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上的饥饿游戏:和谐、对立、失控、混乱中求进步
当所有人都忙着干活时,你只有两个选择:要嘛比他们更忙,要嘛跟他们一样忙。
前者是好斗、有企图心的猩猩,后者是讲和谐、亦步亦趋的蚂蚁。
蚂蚁和猩猩是存在于我们内心两种截然不同的物种,
像蚂蚁,我们患了和谐强迫症;像猩猩,我们好斗且冲突不断。
我们在这两种本能之间摇摆不定制造了混乱,
但混乱却是创造与发展的DNA,也是个人与企业成长的养分。
MBA们没能搞懂的事,一直都是人类的本能── 为什么我们不需要猩猩式的经理人?
为什么每个办公室都需要一头替罪羊?
为什么公司需要无法独立作业的蚂蚁员工?
为什么办公室霸凌一直会卷土重来?
为什么一开始就不要帮大家泡一杯好茶?
为什么当可用的时间减少时,工作还会持续增加?
为什么很多经理人在精神病态量表中都会拿高分?
为什么犯错不仅是应该的,而且是该被鼓励的?
…………
办公室里的「丛林法则」,天天都在上演 在办公室,千万不要闲闲没事做,即使没事做也要瞎忙,用各种方式将自己藏好在办公室丛林里:皱着眉头盯着电脑,即便看的是萤幕保护画面;打电话,然后跟答录机聊开了;手拿咖啡、快速而有目的地走动,像是在奔赴某件重要的工作。还有,手里头永远拿着几张纸,但绝对不能是报纸。
因为当所有人都忙着干活时,你只有两个选择:要嘛比他们更忙,要嘛跟他们一样忙。前者是好斗、有企图心的猩猩,后者是讲和谐、亦步亦趋的蚂蚁。
蚂蚁说:「我们,我们,是我们」;猩猩说:「我,我,是我」。
在职场上,你既是猩猩也是蚂蚁,这两个截然不同的物种是我们与生俱来的属性。
蚂蚁的你说:「我们是平等的,我们有多种技能。」
猩猩的你说:「我们各有所长,我们有不同层级。」
蚂蚁的你说:「团结起来,好事就在眼前。」
猩猩的你会说:「先搞清楚层级,才好办事。」
蚂蚁的你说:「我喜欢作为团队的一员加入工作……」
猩猩的你会再补充:「……但我有足够的能力独立完成工作。」
职场上的对立不可避免,想要成功,就少不了竞争。在职场中,对抗能带来生命力。就像年轻的猩猩会挑战群体中老大的统治地位,同时为了提高自己的地位也会互相竞争。当你想要往上爬时,除了要像孔雀处心积虑展示自己,也必须踩在别人的头上(或至少肩膀上)才能登高望远,就猩猩的本能来说,排挤是必须的,造成伤害是难免的。
当然,独木难撑天,所以除了要当猩猩,我们天生也会像蚂蚁一样找盟友,在共识中一起合作,在别人需要时扶他一把。就蚂蚁的本能来说,和谐是必须的,受苦是甘愿的。事实上,不论是工作或生活,我们是蚂蚁也是猩猩,也必须兼具蚂蚁与猩猩这两种动物属性。当我们建构社会和公司时,我们需要内心深处的蚂蚁,而当我们面临选择与竞争时,我们更需要猩猩。这两个截然不同的物种,存在于我们的内心深处,让我们能在办公室丛林中生存下去,在该站出来凸显自己时扮演猩猩,在该遵循服从法则时扮演蚂蚁。这种又对立又和谐的冲突性难免有碰撞,常有引发混乱,甚至造成灾难,但正是这种混乱或灾难,人类才会凌驾于其他物种之上,因为演化历史已经证明,混乱会加速创造力,而灾难会带来大跃进。这个道理,同样适用于企业。
除了擅长处理混乱,还要不怕犯错 彼得原理、帕金森定律指出组织的病态,而这两种人类本能──猩猩与蚂蚁(对立与和谐),则让我们看清职场的生态;其实在职场上,自私与无私同在,利己与慷慨并行,在对立与和谐中解决问题,在混乱中找到平衡、实现共存,才能管理团队,才能领导公司。服从与对抗,合作与竞争,有这样氛围的职场、企业才是活水,才是孕育创造力的养分。
除了擅长处理混乱,还要有不怕犯错或甚至鼓励犯错的职场文化,有包容犯错的雅量,才能养出勇于冒险的员工。因为「搞错」,其实是「搞明白」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没有彻底弄明白哪些方法行不通时,你怎会知道哪些做法行得通?想挖出一颗钻石,你得先挖出两吨的石头。对于好的想法来说,也是同样的道理。
所以,我们需要犯错,因为错误是创造力的原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