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中心21决胜关键

购物中心21决胜关键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购物中心
  • 零售
  • 商业地产
  • 管理
  • 营销
  • 策略
  • 消费者行为
  • 数字化转型
  • 疫情后
  • 复苏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40年,历经专门店、百货公司、购物中心的发展史,两位专业经理人,来回两岸20年,踏遍大江南北的心路历程。

  从零售业到专门店,再发展成百货公司后,消费者的胃口愈来愈大,口袋愈来愈深,购物中心应运而生;目前,21世纪之后,购物中心百家齐鸣,竞争有如春秋战国时代,个个使出浑身解数求胜,这里有最详尽贴切的21决胜关键公诸于世。

著者信息

作者简介

侯英尧


  重要资历
  中国深圳茂业国际控腔集团营运副总裁
  中国南京德基广场购物中心运作总监
  台湾台北京华城Living Mall 总经理
  中国长春卓展时代广场百货总经理
  台湾欣欣大众百货董事长特助
  台湾东光百货副总经理

  【目前职位及主要业务】
  台湾莱德国际有限公司执行董事
  百货零售, 购物中心(Mall)规划, 经营与管理

吴建宏

  台商资源国际集团首席策略顾问
  福建海崃文化创意产业协会驻台代表
  福建日报集团、海崃商业杂志专栏作家
  1111人力银行职场导航电子报长期专栏作家
  青创会长期登录创业顾问师
  规划创办新事业已超过200家、辅导企业转型突破超过600家
  各种企管着作超过90本,尤其致力推广「领导者修练」

  【目前主要业务】
  二代传承接班人培训教练
  经营者策略研究会、创新事业计划评估、经营突破诊断
  休闲产业(观光工厂、文创产业)之规划及营运

图书目录

推荐序 刘耀东

作者自序
侯英尧
吴建宏

第一篇游牧总经理
第一家鸿翔绸缎百货公司1973-1974
第二家波丽音乐城1975-1976
第三家来来百货1977-1979
第四家北屋百货1979-1982
第五家东光百货1982-1987
第六家欣欣大众百货公司1987-1994
第七家太平洋建设集团1994-1996
第八家鼎太集团1996-1999
第九家长春卓展时代广场百货1999-2002
第十家中国成都群光百货2002-2003
第十一家台湾京华城LivingMall2003-2005
第十二家南京德基广场2005-2005
第十三家长春百货大楼2006-2007
第十四家长春赛德购物中心2007-2009
第十五家中国深圳茂业国际控股(茂业百货连锁集团)2009-2013
<附>筹备百货公司的图解范例

第二篇购物中心21决胜关键
1.公司背景与经营理念
2.立地条件
3.建物规模与硬体功能
4.建筑与装潢
5.商场定位与文化特质
6.公共设施服务功能
7.休闲功能面规划
8.商场动线的规划
9.业种业态的佈局
10.完善的物业管理
11.成功的行销策略
12.坚实的经营团队
13.顾客组织化与确保服务满意的管理
14.供应商良好的互动
15.交通与停车的便利性
16.有计划性的人力资源培育
17.完善的管理制度与一流的领导
18.周密完整的组织架构与职掌功能
19.营运分析与经营方针的即时调整
20.严密的日常营业现场管理
21.财务管理与成本控制

第三篇两岸百货与购物中心发展与演变
1.台湾百货业的发展与演变
2.中国大陆百货业的发展与演变
3.两岸百货业的较劲
4.两岸购物中心发展与演变
5.两岸购物中心规模趋势
6.结语

第四篇从浅入深来谈购物中心
1.绪论购物中心
2.购物中心的定义
3.购物中心的起源与背景
4.购物中心的类型
5.购物中心发展
6.备註

第五篇购物中心的地产投资操作
1.中、西方购物中心概念区分
2.商业地产开发必须重视的要件

图书序言

推荐序

刘耀东


  台湾的购物中心从1999年发展至今,已有相当的经验,但是比起欧、美、日等地的购物中心,例如日本东京六本木、台场Venus Mall、英国伦敦市郊在肯特郡的Blue Water、伯明罕的Bullring等,台湾甚至是大陆的购物中心仍有许多要学习的空间。

  百货公司和购物中心都是零售业中,营业规模较大的经营型态,但是两者的区别并非只是规模大小而已,而是在价值上有所区隔。尤其「百货公司创造商业价值,购物中心创造地产价值」,意思就是说,百货公司的经营意义就是促使商业活动更热络、金流更频繁;而购物中心却是能够使当地的地产衍生更多的土地价值、商业价值、文化价值等,所以愈是大型的购物中心,愈需要县市政府的配合意义在此。

  举例来说,一家百货公司可以促进商品与服务的生产与消费,也可以促使相关的商业活动和增加就业率。但是一家购物中心会带动当地的人潮与钱潮,甚至带动附近地段的地产价值,也可融入当地原有的历史、文化的内涵与建筑特色,成为当地的地标,让附近居民享有多元的生活机能,也让观光客从参观购物中心来了解这个城市的生活风貌。

  购物中心的投资与管理是拉长线、追求多元价值的营业模式,所以业主投资购物中心的价值,仍需寄望在地产上的增值,才能让购物中心的投资效益产生长远而巨大的商机和价值。

  我的好友侯英尧在百货业及购物中心的领域,工作整整四十年,在两岸是个奇人,是我极为推崇的专业经理人,这次他以本身四十年的工作资历与经验撰写这本书,分享给有志于从事这个行业的从业人员,当成学习的范本,这种宽大的胸襟与远大的思想及理念,是很值得我尊敬与钦佩的。

  这本书之问世可算是空前绝后,因为何时能再出现一位四十年的资深专家呢?这本书对于后人的贡献价值是难以形容的巨大,希望大家能好好分享这本书的真谛与精髓,懂得避开地雷区,也能够掌握最正确的21决胜关键,创造最有利的经营优势,这应该就是本书发行的最高宗旨吧!

作者自序

侯英尧


  从事百货零售业四十年,经历跌跌撞撞的过程,有欣喜、有辛酸、有气愤、有兴奋、有骄傲;在百货零售领域整整实践了四十年,期间也不时向前辈先贤请益,与同辈先进切磋,配合理论印证实务,也从实践中印证理论,先后也看了不少学者专家有关百货零售、购物中心的书籍,但大部分均为理论性与纸上谈兵的较多,真正能告诉百货、购物中心零售从业人员如何切入这个看似简单,实际上却高深莫测的行业专书极少。

  世界上只有两门学问是没有博士的,一门是军事学,一门是零售学,正所谓战场瞬息万变,商场犹如战场,亦复如是。笔者才疏学浅,但经历四十年的商场征战,偶以一点心得不敢藏于私,因之献丑公诸于社会先进,祈望同业先进不吝指正,也给有兴趣从事这一行业的贤德之士提供参考。

  最近两岸购物中心(Living Mall or Shopping Mall)之兴起如雨后春笋,就如同时尚与流行,大家都以为不与之沾上边就落伍了,但盲目踏入的结果,两岸的所谓「商业综合体」,尤其是购物中心,到目前为止,能够真正成功与达到理想境界的少之又少,这是目前最严肃的一个课题。有感于此,特别愿与同业先进及有兴趣此行业的朋友共同切磋与研究。

  在这个原则与使命感之下,兴起了出书的念头,把四十年的心路历程、酸甜苦辣,毫不保留地真实呈现给大家共享,让有志于此行业的后进可以不必走冤枉路,可以更有效率地经营与管理。

  个人有感于才疏学浅,文笔拙劣,所以邀请我的好友,也是知名的企管作家吴建宏老师一起撰写,这期间双方一起开会讨论超过五十次,但也终于完成这本着作,最后恳请相关业者及前辈贤达不吝指正,也期盼共同为这个21世纪最伟大的产业尽一份心力,让这个产业可以为社会带来更繁荣、更发达的局面。

作者自序

吴建宏


  我算「百货人」吗?有人听到我在写「购物中心21决胜关键」,纳闷问:「你也能写这个?没听你说过懂这个?」哈哈哈!你去翻我的着作,我还写过「连锁经营」,也写过「最新商店经营法」,所以,我现在准备出这本书,很正常吧?

  我在两家知名的百货公司上过班,都是担任人事主管。没错!是后勤的,这样算不算「百货人」?可是我因为都是在公司筹备期间任职,所以学到特别多的「规划」,虽然是后勤,但我常在前线单位支援,因此我也懂「营业管理」,这样应该算「百货人」吧?

  当年的同事,后来在业界都成了总经理,分布在两岸的百货业,所以也有人调侃我:「老吴,你要是没离开百货业,依你的辈分,现在也应该是总经理一族了。」我可没遗憾过,因为各人有各人的路要走,这是冥冥中注定好的。

  离开两家百货公司后,我转到了一家知名的女装品牌厂商任职,这份工作需要与百货公司联系,我还是没离开百货业,甚至更全方位,因为我又多懂了「上游供应商」的立场,而这份资历也让我后来可以成功辅导几十家品牌厂商。
 
  在担任顾问期间,我辅导过无数的大卖场、大小型商店、连锁店,而且各业种都可以胜任愉快,这绝对是因为我有「企管理论」当基础。

  平常我几乎每週都要去百货公司、购物中心走走,因为工作上需要去了解消费市场,也由于演讲需要材料。我也借着曾辅导六百家企业的经验,研究出「购物中心21决胜关键」这门课题,后来四处演讲颇受好评,经过整理后,决定出书让更多有志从事购物中心产业的专业人士一起分享,这就是我的单纯善念,绝不是沽名钓誉,或是想捞一笔之心态。本书担心自己才疏学浅,所以找了多年老朋友,也是老同事,绝对是称得上真正的购物中心专家侯英尧大哥来一起完成,堪称是旷世绝作,也祈愿业界前辈们一起切磋砥砺,共同为下一代的接班人奉献一份「宝典与祕笈」,此乃我们退休前最有意义的神圣任务!

图书试读

用户评价

评分

我一直認為「創新」是商業成功的關鍵,所以當我看到《購物中心21決勝關鍵》這本書時,我就很想知道它在這方面有哪些獨到的見解。結果,作者在書中花了很大的篇幅來探討「創新思維」和「前瞻佈局」在購物中心經營中的重要性。他提到,現在的購物中心不應該只是一個「傳統」的賣場,更應該是一個「實驗」的平台,不斷地嘗試新的商業模式、新的技術、新的服務。書中舉了一些實際案例,例如某個購物中心如何透過引進「智慧科技」,例如「VR體驗區」、「自助結帳系統」,來提升顧客的購物體驗,並為未來的商業發展做好準備。這讓我想到,我最近去逛的一家書店,除了書,它還設有「咖啡區」、「閱讀區」,甚至還有「講座區」,這讓我感覺到這是一家不斷在創新的書店,它不再僅僅是賣書,而是提供了一個結合閱讀、社交、學習的多元空間。這本書讓我了解到,要讓一個購物中心能夠「決勝關鍵」,就必須要擁抱創新,勇於嘗試,才能在快速變化的市場中保持領先地位。

评分

我是一個比較傳統的讀者,比較喜歡那種有深度、有系統的書籍。所以,當我看到《購物中心21決勝關鍵》這本書時,我一開始有點猶豫,想說這種主題的書會不會比較浮光掠影。但讀了之後,我才發現是我多慮了。作者在書中,將購物中心的經營,從「宏觀的策略」到「微觀的細節」,都做了非常詳盡的闡述。他不僅談論了「市場定位」、「品牌策略」,還深入探討了「顧客服務」、「人才培訓」等細節。書中有一章在講「顧客體驗的細節」,作者舉了很多非常具體的例子,例如如何透過「人員的專業度」、「環境的整潔度」,甚至到「廁所的清潔度」,來影響顧客的整體感受。這讓我想到,每次我到一家餐廳,除了菜色,服務人員的態度和餐廳的衛生狀況,都會大大影響我對這家餐廳的評價。這本書讓我了解到,要讓一個購物中心能夠「決勝關鍵」,必須要從裡到外,從大處著眼,從小處著手,每一個細節都至關重要。

评分

最近迷上了一種叫做「實地考察」的閱讀方式,就是讀書的時候,會特別留意書中的情節是否能在現實生活中找到對應。這本《購物中心21決勝關鍵》就讓我很有感觸。我常常會帶著書中提到的概念,去觀察我常去的幾家購物中心。例如,書裡提到「氛圍營造」的重要性,我在一家比較老舊的百貨公司,就發現它的燈光比較昏暗,而且音樂也很嘈雜,讓人逛起來很不舒服;相對地,在一家新開幕的購物中心,它的採光就非常好,背景音樂也很舒緩,逛起來心情就特別好。這讓我意識到,原來購物中心不只是賣東西的地方,它更是一個讓消費者放鬆、享受生活空間。書中也探討了「社群媒體」在購物中心推廣中的作用,我開始注意到,很多購物中心都會在IG或FB上舉辦各種活動,或是和網紅合作,這也讓我在逛街前,會先上網搜尋一下有沒有什麼有趣的活動。這本書讓我知道,原來一間成功的購物中心,背後有很多細膩的考量,從硬體設施到軟體服務,甚至是無形的品牌形象,都扮演著關鍵的角色。它不是那種看完就忘的書,而是會讓你開始重新審視自己周遭的消費環境。

评分

我本身對建築和空間設計一直很有興趣,所以當我看到這本《購物中心21決勝關鍵》的書名時,就想說來看看它對於「空間」的闡述。結果,這本書在這方面的內容確實讓我感到驚喜。作者從購物中心的「動線規劃」、「空間佈局」,甚至到「視覺引導」都做了非常深入的探討。他提到,一個好的購物中心,應該像一個精密的迷宮,讓消費者在不知不覺中,可以逛到更多的區域,看到更多的品牌。書中舉了很多例子,說明某些購物中心為何會設計得讓人覺得「逛不完」,而有些則讓人覺得「好像沒什麼東西」。這讓我想到,每次我去逛百貨公司,我都會不自覺地往人多的地方走,或是被一些特別的櫥窗吸引。這本書讓我了解到,原來這些都是經過精心設計的,背後有著很多心理學和市場學的考量。它讓我對「空間」有了更深一層的理解,原來一個看似簡單的空間,竟然可以蘊含著這麼多的商業智慧。

评分

我是一個對「潮流」很敏感的人,所以我常常會關注一些最新的流行趨勢,也因此對「購物中心」這個與潮流息息相關的場所產生了好奇。這本《購物中心21決勝關鍵》在這方面給了我很多啟發。作者在書中探討了「品牌選擇」和「商品組合」如何才能緊跟潮流,吸引年輕世代。他提到,現在的年輕人追求的是「獨特性」和「個性化」,他們不喜歡千篇一律的東西,更喜歡有創意、有故事的品牌。書中舉了一些實際案例,例如某個購物中心如何透過引進一些小眾設計師品牌,或是與年輕藝術家合作,成功吸引了大量的年輕客群。這讓我想到,我最近常去逛的一家文創園區,裡面有很多獨立品牌的店鋪,它們的商品都有獨特的風格,而且店主都會熱情地跟你分享他們的創作理念,這也讓我對那裡產生了特別的情感。這本書讓我了解到,要讓一個購物中心能夠「決勝關鍵」,就必須要不斷地去捕捉和引領潮流,才能在快速變化的市場中保持競爭力。

评分

最近在書店閒晃,無意間翻到這本《購物中心21決勝關鍵》,書名還挺吸引人的,就順手帶回家了。一開始其實沒抱太大期待,想說可能又是那種講些老生常談的經營術,但隨著閱讀的深入,我發現這本書的內容比我想像的要紮實多了。它沒有那種空泛的理論,而是把很多實際操作的細節都點了出來。像是書裡有提到,以前我總覺得購物中心只要空間大、品牌多,生意就會好,但這本書卻讓我看到,原來動線的設計、燈光的運用、甚至連音樂的選擇,都可能影響到消費者的停留時間和購物心情。書中有舉一些實際案例,分析了某某購物中心為何能成功,又或是為何會走向衰敗,這些故事都非常生動,讓我彷彿親臨現場,感受那種經營的壓力與喜悅。我特別喜歡它關於「體驗經濟」的闡述,作者提出,現在的消費者不只是來買東西,他們更追求的是一種整體性的體驗,從停車、逛街、用餐,到最後的離開,每一個環節都至關重要。這也讓我反思,我們自己常去的幾個百貨公司,有哪些地方做到了,又有哪些地方還有很大的進步空間。這本書真的讓我對「購物中心」這個看似簡單的場所,有了全新的認識。它不是一本單純的商業教科書,更像是一本帶你深入觀察和理解現代消費行為的指南。

评分

最近因為工作關係,需要接觸一些市場分析的內容,所以就隨手翻了這本《購物中心21決勝關鍵》。結果意外地發現,這本書的內容跟我的工作有蠻大的連結。作者在書中花了很大的篇幅在探討「消費者行為」的演變,以及這些演變如何影響購物中心的經營策略。他提到,現代的消費者越來越「精明」,他們不僅在意商品的價格,更在意商品的品質、品牌的價值,以及購物過程中獲得的「體驗」。書中有一章在講「體驗式消費」,作者用了很多實際例子來說明,現在的購物中心不應該只是一個「賣場」,而應該是一個「目的地」,讓消費者可以來這裡享受美食、參與活動、甚至學習新知。這讓我想到,每次我帶著孩子去逛一些親子友善的購物中心,除了逛街,他們更喜歡在那裡的遊樂區玩,或是參加一些手作課程,這也是一種「體驗」。這本書讓我了解到,要讓一個購物中心能夠「決勝關鍵」,就必須要緊緊抓住消費者的心,不斷地提供他們所需要的、甚至是他們還沒意識到的需求。

评分

我一直對「品牌」這個概念很有興趣,但之前都比較集中在單一品牌的經營上。這本《購物中心21決勝關鍵》卻讓我看到了「品牌聚合」的威力。它在探討如何透過科學化的方法,去選擇和組合進駐的品牌,讓這些品牌之間能夠產生加乘效應,共同吸引和留住消費者。書中有提到一個觀點,就是購物中心本身也是一個「超級品牌」,它的成功與否,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它能否為消費者提供一個獨特且有吸引力的「品牌體驗」。這讓我想到,我每次去某家我特別喜歡的購物中心,並不是因為裡面有某個特別想買的東西,而是因為我喜歡那裡的整體氛圍,喜歡那裡的品牌組合,覺得在那裡逛街是一種享受。書中舉了一些案例,分析了不同類型的購物中心,例如以年輕族群為主的,或是以家庭為主的,它們在品牌選擇和空間規劃上都有很大的差異。這本書真的讓我對「品牌」有了更宏觀的理解,從單一品牌到品牌生態系統,每一個環節都充滿了策略和智慧。

评分

我一直認為「社群」的力量是無窮的,所以當我看到《購物中心21決勝關鍵》這本書時,我就很想知道它在這方面有哪些獨到的見解。結果,作者在書中花了很大的篇幅來探討「社群行銷」和「顧客關係管理」在購物中心經營中的重要性。他提到,現在的購物中心不應該只是一個「交易」的場所,更應該是一個「互動」的平台,讓消費者能夠在這裡建立連結、分享經驗、甚至共同創造價值。書中舉了一些實際案例,例如某個購物中心如何透過舉辦各種社群活動,例如「會員日」、「粉絲見面會」,來培養顧客的忠誠度,並將這些顧客轉化為品牌的「擁護者」。這讓我想到,我每次去逛一家我常去的咖啡廳,除了咖啡好喝,更吸引我的是店裡的氣氛,以及店員對我的熟悉和友善,這讓我感覺到自己是「被重視」的。這本書讓我了解到,要讓一個購物中心能夠「決勝關鍵」,就必須要建立一個強大的社群,與顧客建立深厚的情感連結,才能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脫穎而出。

评分

說實話,當初買這本書,純粹是因為我身邊有些朋友在經營餐飲業,他們常常在抱怨生意難做,我就想說買本相關的書給他們參考看看。結果,自己讀了之後,才發現原來購物中心這個行業的複雜程度遠遠超出我的想像。書裡有一章節在講「數據分析」的部分,我一直以為數據分析是那種很專業、很學術的東西,但作者卻用非常淺顯易懂的方式,說明了如何利用顧客的消費習慣、停留時間、甚至是網購的搜尋紀錄,來預測未來的消費趨勢,進而調整賣場的規劃和商品組合。這讓我想到,每次我走進一家購物中心,其實我的一舉一動都在被「記錄」和「分析」,而這些數據又會直接影響到我下次看到的商品和服務。書中舉的例子,像是某個購物中心如何透過分析年輕人的喜好,引進了幾個網紅品牌,結果生意就變得非常紅火,這讓我對「大數據」的應用有了更具體的想像。而且,它不只是講「怎麼做」,還講「為什麼要這麼做」,背後都有很充分的邏輯和市場觀察。我最喜歡的是,書中提到「差異化」的重要性,在一個競爭激烈的市場裡,如果沒有獨特性,很容易就被淘汰。這本書真的很值得那些對商業經營有興趣,或是想了解現代零售業運作模式的朋友們來閱讀,它會打開你的新視界。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