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一般認為「膽固醇值數據一高,就不利於健康」,但膽固醇低的人,這樣就真的能遠離心血管疾病嗎?
膽固醇有兩種,一種是低密度膽固醇,這種太多會造成動脈硬化,是壞膽固醇,另一種是高密度膽固醇,俗稱血管清道夫,因此被稱為好膽固醇…
作者簡介
奧山治美(Okuyama Harumi)
名古屋市立大學名譽教授、藥學博士。1939年齣生於德島縣。63年,東京大學藥學係畢業。68年,東京大學藥學係研究所修畢,成為藥學博士。曆經東京 大學藥學係助手(文部教官)職,72年名古屋市立大學藥學係助教授,79年為該所大學教授。2005年屆臨退休,名古屋市立大學名譽教授。05年至08年 於金城學院大學任藥學係教授,08年以後則在同所大學擔任特聘教授,為「脂質營養」研究中心主任。12年3月退職,轉而成為同一大學消費生活科學研究所客 座研究員。獲頒日本藥學會奬勵賞、日本脂質營養學會功勞賞。日本脂質營養學會首任會長。被譽為油脂與健康的第一人。
前言
在健康檢查之類的場閤裏,應該有不少人一聽到自己「膽固醇數值很高喔」就感到心慌意亂吧。
而因為醫生說「膽固醇數字比較高,開點藥給你吃吧」,於是開始服用處方藥劑的人我想也不在少數。
我們會認為「膽固醇值數據一高,就不利於健康」,或許是因為在印象中,它會引起動脈硬化,並且演變成心肌梗塞、腦梗塞等可能導緻死亡的恐怖疾病之故。於是,在「為瞭避免死於這類恐怖疾病」、抱持著預防勝於治療的態度下,大多數人都會遵照醫師建議服用相關藥物。
的確,隻要吃藥就能夠降低膽固醇數值。不過,若說「可是這也隻有降低數字的效果而已」、「就算數字往下掉,也不會有預防心髒病和中風的功效」,對於這點各位又是怎麼想的呢?「但我就是為瞭預防心髒病和中風纔吃藥的啊」或許心中會冒齣這種念頭吧。
如果你是覺得「遵照醫師建議服用相關藥物,就會對健康有所幫助」的人,那麼很遺憾的,答案是「NO」。甚至還有研究指稱,這等行為有增加癌癥、憂鬱癥的危險性存在。
所謂的膽固醇,原本就是在人體裏肩負非常重要作用的一種物質。膽固醇,是與蛋白質、磷脂一同形成細胞膜的主要構成要素之一。並且也是製造男性荷爾濛及女性荷爾濛等性荷爾濛、維他命D、膽酸(膽汁的成分,可幫助消化脂肪)等物質時不可或缺的重要成分。一旦膽固醇不足,便無法製造齣人類身體所必要的成分,因而引起各式各樣的不適。
雖然膽固醇對身體來說是如此重要,但自1948年以後,根據在美國一處名為佛明罕的城市所進行的「美國佛明罕研究」,此一流行病學研究結果使得「膽固醇值低一點比較好」的說法廣為流傳,而後也就這麼獨自發展下去。
醫療領域中對膽固醇劃定瞭一套「標準值」,對於超過這項數值的人,便會採行飲食療法或建議服藥。不過每個人的體質有所不同,也必須考量到年齡方麵的差彆。不可死闆地套用同一標準值。
當膽固醇和血壓的數值,與一定程度的年齡重閤時,變高是理所當然的現象。然後身體會自然地進行調節。而無視這點,隻因為「超過標準值所以得吃點藥」的建議,完全就是粗暴蠻橫的說法。
本書中所描述的概念,與現階段社會上廣泛流傳的「醫學常識」截然不同。說不定還會因為反差過大的內容,讓人一時之間難以接受。所以我會將到目前為止發錶過的研究化成圖錶,以大傢容易理解的資料進行說明。
有部分研究者也開始在社會上發錶與本書內容相同的觀念。不光是膽固醇數據,對於血壓和血糖值方麵,對於「以現在的標準值判定好嗎?應不應該重新檢討?」、「就算服用藥物但死亡率依然不變」等,呼聲也日益增強。
還有,「總膽固醇值較高者,反而較不容易招緻動脈硬化」這句話雖是貫穿本書的主旨,但對於從年輕時起膽固醇值即超過300mg/dl,具有傢族性高膽固醇血癥的人而言,則有較高的機率導緻心髒病和其他疾病。不過究其原因,我認為與其說是因為血中膽固醇值較高,還不如說是由於末梢細胞所需的必要脂質與膽固醇供給不足所導緻。
現代情報資訊十分氾濫,我想,該如何選擇、到底要相信什麼纔好,對各位讀者來說,會是個十分睏難的時代。可以說,乍看似乎十分方便,但仍然必須具備探索真相的理智。隻有自己纔能守護好自己的身體健康。
我希望本書能為諸位的身體健康帶來些許幫助。
2012年3月
奧山治美
我一直對癌癥的預防非常關注,這本書的標題雖然重點是“膽固醇高”、“心髒病”、“腦中風”,但在閱讀過程中,我驚喜地發現它在癌癥預防方麵也提供瞭不少深刻的見解。書中在解釋不同脂肪酸對身體的作用時,也涉及到瞭它們在細胞修復、炎癥控製以及DNA保護方麵的角色。我特彆留意瞭關於抗氧化劑和自由基的內容,以及某些特定的脂肪酸如何影響體內的抗炎反應,這些都與癌癥的發生發展密切相關。它讓我瞭解到,原來我們日常攝入的“油”不僅僅影響血管,更與我們身體細胞的健康狀況息息相關。這本書不是簡單地羅列食物,而是從更深層次的生化機製來解釋為什麼某種選擇是好的,為什麼另一種是壞的,這種科學的嚴謹性讓我感到很信服,也更有信心去遵循它的建議,希望能藉此降低未來的健康風險。
评分這本書的封麵設計很有吸引力,簡潔的色彩搭配和醒目的標題立刻抓住瞭我的眼球。我一直對健康飲食和疾病預防很感興趣,尤其關注心血管健康和癌癥話題,所以看到“膽固醇高”、“心髒病”、“腦中風”、“癌癥”這些關鍵詞,覺得這本書可能正好能解答我的一些疑問。我特彆想瞭解,在現代社會,隨著生活方式的改變,我們應該如何通過日常飲食來更好地管理自己的健康,尤其是在麵對高膽固醇這樣的常見健康問題時。書中對於“吃對油”這個概念的強調,讓我覺得它不是一本泛泛而談的健康指南,而是有一個非常具體、操作性強的切入點。我希望這本書能提供一些科學、實用的建議,而不是一些聽起來很遙遠或者難以實現的理論。我也會關注書中是否會介紹一些具體的油品種類,以及它們的營養成分和對身體的影響。畢竟,油是我們日常烹飪中不可或缺的,瞭解如何正確選擇和使用,對整體健康肯定有很大的幫助。
评分坦白說,我一開始對這本書的標題有些疑慮,總覺得“吃對油”就能解決這麼多嚴重健康問題,是不是有點誇大其詞?但隨著閱讀的深入,我被書中詳實的數據和嚴謹的論證所摺服。它引用瞭大量的科學研究和醫學證據,用一種娓娓道來的方式,將復雜的醫學知識轉化為大眾易於理解的語言。書中沒有空洞的口號,也沒有神秘的秘方,更多的是基於科學的分析和實證。它讓我明白,我們的身體是一個精密的化學工廠,而“油”就是這個工廠裏重要的“原料”和“潤滑劑”,選錯瞭原料,整個工廠的運轉都會齣問題。這本書提供瞭一個非常紮實的理論基礎,讓我理解瞭為什麼健康飲食如此重要,以及如何將這些知識應用到實際生活中,為自己的健康保駕護航。它是一本值得反復閱讀和參考的健康寶典。
评分讀完這本書,我最大的感受是它提供瞭一種全新的視角來看待日常飲食中的“油”。我一直以為油就是油,都是熱量,但這本書讓我意識到,不同種類的油,對身體的影響竟然如此天壤之彆。它詳細解釋瞭飽和脂肪、不飽和脂肪(單不飽和脂肪和多不飽和脂肪)以及反式脂肪的區彆,並且用非常易懂的方式說明瞭它們是如何影響我們的膽固醇水平,進而影響心髒和血管健康的。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書中關於omega-3和omega-6脂肪酸的平衡問題,以前我隻知道多吃魚對心髒好,但沒具體理解背後的原理,這本書則把這一點講得非常透徹。另外,它還提到瞭不同烹飪方式對油的影響,比如高溫烹飪會改變油的結構,産生有害物質,這一點對我日常做飯習慣的改變起到瞭很大的啓發。總的來說,這本書讓我從一個“油盲”變成瞭一個“油專傢”,非常有價值。
评分這本書簡直是一本“解油膩”的福音!我之前總覺得,得瞭高膽固醇,飲食就得變得寡淡無味,什麼都不能吃,生活質量直綫下降。但這本書讓我看到瞭希望。它並沒有鼓吹完全戒油,而是教你如何“聰明地吃油”,如何選擇那些真正有益健康的油,並告訴我們,即便膽固醇高,隻要用對瞭油,照樣可以享受美食,同時還能大大降低患上心髒病、腦中風甚至癌癥的風險。我尤其喜歡書中提供的那些具體的食譜和搭配建議,非常實用,而且看起來就很有食欲,一點也不像為瞭健康而做的“犧牲品”。它讓我明白瞭,健康飲食不等於枯燥無味,而是可以通過科學的知識,讓我們的餐桌變得更豐富、更美味,同時還能守護我們的健康。這對於我這種既想吃得健康又不想委屈自己嘴巴的人來說,簡直是量身定做的。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