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发现的儿童:中国近代儿童文学拓荒史

被发现的儿童:中国近代儿童文学拓荒史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儿童文学
  • 近代文学
  • 中国文学
  • 文学史
  • 文化史
  • 儿童研究
  • 出版史
  • 文学批评
  • 社会史
  • 教育史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救救孩子!」

  依据小读者的心理特征和智力发展与适合的文字来创作,不但要用白话来写,使儿童易懂,内容也要有趣味,不和时代脱节!

  鲁迅提出「以幼者为本位」的口号,从此中国儿童文学才逐步从成人本位转到儿童本位。

  五四运动以前,中国儿童平时阅读的书籍是什么?答案是:四书、五经。本书以「被发现的儿童─中国儿童文学拓荒史」为题,一般人都会怀疑五四与儿童文学有何关联,无法将五四运动与儿童文学联想在一起。殊不知,中国现代的儿童文学乃发源于新文化运动的五四时期,在中国文学发展演进过程中,它是一场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文学革命运动。

  想一窥中国儿童文学的起源吗?想了解五四时期现代文学大师们对儿童文学的挹注有多少吗?这本书将为您解答。

本书特色

  探讨鲁迅, 周作人, 茅盾, 冰心, 叶圣陶, 郑振铎等人对儿童文学的贡献

著者信息

作者简介    

方丽娟


  出生于台湾省台南县。毕业于东吴大学中文系、中文研究所硕士班、淡江大学中文博士班;目前任教于马偕医护管理专科学校通识教育中心。

图书目录

楔子

第一章 五四运动与儿童文学

第一节 五四新文学运动成因
第二节 五四时期文坛概况
第三节 五四开启中国现代儿童文学曙光

第二章 五四时期儿童文学发展
第一节 文坛共襄盛举
第二节 盛行背景
第三节 努力成果

第三章 五四时期儿童文学理论
第一节 鲁迅(一八八一~一九三六)
第二节 周作人(一八八五~一九六七)

第四章 五四时期儿童文学创作
第一节 茅盾(一八九六~一九八一)
第二节 冰心(一九○○~一九九九)
第三节 叶圣陶(一八九四~一九八八)
第四节 郑振铎(一八九八~一九五八)

第五章 五四时期儿童文学硕果
第一节 开拓儿童文学领域
第二节 奠定理论基础
第三节 丰硕创作成果
结语

主要引用及参考书目
附录──中国儿童文学一九○○年~一九三六年重要论着系年稿

图书序言

楔 子

  往昔的欧人对于孩子的误解,是以为成人的预备;中国人的误解,是以为缩小的成人。直到近来,经过许多学者的研究,才知道孩子的世界,与成人截然不同。
―一九一九年鲁迅〈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

  儿童的发现,儿童世界的发现,是二十世纪初中国一件了不起的大事,也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一个重要成果。

  本文以《被发现的儿童―中国近代儿童文学拓荒史》为题,一般人首先会怀疑五四与儿童文学有何关联,无法将五四运动与儿童文学联想在一起。殊不知,中国现代的儿童文学乃发源于新文化运动的五四时期,在中国文学发展演进过程中,它是一场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文学革命运动。随着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发展和深入,儿童文学也出现生机勃勃的景象,不仅揭开中国现代文学史的首页,更开启了中国现代儿童文学的发展。

  五四时期的儿童文学大师们,不仅是新文学的菁英又是儿童文学的热衷者,左手写新诗、散文、小说,右手则挥动儿童文学的彩笔,从事儿童文学的翻译、理论与创作,并推动了中国的儿童文学运动。他们不仅是新文学的菁英,更开拓了中国现代儿童文学的领域;在儿童文学方面,不仅研究理论,更有翻译与创作的丰硕成果。这便引起笔者追根探源的好奇心,想一探究竟,在何种历史背景下,使他们有这股热情与精力,既从事新文学的事业又开拓了中国的现代儿童文学。

  目前有关中国五四时期儿童文学的文献资料,主要有蒋风主编的《中国现代儿童文学史》、王泉根着《现代儿童文学的先驱》、张香还着《中国儿童文学史》(现代部分)、四川少年儿童出版社《儿童文学概论》编写组编写的《儿童文学概论》、王泉根着《中国儿童文学现象研究》、张之伟着《中国现代儿童文学史稿》、方卫平着《中国儿童文学理论批评史》与孙建江着《二十世纪中国儿童文学导论》等;而单篇的文论则可见于王泉根评选的《中国现代儿童文学文论选》,以及各作家的文集中。

  本书首章从历史演变与社会、经济、政治背景的远因,与国语统一运动及五四运动爆发的近因,深入探讨了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成因,并对五四时期的文坛概况作一探讨,从而发现五四开拓了中国现代的儿童文学。

  第二章则由新文学大师们对儿童文学的全方位发展出发,探讨其不仅为儿童文学理论的研究外,更有翻译、编辑与创作的全面性成果;进而以此一现象的形成背景与丰硕的成果着墨,加以分析。

  第三章则以鲁迅与周作人为代表,论述五四时期儿童文学理论方面的发展情形。

  第四章主要介绍五四时期儿童文学在创作、翻译与编辑方面的成就。以茅盾、冰心与叶圣陶等人为创作的代表,而编辑方面则以成就最大的郑振铎等人为主加以讨论;另外在翻译部分则因参与者或多或少都有贡献,故不另立章节论述。

  第五章探讨五四时期儿童文学发展的意义及其影响,指出五四时期中国现代儿童文学蓬勃发展的情形,并为后世的儿童文学理论开拓了领域奠定了基础,以及深入研析该时期创作部分的丰硕成果。

  最后并附录「中国儿童文学一九○○年~一九三六年重要论着系年稿」提供研究者参考。

图书试读

│第四章│
 
五四时期儿童文学创作
 
五四时期儿童文学的创作部分以茅盾、冰心和叶圣陶最具代表性,编辑组稿的成就则非郑振铎莫属。茅盾的童话最具开创性,五四时期的童话创作仍处于萌芽期,他的二十七篇童话,则为现代童话起了筚路蓝缕的开创作用。再者冰心的儿童文学创作也是有目共睹的,尤其以《寄小读者》最为脍炙人口,她写作的特殊风格曾被视为「冰心体」而称誉一时。叶圣陶的童话创作以《稻草人》最具艺术性,影响也最深远;鲁迅曾说叶圣陶的《稻草人》「给中国的童话开了一条自己创作的路」,这不能不说是叶圣陶对中国儿童文学的贡献之一。至于儿童文学的开拓与发展则有赖于出版界的刊行广为流传,其中以郑振铎的成就最大。他不仅主编过《儿童世界》、《小说月报》等当时重要文艺刊物,借此开辟「儿童文学」专栏,大力提倡儿童文学,并发表〈儿童世界宣言〉,鼓吹儿童文学的发展,使儿童刊物达到未曾有过的繁荣局面。在翻译方面,当时的作家或多或少都有贡献,在此则不另立章节论述之。
 
第一节 茅盾(一八九六~一九八一)
 
一、茅盾的思想背景
 
一八九六年七月四日生于浙江省桐乡县乌镇一个姓沈的官商大家庭里,初名沈鸿,后改名为沈德鸿,字雁冰。茅盾的曾祖父沈焕先商后官,虽未成大业,却造福子孙。他希望儿孙们能从科举中发迹,光宗耀祖,而不像自己那样五十岁时用前半辈子辛苦挣来的钱捐得一官半职。但子孙莫不使他失望,最多考上个秀才,终究坐吃山空落入破败之境。茅盾的祖父沈恩培,为家中长子,以秀才之名闲散一生。到了茅盾的父辈,又如祖辈,经商无力,生财无道,举业不成,使沈家日渐破落。茅盾的父亲沈永钖也是个秀才,曾从其岳父学习中医,后开业行医。母亲陈爱珠出身名医家庭,知书达理。
 
由于父亲忙于行医和准备再次应乡试,所以教育儿子的重任便落在母亲的身上,她成了儿子的启蒙教师。四岁时,母亲教他《字课图识》和从《正蒙必读》里抄录来的〈天文歌略〉和〈地理歌略〉,母亲也按《史鉴纲要》自编历史教材,闲来也给他讲《西游记》的片段。五岁时,父亲曾一度接管家塾,在这段时间里,茅盾随父亲学习了不少新知识。

用户评价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