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领航家正传

历史领航家正传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拜纪传体发达之所赐,数千年来许多精采的人物相继跃然于史册上。他们或开风气之先河、或留后代之遗泽、或闪耀生命之炽芒、或埋首千古之事业……。孔子行谊垂训百世、孔明妙计脍炙至今,即使像《说文解字》的许慎、《通典》作者的杜佑,透过他们的着作,我们都能清楚感应到一颗睿智深思、认真渴求的心灵在跃动着,更不用说是曹操那一世奸雄的形象、秋瑾愁煞人的悲伤,以及惠能本来无一物的豪情了。也许要用顾恺之的画笔才描绘得出武则天一代女皇的威势、郑和站在舰首远眺汪洋的眉宇、华佗把脉问诊的专注,和周敦颐那谦沖不染的道貌。所幸司马迁用他的文采,替我们留下了刘邦发迹的故事、白圭发财的传奇。而同属于太史公那个时代的张骞,虽然没有向东打通前往福尔摩莎的水路,但最后郑成功、刘铭传还是相继渡海来台了……
  
  在这群贤毕至的二十篇介绍文字中,每人每事,都沿着历史的轴线站立在他们所属的时间座标上,让历史这条长河璀灿闪烁,直与天上银河辉映,让我辈足以游目骋怀、畅叙幽情,与这些奇人结识。

著者信息

作者简介

王季香


  学历:中山大学中文所博士
  现职:文藻外语大学应用华语文学系副教授
 
施忠贤

  学历:中山大学中文所博士
  现职:文藻外语大学应用华语文学系副教授
 
陈文豪

  学历:政治大学中文所博士
  现职:文藻外语大学应用华语文学系助理教授
 
陆冠州

  学历:中山大学中文所博士
  现职:文藻外语大学应用华语文学系助理教授
 
郑国瑞

  学历:政治大学中文所博士
  现职:文藻外语大学应用华语文学系副教授

图书目录

历史的航程/施忠贤
引领先秦子学之先河──孔子:《史记.孔子世家》/王季香
中国治生之祖──白圭:《史记‧货殖列传》/陆冠州
中国兵学鼻祖──孙武:《史记‧孙子吴起列传》/施忠贤
中国第一位平民皇帝──刘邦:《史记‧高祖本纪》/陈文豪
开创纪传体之史家──司马迁:《汉书‧司马迁传》/郑国瑞
第一位推动中国与西方贸易的探险家──张骞:《汉书‧张骞传》/陈文豪
中国第一部字典的作者──许慎:《后汉书‧许慎传》/陈文豪
世界医史上第一位使用麻醉药的医生──华佗:《后汉书‧华佗传》/施忠贤
一世之奸雄──曹操:《魏书》/施忠贤
擘划三国鼎立的政治家──诸葛亮:《三国志‧诸葛亮传》/施忠贤
书圣──王羲之:《晋书‧王羲之传》/郑国瑞
一代画圣──顾恺之:《晋书‧文苑传》/郑国瑞
开创典志体之史家──杜佑:《旧唐书‧杜佑传》/陆冠州
中国第一位女皇帝──武则天:《旧唐书‧则天皇后本纪》/王季香
开创禅宗中国化的传奇人物──六祖惠能:《六祖坛经》/施忠贤
宋代理学的开山人物──周敦颐:《宋史‧周敦颐传》/陆冠州
中国第一位环游世界的航海家──郑和:《明史‧郑和传》/陆冠州
开台圣王──郑成功:《清史稿‧郑成功传》/郑国瑞
台湾现代化的推手──刘铭传:《台湾通史‧刘铭传传》/陈文豪

图书序言

中国兵学鼻祖--孙武
 
【导读】
 
本文有两个孙子,一是孙武,一是孙膑,司马迁对两者的笔法一简一详,且使用一虚一实的手法,共同演绎了兵法的两个层面。
   
传文中对于孙武只侧重单一片段的描写,是画龙点睛的笔法,借由一个事件便勾勒出孙武「兵法」的轮廓。由于传文中并未介绍孙武详细的生平事蹟,以致于原为传主的孙武(「孙子」)变得抽象,反倒是「兵法」成了真正的主角,传主被虚位化了。
   
而孙武为吴王演示的兵法,也别有趣味,究其实,它连纸上谈兵也够不上,只是预示了兵法的一个「可能性」。之所以如此说,是因为这一段演示出现了几个对比。首先,兵法,有兵才讲到用兵之法,但故事中无兵。用非兵之人而行兵法,对比一。战争突显雄性阳刚,故事中却摆出一群胭脂绮罗,以妇人而行男人之事,对比二。皇宫是宴乐之所,吴王也抱持爱色之心,但孙武却硬将皇宫变为战场,将红颜当成死士,焚琴煮鹤,大煞风景,对比三。
   
但正因这样的对比,这才让兵法的可能性无限扩大了。如果兵法可以让非战斗力变成最佳战力、让女人变成军人(男人)、让旖旎(绕指柔)变成肃杀(百鍊刚),那兵法简直是点石成金的奇蹟了。孙武的这次演示的确可圈可点,从不可能之中反显出兵法的无所不能,被誉为兵法始祖孙膑的故事则颇多事蹟情节,与孙武相比,是详叙的笔法。孙膑的生命里不只孙膑,更创造了一个「敌人」的角色──龎涓。因为有了敌人,所以故事里发生的是实实在在的战争,从一开始龎涓的设计陷害,到最后孙膑终于致龎涓于死地,战场上「不是你死就是我活」的规则赤裸裸地呈现。所以我们才说孙武只是一种演示,一种虚拟的演习。
   
作为一个刑余之人,孙膑展示了「武」的至高心法:真正的屈人之兵不在于武力,而在于「法」,也就是胸中谋略。从他以下驷对上驷、以围魏来救赵、以减灶来欺敌,每一次争战,他都不具优势的武力,而一再以方法策略取胜。从这里我们又得到这两人之所以合传的另一线索,原来孙膑便是孙武,其「膑」成其至「武」。

图书试读

None

用户评价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