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与韦伯的五个对话

儒家与韦伯的五个对话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经济伦理的对话
财富思想的对话
支配类型的对话
理念类型的对话
决策伦理的对话

  《儒家与韦伯的五个对话》为跨越政治、经济、宗教与方法学等领域的思想史学术创作。叶仁昌教授累积了将近三十年的思考与体会,很大胆并充满创意地,对儒家与韦伯(Max Weber)开展了五个批判性的对话。包括了清教徒与东亚的经济伦理、欠缺无限利润心的儒家财富思想、道德型正当性的支配类型、义利之辨的四种理念类型,以及何不曰利的决策伦理省思。借此,不只重构了韦伯若干论述的框架,也爲儒家提供了新视角下的不同诠释。

  韦伯是一位经典的大师,叶仁昌教授却不只具体地指出韦伯对儒家的理解盲点,还应用韦伯的方法学来新论儒家,更试图补足韦伯对儒家在研究上的遗漏,完成韦伯未竟的探索,甚至重构韦伯有关支配类型的框架。当然,在这样的过程中,儒家也因为新的视角而得到了不同诠释。

著者信息

作者简介

叶仁昌


  1957年出生于澎湖。国立台湾大学政治学博士。国立台北大学公共行政暨政策系退休教授,仍兼授中国政治思想史、政治社会学以及中国管理哲学等课程。主要着作有《五四以后的反对基督教运动》、《迈向台湾神学的建构》、《儒家的阶层秩序论:先秦原型的探讨》、《独唱的男人:随想手札》等。

图书目录

序言
第一章:经济伦理的对话:入世抑或现世?
前言:儒家不利于近代资本主义?
一、理论与思辩层次的质疑:内在超越说
二、经验与实践层次的质疑:通俗儒家说
小结:韦伯有错,但仍站在那里!

第二章:财富思想的对话:无限利润心?
前言:经济伦理的重大遗漏
一、贫穷不是美德的条件
二、士君子同样可以求富
三、道德对财富的主体性
四、中庸式的财富阶层说
小结:儒家欠缺无限利润心

第三章:支配类型的对话:道德型正当性
前言:以韦伯的架构为参照
一、儒家有正当性观念吗?
二、儒家与法制型支配
三、儒家与传统型支配
四、儒家与卡理斯玛支配
小结:道德型正当性的试拟

第四章:理念类型的对话:义利的四种模式
前言:纯粹类型的应用
一、取代模式:「以义斥利」
二、条件模式:「先义后利」
三、化约模式:「义即公利」
四、因果模式:「义以生利」
小结:义利的双重定位

第五章:决策伦理的对话:何不曰利?
前言:高明巧思下的难题
一、危险引信:衡量利弊得失
二、政策意图与结果的不一致
三、狂信下的手段与后果问题
小结:利益思考的必要性

参考书目

图书序言

第一章:经济伦理的对话:入世抑或现世?

前言:儒家不利于近代资本主义?


韦伯的力作《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的精神》代表了一个重要意涵,即将马克思(K. Marx)的唯物史观彻底倒转,改从精神层次的思想信念入手。韦伯一方面希望人们「理解观念是如何成为历史上的有效力量」(Weber着,1991:68),但同时却拒绝成为一个文化决定论者(1991:146)。长久以来,韦伯对于思想背后的历史发展和社会基础,始终予以高度重视并大量论述,称之为文化决定论或唯心论者,实为最严重的扭曲。举凡货币、城市、行会、科层组织、亲属结构和法律,都经常密集地出现在韦伯的讨论中。但无论如何,韦伯至少高张了经济发展背后的文化因素。

然而,当场景移到了深受儒家文明所影响的东亚,为何东亚会在现代化中历经了让全球称羡的经济奇蹟?当然,若干国家政策、经济要素与国际条件都是关键,但其中没有文化因素吗?若是有,是否即为儒家伦理?遗憾的是,早已在20世纪初,韦伯就断言了作为文化因素的儒家对近代资本主义发展的不利。虽然韦伯并未认为儒家是阻碍近代资本主义在中国发展的唯一因素,甚至也没有说它是最重要的关键因素。但韦伯是怎样论证的呢?而他的此一断言是否正确呢?

以韦伯的学术分量,此一断言当然激起热烈的讨论和质疑。它可以是本书展开儒家与韦伯对话的最重要切入点。在以下的篇幅中,笔者将逐一析论两种不同的主要质疑。其一是从理论与思辨层次来驳斥的,它诉诸儒家的内在超越性;其二则是从经验与实践层次来挑战的,主张一种所谓「通俗的儒家」(Vulgar Confucianism)。

壹、理论与思辨层次的质疑:内在超越说

先来说第一种质疑,它认为韦伯错误地看待儒家在个人与世界之间缺乏紧张性,因而低估了其自传统与因袭中解放、并发展出经济理性主义的力量。

一、观点与论证的铺陈,韦伯说了什么?

原本,韦伯的相关论证是从对比西方中世纪的修道主义以及「出世」精神开始的。他指出,诸如喀尔文主义(Calvinism)的基督新教,在信仰态度上呈现了一种独特精神,即所谓的「入世制慾」(inner-worldly asceticism)。简单地说,就是将信仰中的敬虔落实在日常生活的具体行为中,而不是在修道院里冥思祈祷。韦伯很传神地描绘道:

图书试读

None

用户评价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