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病懂病:一种疾病,一种智慧

从病懂病:一种疾病,一种智慧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疾病认知
  • 健康科普
  • 医学人文
  • 心理健康
  • 自我疗愈
  • 生命智慧
  • 慢性病管理
  • 养生之道
  • 身心连接
  • 疾病与成长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最常见的21种病症
教你认识自己的身体,做自己的医生。

  疾病会说话

  疾病是种警讯,却也是让我们身体更健康的经验钥匙。

  本书以作者35年的临床实证经验为主轴,参合中西医医学论证,爲读者求解。
   
  书中所提几乎是人人耳熟能详的病名,然而牵引出来的枝微末节,却大有学问!

  强调治「未病」

  防治疾病于未然,是古今中外医生的行医标准。

  中医讲究时辰与经脉;西医研究时间医学的週期关系。人体疾病表现会因人、因时、因地而随身体逻辑週期变化,所有人都有感觉,只是一般人却不会好好察觉、利用。

  分卷以日常21种疾病为例,详细解说疾病知识、医师专业看法,并引领读者思考所谓的「治疗」与身体的关系,如穿针引线般,引导读者从认识自己的小病症开始,进而落实到反覆调整做出对身心最洽当的作为。透过了解疾病与治疗学习,强化身体治病记忆,经一病长一智,让生命散发自然活力与能量。

本书特色

  1.从小病治大病!以日常常见疾病教导读者如何自我检验、提前预防,并提供65大中医着名药方、食疗调理、针灸方法与医师专业提醒,透过了解疾病与治疗学习,强化身体治病记忆,成为个人专属的健康管理智慧手册。

  2.作者以35年丰富的临床实证经验,融合中西医学论证,提出别有新意的「疾病智慧」,引领读者「从疾病思考」,疾病与健康,甚至与人生的关系,让「病」不光是病,从而成为智慧的累积。

著者信息

作者简介

李家雄

  现任:

  李家雄中医诊所所长
  台北市体育总会铁人三项协会理事长

  经历:
  中国医药学院中医内科医师、各大报章杂志中医养生专栏执笔、电视及广播节目主讲。
  常受邀于日本、新加坡、中国大陆各地巡回演讲。

  着作:
  《从脸看男人女人》、《妙用中医大全》、《汉方保健手册》、《经络诊治》、《中风诊治》、《腰痛诊治》、《养生刮痧》……等百余种着作,目前仍每日持续创作中。

图书目录

前言

Part 1  生活小智囊

缓步于庭 千步千岁 /010
刮头梳发 降低中风危机 /011
洗脸揉颊搓颈 提升免疫力 /013
噘嘴与口呆 激发任督二脉 /014
搓揉耳朵七小福 /015
发烧 /020
发育不良 /027
睡眠失调 /033
感冒与流感 /043

Part 2  从生病中自我学习增智慧
发烧 /020
发育不良 /027
睡眠失调 /033
感冒与流感/043
咳嗽 /053
便秘与下痢 /060
食慾不振 /069
吞嚥困难 /077
口腔疾病 /085
打嗝与打鼾 /095
眩晕与头晕 /106
痒症 /114
中暑 /127
头痛 /136
眼睛不适 /153
心悸与胸痛 /163
糖尿病 /184
高血压 /195
水肿 /206
排尿障碍 /215
鼻血与经血 /223

Part 3  后记

Part 4  药方索引

图书序言

前言

  人的身体分分秒秒都在变化中,静脉之「净」,动脉之「畅」,每个人都不一样。《一病一智慧》启发我们要善待自己的身体,不轻忽小病,万一患病也能越跌越勇,骨断更强壮。小毛病掉以轻心,也可能会要人命;生大病,小心调理治疗,也可以痊癒延寿。关键在于有无认知病症的智慧,经一病长一智,但不必亲身经历,周遭亲友生病,亦能感同身受。神农尝百草,百死百生,本书百读百智慧,提醒您,多读添智慧,更加珍惜生命。

  书中所提几乎是人人耳熟能详的病名,然而牵引出来的枝微末节,却常是大有学问;内文解说提供思考的方向与头绪,如穿针引线般反覆思索,可以冷静当下的思维,落实调整对身心最洽当的作为,有效脱离个人病痛,而非病急乱投医。

  《一病一智慧》以我三十五年的临床实证经验为主轴,参合以中医、西医的医学论证,以此架构提供读者认识自己的小病症,进而了解如何改善病情,以增进生命动力与活力。

  生命中,最重要的历程是在举手投足之间,善用身体的点滴资源,善用每分每秒。除非是发育中及活动量大的族群,否则吃、喝方面当知足常乐,养成食饮节制与种类多变化的好习惯,最益健康。

  吃喝不要欧美化,而运动要西洋化。早晨醒来,多多伸(展)轮(转)颈部(风府、风池、天柱、哑门、天突、俞府、气户、大椎、大杼)、腰部(腰阳关、悬枢),以及肩、肘、腕、指的关节(肩髃、手五里、手三里、内关、外关、液门、鱼际),同时亦不忘动动髋、膝、踝、趾部关节(髀关、膝关、足阳关、悬钟、大钟、行间、侠溪),让全身甦醒。人人都是智者,反覆翻阅自能眉开眼笑,喜上心头。

  肉体之身,没有不生病的,只是多病、少病,大病、小病之差异而已,有人浑身是病,但不晓得自己真生病,一旦病发,已令群医束手无策。有人是一天到晚生病,事实上根本没什么病,把肠胃当药仓库,结果吃到变大病。

  何谓「生病」?就是不治疗它会要人命的病,大病要治;小病呢?不可讳言,小毛病拖久了有可能恶化成大病;这也是本书要传递的讯息,大病有大病的处治方式,小毛病则有小毛病的调癒对策。

  临床上,无数的病理资料,存在我脑海中,「诊有大方,不失人情」;熬夜晚睡、三餐不正常、运动不足,是时下不少人的通病,不时叮咛患者要早睡、要运动,要有营养丰富、多变化的早餐,但总有无数的理由与借口,行与不做行都在一念之间。

  日出而作,是曙光启动交感神经主宰自律神经系统的机制;日入而息,是夕阳启动副交感神经主宰自律神经系统的机制。简而言之,日出而作就是要心跳加速,促使心脏活泼有力;日入而息是减慢心跳,让心脏获得适度休息。日出而作是肺经脉、大肠经脉主宰着气魄行为发展,日入而息,在半夜是肝经脉、胆经脉主宰着魂舍潜意识的休养。能够锁定早睡,就会早起,早上就有时间活动、运动,如此一来,自能远离病苦。

  人出母体之后,先唿吸、后食饮。鼻子唿吸,要鼻骨与筛骨等健全才能顺畅,第一对脑神经嗅神经在大脑下面,人老化尤其是大脑退化、痴呆,嗅觉是第一个透露讯息的。脑部血液,特别是脑嵴髓液,就是从筛骨间缝的上矢状静脉窦起始区开始,经额骨、巅顶骨送往枕骨的横静脉窦,S状静脉窦穿出头颅外成为颈内静脉,生命的品质几乎鉅细靡遗地展露在此,特别是鼻骨与筛骨的结构与功能表现,《内经.五色篇》言及「庭者首面……直下者肝」,就是肝经脉与脑功能展现于额骨的「天庭」,与鼻骨的「直下」,保存个人生命有记录以来的全记录。至于枕骨与第一颈骨的结构与功能表现,《内经.脉要精微论》有言「头倾视深」,就是第十二对脑神经舌下神经穿过枕骨,表现于舌头的功能,人的味觉品质上。

  人生而平等,在健康的条件下,每人都有三亿个肺泡,140㎡肺泡面积在与天地做气体交易,唿吸变浅、变短、变急,这都是生病的讯息,一不小心,或尘缘终了,就生死永隔,自求多福才能顺着生老病死的程序,而不是猝死、心肌梗塞死,也不是意外死,而是寿终正寝,执着于规律的运动与良好饮食习惯,才不会引发脏器功能障碍或衰竭。

  是以,不生病、少生病的智慧,开始于认真的生活。

图书试读

用户评价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