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战胜了癌症:母子携手同行的癌症疗癒之路

我们战胜了癌症:母子携手同行的癌症疗癒之路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一场最无畏的乳癌患者的生命战斗
一段最励心的家属照护的最佳历程
经历过这一场身心风暴后,他们惊然发现──
癌症不是绝症,借由身心灵的调整,它可以是重生的开始!

  如果,你的亲人罹癌,你该怎么办?
  如果,癌症有一天找上了你,你又该怎么办?
  这是一本用丰富的爱和亲情写成的书!
  与其说是一本保健养生、教人如何抗癌的书,
  不如说是一本传递用「爱」、「智慧」和正确的方法,
  在健康的身心与癌症病毒间,找寻一个中间值,
  一个可以共同存在,却又不互相伤害的方法。

联合推荐

  郑翠芬 新光医院乳房、肿瘤、消化外科、专科医师

  读者们可以细细品味她的日记,看她怎么记录化疗、放射治疗中的肉軆与心灵之坚苦,但最后是「走过来」了。她的记录可以为正要作化疗惶惶不安的姐妹或因其他癌症将要面临化疗的病友一种正面的力量;而再细细品味儿子健原的记录,可以作为照顾病人的家人,学习的指引。因为坚定的亲情有时并不是时刻挂在嘴上的嘘寒问暖才能表示,像健原这样的去寻找更能帮助母亲身心安宁的方式,知识也是一种智慧的照顾者。

  释果镜 法鼓山中佛学研究所所长

  看完本书心情非常欢喜,健原菩萨不但将佛法运用在医疗上,还将解行落实在日常中,用浅显易懂的文辞分享读者,陪伴着母亲走过一段丰盛的旅程。

  陈秀蓉 台北市立启聪学校前校长

  阅读本书的读者是有福之人,您将会从书中所传达的内容获得多方面的启发。它值得仔细地阅读、品尝与学习。

  李俊贤 新逸艺术有限公司负责人

  在拜读了整本书之后,最最感动我的部分是来自一位儿子在母亲最需要协助时,愿意全心珍惜因缘、时间与家中老菩萨一起面对一切魔考的生活片段。

著者信息

作者简介

黄健原


  笔名淼上源。毕业于师范学院,曾教职工作,后又进修于中华佛学研究所,期间曾经通过国科会研究专案──《校园禅修发展之研究》。

  除了沉潜于宗教与心灵的探索,亦热衷于文学创作,曾获新竹县文化局主办的吴浊流文艺奖小说奖,2005年曾以探讨大体遗爱之〈割爱〉一文获得人间福报第一届宗教文学创作散文第二名。之后撰写卡通动画剧本,作品为「大婶婆与小聪明」等数集剧本原稿。2013年出版具有森林环保意识题材之儿少小说《山妖怪与绿精灵》一书。

  因母亲癌症,须要照顾与陪伴,于是专注于文字创作,这一本书是从母亲开刀之后,陆续完成,癌症痊癒的奇蹟在于心灵之疗癒,希望借由此书分享其间的心路历程,给予癌症患者与陪伴者精神鼓励,努力坚持下去,创造生命奇蹟。

陈月娇

  三年四班同学,生长于纯朴传统的城乡小镇,毕业于国立台北商业技术学院。在学期间蒙学校推荐考进联勤帐审处半工半读,毕业后转任贸易公司,有了会计专长,鼎着母校光环,相关业务工作得心顺手。婚后服务于食品公司,职业兼家庭主妇洒扫应对,六十岁退休后曾接受公司安排前进大陆市场,期盼重现轰轰烈烈的第二生涯规划,世事无常,却在癌魔的造访下徐徐谢幕。

  感谢上苍怜悯佑护,医生的专业及孩子日夜辛劳的照料,迄今六年了,领受重生的喜悦百感交集,更珍惜生命中每一个际遇与大家分享,共同打造美好的未来。

图书目录

作者介绍    1
序文    1
陈月娇自序    2
儿子‧黄健原    3
母亲‧陈月娇    3

第一乐章  甜蜜的灾难    5
●残酷冷漠的宣判    5
医师门诊    5
告诉自己    5
无明的焦虑与不安    6
恐怖的宣判    6
●向Miss癌宣战了    8
人之最    8
问神卜卦    9
医院热忱的感召    9
宣战开始    9
我会打一场漂亮的圣战    10
平安就好    10
●化疗过程示现自身本来面目    11
化疗室    11
本来面目    12
今非昔比    13
●贴心的家庭医生    14
祕密:我真的好痛苦喔!    14
我的家庭医生    15
●相拥而泣也是一种疗癒    16
冷面杀手    16
耶稣VS菩萨    17
医生被我吓坏了    17
●旦夕祸福的临检考验    17
NO。5疗程    18
第六个疗程    19
●打开心内的一扇门窗    19
神医    19
●    等待五彩的春光    23
放射治疗    23
切割    24
●梦幻一场终须归,为自己而活    25
从此失落的完美    25
众生平等互惠    26
●遇见幸福,另筑青春的美梦    27
天顶的星    27
奇遇    28

第二乐章   探索底蕴    29
●顺搭心灵疗癒列车    29
重建    29
心境    30
感动    30
心态与善念    31
乌来巡礼~仲夏之旅    31
品味人生    34
共同的标记    34
●生命蕴底──感动的力量    37
给病友的一封信    37
病友共续情缘    38
●枯木透出新芽,重新出发    39
知识教妳开心    39
陌生人    40
●让自己活在美好的回忆    40
永远的英雄    40
传灯会    41
●祕密花园~烦恼泥沼养心莲    42
左手香    42
花草仙子    43
●珍惜这一份人生的相遇    43
爱在无语中──母亲节    45
●写下一本本的抗癌手记    46
年度总检报告    46
张才伯伯的摄影纪念展    47
心灵蜜汁~平溪之旅    48

第三乐章生命重塑    49
●放下一切,大舍大生    49
抄 经    49
阿伯的忘忧水    50
把爱传送出去    51
期  待    52
●让心灵进入光明之境    53
上山与下山,朝阳与落日    55
●在感恩里,活出幸福    57
知足知福有幸福    57
温馨的电话    58
祝妳幸福    59
●好学不倦,青春永驻    62
给金枝好友的一封信    62
一上结业式    64
佛学初阶班作业报告    64
学习回顾,三年有成    66
●心灵在歌声中疗癒    67
重回合唱团    67
狂 欢    68
马来西亚感恩之旅    68
看见观音~朝山记    69
合唱团成长营    70
●复健过程的膳食    71
我的餐点    71
●身心融入于大自然气场    77
拨云见日    77
●自我心灵疗癒,方法总汇三明治    78
我的全方位重生课业    79

图书序言

推荐序

它带给患者对抗癌症的信心与勇气/郑翠芬医师


  从月娇手中拿回一大叠初稿,下诊后,我迫不及待的阅读……看完后,不禁深深被这对母子的情深所感动!

  想当初,月娇在化疗期间,大约是第三、四次时,伤口的变化与身体的不适,让她想放弃治疗。儿子也陪同妈妈看诊,言谈之间的不舍与心疼,充分流露在他脸上。其实,那时我也有相当的心疼。但是,我必须要武装起这种「同情」进而「妥协」,同意她「放弃已快完成的疗程」。

  六次的化疗是根据专家研究出来不是随意定的。因为这样的剂量、间隔,才能有效的在人体中发挥「杀癌」的药物作用,拖太久,血中药物浓度不足或代谢完,可以让未杀光的癌细胞又伺机长大,如果不把该有的疗程完成也可能会前功尽弃,因为还未全被杀死的癌细胞得以继续潜伏,几个月到几年后,卷土重来还更为强悍!而在月娇渡过了化疗、手术的五年后,更可以证明不让她中途放弃治疗是正确的。  

  月娇后来返诊追踪,都变得开朗了。随着时间的过去,看着她的伤口好了,头发也长得很漂亮。每每都会让我感到很开心,当然也每一次都会记起她当时的辛苦。

  读者们可以细细品味她的日记,看她怎么记录化疗、放射治疗中的肉軆与心灵之坚苦,但最后是「走过来」了。她的记录可以为正要作化疗惶惶不安的姐妹或因其他癌症将要面临化疗的病友一种正面的力量;而再细细品味儿子健原的记录,可以作为照顾病人的家人,学习的指引。因为坚定的亲情有时并不是时刻挂在嘴上的嘘寒问暖才能表示,像健原这样的去寻找更能帮助母亲身心安宁的方式,知识也是一种智慧的照顾者。

  诚如健原在序文中提的,希望这本书能够带给患者对抗癌症的信心与勇气,也提供照顾者参考,更希望所有得到癌症的病友,像月娇一样远离沮丧,不再孤独,不再害怕。

郑翠芬  2014年元月12日
乳房医学会理事  
新光医院乳房、肿瘤、消化外科、专科医师

推荐序

心灵的旅程与归程/释果镜法师


  旅程是具有多样性、不定性,也具有挑战性、冒险性,又可分为丰盛型、贫瘠型、适中型,虽然有各式各类的旅程型态,有的是可以掌控计画,有的是无法预知。不论是经历何种旅程?最终仍须归程。因此,何处是我身所归?何处是我心所依?这是每一位生命的旅人最大的课题。

  作者健原菩萨是法鼓山中华佛学研究所第二十二届学生,月娇菩萨是法鼓山佛学初阶班学员、合唱团团员、护法义工,母子两人皆与法鼓山有着极深的因缘,看完本书心情非常欢喜,健原菩萨不但将佛法运用在医疗上,还将解行落实在日常中,用浅显易懂的文辞分享读者,陪伴着母亲走过一段丰盛的旅程。

  本书中字里行间透露出母子情深的心灵对话,也表现出面对它、接受它、处理它、放下它的智慧与慈悲,他们经历一场药物医疗与心灵疗癒的过程时,渐渐寻回对生命的热情与感动,逐步加深体悟宗教信仰的力量,并建立起全方位的重生课业,母子合力交出生命课题的作业《癌症是一场丰盛的旅程》,对于正处在人生的迷惑者,是值得一读的激励书籍!

释果镜
法鼓山中佛学研究所所长
法鼓佛教学院专任助理教授
国立中兴大学兼任助理教授
国立台湾科技大学兼任助理教授

推荐序

癌症让人重新诠释生命的真谛/陈秀蓉校长


  阅读本书的读者是有福之人,您将会从书中所传达的内容获得多方面的启发。它值得仔细地阅读、品尝与学习。

  在生命的实存状态中,亲子关系不一定是母慈子孝,也不一定能和睦相处。

  本书的两位主人翁,一位是透过癌症洗礼的母亲,她的慈爱、聪慧与坚强,让她悟出存有的真谛,活出生命的喜悦与光彩;另一个是陪伴母亲度过难关的儿子,他的孝顺、睿智与坚毅,让他与母亲共同谱出救度、丰富与肯定存有实相的生命乐章。阅读本书的读者除了能增进癌症相关的知识之外,还会沉浸在一种孺慕煦煦的亲子关系中。本书的两位作者为「慈」与「孝」做出他们的诠释与示范。

  处在生命的断裂处是危机也是转机。当一向以女强人自许的陈女士被医生宣判她罹患「恶化程度较快,治疗上较棘手」的三阴性乳癌时,那种惊慌、愤怒、痛苦与无助的情绪,相信她在书中所写的,可能还不及她真实状况的百万分之一。生命面临这种残酷的挑战与考验有多少人能像陈女士这样的正视它、转化它呢?她以日记的形式,一点一滴的告诉我们,与癌共舞的过程。这行径有如慈悲的菩萨将其修行所得回向众生,救护众生,令人赞叹啊!

  主人翁健原为我们示范陪伴「病亲」的态度与方法。字里行间道尽他对母亲的关怀、努力与「并肩作战」的决心。他在书中详尽地说明西医治疗癌症的过程与患者的反应,进而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能,使尽各种方法,协助母亲走过幽谷,度过重重难关。尤其是在经济困窘的状态下,仍锲而不舍,令人感动与敬佩。

  本书让我们更清楚癌并非绝症,它对生命的威胁,强迫人重新面对与诠释生命的真谛。陈女士手术后的调适与对生命视域的深广辩证,带领读者了悟存有的实相。现今社会发展的样态就如〈朋友不要哭〉的歌词中所指出:「红尘中有太多茫然痴心的追逐」,大家习以外在的功名利禄作为人生成功的指标,在生活的氛围中,倾向以追求名牌、高官厚禄等外在的成就来肯定自己。这样的生命目标容易让人忽略生命的真实内涵,导致长期与真实的自己疏离,空洞了心灵的需求,贫乏的内在,造成生命的无意义感,降低面对挫折的容受与智慧。

  在二○一四年二月四日之世界癌症日,世界卫生组织(WHO)发表报告预测,未来二十年,全球癌症将激增百分之五十七,并警告目前全球正面临癌症袭击的「大浪潮」,癌症已成为迫在眉睫的「人类灾难」。根据WHO癌症专家指出新的癌症病例将在未来二十年内,由二○一二年的一千四百万个上升到两千两百万个。这些数据是一个唿唤,唤醒人正视癌症。在预防的层面,人必须重新审视自己对生命的诠释与生活态度,进而培养正确的习性,避免癌症的发生;万一罹癌,在危机处理的当下,明白一切的慌乱情绪是正常的反应,重要的是要能觉察它,参考本书主人翁所经历的方法,克服它;痊癒之后,重新调整自己再出发。

陈秀蓉 台北市立启聪学校 前校长
辅仁大学宗教学博士

图书试读

向Miss癌宣战了

其实真正的病苦也许没有「恐惧」来得可怕,真的使人变得脆弱的是恐惧的心,之后才是病苦的摧残。然而,一开始你总是无法逃离「恐惧」,它总是会无声无息之中,将你侵蚀殆尽,它让你六神无主、让你兵荒马乱,甚至于不用一兵一卒,就可以让人完全竖起白旗。若是要打一场光荣的生命战役,首先要学会认识,让人不安的「恐惧」这个敌人,陪伴的家人也得一起学习面对这样的「恐惧」。恐惧乃人之常情,既然逃避不了,就要认识它,看清楚自己内容的恐惧,了解了「恐惧」这心魔是怎样无时无刻在你的内心袭击着,了解恐惧是如何一点一滴地消磨掉你的生存意志。癌症病魔不只是要夺走你存有的肉体,它更要消灭你的求生意志,真能能被摧毁的是心,而不只是肉身。为此除了外在的治疗,更艰难的是内心面对生死的勇气,你得时时观察心念的种种变化,千万别掉入消沉的无底深渊。(儿子)

人之最

关心是最真摰的问候。
我无法接受罹癌的事实,同学姈姈很关心的陪着我,找寻乳癌权威医生作再度的确认。
乳房X光摄影。抽血。切片。。。。噢!我感觉好累。。。
我俩坐在紫藤瓜蔓下休息喝水,默默相对,此时无声胜有声,午后时刻
我们挥手各自归途。
谢谢姈姈相陪。
回家的路突然变得那么遥远,那么遥远,我似乎走不动了。
母亲手记 2008.05.08

我们得知了癌症的宣判,和一般人一样是茫然与无助,不知道下一步该如何走才好,原本的生活很也因此被打乱了步调,像无头苍蝇一样乱转。一开始大家都会急着寻找许多祕方与药物的治疗,听说什么很有疗效,就急病乱投医。心慌乱了!一切也都乱了!就像是溺水的人,慌忙地想紧紧抓住什么似的。但是越是想抓紧,反而溺的更深了,因为意识中佈满着「害怕和恐惧」。癌症真的有那么可怕吗?也许我们就是习惯自己吓自己。(儿子)

问神卜卦

邻人善意指点,下午匆忙跑去问神卜卦指示迷津,脆弱的心灵顿时失去了依靠。恐惧造成慌乱,就像处理一团被搅乱的丝线一样,找不到线头,结果是越结越紧,莫可奈何。
儿子对初诊医生的果断充满信心,商讨的最后毅然画下了句点。
于是我屈服于现实,不再奔波,因为我疲惫不堪,无法言喻。
母亲手记2008.05.09

用户评价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