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成渣打马拉松 其实不难!
渣打马拉松快接受报名,你以为赛事明年2月才上演,不用急着预备?金牌教练「添哥」说要十三个星期备战。悟性高,又练得其法,则可在短时间内更上一层楼。添哥执教11年,栽培了37位跑手取得Sub-3(三小时内完成马拉松),其中九位是去年十月出书后,受训少于便四个月便取得Sub 3。
「添哥」在本书有四招教路──
普通跑手不是跟人斗,绝大多数是跑时间。本书有科学数据,教你设定「天才白痴线」,练习时找到自己的最高均速,比赛时按着那速度跑,一过了就变成白痴,控制得住,必定跑到最好成绩;
你我皆有「记忆体」的,平日尝试过的东西,比赛时自然顺势发挥。作者教授不同环境与天气下练习,比赛日翻风落雨,也一定跑出水准;
练跑也不可只顾「里数」,要有辅助运动,锻炼肌肉,减轻关节磨损,作者更有避免受伤秘诀。
要跑出成绩,得注意饮食。赛前多少天吃肉、多少天吃碳水化合物?赛事前后洗澡不?比赛时是否需要带葡萄糖做后备?练习前与比赛后,应否立刻补充碳水化合物……添哥也在本书探讨。
本书特色
全球马拉松备战要点和取胜秘笈:
九十天马拉松训练时间表
把目标按进取度分为A、B、C三组,各取所需
针对心肺耐力,循序渐进地训练「无氧耐力」、「有氧耐力」、「肌肉耐力」
以列表形式讲解三十公里特别训练、一万米发力跑训练……简洁易明
比赛週每日饮食指南──碳水化合物负荷法
实战锦囊21条,避免因无关小事影响表现
唿吸、步姿、意象等备战训练、避免受伤要诀、以筋疲力竭之躯,作爆发式加速冲刺之法……科学化的训练,配以攻心为上之道,拜「添哥」为师,成下一高徒。
更新版列举世界各地马拉松,以及赛事经验分享。
备註
书中附有彩色相片。
作者简介
冯华添
金牌教练,桃李满门,香港马拉松男女组别冠军,都是他训练出来的。
执教11年,栽培了37位跑手取得Sub-3(三小时内完成马拉松),其中九位是去年十月出书后,受训少于便四个月便取得Sub 3。
在惨痛的情况下完成他的第一个马拉松,并曾暗自发誓「原来马拉松是这么辛苦的事,我以后都不会再参加马拉松」。
曾参加多次国际马拉松比赛, 个人最佳成绩2小时44分05秒,也总共38次带队参加世界各地马拉松比赛。
马拉松训练中心总教练 2012至今
香港田径队教练(马拉松) 2006香港田径队成立至今
勐龙(盲聋)长跑队教练 2011成立至今
香港交易所长跑队教练 2006成立至今
正生书院长跑队教练 2009至今
澳门特区田径总会马拉松教练 2007至今,每年9至12月
宇宙长跑会总教练 2007至2012
警察机动部队总部体能教官 1985至2003
警察田径会马拉松教练 2002至2006
推荐序
麦桂成 香港业余田径总会名誉副会长
徐礼恒 澳门特别行政区海关关长
苏惠嫦 渣打香港马拉松及「全球最强之战」赞助策划人 (二零零四至二零零九)
赖学恩 香港男子马拉松第一名
周子雁 香港女子马拉松第一名
蔡达明 香港马拉松/田径代表(二零零四至二零一零)、东亚运动会火炬手(二零零九)
黎可基 中华传道会李贤尧纪念中学老师及长跑教练
香港业余田径总会二级教练
2010-11年香港马拉松排名第二
曾代表香港参加亚洲马拉松锦标赛及澳门银河娱乐马拉松
自序
代笔者简介
第一章:为什么要跑马拉松?
人生目标──「没有能不能,只有做不做」
「跑而优则教」
「春风化雨,顽石点头」
「目标是最佳的推进剂」
第二章:如何备战香港渣打马拉松
基础知识之一:完成渣打马拉松,其实唔难
基础知识之二:「带氧运动」
基础知识之三:比赛路程
基础知识之四:避免受伤
基础知识之五:秩序和规则
何谓马拉松训练
唿吸方法
长跑步姿
训练安排
心肺耐力训练
特别训练
发力跑
不等距离变速跑
等距离重复跑
记忆体
意象训练
驶钱
饮食训练 - 碳水化合物负荷法
实战廿一锦囊
跑步装备
第三章:名师出高徒
赖学恩
黄小萍
周子雁
精英跑手以外
第四章:写给马拉松的信
故事一:「成功可以复制」
故事二:「马拉松初哥 Dos and Don’ts」
故事三:「六星期训练后」
故事四:「一身兼四职」
故事五:「如何保养自己」
故事六:「如何克服心魔」
故事七:「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故事八:「临场发挥窍门」
冯两努
第五章:世界各地的马拉松
终于下定决心要挑战全马,从网上搜罗了各种训练计划,看得我眼花缭乱,也更加焦虑。就在这个时候,我朋友推荐了这本书,说是他当年跑半马时就是照着里面的方法练的,效果很好。我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入手了,拿到书后,第一感觉就是内容详实,排版清晰,不像有些跑马指南那样枯燥乏味,里面融入了很多作者的亲身经历和感悟,读起来很有代入感,仿佛就坐在他身边,听他娓娓道来。特别是关于不同阶段的训练强度、休息和恢复的建议,都写得特别具体,从热身、拉伸到核心力量训练,再到不同配速的跑动,每一个环节都进行了细致的讲解,还配有图示,非常直观易懂。而且,书里还不仅仅是讲跑步技术,更关注跑者在整个训练过程中的身心变化,如何应对疲劳、如何调整心态,这些都是在赛场上同样重要的“软实力”。我特别喜欢其中关于“倾听身体的声音”的章节,让我意识到跑步不是蛮干,而是要与身体和谐相处。这本书真的给了我很大的信心,让我觉得跑一场马拉松不再是遥不可及的梦想,而是可以一步一个脚印去实现的目标。
评分这本书绝对是送给任何想要挑战马拉松的朋友的绝佳礼物,无论你是初学者还是有一定经验的跑者,都能从中受益匪浅。作者的写作风格非常独特,既有科学严谨的训练指导,又不乏幽默风趣的个人见解。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书中关于“跑步装备”的分析,作者并没有盲目推崇昂贵的品牌,而是从实际需求出发,给出了非常中肯的建议,让我避免了很多不必要的开销。另外,书中对于“饮食和水分补充”的讲解也十分到位,让我明白了在长跑过程中,正确的能量补充有多么重要。最让我惊喜的是,作者还分享了一些心理训练的方法,例如如何建立自信、如何保持积极心态等,这些都是在比赛中至关重要的“精神武器”。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不仅仅掌握了一套训练计划,更获得了一种全新的跑步观和人生观,我更加期待我的马拉松之旅了。
评分我是一个跑步爱好者,已经断断续续跑了几年,也参加过一些短距离的比赛,但一直对全马望而却步。总觉得全马需要极高的天赋和漫长的训练,自己可能达不到。直到我读到这本书,才彻底改变了我的想法。作者用一种非常务实的态度,将庞大的全马训练计划分解成了一个个小目标,并且强调了“量变引起质变”的道理。他分享了大量关于如何科学安排跑量、跑频,如何进行配速训练,以及如何根据天气、地形等外部因素调整训练计划的实用技巧。我之前很担心训练会枯燥乏味,但书中的内容充满了趣味性和启发性,让我重新燃起了对跑步的热情。特别是关于“核心力量”和“柔韧性”训练的部分,我之前一直忽视了这些,但作者用数据和事实证明了它们对提升跑步效率和预防伤病的重要性。这本书让我看到了完成全马的希望,让我相信只要坚持科学的方法,我也能完成这个挑战。
评分作为一个初跑者,以前对跑步的认识非常片面,总觉得多跑就能跑得好。但自从读了这本书,我才意识到科学训练的重要性。作者以极其专业的视角,将马拉松训练分解成了一个个可执行的步骤,并且非常注重循序渐进的原则。他提出的“九十天”这个时间框架,对于我这种时间不多但又想高效训练的人来说,简直是福音。书中详细介绍了不同周期的训练重点,例如基础耐力期如何打牢基础,强度训练期如何提升速度和爆发力,以及赛前减量期如何让身体达到最佳状态。我尤其欣赏作者对于“交叉训练”的强调,不仅仅局限于跑步,还包括了游泳、自行车、瑜伽等多种运动的结合,这不仅能全面提升身体素质,还能有效避免过度训练带来的伤病。书中还提供了一些具体的训练菜单,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非常灵活。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对跑步的理解上升了一个高度,从一个“跑者”变成了一个“有计划、有方法的跑者”。
评分这本书最打动我的地方在于它的人性化关怀。作者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也融入了大量的情感表达和鼓励。他深知马拉松训练的艰辛,也明白跑者在过程中会遇到的各种挫折和瓶颈。书中关于如何克服“撞墙期”、如何应对比赛日的突发状况、以及赛后如何进行科学恢复的建议,都充满了智慧和经验。他用平实的语言讲述了很多感人至深的故事,让我觉得作者不仅仅是一个跑者,更是一个过来人,一个可以信赖的引路人。我特别喜欢其中关于“享受过程”的理念,让我不再把目光仅仅聚焦在终点线上,而是学会去感受每一次呼吸、每一次心跳、每一次肌肉的舒展。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训练手册,更像是一本心灵鸡汤,在我感到疲惫和想要放弃的时候,总能从中汲取到新的力量。我已经迫不及待想要将书中学到的知识应用到我的训练中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