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式太极拳是我国武术太极拳各种流派中最古老的拳种之一,在国内外享有盛誉。其内容和风格各具特色。
第一动作都是以缠丝劲法和松活弹抖的发力运动为核心的由内及外的圆弧运动。
动作往返缠绕,圆转曲折,刚柔、快慢,开合、蓄发等节奏变化尤为显着,因而,套路动作技术比较复杂,不易掌握,教学难点也很多。
《陈式太极拳36式套路分解教学》总结陈式太极拳36式,既丰富了太极拳锻炼的内容,又便于初学者练习。
作者简介
刘淑慧
女,毕业于俄罗斯圣彼德堡国家体育大学,教育学博士。7岁习武,先后在安徽省体育运动学校、上海体育学院、俄罗斯圣彼德堡国家体育大学学习,师从于高级教练徐淑贞及王培锟、邱丕相、曾美英、赵光圣教授,还曾拜中国少林寺大师释德虔为师。得到过北京体育大学阚桂香、门惠丰教授和陈式太极拳传人陈正雷大师以及太极拳冠军王二平的亲自指导。
曾连续10年(1976~1986年)获得安徽省武术比赛全能冠军。曾获上海市九运会太极拳冠军和上海市52公斤级女子散打冠军。1982年获全国传统武术比赛优胜奖。1997年获国际少林武术节枪术冠军。
1998年参加在俄罗斯.圣彼德堡举行的国际搏击大赛,共获九项(长拳、太极拳24式、翻子拳、双刀、枪术、金刚大刀、三人对拳、单刀进双枪、陈式太极拳)金牌,被国际搏击联合会授予「九段」称号。
2001年3月参加在三亚举行的由国家武术管理中心举办的首届国际太极拳健康大会,获陈式太极拳36式一等奖。
2001年12月参加在珠海举办的国际太极拳交流大会,荣获太极拳42式竞赛套路、陈式太极拳竞赛套路、陈式太极剑36式3枚金牌;所带的太极拳代表队共获奖盃3座(集体项目太极拳42式一等奖,太极拳24式二等奖,太极剑32式二等奖)、奖牌23枚。
2002年12月带队参加深圳市传统武术比赛,所带的代表队获青年组10个一等奖,2个特等奖。2003年2月参加香港首届国际武术节比赛,共获六项(枪术、陈式太极拳竞赛套路、太极器械、双器械、对练、集体太极拳)金牌。2003年8月带领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学生代表队参加广东省第六届大学生运动会武术比赛,共获金牌6枚(男子太极拳42式、棍术、长拳;女子剑术、枪术、棍术)、银牌5枚、铜牌5枚。………
本书图例
一、陈式太极拳36式套路的结构特点
二、陈式太极拳36式套路的技术特点
三、分解教学陈式太极拳36式套路的三个阶段
四、陈式太极拳36式套路的基本方法
(一)太极拳桩功练习
(二)手型
(三)步型
(四)步法
(五)腿法
(六)基本动作(手法)训练
五、陈式太极拳36式套路分解教学
预备式
[第一段]
(一)起势
(二)右金刚捣碓
(三)揽扎衣
(四)白鹤亮翅
(五)斜行拗步
(六)提收
(七)前跬
(八)掩手肱捶
(九)双推手
(十)肘底捶
[第二段]
(十一)倒卷肱
(十二)退步压肘
(十三)左、右野马分鬃
(十四)左、右金鸡独立
(十五)右六封四闭
(十六)左单鞭
[第三段]
(十七)云手
(十八)高探马
(十九)右左擦脚
(二十)蹬一根
(二十一)披身捶
(二十二)背折靠
(二十三)青龙出水
(二十四)白猿献果
(二十五)左六封四闭
(二十六)右单鞭
[第四段]
(二十七)双震脚
(二十八)玉女穿梭
(二十九)兽头势
(三十)雀地龙
(三十一)上步七星
(三十二)退步跨虎
(三十三)转身摆莲
(三十四)当头炮
(三十五)左金刚捣碓
(三十六)收势
参考文献
前言
陈式太极拳是我国武术太极拳各种流派中最古老的拳种之一,在国内外享有盛誉。其内容和风格各具特色。每一动作都是以缠丝劲法和松活弹抖的发力运动为核心的由内及外的圆弧运动。动作往返缠绕,圆转曲折,刚柔、快慢,开合、蓄发等节奏变化尤为显着,因而,套路动作技术比较复杂,不易掌握,教学难点也很多。
为了继承和发扬陈式风格的太极拳,把它普及到群众中去,我的恩师阚桂香教授和田秀臣老师共同在传统拳架技术精华的基础上,根据由简到繁、由易到难的原则,融会「陈式太极拳大架第一路」的主要技术内容和动作结构,创编了「陈式太极拳36式」。在此基础上,通过各种形式的教学实践,特别是在安徽省及北京市举办的「陈式简化太极拳训练班」的教学试点,在领导和学员们的热情协助下,总结出这套陈式太极拳36式。既丰富了太极拳锻炼的内容,又便于初学者练习。
本人在1986年,有幸跟着阚桂香老师学习陈式太极拳36式和陈式36式太极剑(当时,阚老师先后在安徽合肥举办了两次陈式太极拳36式的学习班)。我先后于1989年在西安市举行的全国传统武术比赛上、1991年在南昌市举行的全国传统武术比赛中,得到了阚老师的精心指点和辅导。1996年6月,我出国留学,在留学期间先后在俄罗斯、英国、义大利等同教学,传播阚老师的陈式太极拳和陈式太极剑36式。
1998年,在回国参加海外教练员段位培训班时,又再次得到阚老师的单独指点,让我受益匪浅。2001年3月,我留学毕业回国,参加了在海南省三亚市举行的由国家武术管理中心举办的首届世界太极拳健康大会,又喜遇阚桂香老师,并参加了阚桂香老师的专家讲座和学习,参加了陈式太极拳36式的比赛,并获得一等奖。………
这本书刚拿到手,我就迫不及待地翻开了。封面设计简洁大气,书名清晰地传达了内容,附带的DVD更是让人眼前一亮,感觉物超所值。我之前对太极拳一直很感兴趣,但总觉得入门比较难,各种拳路和动作总让人眼花缭乱。陈式太极拳以其独特的刚柔并济、缠绕进退的特点吸引了我,而三十六式套路则相对精炼,适合初学者掌握。这本书的装帧质量也很不错,纸张厚实,印刷清晰,图片色彩鲜艳,文字排版也十分舒适,阅读体验感非常好。我尤其欣赏它附带DVD的创意,这对于很多像我一样,需要直观演示才能更好地理解动作要领的学习者来说,简直是福音。光凭书本文字和静态图片,有时候很难准确体会到动作的力度、速度以及身体的细微变化,有了DVD,就可以跟着老师一步步地模仿,大大降低了学习的门槛,也提高了学习的效率。我期待着能够通过这本书和DVD,真正领略到陈式太极拳的魅力,并将其融入到我的日常锻炼中,强身健体,修身养性。
评分这本书的出版,无疑为广大陈式太极拳爱好者,尤其是初学者,提供了一份宝贵的学习资源。三十六式套路,作为一个相对精简但又保留了陈式太极精髓的套路,选择它作为教学内容,是非常明智的。我注意到,书中对每一个动作的分解都力求细致入微,从起势、预备式开始,到最后的收势,环环相扣,循序渐进。每一个动作的名称、要点、用法,以及身体各部位的配合,都进行了详细的阐述。更重要的是,它还配备了DVD,这无疑是最大的亮点。DVD的教学视频,可以让学习者直观地看到教练的每一个动作示范,包括身体的姿势、手法的变换、步法的移动,以及呼吸的配合。这种“眼看手随”的学习方式,对于理解太极拳的“神韵”至关重要。我尤其看重的是,优秀的太极拳教学,不仅要教你怎么做,更要让你明白为什么这么做。这本书是否能深入浅出地解释动作背后的原理和意图,将是衡量其价值的重要标准。对于我来说,能够通过这本书,不仅学会一套拳法,更能理解太极拳“以柔克刚”、“引进落空”等哲学思想,那是更深层次的收获。
评分这本书的出现,对于我这样渴望学习正宗陈式太极拳的爱好者来说,无疑是一份厚礼。三十六式套路,虽然在我看来也算是一个基础入门的套路,但真正的陈式太极拳,其精妙之处在于动作的每一个细节。我关注的是,这本书在分解动作时,是否足够细致?例如,每一个动作的角度、幅度、身体的重心转移,以及手、眼、身、步的协调配合,是否都有清晰的图示和文字说明?尤其让我期待的是附带的DVD。我深知,太极拳的学习,光靠书本上的文字和图片是远远不够的,动作的连贯性、速度的变化、以及发力的技巧,都需要通过视觉化的教学来体会。我希望DVD中的教学能够有条不紊,不仅仅是演示动作,更能有教练的讲解,指出容易出错的地方,强调关键要领。我更希望,书中和DVD中能够体现出陈式太极拳“刚柔相济”、“缠绕吐纳”的特点,这才是陈式太极拳的灵魂所在。我期待这本书能够帮助我打下坚实的基础,让我能够真正地体会到太极拳的奥妙,并将其融入到我的日常生活中。
评分收到这本《陈式太极拳三十六式套路分解教学》,我感到非常惊喜。作为一名有一定太极拳基础的学习者,我一直在寻找能够帮助我深入理解陈式太极拳精髓的资料。三十六式套路,虽然看似不多,但其中蕴含的陈式太极的独特技法,如缠丝劲、化劲等,是学习者必须牢牢掌握的。我非常期待这本书能够对这些关键点进行深入的剖析,例如,它是否能详细讲解如何才能做到“劲起于根节,达于梢节”,如何通过身体的螺旋运动产生缠丝劲。附带的DVD,对于验证书中的讲解是否到位,以及纠正我可能存在的误解,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我希望DVD中的教练能够展示出动作的准确性、力度感,并且能够有慢动作回放,以便我们仔细揣摩。此外,我个人非常关注太极拳的“内涵”,即它所包含的养生和技击的道理。这本书是否能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讲解动作的同时,也融入一些对太极拳内功心法的阐述,那将极大地提升这本书的学习价值。总而言之,我希望这本书能成为我进一步精进陈式太极拳技艺的良师益友。
评分从书名来看,《陈式太极拳三十六式套路分解教学》就已经抓住了我的兴趣点。三十六式套路,这是一种相对经典的、也是很多人容易上手并深入学习的陈式太极拳路。我对这本书的期待,在于它是否能够真正地“分解”到位。我希望看到的是,每一个动作都有其单独的图文讲解,不仅仅是动作名称,更包括具体的身体姿态、发力方向、呼吸的配合,以及在技击上的应用。更吸引我的是附带的DVD。我一直认为,武术的学习,尤其是太极拳这种强调身体协调性和内在劲力的功夫,光有文字描述是远远不够的。DVD提供的直观演示,能够帮助我更好地理解动作的走向、发力的时机、以及身体的重心转换。我希望DVD中的教练能够讲解得清晰易懂,并且能够展示出动作的完整性和连贯性。我还希望,这本书能够触及到陈式太极拳的一些核心理念,例如“顺逆缠丝”、“开合蓄发”等等,而不仅仅是停留在动作的表面。如果这本书能够做到这些,那么它将是一本非常有价值的太极拳学习教材,能够帮助我打下坚实的基础,并为我今后的进一步学习指明方向。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