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家论上帝:亚里斯多德、多玛斯、康德、黑格尔论证上帝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介绍


哲学家论上帝:亚里斯多德、多玛斯、康德、黑格尔论证上帝

简体网页||繁体网页
著者
出版者 出版社:唐山出版社 订阅出版社新书快讯 新功能介绍
翻译者
出版日期 出版日期:2013/12/07
语言 语言:繁体中文



点击这里下载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发表于2025-01-12

类似图书 点击查看全场最低价

图书描述

哲学家们对于上帝的存在以及相关的问题,
立场歧异,有肯定的,
有否定的,也有持不可知论的。

  的即使同样持肯定或否定立场的,或持不可知论的,他们彼此之间的意见仍然不见得能够达到一致,因为他们所根据的理由彼此能够非常的悬殊,以致即便达到同样的结论,各自的意涵却能够像风马牛不相及似的,南辕北辙。

  同样是对上帝存在的肯定,出自不同哲学立场的哲学家,能够形成尖锐的对立,因而争论不休。追究其原因,不外乎他们同样的结论在意涵上彼此相冲突,因为他们各自所依据的理由分歧,哲学系统不相同,尤其所处理的议题根本就是不同。

  本书要深入探讨具代表性的四位大哲学家──亚里斯多德,多玛斯,康德与黑格尔,他们有关上帝的论述。对于每一位哲学家的上帝观,将先釐清他们当时所处理的主要哲学议题是什么,然后再详细地去解读他们有关上帝存在的论证。因为哲学家们对其议题的处理,往往是以浓缩的形式,将他们的重要观点具体呈现在他们有关上帝存在的论证里,当作他们的哲学思想的高峰。

著者信息

作者简介

张雪珠


  1945年生。
  1978年辅仁圣博敏神学院硕士。
  1985年奥地利茵斯布鲁克大学系统神学博士。
  1995年德国慕尼黑哲学学院哲学博士。
  1985年曾在辅仁圣博敏神学院任教。
  1987年后在东吴大学哲学系与辅仁大学授课,主要课程有宗教哲学与人生哲学。
  1995年从德国再进修归国后,任教于辅仁大学哲学系,主要授课课程广及宗教哲学、康德哲学、知识论、哲学人类学、西洋哲学史、近代理性主义与经验主义。

  2010年台大哲学系授课,包括康德哲学、基督徒哲学、西洋宗教哲学议题与近代理性主义。
  自1995年以来也一直在台湾天主教总修道院任教。
  主要研究领域,包括康德哲学与宗教哲学。
  主要哲学着作有2005年出版的《道德原理的探讨──康德伦理学至1785年的发展》,以及在不同期刊发表的文章,大都涉及亚里斯多德、康德与黑格尔的哲学议题。

哲学家论上帝:亚里斯多德、多玛斯、康德、黑格尔论证上帝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图书目录

序言  5
本书摘要  8

第一部分 亚里斯多德论证不动的原动者  21
缩写对照表  22
第一章 亚里斯多德的「神」的观念  23
第一节 「神」的概念的澄清  23
第二节 「神」、「神明」与「神圣」的用语  25
第三节 「神学」与「神学家」的概念  29
第四节 「神学的科学」  32

第二章 「不动的原动者」  38
第一节 论证  38
第二节 运动规则  41
第三节 永恆运动的论证  46
(一)潜能与实现的论证  47
一、永恆运动的问题  47
二、唯一永恆不动的推动者  49
三、持续运动论证  56
(二)天体运动的论证  60
一、实现的运动原理  61
二、目的因的运动原理  62
三、思想的思想  66
四、唯一第一原理  70
(三)单个或多个永恆不动的推动者  73
结论  80
参考文献  81
原典  81
参考着作  81

第二部分 多玛斯论证「自立存有自身」  87
缩写对照表  88
第一章 理性与信仰  89
第二章 理性自律  92

第三章 五路论证  95
第一节 《驳异大全》的论证  96
(一)第一路论证  96
一、第一个命题:所有被动的被其他所推动  96
二、第二个命题:推动与被推动系列不能够无限延伸  98
(二)第二路论证  99
一、「凡推动者被推动」  99
二、基督徒的创造信仰立场  101
(三)第三路论证  102
(四)第四路论证  103
(五)第五路论证  104
(六)第六路论证  104
第二节 《神学大全》的论证  105
(一)对立立场  105
一、对上帝的存在不需要论证  106
二、上帝的存在不可证明  108
1. 回答第一种反对立场  109
2. 回答第二种反对立场  109
3. 回答第三种反对立场  112
(二)五路论证  115
一、论证过程 (STh I, q. 2, a. 3 res.)  115
第一路:出自运动的论证 (ex parte motus)  115
第二路:出自作用因的论证 (ex ratione cause efficientis)  115
第三路:出自可能性与必然性的论证
     (ex possibili et necessario)  116
第四路:出自完美等级的论证
     (ex gradibus perfectionem)  118
第五路:出自目的性论证 (ex gubernatione rerum)  120
二、最终原理是「上帝」  121
1. 唯一上帝  122
2. 上帝是最完美的存有  125
三、上帝与世界  126
1. 创造者与世界的关系  127
2. 上帝是人必然选择的至福  129
参考文献  131
原典  131
参考着作  132

第三部分 康德的上帝观  135
缩写对照表  136
第一章 形上探讨的终生旨志  137
第一节 批判期对传统论证的批判  137
第二节 批判前后的论证  138
第三节 形上探讨的「天性禀赋」  140
第四节 方法的探索  141

第二章 物理神学论证  143
第一节 至高智慧是物质及其内在作用法则的形上说明:
《一般自然史》  143
(一)机械自然法则是世界内在的统一原理  143
(二)至高智慧是世界超越的统一原理  145
(三)限制于无机世界的形上说明  147
第二节 改良式物理神学论证:《唯一可能论据》  148
(一)与传统物理神学论证观点上的差异  149
(二)无机世界与有机世界不同的作用方式  151
(三)自然之秩序、和谐与统一的超越说明  153
一、智者是自然物之存在与其内在可能性的原理  153
1. 上帝是万物之「存在」与「如此存在」的终极原理  153
2. 智者是世界的创造者  154
二、上帝的意志是偶性自然安顿的原理  156
三、上帝是全然充足者  157
(四)两个世界的问题  159

第三章 存有神学论证  162
第一节 第一个存有神学论证  162
(一)逻辑的可能性与存有学的可能性  163
(二)内在形上推论  164
(三)超越形上推论  165
一、泛神论的嫌疑  165
二、先行限定理由与后行限定理由  166
三、先行限定理由论证或后行限定理由论证  167
四、唯一绝对必然存在者  169
第二节 第二个存有神学论证  170
(一)先验论证与后验论证  171
(二)一切可能性预设实在  173
一、「物的内在可能性」的出发点  173
二、「可能性的形式」与「可能性的质料」  175
三、「可能性的真实」必然存在  175
四、绝对必然存有者  177
1. 绝对必然存在  177
(1) 与笛卡儿的存有学论证对立  178
(2) 超越第一个「存有神学论证」  179
2. 唯一绝对必然存在者与其属性  180
(三)包容一切之说明的条件   185
一、后行限定理由的贯彻  185
二、形上说明的两个条件  185

第四章 实体共融论证  188
第一节 在批判期消失的实体共融论证  188
第二节 第一个实体共融论证  190
(一)实体普遍共融的内在形上说明  190
一、单纯实体独立与不变  190
二、时间的相继与空间的相互连结  192
(二)实体普遍共融的超越形上说明  194
(三)认知上帝的积极之路与多个世界的问题  195
一、贯彻积极论证的疑虑  195
二、多个世界的问题  197
第三节 实体共融论证的补充  198
(一)偶性实体与必然实体  199
(二)多个第一必然因与多个世界  201
一、一个或多个第一必然因  201
二、一个第一必然因与一个世界  202

第五章 批判的形上说明  204
第一节 超验观念论的转向  205
(一)形上学的拆毁与重建  206
(二)超验理念的主观性  207
(三)从独断的形上推论到理性推论的转型  209
(四)超验的统一原理  212
(五)超验观念论的转型  214
第二节 超验理想是一切可能物之完全限定的理由  216
(一)超验理想的理性辩证推论  217
一、从物的可能性出发的理性推论  217
二、物的完全限定  219
三、物完全限定的原理  221
(二)理想的理念  226
(三)从必然存有到至真实存有的超验辩证  228
一、绝对无不可能  229
二、逻辑的否定与超验的否定  229
三、逻辑必然性与超验必然性  230
第三节 至高理智的理念是理性经验应用的规约原理  233
(一)改良式物理神学的超验观念论转型  233
一、必然性和偶性概念的主观化  233
二、双重统一原理的辩证  235
(二)至高理智的图式  237
一、理性规约原理的图式  237
二、世界「存在」和「如此存在」的虚拟创造者  240
三、至高者的超验属性  242
(三)至高理智理念的自然形上学应用  245
一、在超验观念论中「至高者」概念的应用问题  245
二、一般物理神学论证在超验观念论的奠基  249
第四节 理想的理念  252

第六章 道德的形上说明  256
第一节 《纯粹理性批判》:经由至高善是纯理性至高目的
     理念的系统统一说明  258
(一)至高善是目的系统统一的理念  258
(二)上帝是目的完美统一的唯一条件  261
第二节 新道德哲学的挑战与初次的妥协  263
第三节 《实践理性批判》:在形上探讨中争取道德哲学的贯彻  266
(一)形上原理与道德原理的关系调整  267
一、自律与上帝存在的假定  267
二、形式主义与至高善作为对象  268
(二)至高善是纯实践理性之对象的无条件总体  269
(三)促成至高善的道德命令  271
一、从促成至高善的命令要求上帝存在  271
二、对促成至高善之义务的质疑  272
(四)纯理性理论应用与实践应用之间的分裂  275
第四节 《判断力批判》:自然与道德世界的系统统一说明  276
(一)超克系统统一的障碍  276
(二)物理目的论  280
一、无机自然与有机自然合乎目的的统一  280
二、文化是自然相对的最终目的  284
(三)道德目的论  285
一、道德人是创造的最终目的  286
二、至高善是创造的超越最终目的  287
三、反思判断力实践观点有效的上帝存在论证  289
1. 依照反思判断力有效的论证  289
2. 依照理论反思判断力有效的论证  291
第五节 在宗教作品中重提道德论证  293
(一)问题脉络  293
(二)道德论证的第一个新构思  295
(三)道德论证的第二个新构思  297
参考文献  299
原典  299
参考着作  300

第四部分 黑格尔的上帝观  305
缩写对照表  306
第一章 黑格尔论知上帝  307
第一节 对立立场  307
(一)理性神学  308
(二)康德的主观观念论  310
(三)感觉神学  316
第二节 知上帝  322
(一)知上帝的存有与本质  322
(二)必然性思想  323
(三)有限与无限  324
(四)概念自我说明  326
(五)超越不可知论  326

第二章 黑格尔论上帝存在论证  328
第一节 上帝存在论证  328
(一)论证的思想提昇  328
(二)三种论证,两种形式  329
一、三种论证属于一个辩证整体  330
二、资料来源  331
三、两种论证形式  333
(三)非知性论证  334
(四)内在必然性的思想  335
(五)是「发现」,非「推论」  337
第二节 宇宙论论证  338
(一)宇宙论论证的优越性  338
(二)对传统论证的批判  339
(三)追循事本身的运动  341
(四)论式  343
(五)思想提昇  345
(六)绝对必然存有  346
第三节 目的论论证  348
(一)在宇宙论论证之后  348
(二)对传统论证的批判  349
(三)内在目的性  352
(四)一个具有生命的理性 (der Νυς der einen Lebendigkeit)  354
(五)论证的限度  356
第四节 存有学论证  358
(一)唯一真论证  358
(二)对传统存有学论证的批判  362
(三)概念向存有自我限定的辩证  366
(四)双重的存有学论证   371
一、上帝概念的先验辩证的可能性  371
二、「绝对必然存有」的存有学论证  374
三、「至真实存有」的存有学论证  376
(五)论证的客观有效性  379
参考文献  381
原典  381
参考着作  383
结论 上帝是终极原理  387
(一)哲学的上帝与基督徒的创造者  388
(二)议题的处理与知识论  391
(三)概念与存有的辩证  394
作者中外文对照表  397

图书序言

亚里斯多德论证不动的原动者
 
第一章 亚里斯多德的「神」的观念
 
本章的主旨在澄清亚里斯多德的「神」(ὁ θεός)、「神明」(οἱ θεοί)与「神圣」(τὸ θεῖον)的三个用语,及其不同意涵。并且指证出,神与神明不曾是他论述的一个主题对象,而是他为了其他非神学性的一个主题或论点,在当时的文化背景下,提出祂们来作为佐证的,以支持他的观点。因此,神与神明的存在与否,不是他主要讨论的一个论题。最后为了釐清他有关神的观念,本文将进一步探讨他使用「神学」(θεολογία)、「神学家」(单数:θεoλὁγος;复数:θεολογόι)、及「神学的科学」(ἐπιστήμη θεολογική)的用语时的意义。
 
第一节 「神」的概念的澄清
 
亚里斯多德着名的有关「神」存在的论证,发表在他的《形上学》的第十二书 的第七章到第九章(M XII 7-9)。但是,在此章节中却仅有两个地方出现「神」(ὁ θεός)和「神明」(οἱ θεοί)的名称,即M XII 7.1072b.24-312 和M XII 8.1074b.1-14。而且在这两小段文字当中,「神」的名词是歧义的。在M XII 7.1072b.24-31,当证明了不动原动者的必然存在,并且将最佳的生命状态归属于祂之后,亚里斯多德称祂为「神」。值得注意的是,这里出现的「神」是具定冠词的单数名词,ὁ θεός。在M XII 8.1074b.1-14出现的则是多数的「神明」的名词,οἱ θεοί,祂们并不是亚里斯多德论证的对象,而是他从神话传统里引证来的神明。这就不免要引起人的遐想,究竟亚里斯多德有怎样的神观呢?他是相信一神的或是相信多神的呢?再详细地检视他的用语,这个疑团就变得更加地浑浊而难以化解了,因为在「神」之外,他在后面的那一段文字中还说道:「神圣围绕着整个自然」(καὶ περιέχει τὸ θεῖον τὴν ὅλην φύσιν)(M XII 8.1074b.3-4)。如果是弥漫而围绕着整个自然界的话,那么这「神圣」(τὸ θεῖον)就非可数而与「神」和「神明」不同性质了。

图书试读

None

哲学家论上帝:亚里斯多德、多玛斯、康德、黑格尔论证上帝 epub 下载 mobi 下载 pdf 下载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哲学家论上帝:亚里斯多德、多玛斯、康德、黑格尔论证上帝 epub 下载 mobi 下载 pdf 下载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哲学家论上帝:亚里斯多德、多玛斯、康德、黑格尔论证上帝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用户评价

类似图书 点击查看全场最低价

哲学家论上帝:亚里斯多德、多玛斯、康德、黑格尔论证上帝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分享链接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友情链接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