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2025-01-15
在《象征交换与正负情愫交融──一项后现代现象的透析》一书中,叶启政讨论了布希亚对「需求的死亡」与「价值的死亡」的论断。为了确立「后现代」现象的呈现以及与「现代性」的关键分离点,叶启政回到西方社会思想的发展脉络中,针对霍布斯、佛洛依德和尼采所提出的若干概念进行釐清。
霍布斯把人的本能慾望(特别是自我保全的本能)视为理解、经营社会的基础,而为后来的西方社会思想奠下基石,并且为后来以资产阶级做为代表「人民」的典范形式来背书。这开启了后来以人的心理特征作为理解、构作社会图像、乃至化解社会问题的必要基础。佛洛依德的「原慾说」就是此一认知传统衍生的说法,它所针对的正是被高度理性化的资产阶级所面对的心理困境,也就是「正负情愫交融」的状态。
尼采挟持着酒神戴奥尼修斯的精神拥抱「正负情愫交融」的心理状态,认为这是文明的动力,也是肯确人的存在意义的关键所在。
欲认识由西方所主导的人类当前文明的发展,就必须对霍布斯、佛洛依德和尼采三人的思想加以观照。
作者简介
叶启政
1943年生于新竹,新竹中学毕业,台湾大学心理学学士、硕士,美国密苏里大学哥伦比亚校区社会学博士。任教于台湾大学社会系教授,2007年退休,现任世新大学社会心理学系讲座教授。
自序
第一章 霍布斯的嗜慾说
第一节 议题的定位
第二节 巨灵「利维坦」图像刻划下之「国家」概念的意象
第三节 霍布斯之嗜慾论的简单回顾
第四节 两项基本的自然原则
第五节 强调自我保全做为人性特质对资产社会的意涵
参考文献
第二章 解读佛洛依德的原慾说
第一节 议题的提问焦点
第二节 佛洛依德之论述的思想背景
第三节 自然原则支配下以原慾本能为基础的心灵结构--从霍布斯到佛洛依德
第四节 文化象征的体现--「无意识」与其「意识化」
第五节 资产阶级的兴起与原慾压抑的历史亲近关系
第六节 动物性与人文性的交接介面--回应霍布斯的基本问题
第七节 正反情愫交融情结的理性化,需要吗?--代结语
参考文献
第三章 进出尼采的思想──对当代文明的社会学意涵
第一节 尼采思想中的核心概念和基本命题
第二节 柏拉图以降之西方「哲学-宗教」传统的历史质性--一神化的思维-认知架构
第三节 观点论(perspectivism)与其衍生的社会学意涵
第四节 生成(becoming)的虚空缘成
第五节 永恆轮回的双重意涵--正负情愫交融的存在条件
第六节 权能意志的得与用
第七节 孤独、修养和超克人的形象
第八节 结语
参考文献
第四章 「大众」云团的氤氲雾霭与液化的共同体
第一节 前言
第二节 对「大众」一概念之生成的简扼回顾
第三节 大众形态乃 具「受体」意涵之「均值人」的一种表征典范
第四节 大众传播媒体做为形塑大众形态之介体机制的政治经济学意涵
第五节 只有公共意见,却无伦理意涵的大众
第六节 两个有关对共同体(community)有所期待的论述
第七节 共同体化解得了大众 氤氲雾霭云团的「毒性」吗?需要吗?--代结语
参考文献
深邃思想系链的历史跳跃:霍布斯、尼采到佛洛依德以及大众的反叛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深邃思想系链的历史跳跃:霍布斯、尼采到佛洛依德以及大众的反叛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