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家东京甜点店朝圣之旅:漫游东京的甜点地图

100家东京甜点店朝圣之旅:漫游东京的甜点地图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东京甜点
  • 甜点地图
  • 东京美食
  • 甜点之旅
  • 咖啡馆
  • 下午茶
  • 日式甜点
  • 旅行指南
  • 美食攻略
  • 甜品店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去东京,不吃甜点就太可惜了!”

本书蒐罗在日本东京的100家甜点专卖店,
带你走遍大街小巷的老铺新店,
品尝甜点,拜访职人,
体验不一样的朝圣之旅!

  daruma带你尝遍东京的100家特搜甜点店,
  ねんりん家的年轮蛋糕、群林堂的豆大福、新正堂的切腹最中、白髭のシュークリーム工房的龙猫泡芙、羽二重団子的酱油烤团子……
  还有人形烧、鲷鱼烧、花林糖、仙贝等各式美味,
  不仅细腻描写店铺背景与甜点风貌,
  并贴心罗列拜访每家店时的选择推荐,
  跟着逐步走访东京大街小巷内的甜点地图。

本书特色

  精选100间甜点店的代表性甜点
  罗列店里最具代表性、最想推荐给读者的甜点!

  各种类型的甜点店
  日式╳洋风、经典╳新潮,大街小巷里的店铺一网打尽!

  甜点种类多样化
  和菓子、蛋糕、仙贝、大福、最中……各式美味通通收录!
东京甜点朝圣之旅:不一样的城市漫步指南 书名: 100家東京甜點店朝聖之旅:漫遊東京的甜點地圖 内容概要: 本书并非简单罗列东京一百家甜点店的菜单与地址,而是一部深度探索东京这座城市脉搏的“味道地图”。它将带领读者穿越历史悠久的下町风情,深入到时尚前沿的表参道,去寻觅那些隐藏在街角巷尾,代表着不同时代精神与匠人哲学的日式与欧式甜点。这不是一本速食指南,而是一份需要耐心品味、细致观察的旅行手册。 第一部分:时间的味道——传统与革新的交汇点 东京的甜点文化,深深植根于其独特的历史发展轨迹。本书的开篇,我们将聚焦于那些坚守传统、传承百年的老字号。 1. 和菓子的哲学:四季流转的艺术 和菓子,不仅仅是茶道的伴侣,更是日本四季更迭最直观的体现。我们不会仅仅介绍“羊羹”或“大福”,而是深入探讨那些坚持使用当季食材,以精巧造型模仿自然景象的职人手艺。例如,位于根津或浅草一带的古老店铺,他们如何用红豆的细腻程度、糖渍的火候,来表达初春的嫩芽或深秋的红枫。我们将揭示制作“炼切”(Neri-kiri)时,制作者如何将对季节的理解,通过双手转化为可食用的艺术品,这种对“物哀”之美的极致追求,是理解日本甜点精神的第一步。 2. 洋菓子的“日本化”:明治维新后的风味蜕变 当西式烘焙传入日本后,它并未完全复制欧洲的配方,而是经历了一场深刻的本土化改造。本书将追溯那些从大正时代就开始营业的洋果子店,它们如何将奶油的厚重感减弱,增加米粉或白玉粉的使用,创造出更适合东方人口味的口感。例如,一些老牌蛋糕店,他们对外层海绵蛋糕的湿润度要求极为苛刻,追求那种“入口即化,却又留有轻盈回弹”的独特质地。我们会探访那些仍坚持手工制作卡士达酱、并用天然酵母来制作派皮的工坊,感受那份对抗工业化批量生产的坚持。 第二部分:地标背后的故事——区域风情与甜点性格 东京的甜点风格与其所在的地理区域息息相关。本书将按区域划分,勾勒出不同街区的“甜点肖像”。 1. 银座与表参道:奢华与尖端的竞技场 这两个区域是世界级甜点大师的舞台。这里的甜点往往是“概念先行”,它们挑战视觉极限,探讨食材的跨界组合。我们不会只关注那些米其林星级餐厅的甜点部门,更会去挖掘那些在小巷中安静开设的独立设计师甜点工作室。在这里,读者将看到如何使用分子料理技术来解构经典法式甜点,如何将日本本土水果(如山梨桃或静冈蜜瓜)的稀有风味融入精致的慕斯中,以及包装设计如何与甜点本身的口感哲学相辅相成。 2. 下町(如谷中、高円寺):人情味与怀旧的港湾 与银座的精致形成鲜明对比,下町的甜点更强调“日常性”和“亲切感”。这里有贩卖传统烤麻糬的小摊,也有那些只在特定日子才推出的“限定”甜点。我们将介绍那些深受当地居民信赖的烘焙店,他们的招牌可能是朴实的奶油面包,但其内馅的调配却经过了三代人的打磨,甜度控制得恰到好处,不会喧宾夺主。这些店铺的魅力在于,你可以在那里感受到浓厚的人情味,店主与顾客间的互动,本身就是一种温暖的“调味料”。 3. 中目黑与代官山:设计感与咖啡文化的融合 近年来,东京的甜点消费越来越与精品咖啡文化紧密结合。中目黑和代官山是这一趋势的代表。这里的甜点往往被设计成与手冲咖啡的酸度、醇厚度能够完美平衡的载体。本书会介绍那些专注于“单品咖啡豆风味融入甜点”的店铺,例如,如何利用耶加雪菲的柑橘调来提升柠檬挞的清爽度,或者用烘培较深的曼特宁来搭配巧克力布朗尼的苦甜层次。甜点不再是咖啡的附属品,而是彼此成就的合作伙伴。 第三部分:制作的艺术——不止于吃 本书的价值不仅在于“哪里能吃到”,更在于“如何欣赏”。 1. 烘焙的温度:面粉、糖与黄油的对话 对于每一家被选中的店铺,我们都会尝试去捕捉它们制作过程中的核心技术。例如,对于酥皮类点心,其层次感来源于对温度的精确控制和黄油的折叠技巧;对于巧克力,则是对可可豆产地和调温曲线的执着。我们不会提供详细的食谱,而是用文字描绘出职人在工作时那种专注的神态,揭示他们对基础原料的尊重——比如,他们如何选择不同产地的海盐来提升甜味的层次感。 2. 造型的哲学:留白与平衡的美学 日式甜点在造型上极为讲究“间”(Ma,留白)的概念。一个完美的甜点摆盘,往往通过几何的对称与不对称,以及色彩的对比与和谐来达到视觉上的平静。我们将分析顶级甜点师如何运用少量的水果装饰,如何通过镜面淋面营造出深邃感,以及如何通过器皿的选择来烘托甜点的主题。这是一种对“不完美中的完美”的追求,也是对食客心灵的抚慰。 总结: 《100家東京甜點店朝聖之旅:漫遊東京的甜點地圖》是一份邀请函,邀请读者放慢脚步,用味蕾去阅读东京的城市变迁,用感官去体验匠人精神的细腻与坚韧。它涵盖了从历史传承到前沿创新的广阔光谱,让每一次品尝都成为一次深入了解这座迷人都市的旅程。跟随本书,你将发现,东京的甜点,是这座城市文化与美学最甜美的载体。

著者信息

作者简介

daruma
 

  “爱吃甜点,喜爱日本文化的甜点蒐集狂热者!”

  自小在热爱美食与亲近日本文化的家庭长大,在旅行之中无可救药地爱上东京多变而丰富的饮食生活圈。

  对于甜点的收集尤其有着异常的执着与狂热,曾经为了蒐罗日本知名电视节目「黄金传说」所列出的百项甜点走访大街小巷,也曾为了确认日经报纸所评比的排名吞了20条蛋糕卷,近来更将触角深入和式甜点的领域,在甜点历史的演变中欣赏传统之美。

图书目录

Chapter1
把美味一起打包
012 浪花家総本店
016 高级鲷焼本舗柳屋
020 たいやき わかば
024 银座たい焼き樱家
028 重盛永信堂
032板仓屋
036 麻布十番纪文堂
040 山田家
044 花月
048 小桜
052 たちばな
054 日本桥锦豊琳
058 Juchheim
063 ねんりん家
066 Holländische Kakao-Stube
070 PÂTISSERIE VILLON
074 福砂屋
078 银座あけぼの
082 桂新堂
086 YOKU MOKU
090 豊岛屋
092 GATEAU FESTA HARADA
096 巴里小川轩
100 noix de beurre
104 Manneken
108 Gargantua
112 Caspienne
 
Chapter2
享受惬意的用餐气氛
118 竹むら
122 京はやしや
126 纪の善
129 武蔵野茶房
132 甘露七福神
136 初音
140 和栗や
144 ひみつ堂
148 FUKUNAGA Fruits Parlor
152 珈琲 天国
155 Angelus
158 qu'il fait bon
163 100% Chocolate Café
168 Anniversary
172 MALMAiSON
175 CAFE AALIYA
178 haritts
 
Chapter3
品尝流传至今的经典好味
184 船桥屋
188 天野屋
192 荣太楼总本铺
198 志"満ん草饼
202 上野駅前冈埜栄泉総本家
206 群林堂
210 竹隆庵冈埜
213 つる瀬
216空也
220新正堂
224文銭堂本舗
228中里
232玉英堂彦九郎
236 菓匠菊家
240 塩野
244 羽二重団子
248 茂助だんご
251 追分だんご本舗
254 カトレア
258 扇屋
261 FAUCHON
264 DALLOYAU
268 Angelina
271 洋菓子舗ウエスト
274 Colombin
278 GONDOLA
281 近江屋洋菓子店
286 アルプス洋菓子店
 
Chapter4
寻访实力派的人气新风味
292 まめ
296 Pierre Hermé Paris
302 La Maison du Chocolat
305 HENRI LE ROUX
310 Sébastien Bouillet
314 ECHIRE MAISON DU BEURRE
318 BOUL' MICH
322 PÂTISSIER INAMURA SHOZO
326 Patisserie LA VIE DOUCE
330 Patisserie Paris Seveille
333 a tes souhaits
337 Patisserie Aigre Douce
341 ASTERISQUE
345 IL PLEUT SURLA SEINE
349 L'epi D'or
352 Pâtisserie m.koide
356 Mon cher
360 Sucre-rie
363 白髭のシュークリーム工房
 
APPENDIX
同场加映
冰淇淋狂想
368 日本Haagen-Dazs
 
恋恋巧克力
373 THEOBROMA
374 Message de Rose
375 チロルチョコ
376 KitKat
 
仙贝叙事曲
377 入山仙贝
378 日乃出仙贝
379 菊见仙贝
380 都仙贝

图书序言

作者序

对甜点的炽热情感
 
  对甜点这个花花世界最初的印象,来自童年时期母亲亲手烤制的起司蛋糕,厚实绵密的重乳酪蛋糕上淋着满满蓝莓颗粒的果酱,搭配沙沙作响的碎饼脆底,是难以忘怀的爱的滋味。在砂糖的贸易历史中,可以清楚看见「甜味」如何魅惑人心,成为奢侈与高贵的代名词,即便走出物以稀为贵的年代,人们依旧醉心于「甜味」的幸福光晕,因为,甜点在精神上带来的满足感永远高于实质上蕴含的营养成分。
 
  提到甜点,多数人脑中浮现的不外乎由面粉、奶油、砂糖组成的蛋糕派饼等西式甜点,但在日本这片土地上所能品尝的甜点却不限于此。由中国传入的点心如馒头、煎饼、羊羹等逐渐在日本扎根,传教士带来的长崎蛋糕、金平糖、有平糖进一步丰富了本土甜点的多样性,因茶道兴盛而蓬勃发展的和菓子则奠下日式甜点的基本形象。纵然在西式甜点的范畴,也集结了正统的欧式经典、复古的怀旧洋风以及新潮的创意品项。
 
  尽管曾经一度认为和菓子偏于甜腻而收起尝试之心,但在缓步理解日本甜点史的脉络之际,也逐渐明了在砂糖不易取得的过去,每一小口的甜蜜皆是难以言喻的珍贵,且本于茶道文化而生的和菓子一旦缺乏「茶」的相佐,也将失去美感的完整性。本质上的认同与体悟促进了重新认识每一款甜点的契机,且甜点世界中专注与用心下呈现的感动往往连动牵系着欢愉的情绪。
 
  积蓄已久的感动得以成书,仰赖多方的协助与支持;感谢挚亲家人与同事朋友的无限包容,以及出版社的倾力相助。虽然明白每个人习惯或喜爱的口味有所不同,但依旧期望借由书中罗列的甜点店家,将心中对甜点的炽热情感分享予诸位甜点爱好者们。
 
daruma

图书试读

群林堂
号称东京第一美味的豆大福
 
提到群林堂,就令人想到豆大福;而提到豆大福,多数人心中浮现的便是群林堂。这间一九一六年(大正五年)创业的和菓子店位于护国寺附近,无论何时造访,小小的传统店面前总是一行队伍,平日约莫七、八人,一到假日或特殊节日甚至多达二、三十人,身在其中的人们脸上挂着对名店的憧憬与期待,也泛着担心完售的不安与焦虑,群林堂的魅力可见一斑。
 
门内简朴的柜台不断补上一箱箱整齐并排的豆大福,阿姨以传统方式迅速包装,回应客人热切的点购。甫到手的豆大福带着现做的余温,微热的柔软触感让人怦然心动,迫不及待的豪迈咬下,表面厚而斑驳的白粉撒落,齿间轻轻拉扯着略带韧度的绝佳延展性,好似披萨上牵丝的莫札瑞拉起司,张力十足。大福外皮揉进大把大把的红豌豆,豆粒比例之多逼近麻糬能承受的极限,来自北海道富良野的红豌豆如同一块块深色的岩石半伏在覆盖细雪的小山丘上,撑挤出表皮凹凸不平的轮廓线。
 
熟透的松软中并未丧失豆子基本的嚼劲,细细的盐味引出原始的甜味,豆粒的粗朴咬感与麻糬的绢细柔韧交缠出独特的食趣。鼓胀的外皮下是黏滑细致的带皮红豆馅,由北海道十胜产的红豆制成,沙泥般的质地几乎尝不到红豆的颗粒感,仅隐约感知红豆外皮擦过舌尖的瞬间,简洁的甜味与外皮淡淡的咸味调和平衡,咀嚼之中充盈着缭绕的豆香。
 
把握现做现卖的绝妙美味
 
一颗硕大饱满的豆大福下肚,胃纳立刻少了一半,但水润的口感与极富个性的余韵犹存,竟萌生再来一颗的意欲,尤其早上现做现卖的温热更加衬托了豆子的美味,不得不承认是种会上瘾的滋味。尽管一次购买十颗、二十颗的客人大有人在,不过随着时间拉长,水分逐渐逸失,豆大福的绝妙感也由巅峰渐往下行,不顾形象的边走边吃或许正是品尝群林堂豆大福的最佳方式。

用户评价

评分

我一直觉得,旅行的意义在于发现。而《100家东京甜点店朝圣之旅:漫游东京的甜点地图》这本书,仿佛就是为“发现”而生的。东京,这座充满活力的城市,除了繁华的商业区和古老的寺庙,隐藏着无数令人惊喜的美食角落。甜点,尤其能代表一座城市精致的生活态度。我特别期待这本书能够带我走出那些人声鼎沸的游客区,去探索那些真正受当地人喜爱的小店。或许是一些开在安静小巷里的咖啡馆,里面飘散着烘焙的香气;或许是一些历史悠久的和菓子老铺,传承着世代相传的手艺;又或许是一些充满创意的新晋甜品店,将传统与现代完美融合。我希望这本书不仅仅是一份简单的列表,而是一个能够引导我深入体验东京甜点文化的向导。它能否告诉我,在这100家店里,哪些最具代表性?哪些最能体现东京的“匠心”?我希望,通过这本书,我能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份“甜蜜地图”,让我的东京之旅,不仅仅是走马观花,而是有血有肉,充满滋味的体验。

评分

我一直认为,旅行的最高境界,莫过于能够深入体验当地的生活方式,而美食,无疑是连接这种体验的最佳桥梁。《100家东京甜点店朝圣之旅:漫游东京的甜点地图》这本书,恰恰满足了我对东京美食体验的期待。我设想,这本书不仅仅是简单的罗列甜品店,它应该更像是一位经验丰富的导游,用充满温度的文字,带领我走进东京的甜点世界。我期待它能为我打开一扇通往惊喜的大门,让我发现那些隐藏在喧嚣都市中的宁静角落,那些充满故事的甜品店。我好奇,书中是否会介绍一些当地人才知道的“私房”美味,或者是一些拥有独特经营理念的甜品品牌。我希望,通过这本书,我不仅能品尝到美味的甜点,更能感受到制作甜点的匠人精神,理解它们背后的文化意义。这不仅仅是一次美食的探索,更是一次关于品味、关于生活、关于东京这座城市独特魅力的深度体验。

评分

说实话,我是一个对旅游攻略很挑剔的人。大部分的旅游书,无非就是景点介绍、交通指南,看得人昏昏欲睡。《100家东京甜点店朝圣之旅:漫游东京的甜点地图》的出现,简直是给我这种“吃货”旅行者带来了一束光。它的定位就非常明确,不是泛泛而谈,而是专注于一个特定领域——东京的甜点。这让我觉得作者一定对东京的甜点了如指掌,并且花了大量的时间去实地考察。我特别好奇书中是如何组织这100家店的,是按区域划分,还是按甜点类型?有没有推荐的“必打卡”名单,或者是一些“隐藏的宝石”?我设想,这本书可能就像一本精致的画册,每一家店都有诱人的图片,配上店家的小故事,以及店家的特色甜点介绍。我希望能从中找到一些灵感,规划出一条属于自己的“甜点路线”,让我的东京之旅充满甜蜜的回忆。这本书给我的感觉,不只是提供信息,更是在传递一种对生活的热情和对美食的探索精神。

评分

这次东京之旅,原本只想找几家有名的拉面店,结果在书店偶然翻到这本《100家东京甜点店朝圣之旅:漫游东京的甜点地图》。书的封面设计就很有吸引力,那种日式精致的风格,一看就让人心生向往。我一直对日本的甜点文化非常好奇,觉得它们不仅仅是食物,更是一种艺术品,一种生活态度的体现。这本书就像一张藏宝图,指引着我去探索东京街头巷尾那些隐藏的美味。我最期待的是书中会不会介绍一些我从未听说过的传统和菓子,比如那些需要精湛手工技艺才能制作出来的,还有现代法式甜点在东京的创新,不知道有没有什么特别之处,能够将日式细腻的口感和法式的浓郁相结合。而且,这本书的“朝圣之旅”这个词也很吸引人,仿佛每一次的拜访都是一次对甜点艺术的虔诚追求,这让我觉得不只是在吃甜点,更是在体验一种文化,一种生活方式。我希望这本书能带我深入了解不同甜点背后的故事,了解制作它们的匠人精神,以及它们在东京这座城市中扮演的角色。

评分

作为一名对日式美学有着浓厚兴趣的读者,我一直对日本的甜点充满好奇。《100家东京甜点店朝圣之旅:漫游东京的甜点地图》这本书的名字,就如同一个魔法咒语,瞬间勾起了我内心深处的渴望。我脑海中浮现出的画面是,在一个阳光明媚的下午,我手捧这本书,穿梭在东京的街头巷尾,寻找着那些隐藏在角落里的甜蜜宝藏。我期待这本书能为我揭示那些不为人知的甜点秘境,或许是那些保留着传统制作工艺的和菓子老铺,那里的每一个细节都散发着岁月的韵味;或许是那些充满现代设计感的甜品店,它们将创意与美味完美结合,带来视觉与味蕾的双重享受。我渴望了解每一家店的故事,感受它们背后的匠人精神,以及它们如何融入东京这座城市的独特文化。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美食指南,更像是一次关于精致、关于美学、关于生活态度的探索之旅,我迫不及待地想踏上这段甜蜜的朝圣之路。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