发现机遇,如何将挑战转化为成长的契机。我尤其欣赏作者在处理人际关系方面的细腻描写,那种在复杂人际网中游刃有余的智慧,让我受益匪浅。这本书更像是一位经验丰富的朋友,在最恰当的时候,用最真诚的语言,点醒了我的一些固有的思维模式。它没有强制我去做什么,而是启发我去思考,去审视自己的行为,去寻找内在的驱动力。读完后,我感到一种久违的轻松和豁然开朗,仿佛心中的迷雾被驱散了不少,对未来的职业发展也多了一份清晰的认知和期待。
评分《职场A咖的成功日记》这本书,给我带来了一种全新的职业认知。它没有教我如何去“装”成一个A咖,而是真正地引导我思考,如何在自己的岗位上,通过持续的努力和智慧,去成为那个更好的自己。书中的很多观点,都颠覆了我以往的一些固有认知。比如,我以前总觉得,职场上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天赋和运气,但读了这本书之后,我意识到,更多的是在于日积月累的努力,以及能否抓住每一个看似微不足道的机会。我特别欣赏作者在书中对于“反思”的强调。他不仅仅是记录自己的成功,更重要的是,他会深入剖析每一次的成功和失败背后的原因,并将这些经验转化为 actionable insights。这让我明白,真正的成长,并非停留在表面的光鲜,而是需要深入地挖掘内在的逻辑,并不断地进行自我优化。书中的文字,有一种强大的治愈力,它能够抚平那些在职场中受到的委屈和打击,并给予我重新出发的勇气。我常常在感到疲惫的时候,翻开这本书,阅读其中的某个章节,然后重新找回内心的平静和力量。这本书,对我来说,不仅仅是一本书,更像是一位人生导师,在指引我前行的道路。
评分我个人觉得,《职场A咖的成功日记》这本书的独特之处在于,它并没有将“成功”定义为遥不可及的顶峰,而是将其拆解为一系列可触及、可实践的“小确幸”。我喜欢它那种接地气的叙述方式,没有高高在上的说教,而是像一个老朋友在分享生活中的点滴感悟。书中关于时间管理的章节,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它不是那种强制性的时间表,而是教我如何辨别优先级,如何有效利用碎片化时间,如何平衡工作与生活的关系。我记得有一个例子,作者讲述了自己如何在一次突发危机中,通过冷静分析和快速决策,不仅化解了危机,还意外地赢得了同事的尊重。这个故事让我明白,真正的A咖,并非天生就能力超群,而是在一次次磨砺中,不断学习、成长,并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解决问题的方法论。书中的语言风格也非常有感染力,时而幽默风趣,时而深刻隽永,让人在轻松阅读的同时,也能从中汲取深刻的智慧。我常常在阅读的过程中,不自觉地停下来,反复咀嚼其中的某个句子,然后联系自己的实际情况,思考如何将其运用到工作中。这本书给我最大的感受就是,成功并非一蹴而就,而是通过日复一日的积累,通过对每一个细节的打磨,通过对每一次机会的把握,最终才能炼就出属于自己的那份“A咖”光芒。
评分让我眼前一亮的,是《职场A咖的成功日记》里那种对“过程”的关注,而非仅仅停留在结果的论述。这本书没有给我制造一种“看了就能立即成为A咖”的虚幻感,而是娓娓道来,让我看到了一个人从普通到卓越,所经历的那些细微的改变和不懈的努力。我尤其喜欢书中关于“习惯养成”的部分。它不像其他一些书籍那样,只是简单地告诉你应该养成哪些好习惯,而是深入地探讨了习惯养成的底层逻辑,以及如何克服惰性,让好习惯真正地成为自己的一部分。我记得有一个章节,作者分享了自己是如何通过微小的改变,逐渐提升自己的工作效率的。这个过程听起来并不戏剧性,但却充满了智慧和可行性,让人觉得,原来成功并不是遥不可及的,它就藏在每一个日常的细节里。这本书的语言风格非常朴实,没有任何夸张的成分,却充满了真诚的力量,让人读起来感到非常踏实。我常常在阅读过程中,会不由自主地对照自己的生活,反思自己的行为,并从中找到可以借鉴和改进的地方。这本书,更像是一本“工具箱”,里面装满了各种实用的“工具”,帮助我去解决职场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并不断地提升自己。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