噎住窒息、心跳停止、头痛、头晕、脑中风、腹痛、腰痛……居家急救你知道多少?!
什么情况可以自行观察?什么情况要马上送急诊?
有些症状分秒必争,在送医前黄金抢救时间只有短短的几分钟!
关键时刻到底该怎么做?急诊专科医师告诉你!
关键时刻不求人,一本自救救人的居家宝典!
★吃东西噎到唿吸困难时、或是旁人突然倒下时,该怎么急救?
★什么样的头痛要马上就医?家人中风了怎么办?
★马桶里怎么是一滩血?突然的腰痛是结石吗?
★什么样的胸痛是正港的「心(脏)痛」?
★头晕有没有可能是中风?过敏痒到快抓狂怎么办?
要命的急救知识,你都具备了吗?本书罗列了常见而且重要的居家急救常识,将病症分门别类,提供你正确的第一手处理要点X急救的知识和技巧X如何先自救再求救,用说故事的方式、图解步骤一一说明,让你在救命的关键时刻做出即时而正确的行动,立刻帮助你的朋友和家人!
作者简介
洪子尧
笔名刀人,急诊医师兼作家,也是书中女儿小红帽的把拔(爸爸)。曾在西非邦交国圣多美普林西比当过替代役男,回国后开始在急诊室打滚,担任急诊专科医师至今。
当个新手爸爸跟当急诊医师一样,都充满了无穷的乐趣与挑战:每一天,上班看着病人千奇百怪的疑难杂症,下班回家听着宝贝女儿光怪陆离的童言童语,都觉得忧惧,却同时充满希望。
着有《四个医生的南美魔幻冒险》、《背包客医生,旅游保健通》、《西非黑岛,小医生手记》、《急诊室的黑色童话故事》、《24小时保命关键!第一时间该懂的外伤急救手册》。
■ 在急诊室工作7年,现任台北市立联合医院(中兴医院)急诊科主任,有高级心脏救命术和高级儿童救命术指导医师资格。
■ 个人部落格:www.wretch.cc/blog/bryanwings
■ facebook粉丝团:「刀人」www.facebook.com/knifewriter
推荐序1 第一时间,做出即时正确的行动 王宗伦 主任
推荐序2 「急救」不只是医生的事,也是你我的事 张志华 医师
推荐序3 一本家中必备的救命书籍 李宗谚 医师
作者序 专为台湾人量身打造的急救保健书 洪子尧
Part 1 急救基本功
异物阻塞,哈姆立克法
心肺复甦CPR,你做对了吗?
孕妇与儿童的CPR
Part 2 降体温大作战
家中小朋友发烧
中暑:多喝水没事
Part 3 居家疾病大补丸
头痛,从曹操讲起
头晕,天旋地转的游戏
脑中风的警讯
过敏的魔咒:过儿与敏儿
过度换气:厕所里的鬼故事
癫痫:通灵的凯撒
低血糖的急救:意识不清的糖尿病人
血压高:血压是无辜的
感冒:永恆的战争
Part 4 跟心脏相关的急症
胸痛:心痛的滋味
心悸:不安份的心脏
Part 5 跟肚子相关的急症
吐深咖啡色液与解黑便:那些马桶教我们的事
肚子痛怎么办?第一次痛就上手
肠胃炎的教战手册
Part 6 跟尿尿相关的急症
尿路结石:突发的腰痛
尿道炎∕膀胱炎:马桶上的酷刑
居家急救速查表
推荐序1
第一时间,做出即时正确的行动
子尧并不多产,但绝对是最亲民的作家之一。
从前次大作《背包客医生,旅游保健通》中,子尧从许多小地方,提供了贴心温暖的叮咛,以及实用无比的资讯,让想成为背包客的读者,旅居异乡,能对自身保健充满信心,毫无后顾之忧地踏上快乐的旅程!
这次又跳出旧有的窠臼,从崭新的平民观点,急诊室每天上演的故事,深入浅出、鉅细靡遗地将到院前救护的重要情节,娓娓道来,每个步骤,都简单得让非专业的人士能够理解;看似平凡,却寓意深远!
我和子尧都是从事急救医学多年的人,一直以来,都有深切的体会:
许多紧急处理的关键,都是在第一时间,有人做出了即时而正确的行动,能够改变让人遗憾的结果:可能是对伤口的细心观察、可能是即时求救的决定、可能是一个微小却重要的医学知识,即使在现今的医疗环境里,就医如此方便,在任何人发生或大或小的意外或疾病时,都不可能随时有训练有素的医护人员随侍在侧,即时处理,因为他们不在现场!
自救救人,自助助人,都是极其重要的步骤,子尧用浅显文字,耳提面命;凡能细细品味,必可受益无穷。
我近年来有幸参与国际间专家共识,建立急救指引的工作。心中一直隐约担心的,就是在急救黄金时间,一般人是不是真能在短时间内做出必要处断,并能顺利交给专业人员接手。
现在正进行的2015年急救指引修订,是首次增加第一反应员的专章,正就着眼于此!子尧的抛砖引玉,投石问路,其实就是成功的第一步!相信会有很大的回响。
江河不弃涓流,海洋能纳百川。防微杜渐,可大可久。这本书,补足了一般民众纵使曾有听闻,但总难谙其精髓的急救常识,让每个人在第一个到达现场时,能够做出不亚于专业人员的正确判断。我由衷期待小兵立大功,子尧关怀社会的心,更能彰显。
王宗伦主任
急救加护医学会理事长
辅仁大学医学系教授
推荐序2
「急救」不只是医生的事,也是你我的事
每个人都曾遇过意外或疾病发生的情境,也许是发生在自己身上,也许是发生在亲朋好友、或陌生人身上。例如,当朋友不小心被尖锐物品割伤手指,血流如注时,我该怎么办?在到达医院之前,我能做什么或是不能做什么?要如何止血?该沖洗吗?如果血止住了,还需要去医院缝合吗?要使用抗生素吗?要打破伤风吗?很多人以为,这些都是医生的事,与我何干?
急救的知识和技巧,其实是连续性的,也就是说,在病人到达医院之前,病人本身或身旁的朋友,其实也可以「do something」(做一点事)来减轻伤害。你我若曾对急救的知识,有一点了解,便可在有需要时施以援手,并能够分辨该做及不该做的事情。
看过一些急救团体出版的「急救书籍」,对民众来说,都过于学术又非常严肃,子尧医师写的急救书,不但趣味十足,文字也浅显易懂,很适合一般民众阅读,最可贵的是,这本书同时穿插了不少专业知识,非常值得推荐给大家。
不论是在家居、工作环境,或是在玩乐、休闲时,意外或疾病随时都可能发生。如果我们能够向伤病者提供及时的救助,尤其是在救援人员到达之前进行紧急处置,不单单可以帮助拯救性命,也能有效减轻伤害,甚至避免自己手足无措的遗憾。
在此,我诚挚的推荐这一本有趣又有料的急救保健书籍给大家,希望更多的民众可以了解,急救的程序是到达医院前就开始启动,对病人才会最有利的,更希望我们的社会是个充满爱心、守望相助的社会。
张志华医师
医劳盟理事长
新光医院急诊科主治医师
推荐序3
一本家中必备的救命书籍
当了十几年的内科医师,看过很多医学书籍,也在个人部落格:「韦伯医师.健康世界」上写过不少卫教文章,很深刻的体会要把艰涩的医学知识用易懂的文辞表达出来,是件非常不容易的事,子尧这本书做到了这不可能的任务。
这本书的内容包含了居家生活的常见疾病,用说故事的方式叙述在医院遇到的各种病患,令人有身历其境的感受,在故事中带出疾病的治疗方式,也带出病患本身需要注意的重点。
和多数通俗医学书籍不同的是,子尧借由一个个生动的故事,让人不由自主的追看究竟会出现什么样的结局,感觉就像是有科普色彩的小说,饶富趣味。
子尧以写家书的态度,对女儿说话的深情,完成了这本书,或许是这样的出发点,才能产生既专业又易懂的文章吧。不同年龄层的朋友,一定都能从中得到乐趣,而在乐趣中得到必备的救命知识。
在这知识爆炸的时代,大家都能轻易的找到各种医学知识,因为专业程度的不同,立场各易,虽然俯拾皆是,但却无从判断这些知识是否可靠。子尧的这本新书,根据在医院和急诊室的多年经验、专业的背景,用易读的文字搭配精彩的图片,提供了可靠而且一定要知道的医学常识,是非常值得保存的一本保健工具书。
想想以下几个重要问题,测试一下自己的健康常识:
■ 旁人吃东西被异物呛到唿吸道且唿吸困难时,要怎么办?
■ 旁人突然倒下时,要怎么办?
■ 为什么解黑便就是肠胃道出血的征兆?
■ 什么样的头痛会造成生命危险?
■ 什么样的肚子痛可能需要开刀?
■ 被猫狗咬伤,就医处理的目的是什么?
■ 烫伤要如何做好沖、脱、泡、盖、送?
■ 甲沟炎(俗称嵌甲、盪甲、冻甲)病患要如何剪指甲才能避免复发?
如果您对这些问题都很模煳,相信这本有趣的书将会带给你很大的帮助。
李宗谚 医师
恩主公医院肾脏科主治医师
知名专业医疗网站韦伯世界站长
作者序
专为台湾人量身打造的急救保健书
作者本身是一位充满经验的急诊医师,本书以一个医生爸爸对女儿讲述的口吻,对照连小朋友都可以理解的图说,来解释居家相关会遇到的急症。
急诊医护的人力荒,常常让急诊室人满为患,许多情况到底需不需要到急诊室,到急诊室可以得到什么样的帮助,本书以浅白易懂的口吻,专业的经验讲述,每一个病症设计成一个小故事,把一个个无聊艰深到让人打瞌睡的疾病,变成实际上可能面临的情况。
坊间都有美、日翻译的居家急救保健书,但同样的情况与条件往往与台湾地区的医疗条件不一而足,这是第一本针对台湾地区民众常见的急症,做深入浅出的描写,让读者轻松的阅读每一个小故事。
浅白易懂的救命关键
每个小故事主角切身的处境就像自己的亲戚朋友一样,对于医疗同样一知半解,本书跳开了学理上的框架,用故事的形式,以小朋友都可以理解的口吻,将病症分门别类,提供您居家遇到急症时的第一手处理要点。为了达成「连小朋友都可以理解的目标」,本书用到大量的图解与图片,并配合快查的系统性页码,让您遇到紧急状况时不必慌!
如果你在书架上拿起了这本书,又有幸继续看了下去,你对于自己与别人的健康,一定有着比常人更深一层的在乎。对!!您就是我们一直在找的人!
在笔者下定决心当一个急诊室的医师时,我考虑到的就是急诊医师会比一般民众、或是决大多数专精在某一科的医生,对所有重要急症有初步快速处理的能力。
这本书的缘起,就是希望您多了一个专业的朋友,可以在关键的时候,帮助您周遭的朋友和家人。谨以本书,献给关心自己和关心别人的朋友!
忙碌的急诊医师给人的刻版印象?
我记得有个银行广告(Australia and New Zealand Banking Group),就是来自有袋鼠的那个国家。画面一开始是个帅到不行的成熟男子,充满自信的站在街道上。然后他若有似无的眼神瞄向你这边,然后心领神会的微笑。「我知道你在想什么。」男子的脸上挂着看透你的微笑。
「我在想什么?」望着电视画面的每个人都怔了一下,阿我自己在想什么?我怎么都不知道?「跟银行有关……。」男子开始导入正题。
这个广告,虽然跟这本书完全不相关,却是我开始动手写这本书的初衷,「跟急诊有关……。」让我借用你的想像力,我们把这个画面改一下。为了维持美观和赏心悦目,我们一样借用一下这个帅气的男子。
「我知道你在想什么……,」男子让人心醉的向你笑一笑,「关于急诊医师……。」
「粗鲁、不温柔而且粗鲁。」(第二个粗鲁是加强语气)
「很兇,话总是说得很快,根本没听懂在讲什么。」
「要不要急救?要不要插管?」
「唰--」,沾着还喝满褐色墨汁的棉球,大辣辣的沾在你痛到快往生的破皮上;「啐--」,喝了一大口酒精就喷在你要缝合的伤口上(有点太夸张了,只会出现在漫画里)
总是在装忙、不见人影、行色匆匆,好像跟你多讲几句病情就会死掉的样子,脸很臭(长期日夜颠倒)。
「没错,我真的知道你在想什么。」我也笑了。
「因为我就是急诊医师……。」
「你期望的医生,能够多跟你互动……。」
「在这个快速的世界里,你希望他的病情解释能够……简单……简单而容易理解。」
「一切都能在弹指之间就让人了解……。」
「Bingo!!」我是真的很希望像那个金发帅气的男子,这样对你说。
崩坏中的急重症医疗体系
身为急诊医师,我明白同业的苦处,全台湾各大医院需要2,000名急诊医师,实际在线上的只有800名,却要一肩扛起全部来诊的病患业务量,不只要更加仔细小心的避免疏忽,还要应付繁杂的评鑑、教学、写学术论文,还要小心等待过久的病人或家属,在杂乱的环境中按耐不住不满,下一秒爆发在你身上。
「急诊室是地狱……。」不只你这么说,急诊医师自己也这么说。急诊是健保架构底下,维持现行医疗体系的最后一道防线,如果这个体系会瓦解,必然会从急诊开始。
但是别觉得讶异,我相信所有的急诊医师,也希望可以多跟你微笑,多给每个病人一点时间和互动,他们要不是手上总是同时有多线的病人正在处理,又要随时准备好急救门口救护车送进来的重症患者,他们都渴望像金发帅气的那个男子一样对你微笑,告诉你我们知道您在想什么(而不是露出晚娘脸、爆肝貌)。
我们也希望告诉你,「亲爱的先生,亲爱的女士,您回去要注意什么,不要做什么,怎么样才会好得快,怎么样代表情况危险,需要去门诊或是马上回急诊,如果有状况要怎么样处理……。」
专业术语听不懂?
医学向来是严肃的,对一般人有高墙区隔、又十分艰涩难懂的,充满各种英文、拉丁文和专有名词。
为了跟国际最先进的治疗接轨,医生们在医学院校里的训练就是如此,他们习惯这整套运作的语言,在解释时,不一定能说出你听得懂的话,也甩不掉那些根深蒂固的专业术语,因为那是他们被教导的一切,就像要他们不说母语,要讲人听得懂的话一样。
这是一本谈各种疾病急症的医疗保健书,却把「写大家看得懂」、「能够有趣」当成最重要的原则,就算跳过最根本的专有名词,动摇医学的国本也在所不惜!
写给拼命的台湾郎
台湾人很勤奋、很忙碌、同时也很茫然,为了爱拼才会赢,我们甚至很少关心自己的身体,更别说知道危急的状况可以怎么处理了。如果发生危急的情况,譬如说昏迷、吐血、高烧,每个人用屁股想就知道要送医,而且要快,要打119,不需要特别撰书来教大家怎么打119。
所以书里的目录,主要是针对「立即可行的处置」或是「特别要注意的地方」(对或是不对的、常犯错的),「在119到达前」能够进行的处理、自救方式的说明,或是「到医院要特别跟医生说的事」。
另一个目的,是代替包括我自己、还有我的同业,因为不得已的忙碌,来不及开口对您说的仔细叮咛,给您一个拥抱。
在台湾看急诊很幸福?
在国外看过急诊的人都知道,除非真的已经危急存亡之秋,等上好几个小时或是大半天才看到医生,是很自然的事。但台湾的急诊医师,除了跟国外医师同样在第一线处理瞬息万变、最危急的情况、工时更长、每天看诊的病人爆量之外,却跟所有的台湾人都一样……都很拼!在医院里奉献自己的肝,快速处理您的大小需求,日夜颠倒,情人节、春节都不在家人身边,被太太追杀,被孩子唾弃,背上不孝之名,麦当劳都是为你。
谨以这本书,献给所有关心自己和别人健康的朋友。也谢谢我亲爱的爸妈们,亲爱的太太,和可爱的女儿小红帽,谢谢你们体谅我因为职业造成您们的牺牲,与经常不在身边的不便,我爱你们!
註:书中的内容,除了笔者本身在急诊室的经验之外,以急诊医学的教科书:Titinalli、Rosen、The Minor Emergency和依据实证医学Up to Date的内容为参考,以白话文写成。
洪子尧
哇!收到這本《1分鐘救命關鍵!你一定要知道的居家急救手冊》真是太讓人安心了!我一直覺得,平常在家照顧小孩、長輩,或是偶爾自己在家,遇到緊急狀況時,第一時間的處理真的非常重要。有時候,光是聽到救護車的聲音就已經手忙腳亂了,更別說要實際去做些什麼。這本書的書名就打中了我的心,讓我馬上感覺到,這是一本真正實用、能夠幫助我在危急時刻穩定下來,並且知道該怎麼做的書。 想像一下,小孩子在家裡玩耍,不小心跌倒、撞到頭,或是突然發生嚴重的過敏反應,這種情況真的會讓人心臟漏一拍。以前我可能只能緊張地大叫,或是上網瘋狂搜尋,但網路上的資訊又雜又亂,有時候反而更讓人焦慮。有了這本書,我相信我能夠在第一時間,冷靜地評估狀況,並且依照書中的步驟,採取最正確、最有效的措施,為專業醫護人員爭取寶貴的黃金時間。這種感覺,就像是為家人多了一份看不見的保護網,讓我更有信心面對生活中可能出現的突發狀況。 我對書中的內容充滿期待,尤其希望它能涵蓋一些常見的居家意外,像是燙傷、割傷、中毒,甚至是心肺復甦術(CPR)的簡易教學。畢竟,誰都不希望發生意外,但萬一真的發生了,知識就是力量。我希望這本書能用淺顯易懂的方式,搭配清晰的圖解,讓我在緊張的當下也能輕鬆理解並執行。不用害怕專業術語,也不用擔心步驟太複雜,就像書名說的,「1分鐘救命關鍵」,強調的就是效率和直接性。 而且,我還希望這本書能告訴我們,在不同情況下,什麼時候該打119,什麼時候可以先居家處理,以及居家處理時的禁忌是什麼。有時候,錯誤的急救方式反而會造成二次傷害。所以,這本書不僅要教我們怎麼做,更要教我們怎麼「正確地」做,以及什麼時候「不能」做。這種細膩的考量,對於我們這些沒有受過專業醫療訓練的民眾來說,真的是非常寶貴的。 總之,我對這本《1分鐘救命關鍵!你一定要知道的居家急救手冊》抱持著高度的期待。我認為這是一本每個家庭都應該必備的工具書,它不只是文字的堆疊,更是對家人健康安全的一份承諾。希望它能讓我更有底氣,在面對突發狀況時,不再束手無策,而是能夠沉著應對,為寶貴的生命爭取最好的機會。
评分收到《1分鐘救命關鍵!你一定要知道的居家急救手冊》這本書,我真的有種踏實感。身為一個平常在家照顧小孩的媽媽,最怕的就是他們在家裡發生什麼意外。尤其是年紀小的孩子,他們還不懂得表達,有時候只是輕微的不舒服,都可能因為延誤而變得嚴重。這本書的書名就直接點出了它的重要性——「1分鐘救命關鍵」,這四個字真的太有份量了,讓我覺得這是一本必須要認真看待、好好學習的書。 我特別期待書中能夠針對一些兒童常見的意外傷害,提供詳細的處理方法。例如,孩子不小心吃到異物、被蚊蟲叮咬後出現嚴重過敏反應、或是因為高燒而抽搐,這些都是我時常會擔心的情況。我希望這本書能用簡單易懂的語言,搭配清楚的圖示,告訴我當下該怎麼做,像是評估傷勢、清潔傷口、保持呼吸道暢通等等。我希望它能讓我不用在慌亂中猜測,而是有明確的步驟可以依循。 此外,我也希望這本書能夠涵蓋一些居家可能遇到的其他緊急狀況,像是老人家的心臟不適、突然的中風跡象,甚至是瓦斯外洩、火災等居家安全方面的緊急應對。這些雖然不一定天天發生,但一旦發生,影響的可能就是全家人的生命安全。所以,如果這本書能夠將急救知識,延伸到居家安全和意外預防,那就更完美了。 我認為,這本書的價值不僅在於它提供了急救的方法,更在於它能夠提升我們的「危機意識」和「應變能力」。很多時候,我們對突發狀況的恐懼,源於未知。如果我們對各種可能的狀況都有所了解,並且知道該如何應對,那麼即使真的發生了,我們也能相對冷靜地處理,而不是被恐懼淹沒。這本書若能達到這樣的效果,那它就是一本真正有價值的書。 總之,我非常看好這本《1分鐘救命關鍵!你一定要知道的居家急救手冊》。我認為它是一本能夠為台灣家庭帶來安心、為生命安全加分的關鍵讀物。我迫不及待地想打開它,好好學習,為我的家人,也為自己,增加一份重要的保障。
评分這本《1分鐘救命關鍵!你一定要知道的居家急救手冊》的書名,真的像及時雨一樣,讓我立刻感受到一股安心的力量。我們住在公寓裡,家裡有長輩,也有小孩,常常會覺得,萬一發生了什麼事情,第一個能依賴的,就是我們自己。但說實話,平常我們真的沒什麼機會接觸到急救的專業知識,遇到狀況時,真的就只能憑著一股衝動和一點點印象去應對,有時候真的會擔心自己做錯了。 我對書中關於「時間就是生命」的強調感到非常有共鳴。書名中的「1分鐘」,就點出了急救的黃金時間有多麼寶貴。我希望書中能詳細介紹一些針對不同急症的「黃金應對策略」,例如,當我們懷疑有人心臟病發作或中風時,在撥打119之後,到救護車抵達之前的這段時間,我們可以做些什麼來幫助患者,而不是只是在一旁乾著急。這種具體、可操作的指南,對我來說真的非常重要。 另外,我也很想知道書中是否會介紹一些「常見誤區」的急救方法。例如,燒燙傷到底該用冷水還是冰塊?鼻子流血時該怎麼止血才正確?小孩子誤食藥物時,能不能催吐?這些都是我們日常生活中可能會遇到,但卻常常因為聽信傳聞而做出錯誤處理的問題。如果這本書能一一解答這些疑問,並且提供正確的科學依據,那它絕對會是一本非常權威的參考書。 我也希望這本書能夠在居家安全預防方面,提供一些建議。畢竟,預防勝於治療。如果能在平時就了解家中潛藏的危險,並採取措施,就能大大降低發生意外的機率。例如,兒童居家安全、老年人防跌倒的空間佈置等等。將急救知識與預防措施結合,這本書的價值就更加全面了。 總的來說,我認為這本《1分鐘救命關鍵!你一定要知道的居家急救手冊》是一本非常值得家中必備的工具書。它不僅能在緊急時刻為我們提供指引,更能提升我們的居家安全意識和急救能力。我非常期待它能為我們帶來更多實質的幫助,讓我在面對突發狀況時,能多一份冷靜,少一份無助。
评分這本《1分鐘救命關鍵!你一定要知道的居家急救手冊》光聽書名就覺得非常實用,我一直覺得家裡有小孩,偶爾長輩也會有身體不適的時候,遇到緊急狀況時,大家最需要的其實就是知道「下一步該怎麼做」。很多時候,不是我們不關心,而是當下真的會慌了手腳,腦袋一片空白,那種無助感非常讓人煎熬。所以,我期待這本書能夠提供一套清晰、有條理的急救流程,讓我們在慌亂中能有一點點依循的方向。 我特別希望能看到書中有針對不同年齡層的急救建議。像是嬰幼兒和成人,他們的身體狀況和處理方式一定會有差異。例如,嬰兒的嗆奶、幼兒的意外吞食,或是老年人的突發暈眩、胸悶等,這些都是居家生活中比較常見的,但又可能非常危急的狀況。如果這本書能夠針對這些情況,提供具體、可操作的步驟,甚至是一些預防措施的提醒,那就太好了。 另外,我還很在意這本書的編排方式。我希望它不是一本厚重的、充滿學術理論的書籍,而是能夠用比較輕鬆、親切的語氣來撰寫,並且搭配大量的圖片或插畫,讓讀者能夠一目了然。畢竟,在緊急情況下,我們沒有時間去仔細閱讀長篇大論,而是需要快速找到相關資訊,並且能夠立即應用。所以,如果這本書能夠將重點資訊標示得非常清楚,甚至設計一些「情境模擬」或是「常見問題解答」的單元,那我會覺得它真的非常貼心。 我也希望書中能強調「什麼時候需要尋求專業醫療協助」的判斷標準。有時候,我們可能會過度擔憂,或者反而輕忽了狀況的嚴重性。知道何時應該撥打119,何時可以自行在家處理,這對我們來說非常重要,也能避免不必要的醫療資源浪費。這本書若能提供這樣的判斷依據,相信能讓讀者更安心。 總而言之,我認為這本《1分鐘救命關鍵!你一定要知道的居家急救手冊》的出現,對許多台灣家庭來說,都具有相當大的意義。它不只是一本救命的指南,更是我們對家人愛的一種體現。希望它能真正幫助我們在面對緊急時刻時,多一份從容,少一份慌亂,為家人的健康安全築起一道更堅實的防線。
评分看到《1分鐘救命關鍵!你一定要知道的居家急救手冊》這本書,我真的覺得,這根本就是為我們這些「非專業人士」量身打造的!平常看電視上的急救節目,都覺得很厲害,但真的輪到自己遇到時,腦袋瓜就一片空白。所以,我特別期待這本書能夠用最白話、最直接的方式,告訴我們「怎麼做」。 我希望書中能涵蓋一些生活中較容易發生,但又可能很危急的狀況。例如,像是家裡有長輩,他們可能會有跌倒、誤吞東西、或是突發性的呼吸困難。小孩也常常會意外受傷,像是被熱水燙到、被尖銳物割傷,甚至是吃到不該吃的東西。我希望這本書能夠針對這些情境,提供一連串簡單、易懂的步驟,讓我在最緊急的幾分鐘內,能夠有明確的方向,而不是慌亂地不知道該從何下手。 另外,我也很想知道書中對於「初步判斷」的引導。什麼情況下是需要立刻叫救護車的?什麼情況下是可以先在家裡進行簡單處理的?有時候,我們可能會過度緊張,也可能低估了狀況的嚴重性。如果這本書能夠提供一些簡單的判斷標準,像是觀察生命徵象、評估傷勢的嚴重程度,讓我們能夠更客觀地判斷,就太好了。 我還希望這本書能夠有「圖文並茂」的設計,最好是搭配一些真人或模型的圖解,清楚地展示動作的要領。像是CPR的按壓深度和頻率、包紮傷口的技巧等等,這些都需要視覺化的呈現,才能幫助我們更容易學習和記憶。如果能再加入一些「情境模擬」,讓我們可以「預演」一下,那效果一定會更好。 總而言之,《1分鐘救命關鍵!你一定要知道的居家急救手冊》聽起來就是一本能夠給予我們「即時救援」知識的寶典。我期待它能讓我更有信心,在面對突發狀況時,能夠迅速而正確地做出反應,為家人的安全盡一份力。這本書的價值,真的遠遠超過它的價格。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