楔 子 往昔的欧人对于孩子的误解,是以为成人的预备;中国人的误解,是以为缩小的成人。直到近来,经过许多学者的研究,才知道孩子的世界,与成人截然不同。
―一九一九年鲁迅〈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
儿童的发现,儿童世界的发现,是二十世纪初中国一件了不起的大事,也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一个重要成果。
本文以《被发现的儿童―中国近代儿童文学拓荒史》为题,一般人首先会怀疑五四与儿童文学有何关联,无法将五四运动与儿童文学联想在一起。殊不知,中国现代的儿童文学乃发源于新文化运动的五四时期,在中国文学发展演进过程中,它是一场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文学革命运动。随着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发展和深入,儿童文学也出现生机勃勃的景象,不仅揭开中国现代文学史的首页,更开启了中国现代儿童文学的发展。
五四时期的儿童文学大师们,不仅是新文学的菁英又是儿童文学的热衷者,左手写新诗、散文、小说,右手则挥动儿童文学的彩笔,从事儿童文学的翻译、理论与创作,并推动了中国的儿童文学运动。他们不仅是新文学的菁英,更开拓了中国现代儿童文学的领域;在儿童文学方面,不仅研究理论,更有翻译与创作的丰硕成果。这便引起笔者追根探源的好奇心,想一探究竟,在何种历史背景下,使他们有这股热情与精力,既从事新文学的事业又开拓了中国的现代儿童文学。
目前有关中国五四时期儿童文学的文献资料,主要有蒋风主编的《中国现代儿童文学史》、王泉根着《现代儿童文学的先驱》、张香还着《中国儿童文学史》(现代部分)、四川少年儿童出版社《儿童文学概论》编写组编写的《儿童文学概论》、王泉根着《中国儿童文学现象研究》、张之伟着《中国现代儿童文学史稿》、方卫平着《中国儿童文学理论批评史》与孙建江着《二十世纪中国儿童文学导论》等;而单篇的文论则可见于王泉根评选的《中国现代儿童文学文论选》,以及各作家的文集中。
本书首章从历史演变与社会、经济、政治背景的远因,与国语统一运动及五四运动爆发的近因,深入探讨了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成因,并对五四时期的文坛概况作一探讨,从而发现五四开拓了中国现代的儿童文学。
第二章则由新文学大师们对儿童文学的全方位发展出发,探讨其不仅为儿童文学理论的研究外,更有翻译、编辑与创作的全面性成果;进而以此一现象的形成背景与丰硕的成果着墨,加以分析。
第三章则以鲁迅与周作人为代表,论述五四时期儿童文学理论方面的发展情形。
第四章主要介绍五四时期儿童文学在创作、翻译与编辑方面的成就。以茅盾、冰心与叶圣陶等人为创作的代表,而编辑方面则以成就最大的郑振铎等人为主加以讨论;另外在翻译部分则因参与者或多或少都有贡献,故不另立章节论述。
第五章探讨五四时期儿童文学发展的意义及其影响,指出五四时期中国现代儿童文学蓬勃发展的情形,并为后世的儿童文学理论开拓了领域奠定了基础,以及深入研析该时期创作部分的丰硕成果。
最后并附录「中国儿童文学一九○○年~一九三六年重要论着系年稿」提供研究者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