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序
非比尋常的CEO-林清波 日昨與方正電話聯絡,討論瞭一些與公司有關的事務。放下電話後,我的腦海中浮現十六年前初識他的情景,那時他剛進知本老爺酒店任職,我們第一次開會檢討業務,我就察覺這個年輕人充滿真誠與熱情,想法似乎有些不尋常。
現在,方正已經是代錶性旅館的CEO瞭,但是,他與其他旅館CEO有所不同——完全承受來自老闆的壓力,卻不會給老闆帶來任何壓力,這樣的CEO應不多。我想,這必然有其與眾不同的先天條件。
方正在大學時代就活躍於社團的活動中,今天他能夠承受龐大的工作壓力,或許與求學時努力鍛鍊體能有關。他是學校橄欖球隊的高手,領有橄欖球項目國傢級裁判證照,現在的他熱中騎自行車,擁有價值二十餘萬元的頂級自行車,永遠都精力充沛。
在扮演負責旅館經營的CEO角色時,他始終有自己的想法,在領導部屬時,其步驟是訂立規範再進行輔導;在輔導的同時不忘溝通;在溝通之後達到感化的效果,以此做為他與部屬共同打拚的核心理念與主軸價值觀。
他最堅持的領導風格,就是身先士卒、身體力行。另外,他最顯著的特徵是錶情語言生動活潑,在談話間經常發齣爽朗的笑聲,即使在與我交談時也是如此,這是一般人所缺乏的人格特質,他的笑聲往往拉進瞭與談話者之間的距離,實屬不易。
方正塑造自己成為傑齣的CEO,來自他在知識領域上不斷地求進步。有一次,我在日本的書店發現一套與旅館有關的書籍,因為定價太高而放棄帶迴。後來,我在他的辦公室內發現瞭那套書,他說因為書很好,他毫不考慮就買下來。由此可知,他有很強烈的求知欲,使我感佩,也讓我覺得不如他。
最好的旅館服務是外錶與內涵一緻的付齣,這絕非皮笑肉不笑般的虛僞,而是真心誠意的付齣。有瞭付齣,必然有所迴報,旅館從業人員最大的迴報就是客人在離開時露齣笑容錶示感謝。旅館服務也是齣自內心的犧牲與付齣,然而,即使是全心的付齣,但客人也未必會感受到,這樣的事例並不少見,問題就在服務的技巧不足。
我非常欣賞他在老爺酒店集團服務的十餘年來,一直以旅館為傢,而不外宿。因為他始終在旅館裏,所遇到的不尋常情況,比起其他旅館的CEO要來得多。因此,他在本書中所披露的點點滴滴,其不尋常的見識,可見一斑。他看似粗綫條,但是我一直很注意,他其實是很細心的人。他嚮來一派瀟灑輕鬆,不過,我瞭解他有澎湃的心胸,也是一個感情豐富的CEO。他常聽我提小轎車Mini Cooper 的事,後來竟然就在我今年的生日,送我一個精美的Mini Cooper 模型,讓我感覺非常窩心。十六年來,我與方正的相處,看到瞭他邁嚮成長及成熟的蛻變過程,比一般人踏實敏捷。對於「服務」兩字,一路追求,並決心實現其真諦。
旅館業習慣被歸納為靜態産業,使得投資者經常滿足現狀,疏於追求創新與進步。我認為旅館業雖然不是動態産業,起碼也要介於動靜之間,經營旅館業必須要採取科學化的管理精神,不能原地踏步,隻求今天與昨天一樣,而故步自封,安於尋常的經營理念已不適於在新的旅館産業中生存。
創新是追求進步的原動力,在旅館業中,創新的意義在於尋找新方法去滿足客人的需求,尤其要想辦法去察覺客人尚未提齣的需要,而改變産業的創新,則得自日常的觀察。本書中所闡述一貫的道理就是,以不尋常的作為,纔能創造産業不尋常的未來。
旅館以服務為基礎,然而服務是永遠沒有結論的。方正對此有自己的詮釋,他先形成思想,再訴諸行動。然而,他永遠認為自己付齣的服務不夠,因此他始終在想著明天要齣什麼新點子去增加服務的內容。
他的努力,大傢都看到瞭。礁溪老爺酒店在溫泉旅館業界錶現得一枝獨秀,服務既多樣化又能夠落實,贏得多數客人的贊賞。我很慶幸老爺酒店集團中有他的存在,帶動我們許多CEO一起成長。曾經有位美國總統說我們颱灣有位總統是trouble maker,我認為方正是旅館業的trouble maker,應該也不為過。我期盼更多的旅館從業人員能在閱讀此書之後,明天都是「非比尋常的一天」。
〈作者為互助營造企業集團總裁〉
改版序
非比尋常的一天-瀋方正 本書初版於民國99年1月,當時礁溪老爺開幕第四年,我一如書中所述,每天在旅館中過著送行李、端盤子、掃地同時擔負行政管理及企劃活動的種種服務工作中,忙碌但心靈十分滿足,自己身心充實客人也開心滿意,在那幾年中我以為這就是最「非比尋常」的旅館人生瞭,但是也許老天爺聽到瞭我「精采過,努力活」的生活態度及夢想,齣書一年多後我昇任老爺酒店集團的執行長,因應新職務的需要,這幾年我齣差去過越南西貢十幾次〈新飯店開幕〉,其中還有颱北、西貢當天往返的驚奇之旅,模裏西斯八次〈閤約換約及改裝〉,帛琉四次〈閤約換約及更換總經理〉,而在颱灣移動更加頻繁,我們集團旅館所在地的知本、新竹、颱北時時有我的足跡,礁溪老爺也要定期迴傢!
這種非比尋常的生活老實說剛開始還真適應不良,因為對我而言過去從事旅館時工作與生活的主軸,在於工作時努力投入使他人得到快樂,同時在工作之餘用心生活擴大體驗,使自己得到快樂,但是在更換工作內容後,內部的製度整閤、品牌形塑定位及人纔育成;外部的策略調整擴張及社會事務參與,把自己的行程塞爆也使得私人生活歸零,原有的樂趣一一消失,雖然做的事感覺起來比以前厲害許多,但是心情卻變得沉重不快樂,該如何找迴那快樂而非比尋常的每一天呢?
以往自身的快樂引發的熱血精神,都是從服務客戶得到的直接迴饋鼓勵來支持自己,但是工作改變後的我該如何思考本身的處境?從那裏尋迴多年來的熱情呢?這些問題在參加瞭一次集團中階乾部培訓營後得到瞭解答,在結訓儀式中我嚮大傢解釋旅館服務業的深度與廣度,也恭喜他們即將麵對未來新的職涯挑戰,在他們青春洋溢的臉龐上得到瞭新的熱情與快樂,原來我的新使命是創造大傢共同未來的更大可能!塑造更好的環境與製度,訓練更多業者的優秀人纔,開創更多有影響力的新事業,讓更多消費者得到不凡的體驗,而這些都不是直接能得到迴饋的,這些都需要時間及毅力堅持下去的,在多年的工作生涯中,我得到瞭無數同仁與客戶的協助支持,現在是我以另一種型式付齣迴饋的時候,隻是這個過程太非比尋常瞭,韆人一步勝過一人韆步,就算再睏難帶著夥伴往前走一步,就是進一步。我想再怎麼說也值得,感謝我的傢人及背後默默支持我的貴人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