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绘人生:阿公阿婆画图说故事

彩绘人生:阿公阿婆画图说故事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本书研究团队以艺术治疗与访谈方式,探访了石冈乡阿公阿婆们的生命故事,并特地探询了九二一地震当时的难忘经历;不仅具有口述历史的意义,留存了石冈乡老人们的个人生命史,更体现了艺术治疗对于老年人的健康疗癒功能。全书共分为两大部分:理论篇与实务篇,理论篇详述艺术治疗、叙事访谈实务、肢体活动与老年人健康之相互关系;实务篇则是阿公阿婆的访谈实录与相关作品。

著者信息

主编简介

郑月妹Yueh-Mei Cheng


  画家,现为东海大学美术系客座教授,并曾任职美国密西根州芬兰大学国际艺术学院专任教授、美国莱特建筑艺术学院访问教授。早年留学美国威斯康星麦迪逊大学,先后获得艺术理论、艺术教育、美术创作三个学位;在美教学期间,亦投入各种以艺术创作结合社区营造的服务。

  目前在东海大学开设多元文化与艺术疗癒、生命绘本等课程,让学生透过无目的艺术创作与观照,因而发现自我、体验在艺术创作中所自然附带的疗癒能量。并借此传递人人都可以是一个创造者的理念,唤起每个人皆可由激发潜能的学习体验与其自身生命连结的意义。

  在教学上,郑月妹以自创的「创造力开发的视觉模型」来帮助个体的不同学习情境,创造出许多教学上的奇蹟。获得2012年艾美奖的纪录片“Where Soldiers Come From”,就提到她如何用艺术创作协助从中东战场回到大学校园而心里有创伤的年轻人。

  郑月妹基于潜心艺术创作的经验,结合了音乐性的冥想,创作了一系列的作品包括「美国印地安人笛音」、「梦幻瑜伽」、「梦的真实」、「幻身」等作品,风格多变,已出版六本《郑月妹画集》,并以不同语言出版。2012年,郑月妹获推荐为美国中西部百大画家之一。

作者简介

王秀绒


  东海大学社工系退休副教授,东海大学推广部艺术治疗硕士学分班创办人,曾任台湾艺术治疗协会理事长。自幼喜欢文学与艺术,长大后主修社会学与社会工作;中年负笈英国雪菲耳大学,获艺术治疗博士,是国内传授艺术与心理治疗专业的重要学者。

郭玟伶

  戏剧治疗师, 从小热爱扮戏表演与舞蹈活动,大学时期就读社工系、后到英国就读教育戏剧、戏剧治疗研究所;在15年的执业期间曾从事921震灾、受家暴或性侵害者的身心创伤治疗工作;亦曾兼任讲师于大叶大学、东海大学及东海大学推广部讲授性别与艺术、艺术治疗学程、生命书写及自传剧创作、一人一故事剧场等课程。

郑同僚

  美国威斯康辛麦迪逊大学教育行政哲学博士, 现任教于政大教育系专任副教授,国语日报专栏作者,着有《案山里100号》等。曾任中华民国教育创造力计画推动办公室主任、中华民国教育部高中优质化方案召集人、社区大学全国促进会理事、中华民国另类教育学会理事长、公视董事长、华视董事长等职务。

图书目录

序/罗时玮
推荐序/梁翠梅
编者序/郑月妹
 
Chapter 1
从绘制记忆地图开始/郑月妹
 
从绘制记忆地图开始
活动设计的背景
共同追溯生命记忆
自觉管理与相互依赖
动手动脚来滋补心灵
对老人艺术疗癒环境设置的建议
 
Chapter 2

艺术即疗癒的体验/郑月妹
 
艺术即疗癒的体验
以艺术介入老人健康疗
彩虹爷爷的启发
用课程设计营造想像的氛围
抗拒与防御
倾听画面的故事
让艺术的创造性过程发酵
点燃老人生命的活力
 
Chapter 3
用肢体活动结合艺术创作/郭玟伶
 
身暖了、心开了
肢体活动强化游戏性及创造力
歌唱舞动、健身抒情
开启老人身体里的创伤记忆与疗癒能力
 
Chapter 4

留下生命的足迹/郑月妹(蔡亚馨、林于芳、魏宇瑄整理)
 
我是汉珍
秀娘的心影
青青的故事
梅子的绣月
我是化德
双干的愿望
仙丹美魔女
石冈的阿玉
长胡须的弈达
士津的现代名
九房里的凤鸟
我是阿对
春雨的人生故事
活到老学到老的李銮
运娘太后的心事
阿左的家
阿要之故事
 
Chapter 5
叙事访谈的意义与方法/郑同僚
 
叙事与生命的意义
老人叙事的作用
如何进行老人叙事访谈
 
Chapter 6
老有所终──艺术治疗与长青族生命关照/王秀绒
 
前言
艺术是终老最佳媒介
长青族艺术治疗
英国实习经验
老者与临终病人个案
「工作室」及「主题式」的艺术治疗团体
人生最后的美好功课

图书序言


  
  艺术是爱,这是我的信仰。这一本书的出版,是因为这个信仰。
  
  经过许多的折腾,终于,在一堆石冈阿公阿婆们画的图、说的故事的纪录中,把比较突显的重点资料整理出了个头绪,编成了这一本《彩绘人生-阿公阿婆画图说故事》,这本书是阿公阿婆们充满灵性、天真的独白,也是整个团队集体情感交流的结果。我必须说,这本书的真正作者是这一群阿公阿婆,而它的内含义是超越你所看到的图像和书中的言语的。今天,这本书能顺利编辑,我必须要特别感谢每一位阿公阿婆同意我们使用这些珍贵的创作与谈话。
  
  编辑这本书的用意,单纯的是想要呈现我们是如何陪伴这一群几乎不曾拿过画笔的阿公阿婆们拿起画笔来涂鸦,透过涂鸦、游戏、剪贴等等创造性活动的过程,以及在这个过程中的对话。这本书的「图像」与「故事」映照着我们所有工作人员与阿公阿婆之间从羞涩排拒到互信互动的整个历程,还有,有关于「艺术」这个东西是如何不经意悄悄地启动了我们关系存在的价值与真实。在此,我避免使用任何「解画」、「诠释」或「分析」的方式来介绍这些创作,仅直接编辑了阿公阿婆的原画和对话,提供看阅者反照从不同角度观看高龄者生命关怀与健康照护议题的面向。
  
  我们陪阿公阿婆画图聊天整整四个半月,我们是相约在每週一上午见面的,在活动的最后阶段,我们请阿公阿婆将自己的所有创作用手工做成一本生命绘本,并且请他们为自己的绘本制作封面和命名。在这整个活动中,阿公阿婆的出席率是多变化的,人多的时候,我们会有将近30个阿公阿婆一起来画图聊天,如果碰到初一十五要拜拜,人少的时候,则也碰过只有15个人左右来上课的情形。由于篇幅上的限制,在这本书中只收录了完整性比较高的十五位阿公阿婆的绘本和故事。
  
  这本书内容大致上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文字论述,论述重点回溯了阿公阿婆生命绘本活动设计的背景与过程、对老人艺术疗癒环境设置的一些省思与建议、肢体游戏是如何结合艺术创作来松动老人身体里的悲欢故事、老人叙事与生命的意义、以及艺术治疗对高龄者生命观照的重要性等。书中的第二部分是阿公阿婆创作的图像与故事「留下生命的足迹」,在这个章节中,我将阿公阿婆们为自己绘本所命的名拿来作为主题,并忠实地将他们所画的图与所说的话编辑在一起,这是十几个用彩笔绘出来栩栩如生的人生故事集。
  
  在此,我要感谢专长戏剧治疗的郭玟伶老师在四个半月中,每一个星期一和我们一起在石冈陪伴阿公阿婆做肢体游戏,并撰述了本书中的「用肢体活动结合艺术创作」这个章节。同时,也要感谢撰写了许多庶民故事的作家政治大学郑同僚老师,抽空写了「叙事访谈的意义与方法」,这个章节的阐述,彰显了我的课程设计概念主张「图像创作」与「叙说故事」交替合作的意图。又,特别要感谢艺术治疗专业学者王秀绒老师在百忙之中,撰写「老有所终—艺术治疗与长青族生命关照」,为这本书的编辑与出版画上了最完美的句点。
  
  在石冈陪伴阿公阿婆画图说故事的期间,我一直非常幸运地拥有许多的支持和协助,其中帮助我最多的是我的助理团队:蔡亚馨、林于芳和吕学致三位同学,他们每个星期一一大清早7点钟,都还来不及吃早餐,就跟着我开车到石冈九房活动中心打扫环境、布置教室、准备各式各样的创作媒材、准备点心茶水、协助课程的进行、拍照、记录、录影等,一直到所有的阿公阿婆离开之后,还要将整个活动中心再打扫一遍恢复成原样。为了编辑这本书,蔡亚馨、林于芳、魏宇瑄同学花了许多时间帮忙整理图片档和文字稿,为了制作整个活动的纪录片,吕学致同学牺牲了许多个人的假期,我由衷地感谢他们无私的参与和奉献。
  
  此书出版之际,还要特别感谢科技部「中台湾银发族健康照护与疗癒社区发展研究计画」总计画主持人东海大学创意院罗时玮院长无微不至的支持,以及弘光科技大学老人福利与事业系梁翠梅老师撰写推荐文鼓舞。最后,感谢石冈地区华山创世基金会站长吴启瑞先生、田妈妈关怀据点吕玉美女士和九房里活动中心张玉华女士的各种协助,以及台中市国际工商经营研究社社友夫人联谊会会长蓝梅瑜女士率领社友夫人团队做义工陪伴阿公阿婆们画图,是你们的热情慈心协助,才能完成这一次彩绘人生的历程。仅此致上深深谢意。
  
  东海大学美术系客座教授
  

图书试读

用户评价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